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0109U -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0109U
CN215670109U CN202120938481.6U CN202120938481U CN215670109U CN 215670109 U CN215670109 U CN 215670109U CN 202120938481 U CN202120938481 U CN 202120938481U CN 215670109 U CN215670109 U CN 215670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clamping
flexible
mounting panel
joint sp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84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谢新文
贾潇
占升
刘晓艳
张弛
李静
李政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84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0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0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0109U/zh
Priority to DE202022101618.6U priority patent/DE202022101618U1/de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61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of slab-shaped building elements with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 F16B5/06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 F16B5/0621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装配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包括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面向第二安装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件,第二安装板面向第一安装板一侧设置带有第二卡接件,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相互适配卡接,第一卡接件和/或第二卡接件具有柔性卡接部,柔性卡接部向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的外侧延伸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的将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装配卡接,提高装配效率,同时设置有柔性卡接部,通过柔性卡接部提高沿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的外侧延伸方向的抗震性,进而提高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日益改善,高层建筑也逐渐的增加,在建筑满足坚固的稳定性的同时,还需要满足较高的抗震强度,以便于应对极端环境下,住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中,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会使用大量的梁、柱及墙体结构以使建筑能够搭建稳固,而在梁与柱之间、梁与墙体或柱与墙体之间需要使用大量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通常采用刚性直连的方式,这就导致在实际使用时,刚性直连的位置接触处抗震效果较差,而为了满足建筑物抗震的要求,需要另行设置横向减震件或纵向减震件,来提高在梁、柱或墙体三者之间的抗震性,横向减震件或纵向减震件的成本较高,且装配时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装配效率低,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梁、柱或墙体之间连接处抗震效果差、抗震件装配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连接处抗震效果、成本低且装配效率高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面向第二安装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安装板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设置带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适配卡接,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具有柔性卡接部,所述柔性卡接部向所述第一卡接件或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外侧延伸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卡接件设置为卡凸,所述第二卡接件设置为卡凹;或所述第一卡接件设置为卡凹,所述第二卡接件设置为卡凸。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刚性卡接部,所述刚性卡接部与所述柔性卡接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周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柔性卡接部和/或所述刚性卡接部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向所述第一卡接件或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外侧凸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柔性卡接部的弧形面曲率小于所述刚性卡接部的弧形面曲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柔性卡接部,两个所述柔性卡接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两侧;
或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两侧;
或分别位于同一对称轴两侧的所述第一卡接件及所述第二卡接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柔性缓冲垫,所述柔性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或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卡接面的一侧,所述柔性缓冲垫为隔板或橡胶垫。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及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适配的第二卡接件,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及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卡接件或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卡接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柔性卡接部为橡胶材料。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首先通过在第一卡接件及第二卡接件将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进行装配卡接,以提高整体装配效率,此外,在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设置柔性卡接部,通过所述柔性卡接部提高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之间的抗震效果,同时使所述柔性卡接部向所述第一卡接件或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外侧延伸,进而提高装配式建筑整体沿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外侧延伸方向的抗震效果,有效吸收柱、梁或墙体三者之间连接位置沿所述柔性卡接部延伸方向的冲击力,进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的卡接面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的卡接面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的另一整体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的另一整体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装配的整体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装配的另一整体示意图。
其中:
100、第一安装板;200、第二安装板;1、第一卡接件;2、第二卡接件;3、柔性卡接部;301、延伸部;4、刚性卡接部;5、装配区;300、弧形面;400、柔性缓冲垫;500、卡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装配式建筑一般由预制墙板、柱和梁,在现场以灌浆、夹具连接等方式进行刚性直连,种种连接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紧固件在连接处进行连接装配,通常使用螺栓及装配孔作为紧固件在梁与柱之间、梁与墙体或柱与墙体之间进行使用。这种就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成本进行装配连接,装配效率低,导致施工工期长的技术问题。此外这种刚性直连的方式会导致装配面的位置的抗摇晃性能更差,而装配式建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为改善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额外增设横向减震件或纵向减震件,来提高在梁、柱或墙体三者之间的抗震性,这就进一步的降低了装配效率,同时增加了使用成本较高。
为解决梁、柱或墙体之间连接处抗震效果差、抗震件成本高、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连接处抗震效果、成本低且装配效率高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板100与第二安装板200,所述第一安装板100面向第二安装板200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件1,所述第二安装板200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一侧设置带有第二卡接件2,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相互适配卡接,所述第一卡接件1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具有柔性卡接部3,所述柔性卡接部3向所述第一卡接件1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外侧延伸设置。
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所示。
首先通过在第一卡接件1及第二卡接件2将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进行装配卡接,以提高整体装配效率,此外,通过在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设置柔性卡接部3,通过所述柔性卡接部3提高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之间的抗震效果,同时使所述柔性卡接部3向所述第一卡接件1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外侧延伸,进而提高装配式建筑整体沿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外侧延伸方向的抗震效果,有效洗手柱、梁或墙体三者之间连接位置沿所述柔性卡接部3延伸方向的冲击力,进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可分别固定装配于梁与柱、梁与墙体或柱与墙体,也可件所述第一安装板100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200分别一体连接于所述梁与柱的侧面,或梁与墙体的侧面,或一体成型装配于柱与墙体的相对的装配面上,进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方便工人进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层楼层梁与柱、梁与墙体或柱与墙体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之间进行连接处,可使多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的延伸方向均设置为沿同一水平方向,以便于提高一个楼层在这一水平方向的抗震效果,以便于提高建筑物整体在特定地震带中的实用性。
进一步,可使不同楼层的所述柔性卡接部3的延伸方向均不相同,进一步加强在连接位置处的水平各个方向的抗震效果。提高装配式建筑整体在水平各个方向的抗摇晃性。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卡接部3为橡胶材料。
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的卡接面500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及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的卡接面500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所示。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卡接件1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包括刚性卡接部4,所述刚性卡接部4与所述柔性卡接部3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周侧。
优选的,可设置多个所述刚性卡接部4及所述柔性卡接部3,使所述刚性卡接部4与所述柔性卡接部3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周侧。
进一步的,可使所述第一卡接件1的刚性卡接部4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刚性卡接部4适配卡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之间的适配卡接。
进一步的,可使所述第一卡接件1的其中一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其中一个所述刚性卡接部4适配卡接,以提高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沿所述柔性卡接部3延伸方向的抗震性,同时,可减轻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在卡接面500或装配位置的刚性磨损。
作为示例,可使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中至少包括一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而使所述刚性卡接部4分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周侧,如将所述柔性卡接部3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的一端,可使所述柔性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2对应位置的刚性卡接部4适配卡接,使同一楼层的所述柔性件沿同一延伸方向减少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所收到的冲击力。
参考图3及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1及与所述第一卡接件1适配的第二卡接件2,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1及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2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卡接面500。优选的,可使卡接面500位置的第一卡接件1或第二卡接件2对应的多个所柔性卡接部3与所述刚性卡接部4成角度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周侧。
优选的,可使所述第一卡接件1及所述第二卡接件2成花形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延伸部301,优选的,多个所述延长端沿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中部环绕分布,优选的,至少有包含一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及一个所述刚性卡接部4,以便于在装配位置的多个角度通过刚性卡接部4实现刚性卡接,通过多个角度延伸的柔性卡接部3实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阶件之间的抗震缓冲。
作为示例,可使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包括三个延伸部301,使所述三个延伸部301设置沿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中线位置为旋转轴,间隔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周侧。优选的,可使其中一个延伸部301为柔性卡接部3,其中两个延伸部301为刚性卡接部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通过柔性卡接部3与所述刚性卡接部4凹凸配合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件1中柔性卡接部3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中的柔性卡接部3位置对应卡接,进一步提高沿同一延伸部301方向的抗震效果。
作为示例,可使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包括四个延伸部301,使所述四个延伸部301设置沿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中线位置为旋转轴,间隔90°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周侧。优选的,可使其中两个延伸部301为柔性卡接部3,其中两个延伸部301为刚性卡接部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通过柔性卡接部3与所述刚性卡接部4凹凸配合卡接。
优选的,可使两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成180°分布与所述第一卡接件1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两侧,进一步提高沿所述柔性卡接部3延伸方向的抗震缓震性。
参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或第二卡接件2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或第二卡接件2的另一整体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或第二卡接件2的整体示意图以及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或第二卡接件2的另一整体示意图所示。
多个所述延伸部301之间设置有装配区5,所述装配区5可所述第一安装板100及所述第二安装板200刚性卡接位,以通过所述装配区5加强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之间的卡接力,进一步避免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之间的相对位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卡接件1设置为卡凸,所述第二卡接件2设置为卡凹;或所述第一卡接件1设置为卡凹,所述第二卡接件2设置为卡凸,使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凹凸配合卡接,以提高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装配时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柔性卡接部3和/或所述刚性卡接部4具有弧形面300,所述弧形面300向所述第一卡接件1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外侧凸出。通过所述弧形面300的设置,减小卡接面500的应力,进一步提高抗震缓冲效果,同时提高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接触面,进而提高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之间的紧固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柔性卡接部3的弧形面300曲率小于所述刚性卡接部4的弧形面300曲率。进而提高沿所述柔性卡接部3延伸方向的抗震缓冲的同时,还可通过所述刚性卡接部4的较大曲率的弧形面300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之间的卡接力。
参考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与第二卡接件2装配的整体示意图及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与第二卡接件2装配的另一整体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两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的两侧;
或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两侧;
或分别位于同一对称轴两侧的所述第一卡接件1及所述第二卡接件2。
进而通过相互成直线的两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加强沿此直线方向的抗震缓冲性。
优选的,可使所述刚性卡接部4的数量大于所述柔性卡接部3的数量,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之间的卡接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柔性缓冲垫400,所述柔性缓冲垫4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之间,或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远离卡接面500的一侧,所述柔性缓冲垫400为隔板或橡胶垫。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缓冲垫400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0或所述第二安装板200与待装配的梁、柱或墙体之间的接触面位置,进一步提高承重连接件整体结构的抗震缓冲效果。
优选的,当所述柔性缓冲垫4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之间时,所述柔性缓冲垫400可避开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卡接面500位置,进而提高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之间的卡接力。
在实际使用是,可使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沿中轴线的方向对接装配,以进一步提高装配后的紧固力。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板(100)与第二安装板(200),所述第一安装板(100)面向第二安装板(200)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件(1),所述第二安装板(200)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一侧设置带有第二卡接件(2),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相互适配卡接,所述第一卡接件(1)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具有柔性卡接部(3),所述柔性卡接部(3)向所述第一卡接件(1)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外侧延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设置为卡凸,所述第二卡接件(2)设置为卡凹;或所述第一卡接件(1)设置为卡凹,所述第二卡接件(2)设置为卡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包括刚性卡接部(4),所述刚性卡接部(4)与所述柔性卡接部(3)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和/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周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卡接部(3)和/或所述刚性卡接部(4)具有弧形面(300),所述弧形面(300)向所述第一卡接件(1)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外侧凸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卡接部(3)的弧形面(300)曲率小于所述刚性卡接部(4)的弧形面(300)曲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两个所述柔性卡接部(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的两侧;
或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两侧;
或分别位于同一对称轴两侧的所述第一卡接件(1)及所述第二卡接件(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缓冲垫(400),所述柔性缓冲垫(4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之间,或所述第一安装板(10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0)远离卡接面(500)的一侧,所述柔性缓冲垫(400)为隔板或橡胶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1)及与所述第一卡接件(1)适配的第二卡接件(2),多个所述第一卡接件(1)及多个所述第二卡接件(2)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卡接件(1)或所述第二卡接件(2)的卡接面(500)。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卡接部(3)为橡胶材料。
10.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
CN202120938481.6U 2021-04-30 2021-04-30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Active CN215670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8481.6U CN215670109U (zh) 2021-04-30 2021-04-30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DE202022101618.6U DE202022101618U1 (de) 2021-04-30 2022-03-28 Tragendes Verbindungsstück für vorgefertigte Gebäude und vorgefertiges Gebäud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8481.6U CN215670109U (zh) 2021-04-30 2021-04-30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0109U true CN215670109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1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8481.6U Active CN215670109U (zh) 2021-04-30 2021-04-30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0109U (zh)
DE (1) DE202022101618U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2101618U1 (de)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42314A (en) Metal reinforcement of gypsum, concrete or cement 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
KR101663591B1 (ko) 상부 두부를 보강한 브라켓 플레이트 거더 보도교
CN215670109U (zh) 装配式建筑的承重连接件及装配式建筑
CN112681552B (zh) 一种二阶增强型连梁式金属阻尼减震系统
CN216041728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KR100782716B1 (ko) 면외 구조 성능이 향상된 패널 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강판벽체
JP3905028B2 (ja) 建築構造物
CN214461391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结构
JP2003096911A (ja) 建築物又は建造物の補強構造
JP4938444B2 (ja) 建物の耐震補強具と建物
KR101798007B1 (ko) 건축물용 프레임
RU2276239C1 (ru) Балка
CN210395847U (zh) 一种加强型钢结构承重梁
CN217027451U (zh) 装配式建筑用连接件
JP7278587B2 (ja) 筋交い金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木造建物の接合構造
CN217949314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框架混凝土结构的半刚性梁柱节点
CN21571598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的抗震性结构
CN211571974U (zh) 模块化装配式房屋框架的中心节点单元
CN216920810U (zh) 一种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墙
CN217000208U (zh) 一种变截面箱型构造的桁架节点
KR101846856B1 (ko) 건축물용 프레임
CN211548088U (zh) 一种连接组件
CN216552510U (zh) 一种抗震防抖的钢结构
CN212001615U (zh) 一种固定梁与龙骨墙体的连接结构
JP2009068179A (ja) 建築物又は建造物の補強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