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8151U - 一种护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8151U
CN216888151U CN202220238763.XU CN202220238763U CN216888151U CN 216888151 U CN216888151 U CN 216888151U CN 202220238763 U CN202220238763 U CN 202220238763U CN 216888151 U CN216888151 U CN 216888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side wall
edge
protected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87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87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8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8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8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护角结构,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两个缓冲折板组件的交接处设有凹槽,导致两个缓冲折板组件单位面积上受力较大的问题。护角结构包括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用于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一表面贴合;第二缓冲折板组件与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固定连接,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以及第五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五侧壁相对,第四侧壁位于第三侧壁和第五侧壁之间,第三侧壁用于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二表面贴合,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邻;其中,第四侧壁与第一侧壁贴合,且第五侧壁与第二侧壁平齐。本实用新型用于保护待保护设备的棱角。

Description

一种护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角结构。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多数具有棱角,在运输过程中,棱角较易发生磕碰,从而导致家用电器损坏,因此,在进行运输前,往往在家用电器的棱角处安装护角对其进行保护。
在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护角,护角包括两个缓冲折板组件,两个缓冲折板组件分别与家用电器的两个面抵接,以此实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但是,该护角是利用一张瓦楞纸板折叠而成,由于折叠方式的缘故,在两个缓冲折板组件的交接处具有凹槽,致使在护角大小一定的情况下,两个缓冲折板组件远离家用电器的表面,在与待碰撞设备接触时,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导致在沿垂直于待保护设备与缓冲折板组件接触的一个面的方向上,缓冲折板组件单位面积上受力过大,容易导致两个缓冲折板组件凹陷,从而降低护角的保护性能,最终可能导致待保护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护角结构,用于解决两个缓冲折板组件的交接处设有凹槽,导致两个缓冲折板组件单位面积上受力较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角结构,护角结构包括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用于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一表面贴合;第二缓冲折板组件与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固定连接,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以及第五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五侧壁相对,第四侧壁位于第三侧壁和第五侧壁之间,第三侧壁用于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二表面贴合,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邻;其中,第四侧壁与第一侧壁贴合,且第五侧壁与第二侧壁平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第一缓冲折板组件与第二缓冲折板组件固定连接,由于第一侧壁用于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一表面贴合,第三侧壁用于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二表面贴合,因此,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外部,当待碰撞物体将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接触时,会首先接触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以此实现对设备的保护。
又由于第四侧壁与第一侧壁贴合,且第五侧壁与第二侧壁平齐,因此,在护角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当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受到沿垂直于第一表面方向上的外力时,第一侧壁在此种情况下的受力面积相比于第五侧壁未与第二侧壁齐平时,受力面积会增大,单位面积上受力就会减小;而当第二缓冲折板组件受到沿垂直于第二表面方向上的外力时,不仅第五侧壁会受到此力,而且第二侧壁也会受到此力,如此一来,第五侧壁的单位面积上的受力就会减小。以此提高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的承受力的能力,更好的保护待保护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护角结构包括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第一抵接板与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固定连接,第一抵接板设置于第一侧壁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一表面之间;第二抵接板与第二缓冲折板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抵接板设置于第三侧壁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二表面之间;其中,第一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相邻的边沿相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以及第四折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以及第四折板围成第一缓冲腔,第一折板远离第二折板的边沿与第一抵接板的边沿固定连接,第四折板与第一抵接板远离待保护设备的表面贴合,第四侧壁与第四折板贴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板与第一抵接板远离第二抵接板的边沿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折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折板、第六折板、第七折板以及第八折板,第五折板、第六折板、第七折板以及第八折板围成第二缓冲腔,第五折板远离第六折板的边沿与第二抵接板的边沿固定连接,第八折板与第二抵接板远离待保护设备的表面贴合,第六折板与第三折板平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折板与第二抵接板远离第一抵接板的边沿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折板远离第三折板的边沿设置有第一插舌,第一折板上开设有第一插孔,第一插舌插入第一插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八折板远离第七折板的边沿设置有第二插舌,第五折板上开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舌插入第二插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护角结构由瓦楞纸板构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护角结构还包括加强件,加强件填充于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为蜂窝纸板或方管纸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一种安装外部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二种安装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一种外部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二种外部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三种外部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四种外部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五种外部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六种外部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一种展开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俯视角度的折叠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七种外部结构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二种展开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八种外部结构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三种展开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九种外部结构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第十种外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100-待保护设备;110-第一表面;120-第二表面;200-护角结构;210-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1-第一侧壁;212-第二侧壁;220-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1-第三侧壁;222-第四侧壁;223-第五侧壁;230-第一抵接板;231-第一边沿;232-第二边沿;240-第二抵接板;241-第三边沿;242-第四边沿;250-第一缓冲腔;251-第一折板;252-第二折板;253-第三折板;254-第四折板;255-第一插孔;256-第一插舌;260-第二缓冲腔;261-第五折板;262-第六折板;263-第七折板;264-第八折板;265-第二插孔;266-第二插舌;270-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生活中常用的设备,其可以是家用电器,例如冰箱、空调等,也可以是家具,例如衣柜、书桌等。由于这些设备的外形结构均具有一些棱角,在运输过程中,当设备与其它物体发生磕碰时,棱角区域由于较为尖锐,受力面积较小,更容易被损坏。因此,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护角结构200,将此护角结构200安装于棱角处,能够对上述设备(以下称为待保护设备100)进行保护,避免其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其中,护角结构200可以选用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e,EPS)或者聚乙烯发泡棉(Expandable Polyethylene,EPE)等塑料材料制成,也可以选用瓦楞纸板等纸质类材料制成,瓦楞纸板可以是BE型瓦楞纸板、BC型瓦楞纸板、C型瓦楞纸板其中的任意一种,相比于塑料材料,瓦楞纸板容易降解,不会污染环境,更加环保。
在此基础上,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护角结构200包括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第一侧壁211用于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抵接;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与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固定连接,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三侧壁221、第四侧壁222以及第五侧壁223,第三侧壁221与第五侧壁223相对,第四侧壁222位于第三侧壁221和第五侧壁223之间,第三侧壁221用于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贴合,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相邻;其中,第四侧壁222与第一侧壁211贴合,且第五侧壁223与第二侧壁212平齐。
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与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固定连接,由于第一侧壁211用于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贴合,第三侧壁221用于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贴合,因此,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的外部,当待碰撞物体将与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接触时,会首先接触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以此对待保护设备100进行保护。
又由于第四侧壁222与第一侧壁211抵接,且第五侧壁223与第二侧壁212平齐,因此,在护角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当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受到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10方向上的外力时,第一侧壁211在此种情况下的受力面积相比于第二侧壁212未与第五侧壁223平齐时,受力面积会增大,单位面积上受力就会减小;而当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受到沿垂直于第二表面120方向上的外力时,不仅第五侧壁223会受到此力,而且第二侧壁212也会受到此力,如此一来,第五侧壁223的单位面积上的受力就会减小。以此提高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和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的承受力的能力,更好的保护待保护设备100。
能够理解的是,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与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固定连接,可以为第一侧壁211与第四侧壁222贴合后,利用胶粘、螺钉紧固等固定方式将第一侧壁211与第四侧壁222固定于一起,实现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与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的固定连接。
在此基础上,如图5所示,护角结构200还包括第一抵接板230,第一抵接板230与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固定连接,第一抵接板230设置于第一侧壁211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之间。由于第一抵接板230位于第一侧壁211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之间,而第一侧壁211用于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贴合,因此第一抵接板230远离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的侧面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贴合,第一抵接板230远离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的侧面与第一侧壁211贴合,即第一侧壁211、第一抵接板230和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依次贴合。又由于第一抵接板230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10的方向上,外力传至第一表面110所经过的距离更远,第一表面110所受到的力更小。
在此基础上,如图5所示,护角结构200还包括第二抵接板240,第二抵接板240与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固定连接,第二抵接板240设置于第三侧壁221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之间;其中,第一抵接板230与第二抵接板240相邻的边沿相连接为一体结构。
由于第二抵接板240位于第三侧壁221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之间,而第二侧壁212用于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贴合,因此第二抵接板240远离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的侧面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贴合,第二抵接板240远离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的侧面与第二侧壁212贴合,即第二侧壁212、第二抵接板240和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依次贴合。又由于第二抵接板240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沿垂直于第二表面120的方向上,外力传至第二表面120所经过的距离更远,第二表面120所受到的力更小。
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抵接板230与第二抵接板240相邻的边沿相连接为一体结构,是指通过一整块板利用压痕机压出折痕后,沿折痕折叠一定角度后,以折痕为界线形成的第一抵接板230和第二抵接板240。
在此基础上,如图6所示,第一缓冲折板组件2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板251、第二折板252、第三折板253以及第四折板254,第一折板251、第二折板252、第三折板253以及第四折板254围成第一缓冲腔250,第一折板251远离第二折板252的边沿与第一抵接板230的边沿固定连接,第四折板254与第一抵接板230远离待保护设备100的表面贴合,第四侧壁222与第四折板254贴合。
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折板261、第六折板262、第七折板263以及第八折板264,第五折板261、第六折板262、第七折板263以及第八折板264围成第二缓冲腔260,第五折板261远离第六折板262的边沿与第二抵接板240的边沿固定连接,第八折板264与第二抵接板240远离待保护设备100的表面贴合,第六折板262与第三折板253平齐。
当第二折板252受到垂直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的方向上的外力时,第二折板252会发生形变,并向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接近,由于第一缓冲腔250的存在,第一缓冲腔250会为第二折板252提供形变空间,致使外力会在第一缓冲腔250内被缓冲耗去;当第六折板262受到垂直于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的方向上的外力时,第六折板262会发生形变,并向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接近,由于第二缓冲腔260的存在,第二缓冲腔260会为第六折板262提供形变空间,致使外力会在第二缓冲腔260内被缓冲耗去。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提高护角结构200对待保护设备100的保护性能。
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折板251、第二折板252、第三折板253以及第四折板254围成第一缓冲腔250;第五折板261、第六折板262、第七折板263以及第八折板264围成第二缓冲腔260。为确保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的稳定,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护角结构200,第四折板254相对于第一折板251固定连接,第八折板264相对于第五折板261固定连接。如此一来,当第二折板252受到垂直于第二折板252方向上的外力时,能够尽可能保证第四折板254不发生错位,进而尽可能保证第一缓冲腔250不会因为外力而轻易变形,确保第一缓冲腔250能够发挥最好的缓冲作用;当第六折板262受到垂直于第六折板262方向上的外力时,能够尽可能保证第八折板264不发生错位,进而尽可能保证第二缓冲腔260不会因为外力而轻易变形,确保第二缓冲腔260能够发挥最好的缓冲作用。
例如,第四折板254相对于第一折板251固定连接,第八折板264相对于第五折板261固定连接,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第四折板254的侧面与第一抵接板230远离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一表面110的侧面贴合后固定;第八折板264的侧面与第二抵接板240远离待保护设备100的第二表面120的侧面贴合后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胶粘或者螺钉紧固。由于第一抵接板230的边沿与第一折板251远离第二折板252的边沿固定连接,且第四折板254的侧面与第一抵接板230远离待保护设备100的侧面贴合后固定,因此,第四折板254相对于第一折板251固定连接;由于第二抵接板240的边沿与第五折板261远离第六折板262的边沿固定连接,且第八折板264的侧面与第二抵接板240远离待保护设备100的侧面贴合后固定,因此,第八折板264相对于第五折板261固定连接。通过间接固定的方式实现第四折板254与第一折板251、第八折板264与第五折板261的固定连接。
或者,第四折板254相对于第一折板251固定连接,第八折板264相对于第五折板261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在第四折板254远离第三折板253的边沿设置有第一插舌256,第一折板251上开设有第一插孔255,第一插舌256插入第一插孔255内;在第八折板264远离第七折板263的边沿设置有第二插舌266,第五折板261上开设有第二插孔265,第二插舌266插入第二插孔265内。由于第一插舌256与第四折板254固定连接,第一插孔255开设于第一折板251上,因此将第一插舌256插入第一插孔255内,第四折板254相对于第一折板251固定连接;由于第二插舌266与第八折板264固定连接,第二插孔265开设于第二折板252上,因此将第二插舌266插入第二插孔265内,第八折板264相对于第五折板261固定连接。通过插舌与插孔的插接实现固定。
能够理解的是,第一插孔255应与第一插舌256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插孔265应与第二插舌266一一对应设置,确保第一插舌256能够插入第一插孔255内,第二插舌266能够插入第二插孔265内。
其中,第一插舌256和第二插舌266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第一插孔255和第二插孔265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第一插舌256的数量应与第一插孔255的数量相等、第二插舌266的数量应与第二插孔265的数量相等。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此基础上,为更加清晰的了解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的形成,以下对其进行举例说明。
为便于描述,现对第一抵接板230的边沿和第二抵接板240的边沿定义,定义第一抵接板230远离第二抵接板240的边沿为第一边沿231,第一抵接板230接近第二抵接板240的边沿为第二边沿232;第二抵接板240远离第一抵接板230的边沿为第三边沿241,第二抵接板240接近第一抵接板230的边沿为第四边沿242。
示例一
当第一边沿231与第一折板251远离第二折板252的边沿固定连接、第三边沿241与第五折板261远离第六折板262的边沿固定连接时。如图10所示为在此种情况下护角结构200的展开图,将其进行折叠后可形成护角结构200。
具体地,如图11所示,首先将第一抵接板230和第二抵接板240沿二者之间的压痕折叠一定角度,然后将第五折板261、第六折板262、第七折板263和第八折板264依次沿B方向进行折叠,再将第二插舌266插入第二插孔265内,形成第二缓冲腔260,之后再将第一折板251、第二折板252、第三折板253和第四折板254依次沿A方向进行折叠,再将第一插舌256插入第一插孔255内,形成第一缓冲腔250。最终形成如图12所示的护角结构200。
能够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第二侧壁212为第三折板253远离第一折板251的侧面。此时,当第六折板262远离第八折板264的侧面受到垂直于第六折板262侧壁的外力时,第三折板253远离第一折板251的侧面会同时受力,即第三折板253和第六折板262同时承力。因此,第六折板262远离第八折板264的侧面,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较小,护角结构200的承力性能更好。
示例二
当第二边沿232与第一折板251远离第二折板252的边沿固定连接、第四边沿242与第五折板261远离第六折板262的边沿固定连接时。如图13所示为在此种情况下护角结构200的展开图,将其进行折叠后可形成如图14所示的护角结构200。具体折叠过程同示例一中的折叠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能够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第二侧壁212为第一折板251、第二折板252、第三折板253和第四折板254所围成的,接近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的环形侧楞。此时,当第六折板262远离第八折板264的侧面受到垂直于第六折板262侧壁的外力时,环形侧楞会同时受力,即环形侧楞和第六折板262远离第八折板264的侧面同时承力。
示例三
当第二边沿232与第一折板251远离第二折板252的边沿固定连接、第三边沿241与第五折板261远离第六折板262的边沿固定连接时。如图15所示为在此种情况下护角结构200的展开图,将其进行折叠后可形成护角结构200。具体折叠过程同示例一中的折叠过程,在此不做赘述,最终形成如图16所示的护角结构200。
能够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第二侧壁212依然为第一折板251、第二折板252、第三折板253和第四折板254所围成的接近第二缓冲折板组件220的环形侧楞。此时,当第六折板262远离第八折板264的侧面受到垂直于第六折板262侧壁的外力时,环形侧楞会同时受力,即环形侧楞和第六折板262远离第八折板264的侧面同时承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护角结构200的展开图中的每一块子板(第一抵接板230、第二抵接板240、第一折板251、第二折板252、第三折板253、第四折板254、第五折板261、第六折板262、第七折板263和第八折板264)可以是相互固定于一起后再进行折叠形成护角结构200。也可以是在一整块板上预先设计好折叠区域,然后再利用压痕机将每个子板之间的折痕压制出来,然后再沿折痕进行折叠,以此形成护角结构200。相比于将每个子板预先裁剪后再固定的方式,采用压痕机预先压制的方式形成的护角结构更为稳定,且制作过程更为简单。
在此基础上,为增强护角结构200的保护性能,如图1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护角结构200还包括加强件270,加强件270填充于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内。当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受到外部物体的挤压时,内部的加强件270能够对其进行支撑,防止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形变过大,导致待保护设备100受损。
其中,加强件270填充于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内,可以是利用加强件270填充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的部分空间,也可以是利用加强件270将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填充满,当加强件270充满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内时,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的每一个部位都具有更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对待保护设备100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在此基础上,加强件270可以是蜂窝纸板,也可以是方管纸板,还可以是任何其它合适的能够起到加强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的缓冲性能的加强件270。蜂窝纸板和方管纸板内部具有众多子空间,当外力施加于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时,众多子空间能够将外力逐渐缓冲散去,另外,每一个子空间皆是由多个隔离板围成,众多的隔离板分布于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内部,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能够增强第一缓冲腔250和第二缓冲腔260的强度,进而增强护角结构200的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结构包括:
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具有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用于与待保护设备的第一表面贴合;
第二缓冲折板组件,与所述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固定连接,且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以及第五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对,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五侧壁之间,所述第三侧壁用于与所述待保护设备的第二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邻;
其中,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且所述第五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结构包括:
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待保护设备的第一表面之间;
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与所述第二缓冲折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待保护设备的第二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相邻的边沿相连接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折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以及第四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以及第四折板围成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折板远离所述第二折板的边沿与所述第一抵接板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折板与所述第一抵接板远离所述待保护设备的表面贴合,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四折板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与所述第一抵接板远离所述第二抵接板的边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折板远离所述第三折板的边沿设置有第一插舌,所述第一折板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舌插入所述第一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折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折板、第六折板、第七折板以及第八折板,所述第五折板、第六折板、第七折板以及第八折板围成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五折板远离所述第六折板的边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折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远离所述待保护设备的表面贴合,所述第六折板与所述第三折板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折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抵接板的边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折板远离所述第七折板的边沿设置有第二插舌,所述第五折板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舌插入所述第二插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结构由瓦楞纸板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结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填充于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蜂窝纸板或方管纸板。
CN202220238763.XU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护角结构 Active CN216888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8763.XU CN216888151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护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8763.XU CN216888151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护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8151U true CN216888151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3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8763.XU Active CN216888151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护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8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0469B2 (en) Packaging container
CN216888151U (zh) 一种护角结构
CN214525369U (zh) 一种前窗突出节点用包装衬垫
CN214931496U (zh) 易碎产品缓冲包装箱
US7494013B2 (en) Cardboard cushion
CN212501918U (zh) 泡沫包装结构及洗碗机包装组件
CN103979182A (zh) 一体化分隔式万能包装箱
CN212290766U (zh) 用于包装盒的缓冲内衬及包装盒
CN210853291U (zh) 减震缓冲式包装纸箱
CN219030118U (zh) 一种便于回收的纸包装结构
CN220263470U (zh) 一种电池模组包装结构
CN113830432A (zh) 带有包装结构的家用电器
KR200458357Y1 (ko) 조립식 포장박스
CN210801330U (zh) 包装结构及油烟机组件
CN218930101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一体式包装箱
CN212268330U (zh) 包装缓冲护角及包装盒
CN212172869U (zh) 一种纸卡结构及包装盒
CN216612375U (zh) 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纸箱
CN214002348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一体式包装箱
CN221025299U (zh) 包装箱内衬及包装箱
CN214421253U (zh) 一种缓冲内衬及包装盒
CN216685243U (zh) 一种包装盒缓冲结构及包装盒
CN214397635U (zh) 一种防震缓冲包装盒
CN221252242U (zh) 一种包装结构及家用电器
CN215437335U (zh) 一种台式电脑主机及配件的瓦楞纸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