CN216893458U - 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93458U CN216893458U CN202123211583.7U CN202123211583U CN216893458U CN 216893458 U CN216893458 U CN 216893458U CN 202123211583 U CN202123211583 U CN 202123211583U CN 216893458 U CN216893458 U CN 2168934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plate
- connecting plate
- inner cavity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包括板身,板身的内侧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形状为梯形,空腔的内侧装有一号支板与二号支板,所述空腔的内侧下表面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装有顶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装有压板,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减震板。通过设置了空腔、一号支板、二号支板、弹簧、压板和减震板,使空腔的内部形成相互交错的三角形支架,进而提升该内腔模板结构的稳定性,在板身受到震动冲击的时候,冲击力从顶板处向减震板传导,并通过两组减震板相撞的方式进行第一层泄力,进一步提升该内腔模板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腔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
背景技术
内腔模板,是一种具有内腔的支撑结构,通过在内部开设内腔的方式,实现内腔模板在支撑过程中隔音防震等功能,在内腔模板的实际使用中,由于内腔模板内腔的空心结构,导致对比实心结构,内腔模板的支撑效果会相对不足,对于自身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包括板身,所述板身的内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空腔的内侧装有一号支板与二号支板,所述空腔的内侧下表面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装有顶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装有压板,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减震板。
为了确保空腔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空腔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空腔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圆角,一号支板的顶端与二号支板的顶端相贴合。
为了完善弹簧与减震块的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弹簧套设在支撑杆的外表面,所述压板与减震板相贴合,所述减震板的数量为两组。
为了给板身之间的横向固定提供前置条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板身的一侧上端装有横一连接板,所述板身的另一侧底端装有横二连接板。
为了给板身之间的纵向固定提供前置条件,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板身一侧上端装有纵一连接板,所述板身的另一侧底端装有纵二连接板。
为了给板身之间的横向连接提供辅助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横一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横二连接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横一连接板与横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一号固定孔。
为了给板身之间的纵向连接提供辅助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纵一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纵二连接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纵一连接板与纵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二号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板身、空腔、一号支板、二号支板、支撑板、支撑杆、顶板、弹簧、压板和减震板,能够通过对空腔的梯形形状的设计,配合一号支板与二号支板,使空腔的内部形成相互交错的三角形支架,通过三角形自身的结构稳定性,提升该内腔模板结构的稳定性,在板身受到震动冲击的时候,冲击力从顶板处向减震板传导,并通过两组减震板相撞的方式进行第一层泄力,再通过弹簧的弹力和压板的配合,实现第二层泄力以及减震板的位置还原功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该内腔模板结构的稳定性,进而确保其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横一连接板、横二连接板、纵一连接板、总而连接板、一号固定孔和二号固定孔,能够在需要扩大该内腔模板支撑面积时,通过将横一连接板与横二连接板贴合,并在一号固定孔位置打入螺栓,可以实现其横向支撑面的扩张功能,再通过将纵一连接板与纵二连接板贴合,并在二号固定孔位置打入螺栓,可以实现其纵向支撑面的扩张功能,进而使该内腔模板的支撑面可逐步扩大,提升装配灵活度的同时,使其能够占据更大的销售市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的整体部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的侧视角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的部分结构侧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的拼装状态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板身;2、空腔;3、一号支板;4、二号支板;5、支撑板;6、支撑杆;7、顶板;8、弹簧;9、压板;10、减震板;11、横一连接板;12、纵一连接板;13、纵二连接板;14、横二连接板;15、一号固定孔;16、二号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包括板身1,板身1的内侧开设有空腔2,空腔2的形状为梯形,空腔2的内侧装有一号支板3与二号支板4,空腔2的形状为梯形,空腔2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圆角,一号支板3的顶端与二号支板4的顶端相贴合,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空腔2的梯形形状的设计,配合一号支板3与二号支板4,使空腔2的内部形成相互交错的三角形支架,通过三角形自身的结构稳定性,提升该内腔模板结构的稳定性。
空腔2的内侧下表面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装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端装有顶板7,支撑板5的上表面装有弹簧8,弹簧8的顶端装有压板9,支撑杆6的外表面套设有减震板10,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支撑杆6的结构,避免弹簧8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原定轨迹的情况发生,压板9与减震板10相贴合,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弹簧8的弹力将压板9与减震板10贴合并向上推动,减震板10的数量为两组,在板身1受到震动冲击的时候,冲击力从顶板7处向减震板10传导,并通过两组减震板10相撞的方式进行第一层泄力,再通过弹簧8的弹力和压板9的配合,实现第二层泄力以及减震板10的位置还原功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该内腔模板结构的稳定性,进而确保其使用寿命。
板身1的一侧上端装有横一连接板11,板身1的另一侧底端装有横二连接板14,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板身1之间的横向固定提供前置条件,板身1一侧上端装有纵一连接板12,板身1的另一侧底端装有纵二连接板13,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板身1之间的纵向固定提供前置条件。
横一连接板11的上表面与横二连接板14的下表面相贴合,横一连接板11与横二连接板1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一号固定孔15,纵一连接板12的上表面与纵二连接板13的下表面相贴合,纵一连接板12与纵二连接板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二号固定孔16,在需要扩大该内腔模板支撑面积时,能够通过将横一连接板11与横二连接板14贴合,并在一号固定孔15位置打入螺栓,可以实现其横向支撑面的扩张功能,再通过将纵一连接板12与纵二连接板13贴合,并在二号固定孔16位置打入螺栓,可以实现其纵向支撑面的扩张功能,进而使该内腔模板的支撑面可逐步扩大,提升装配灵活度的同时,使其能够占据更大的销售市场。
工作原理:在通过对空腔2的梯形形状的设计,配合一号支板3与二号支板4,使空腔2的内部形成相互交错的三角形支架,通过三角形自身的结构稳定性,提升该内腔模板结构的稳定性,板身1受到震动冲击的时候,冲击力从顶板7处向减震板10传导,并通过两组减震板10相撞的方式进行第一层泄力,再通过弹簧8的弹力和压板9的配合,实现第二层泄力以及减震板10的位置还原功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该内腔模板结构的稳定性,进而确保其使用寿命,在需要扩大该内腔模板支撑面积时,可以通过将横一连接板11与横二连接板14贴合,并在一号固定孔15位置打入螺栓,可以实现其横向支撑面的扩张功能,再通过将纵一连接板12与纵二连接板13贴合,并在二号固定孔16位置打入螺栓,可以实现其纵向支撑面的扩张功能,进而使该内腔模板的支撑面可逐步扩大,提升装配灵活度的同时,使其能够占据更大的销售市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包括板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身(1)的内侧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空腔(2)的内侧装有一号支板(3)与二号支板(4),所述空腔(2)的内侧下表面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装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装有顶板(7),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顶端装有压板(9),所述支撑杆(6)的外表面套设有减震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空腔(2)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圆角,一号支板(3)的顶端与二号支板(4)的顶端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套设在支撑杆(6)的外表面,所述压板(9)与减震板(10)相贴合,所述减震板(10)的数量为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身(1)的一侧上端装有横一连接板(11),所述板身(1)的另一侧底端装有横二连接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身(1)一侧上端装有纵一连接板(12),所述板身(1)的另一侧底端装有纵二连接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一连接板(11)的上表面与横二连接板(14)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横一连接板(11)与横二连接板(1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一号固定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一连接板(12)的上表面与纵二连接板(13)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纵一连接板(12)与纵二连接板(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二号固定孔(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11583.7U CN216893458U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11583.7U CN216893458U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93458U true CN216893458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207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11583.7U Active CN216893458U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93458U (zh) |
-
2021
- 2021-12-17 CN CN202123211583.7U patent/CN2168934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02917B (zh) | 一种弹簧式自复位梁柱节点 | |
CN211114138U (zh) | 一种梁柱节点保险装置 | |
CN216893458U (zh) | 一种具有封闭式内腔混凝土结构的内腔模板 | |
CN112281641B (zh) | 一种格栅阻尼支座 | |
CN206795246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的减震底座 | |
CN210369407U (zh) | 一种建筑减震耗能结构 | |
CN209760518U (zh) | 一种高层应用的消能减震装配墙 | |
CN211622078U (zh) | 一种梁柱减震结构 | |
CN216742610U (zh) | 一种复合型分级屈服阻尼器 | |
CN214535443U (zh) | 一种装配式盾构机托架 | |
CN214090456U (zh) | 一种位移相关型金属阻尼器 | |
CN205316523U (zh) | 空调外机及其底盘总成 | |
CN210621926U (zh) | 一种防尘通风型钢结构 | |
CN211572098U (zh) | 一种装配式耦合阻尼墙 | |
CN210288751U (zh) | 一种变阻尼力的木制滑动摩擦阻尼器 | |
CN221094901U (zh) | 一种新型板梁式声屏障 | |
CN216742574U (zh) | 一种多层复合丁基胶止震板 | |
CN210309433U (zh) | 一种防火烧方便拼接的蜂窝纸板 | |
CN215670109U (zh) |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 |
CN215670219U (zh) | 一种基于滑动拼接的新型防震隔音板 | |
CN219158024U (zh) | 龙骨减震器 | |
CN210600004U (zh) | 一种新型的设备减震组件 | |
CN216067451U (zh) | 用于机器人的不锈钢桥板部件 | |
CN218437599U (zh) | 高层建筑组合耗能减震结构 | |
CN214452998U (zh) | 一种加厚型具有缓冲结构的隔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