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6296U -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6296U
CN216886296U CN202220178760.1U CN202220178760U CN216886296U CN 216886296 U CN216886296 U CN 216886296U CN 202220178760 U CN202220178760 U CN 202220178760U CN 216886296 U CN216886296 U CN 216886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latform
electric energy
bas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787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静
江宝迪
吴书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787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6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6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6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该发射平台包括底座、变形组件和接触件;底座设置在地面,变形组件包括滑杆、弹性件、滑块和支撑件,滑杆设置在底座上,弹性件和滑块套设在滑杆上,支撑件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相背的另一端与接触件转动连接;在初始状态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弹性抵持滑块,以使支撑件支撑接触件;当车载电能接收平台与接触件接触并施加压力时,接触件朝向底座方向移动,支撑件带动滑块在滑杆上划动,以使弹性件进一步压缩;当车载电能接收平台与接触件分离时,弹性件恢复到初始状态。通过设置变形组件,能够对接触件具有良好的支撑,保证接触件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始终保持接触,还可对接触件进行缓冲减振。

Description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常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发射模块和设置于汽车上的接收模块,汽车驶入充电区域时,发射模块向接收模块发射电磁波,接收模块接收电磁波并转换形成电能。
目前的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具有较大的充电间距,为满足法规和标准要求,需要增加异物检测和活体检测等功能,系统体积庞大,成本高,且由于充电间距较大导致充电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包括底座、变形组件和接触件;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所述变形组件包括滑杆、弹性件、滑块和支撑件,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相背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件转动连接;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弹性抵持所述滑块,以使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接触件;当车载电能接收平台与所述接触件接触并施加压力时,所述接触件朝向所述底座方向移动,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杆上划动,以使所述弹性件进一步压缩;当所述车载电能接收平台与所述接触件分离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到所述初始状态。
可选的,所述变形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变形组件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的,多个所述变形组件中,多个所述滑杆的延伸方向互相平行,且在与所述滑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支撑件交叉。
可选的,在与所述滑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支撑件互相平行。
可选的,所述滑杆的两端连接有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所述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接触件连接固定,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变形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相背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件连接,所述导向件用于控制所述接触件朝向所述底座移动时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杆和铰链座,所述连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铰链座,其中一个所述铰链座与所述底座安装固定,另一个所述铰链座与所述接触件安装固定,所述连杆与两个所述铰链座均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铰链座上设置有两个压片,所述压片具有弹性,且两个所述压片始终弹性压持在所述连杆相背的两侧。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车载电能接收平台和第一方面各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地面电能发射平台,所述车载电能接收平台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底盘,所述汽车进行充电时,所述车载电能接收平台与所述地面电能发射平台接触。
通过设置底座和变形组件,变形组件包括滑杆、弹性件、滑块和支撑件的结构,能够对接触件具有良好的支撑,并在弹性件受压时产生弹性变形,保证接触件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始终保持接触,还可对接触件进行缓冲减振,保证接触件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汽车即将进行无线充电的示意图;
图3a-图3c为汽车进入车位进行无线充电的示意图;
图4a-图4d为汽车从行驶状态进入充电状态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4e-图4h为汽车行驶过位需要进行调整充电位置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a-图5d为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及其零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位,101-支架,102-行驶指示箭头标志,105-地面,106-车轮定位墩,108-道路;
200-汽车;
11-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0-底座,111-变形组件,1111-滑杆,11a-支撑凸台,1112-弹性件,1113-滑块,1114-支撑件,1115-安装块,1116-铰链座,16a-压片,1117-连杆,112-接触件,113-第一充电面,114-第一接触面,115-第二接触面,116-延伸板,12-地面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3-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1-安装面,132-第二充电面,14-车载电力电子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和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用于设置在地面105,且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在竖直方向上可弹性形变。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用于设置在汽车200的底盘。汽车200进行充电时,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抵持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设置在汽车200停车的车位100上,并相对于车位100的表面突出,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在车位100的各个位置。
如图2和图3a所示,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设置在车位100的靠近前方的位置,对应的,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设置在汽车200的靠近车头的底盘处,汽车200正向开进车位100,即车头先进入车位100,最后车尾再进入车位100的停车方式,汽车200整体停稳在车位100内时,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正好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对位。
如图3b所示,与图3a所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设置在汽车200的靠近车尾的底盘处,汽车200倒向开进车位100,即车尾先进入车位100,最后车体再进入车位100的停车方式,同样的,汽车200整体停稳在车位100内时,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正好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对位。
如图3c所示,与图3a和图3b所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车位100相较于道路108倾斜布局,而图3a和图3b的车位100与道路108垂直布局,图3c示出了车位100相对于道路108倾斜较大角度,且车头先进入车位100的实施例。在相类似的实施例中,车位100还可相对于道路108具有各种倾斜角度,包括车位100与道路108平行的情况,侧方停车的方式,以及正向停车和倒向停车的方式,均可布置本申请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和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以进行无线充电。
如图2及图3a至图3c中,可在车位100设置行驶指示箭头标志102、车轮定位墩106等,以辅助驾驶员将汽车200停在指定位置,使得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和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在该指定位置时处于对位的状态。
如图3a至图3c示出了明确标示出车位100的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在自家车库、在农村地区等未标示出车位100的情况时,同样也可布置本申请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和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以进行无线充电。
图4a-图4d示出了汽车200从行驶状态进入充电状态的过程。如图4a所示,汽车200驶入车位100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跟随汽车200移动并逐渐靠近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如图4b所示,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开始与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接触,在汽车200的压力作用下,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开始在竖直方向上被压缩;如图4c所示,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被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收缩,并保持该压缩的状态;如图4d所示,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和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对位后,汽车200停止移动,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和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紧密接触,且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保持被压缩的状态,使得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和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保持抵持。
图4e-图4h示出了汽车200行驶过位需要进行调整充电位置的过程。如图4e所示,汽车200过位后,需要反向行驶,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跟随汽车200移动并逐渐靠近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如图4f所示,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开始与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接触,在汽车200的压力作用下,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开始在竖直方向上被压缩;如图4g所示,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被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收缩,并保持该压缩的状态;如图4h所示,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和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对位后,汽车200停止移动,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和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紧密接触,且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保持被压缩的状态,使得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和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保持抵持。
本申请通过设置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和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将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设置在地面105,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设置在汽车200的底盘,在汽车200进行充电时,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和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紧密接触,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处于压缩状态,能够保持抵持的状态,从而使得两者之间无间距,不需要进行异物检测和活体检测,系统简单,体积小而紧凑,且能提升充电的效率。
在传统的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具有间距的方案中,充电效率最多只能达到90%-92%,而本申请中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和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紧密接触,能使得充电效率最多可达到95%-96%水平,相比于传统的方案显著的提升了充电的效率。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地面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2和车载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4。地面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2可设置在地面105上或地面105的支架101上,地面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2与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可通过导线电连接,车载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4设置在汽车200上,车载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4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亦可通过导线电连接。其中,地面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2用于控制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发射电磁波而形成磁场,车载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4用于控制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接收电磁波,使得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在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的磁场中被磁化,进而根据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可流到蓄电池处而进行充电。
本申请对地面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2和车载电力电子控制单元14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不作过多限定,两个控制单元的内部的电路等元器件也不作具体限定,可参考任意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设置。
请参考图4a至图4d,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包括接触件112和变形组件111,接触件112设置在变形组件111远离地面105的一侧。接触件112包括圆滑连接的第一接触面114和第一充电面113,第一接触面114设置在第一充电面113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且第一接触面114自第一充电面113向地面105的方向延伸。
请参考图4a和图4b,汽车200需进行充电时,汽车200自车位100外向车位100内移动并使得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与第一接触面114抵持。请参考图4b和图4c,随着汽车200的移动,在汽车200的压力下,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逐渐给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的接触件112压力,使得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的接触件112将压力传导到变形组件111,变形组件111被压缩,使得接触件112朝向地面105的方向移动。请参考图4c和图4d,直至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与第一充电面113接触后,汽车200停止移动以进行充电。
具体的,请结合图4a至图4d,以及图5a,第一充电面113大致与地面105平行,亦可理解为第一充电面113大致为水平面,第一充电面113大致位于接触件112的中部,第一接触面114大致位于接触件112的边缘。在汽车200从车位100外进入车位100内时,第一接触面114位于第一充电面113朝向汽车200的一侧。第一接触面114的一端与第一充电面113连接,另一端朝向地面105方向延伸。第一充电面113大致为平面,第一接触面114的主体部分可为平面或弧面,与第一充电面113连接的边缘可做圆滑处理,从而与第一充电面113圆滑过渡,从而使得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能够顺滑的在第一接触面114上滑动,并圆滑的滑到第一充电面113上。
可选的,请参考图4a至图4d和图5a,可在第一接触面114上设置一延伸板116,该延伸板116大致与第一接触面114齐平,该延伸板116的一端与第一接触面114连接,另一端悬空并朝向地面105的方向延伸。延伸板116的设置,可延伸第一接触面114的面积,使得底盘更低的汽车200在移动时,可先与延伸板116接触,并逐渐滑到第一接触面114及第一充电面113。如此设置,一方面可适应于各种类型的汽车200的充电,另一方面,也可使得第一接触面114的面积可做的小一些,通过延伸板116来扩展第一接触面114的面积,故可缩小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的体积。
请参考图4e至图4h以及图5a,接触件112还包括第二接触面115,第二接触面115设置在第一充电面113的与第一接触面114相背的一侧,第二接触面115与第一充电面113圆滑连接,且第二接触面115自第一充电面113向地面105的方向延伸。请参考图4e和图4f,汽车200从车位100外进入车位100内,且移动过位导致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超过第一充电面113时,汽车200停车并反向移动,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先与第二接触面115抵持。请参考图4f和图4g,随着汽车200的移动,在汽车200的压力下,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逐渐给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的接触件112压力,使得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的接触件112将压力传导到变形组件111,变形组件111被压缩,使得接触件112朝向地面105的方向移动。请参考图4g和图4h,直至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与第一充电面113接触后,汽车200停止移动以进行充电。
具体的,请结合图4a至图4d,以及图5a,第二接触面115大致位于接触件112的边缘。第二接触面115的一端与第一充电面113连接,另一端朝向地面105延伸。第二接触面115的主体部分可为平面或弧面,与第一充电面113接触的边缘可做圆滑处理,从而与第一充电面113圆滑过渡,从而使得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能够顺滑的在第二接触面115上滑动,并圆滑的滑到第一充电面113上。
请参考图4a至图4h,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包括相背的安装面131和第二充电面132,安装面131用于与汽车200连接,第二充电面132与第一充电面113接触以进行充电。
具体的,与第一充电面113对应的,第二充电面132亦可大致为平面,且也大致与地面105平行,可理解为第二充电面132为水平面。安装面131可大致与第二充电面132平行,也可不平行,而是根据汽车200的底盘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设置。
对于地面电能发射平台11,本申请还提供以下实施例。
请参考图5a至图5c,一种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包括底座110、变形组件111和接触件112;关于接触件112和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请参考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底座110设置在地面,底座110的形状大致为板状,其外周轮廓可与接触件112对应。底座110作为变形组件111和接触件112的支撑基础。
变形组件111包括滑杆1111、弹性件1112、滑块1113和支撑件1114,滑杆1111设置在底座110上,弹性件1112和滑块1113套设在滑杆1111上,支撑件1114的一端与滑块1113转动连接,相背的另一端与接触件112转动连接。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可大致与底座110的表面平行,可大致为水平方向,或与水平方向具有较小的倾斜角度。支撑件1114的整体的延伸方向与滑杆1111具有夹角而不平行。弹性件1112可包括弹簧,弹簧的延伸方向与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相同,弹性件1112在其自身延伸方向上可伸缩。接触件112与底座110具有间隔距离。
在初始状态时,弹性件1112处于压缩状态并弹性抵持滑块1113,以使支撑件1114支撑接触件112。在重力作用下,接触件112被支撑件1114支撑,支撑件1114又通过滑块1113推动弹性件1112压缩,从而使得接触件112被稳定支撑。
当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与接触件112接触并施加压力时,接触件112朝向底座110方向移动,支撑件1114带动滑块1113在滑杆1111上划动,以使弹性件1112进一步压缩。由于弹性件1112处于被压缩状态,且反弹力较大,可通过滑块1113和支撑件1114提供给接触件112较大的弹性力,如此,可使得接触件112始终保持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的接触,确保无线充电的稳定可靠。由于弹性件1112可产生弹性形变,在接触件112受到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的碰撞冲击时,也可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当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与接触件112分离时,弹性件1112恢复到初始状态。当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的压力撤去,弹性件1112的弹性形变恢复至初始状态,推动通过滑块1113移动,经支撑件1114带动接触件112上升,等待下一次的汽车充电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接触件112下降和上升的行程范围不做限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弹性模量的弹性件1112,或者调整弹性件1112的弹性形变范围等方式实现,以匹配不同底盘高度的汽车的无线充电。对于家庭用充电桩,可满足一家庭有多辆车且底盘高度不同的情况下的无线充电需求。对于公用充电桩,可满足多种类型车辆的无线充电需求。
通过设置底座110和变形组件111,变形组件111包括滑杆1111、弹性件1112、滑块1113和支撑件1114的结构,能够对接触件112具有良好的支撑,并在弹性件1112受压时产生弹性变形,保证接触件112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始终保持接触,还可对接触件112进行缓冲减振,保证接触件112稳定可靠。
可选的,请参考图5a和图5b,变形组件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变形组件111均匀的设置在底座110上。设置多个变形组件111,可以对接触件112具有稳定的支撑作用。
可选的,请参考图5b和图5c,多个变形组件111中,多个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互相平行,且在与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上,至少有两个支撑件1114交叉。图5a和图5b中示出了4个变形组件111,4个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均平行。请参考图5a,与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大致是图5a中右下方向左上方观察的方向。结合图5a和图5b,图5b从上自下依次有编号为1、2、3、4的4个变形组件111,与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上,编号1、4的变形组件111的支撑件1114和编号2、3的变形组件111的支撑件1114交叉。如此设置的好处是多个变形组件111的支撑的力是相对的,而不是朝向同一侧,相对的力在相对的方向上会相互抵消,而会保留朝向上方的力,起到稳定支撑接触件112的作用,也可以使得接触件112在移动过程中受力状况大致与在初始状态时相同,运动过程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5a和图5b,在与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上,至少有两个支撑件1114互相平行。结合图5a和图5b,图5b从上自下依次有编号为1、2、3、4的4个变形组件111,与滑杆11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上,编号1和编号4的支撑件1114互相平行,编号2和编号3互相平行。如此设置,使得接触件112能够得到更为稳定的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变形组件111的数量不限于4,还可为其他数量,具体不做限制。
请参考图5a和图5c,滑杆1111的两端连接有支撑凸台11a,支撑凸台11a与底座110连接固定,滑杆1111与底座110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支撑凸台11a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滑杆1111可大致截面为圆形、方形等的杆件,滑杆1111与支撑凸台11a之间可为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安装滑块1113、弹性件1112等。设置支撑凸台11a可以使得滑杆1111与底座110具有间隔距离,以方便安装滑块1113和弹性件1112,同时不影响滑块1113和弹性件1112的运动。弹性件1112的一端与其中一支撑凸台11a抵持,另一端与滑块1113抵持,支撑凸台11a限制了滑块1113的移动范围。
滑块1113的结构不做限制,其一部分套设在滑杆1111上,另一部分可设有转轴,以与支撑件1114转动连接。
可选的,支撑件1114远离滑块1113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块1115,安装块1115与接触件112连接固定,支撑件1114与安装块1115转动连接。安装块1115的结构不做限制,设置安装块1115,能够方便的安装固定至接触件112,同时也方便与支撑件1114转动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a、图5b和图5d,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地面电能发射平台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的一端与底座110连接,相背的另一端与接触件112连接,导向件用于控制接触件112朝向底座110移动时的方向。
通过设置导向件,能够使得接触件112在移动时按预定路径移动,避免接触件112产生不必要的晃动,保证无线充电的可靠性。
可选的,导向件包括连杆1117和铰链座1116,连杆1117的两端各设有一铰链座1116,其中一个铰链座1116与底座110安装固定,另一个铰链座1116与接触件112安装固定,连杆1117与两个铰链座1116均转动连接。
连杆1117为刚性材料,在接触件112受压而朝向底座110移动时,连杆1117相对两个铰链座1116转动,一方面接触件112整体朝向底座110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连杆1117的作用下,接触件112的移动方向受到限制,即以连杆1117与接触件112上的铰链座1116连接的端点的移动路径移动,由于连杆1117与底座110上的铰链座1116转动连接,故接触件112的移动路径为弧形。
进一步的,与底座110连接的铰链座1116位于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首先与接触件112接触的一侧,如此使得在汽车驶入车位进行无线充电时,接触件112的移动方向大致有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同的分量,使得车载电能接收平台13与接触件112的接触更为顺滑。
可选的,铰链座1116上设置有两个压片16a,压片16a具有弹性,且两个压片16a始终弹性压持在连杆1117相背的两侧。
压片16a的主体部分固定在铰链座1116上,至少部分压贴在连杆1117与铰链座1116连接的端部,在连杆1117相背两侧进行压持,一方面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使得连杆1117不会左右晃动,以使在初始状态时接触件112保持稳定而不倾倒,另外一方面,当接触件112受到与连杆1117转动所在平面具有夹角的力的作用时,由于压片16a的弹性,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可以缓冲该力的冲击,在该力撤去后,又可恢复至初始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变形组件和接触件;
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所述变形组件包括滑杆、弹性件、滑块和支撑件,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相背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件转动连接;
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弹性抵持所述滑块,以使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接触件;
当车载电能接收平台与所述接触件接触并施加压力时,所述接触件朝向所述底座方向移动,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杆上滑动,以使所述弹性件进一步压缩;
当所述车载电能接收平台与所述接触件分离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到所述初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变形组件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变形组件中,多个所述滑杆的延伸方向互相平行,且在与所述滑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支撑件交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滑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侧视方向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支撑件互相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两端连接有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所述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接触件连接固定,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相背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件连接,所述导向件用于控制所述接触件朝向所述底座移动时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杆和铰链座,所述连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所述铰链座,其中一个所述铰链座与所述底座安装固定,另一个所述铰链座与所述接触件安装固定,所述连杆与两个所述铰链座均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座上设置有两个压片,所述压片具有弹性,且两个所述压片始终弹性压持在所述连杆相背的两侧。
10.一种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电能接收平台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地面电能发射平台,所述车载电能接收平台用于设置在汽车的底盘,所述汽车进行充电时,所述车载电能接收平台与所述地面电能发射平台接触。
CN202220178760.1U 2022-01-22 2022-01-22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Active CN216886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8760.1U CN216886296U (zh) 2022-01-22 2022-01-22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8760.1U CN216886296U (zh) 2022-01-22 2022-01-22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6296U true CN216886296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78760.1U Active CN216886296U (zh) 2022-01-22 2022-01-22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6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8044A (zh) 机动车辆充电系统
CN210600015U (zh) 一种车用轻量化安全防冲撞结构
CN111204254A (zh) 一种电池包锁紧机构、电池包解锁机构、电池包及车辆
CN112477685B (zh) 一种换电系统
CN108944457B (zh) 一种防撞减震式汽车车载仪表
CN216886296U (zh)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216886297U (zh)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216648505U (zh) 锁止装置、电池安装座以及电动车辆
CN215204473U (zh)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13459815B (zh) 充电弓
CN210941666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多层缓冲防撞装置
CN110158509B (zh) 一种可自动变形缓冲的安全型车位锁
CN215204453U (zh)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211281240U (zh) 高强度耐候型商务车用扰流板
CN217074059U (zh) 地面电能发射平台和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218367442U (zh) 一种便于移动和保护性强的光伏发电智能充电桩
CN211592284U (zh) 具有自动泊车功能的汽车充电桩
CN209795237U (zh) 一种电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20598265U (zh) 一种防车辆冲撞的道闸
CN112519600B (zh) 一种智能车顶部无线充电装置
CN111137153A (zh) 充电系统以及电动车
CN21780438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无线充电装置
CN218027343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共享收费车位锁
CN21840028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20262604U (zh) 一种具有防撞机构的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