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6043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6043U
CN216876043U CN202123068941.3U CN202123068941U CN216876043U CN 216876043 U CN216876043 U CN 216876043U CN 202123068941 U CN202123068941 U CN 202123068941U CN 216876043 U CN216876043 U CN 216876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air
inner container
air fryer
he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89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挺
陈锡雁
梁郁庆
刘君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89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6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6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6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底座(13)、外壳(2)、内胆(4)炸篮(6)、发热管(5)以及炉头组件。其中,底座(13)位于空气炸锅的底部,呈平板状结构;外壳(2)围绕底座(13)的边缘固定设置在底座(13)上;内胆(4)的一侧面具有开口,内胆(4)的上边缘与外壳(2)连接固定,内胆(4)的底部边缘与底座(13)连接固定;炸篮(6)为桶体结构并且可拆卸地放置在内胆(4)中;发热管(5)构成为环形体,发热管(5)安装在内胆(4)内侧并且环绕炸篮(6)固定安装;炉头组件安装在外壳(2)中。在外壳(2)中,炉头组件从侧面位置固定安装在内胆(4)的开口处。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利用空气加热组件和其产生的热空气循环气流烤制食物的厨房电器。
通常,空气炸锅中设有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炸篮中的空气,使空气达到100-200℃,并在炸篮中形成气流,以加热炸篮中的食物。冷却组件用于产生冷风,并向外散发。这能够维持电子元件如电机的温度不会过高,以避免损坏电子元器件,并降低炸锅壳体的温度。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炸锅通常从上至下依次由电机、电机罩、冷却风叶、热风管罩、热风风叶、发热管、箱体组成。热风风叶沿水平方向设置,热空气沿着热风风叶的四周被吹出,经过发热管,并扩散到箱体的四周,然后从箱体中间回风形成热空气循环。在这种热空气循环中存在缺陷,例如热空气有时还未到达到炸锅箱体的底部就向上运动;还例如,目前市面上空气炸锅在炸制薯条的操作过程中,中途需要暂停将薯条翻动一下,才可能实现薯条受热均匀的效果。
以上缺点都影响了空气炸锅的正常使用,难以实现对食物均匀加热的效果,因此需要解决上述热空气循环加热的问题,提高食物受热均匀性,提高食物加工品质和加工效率。
因此,需要对现有空气炸锅进行改进,以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空气炸锅的底部并呈平板状结构;
外壳,所述外壳围绕所述底座的边缘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内胆,所述内胆的一侧面具有开口,所述内胆的上边缘与所述外壳连接固定,所述内胆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
炸篮,所述炸篮为桶体结构并且可拆卸地放置在内胆中;
发热管,所述发热管构成为环形体,所述发热管安装在所述内胆内侧并且环绕所述炸篮固定安装;以及
炉头组件,所述炉头组件安装在外壳中。在外壳中,炉头组件从侧面位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胆的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可枢转地盖合在所述外壳上部的开口上。
优选地,所述空气炸锅具有至少两个发热管,各发热管放置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炉头组件包括蜗轮风罩,所述蜗轮风罩上设置有第一发热管固定孔、第二发热管固定孔;在所述蜗轮风罩内侧面的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热风风扇和冷风风扇,所述热风风扇安装在所述蜗轮风罩的内侧,所述冷风风扇安装在所述蜗轮风罩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热管固定孔、所述第二发热管固定孔均用于固定发热管,并且所述第一发热管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发热管固定孔位于不同的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发热管中的一个发热管的发热管电极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风罩上的所述第一发热管固定孔中且与所述空气炸锅中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发热管中的另一个发热管上的发热管电极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风罩上的所述第二发热管固定孔中且与所述空气炸锅中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蜗轮风罩内侧面的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内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相切。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垂直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炸篮的整体高度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电机固定支架以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冷风风扇的外侧,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固定支架上;
所述电机中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固定支架具有电机轴孔,所述电机的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电机轴孔后,穿过所述冷风风扇的轴孔而与所述冷风风扇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所述电机轴进一步穿过所述蜗轮风罩,并且穿过所述热风风扇的轴孔而与所述热风风扇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使用时能提升热空气的循环流动,使热空气在空气炸锅内的各个方位充分流动循环,能够对食物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因此在烹饪过程中无需对食物进行翻动,确保实现均匀加热,能够烹饪出口感良好的食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炉头组件的内侧面正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炉头组件的外侧面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炉头组件的沿图2a的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在上盖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风扇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 2-外壳 2a-内胆固定柱
3-控制面板 4-内胆 4a-上固定孔
4b-下固定孔 5-发热管 5a、5b-发热管电极
6-炸篮 7-蜗轮风罩 7a-第一发热管固定孔
7b-第二发热管固定孔 7c-第一出风口 7d-第二出风口
7e-蜗舌 8-热风风扇 8a-热风扇轴孔
9-冷风风扇 10-电机固定支架 11-减振垫
12-电机 12a-电机轴 13-底座
13a-接渣接油盘卡槽 14-接渣接油盘 14a-渣油盘把手
15-密封组件 61-把手 81-上盘
82-叶片 83-下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清楚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包括:底座13、外壳2、上盖1、内胆4、发热管5、炸篮6以及炉头组件。
其中,底座13位于空气炸锅的底部,呈平板状结构。
外壳2围绕底座13的边缘固定设置在底座13上。由此,外壳2与底座13围成一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在上部具有开口。外壳2的上边缘内侧处设置有内胆固定柱2a。
上盖1可枢转地盖合在外壳2上部的开口上。上盖1优选采用透明材质加工而成,以便于用户观察空气炸锅内食材的烹饪状况。
内胆4为一腔体结构,在内胆4的一侧面具有开口。内胆4的剖面整体呈“U”字形状。内胆4的上边缘处设置有上固定孔4a。上固定孔4a与外壳2上的内胆固定柱2a的位置一一对应。内胆4上的上固定孔4a与外壳2上的内胆固定柱2a对齐安装后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一起。
内胆4还可以在内胆4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下固定孔4b,并且底座13上也可相应地设置有多个固定柱。内胆4的下固定孔4b与底座13上的固定柱一一对齐后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一起。由此,可以将内胆4固定在底座13上。
炸篮6为桶体结构,其可拆卸地放置在内胆4中。炸篮6的底壁以及侧壁由金属丝网或者带若干透孔的金属板构成。
发热管5构成为环形体,并在其两端具有发热管电极5a或5b。发热管5安装在内胆4内侧并且环绕炸篮6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具有至少两个发热管5,各发热管5放置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从而有利于烹饪时炸篮内的食物得到均匀的加热。
炉头组件安装在外壳2中。在外壳2中,炉头组件从侧面位置固定安装在内胆4的开口处。其中炉头组件包括蜗轮风罩7、热风风扇8、冷风风扇9、电机固定支架10、电机12。
如图2a、图2b、图6所示,蜗轮风罩7上设置有第一发热管固定孔7a、第二发热管固定孔7b;在蜗轮风罩7内侧面的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出风口7c和第二出风口7d。蜗轮风罩7内侧面的第一出风口7c、第二出风口7d与内胆4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相切。
蜗轮风罩7上还设置有蜗舌7e,用以防止部分气体在蜗壳内循环流动。两侧的蜗舌7e以蜗轮风罩7的轴心呈轴对称分布。
优选地,第一出风口7c、第二出风口7d的垂直高度大于等于炸篮6的整体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如图2b、图3所示,热风风扇8安装在蜗轮风罩7的内侧,冷风风扇9安装在蜗轮风罩7的外侧,电机固定支架10安装在冷风风扇9的外侧,电机12安装在电机固定支架10上。
电机12中设置有电机轴12a,电机固定支架10具有电机轴孔。电机12的电机轴12a穿过电机固定支架10的电机轴孔后,穿过冷风风扇9的轴孔而与冷风风扇9传动连接。随后,电机12的电机轴12a穿过蜗轮风罩7,并且再穿过热风风扇8的轴孔而与热风风扇8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还包括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设置在外壳2的上方,与安装在外壳2内部的控制电路、处理电路、红外感应电路电连接,从而方便用户通过手势感应能启动、关闭、选择、设置等控制操作。
蜗轮风罩7上设置的第一发热管固定孔7a、第二发热管固定孔7b均用于固定发热管(5),并且第一发热管固定孔7a与第二发热管固定孔7b位于不同的高度位置。其中,一个发热管的发热管电极5a固定安装在蜗轮风罩7上的第一发热管固定孔7a中且与所述空气炸锅中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另一个发热管上的发热管电极5b固定安装在蜗轮风罩7上的第二发热管固定孔7b中且与所述空气炸锅中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如图1、图5所示,炸篮6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把手61。
在底座13中设置有接渣接油盘卡槽13a,并且在接渣接油盘卡槽13a中可拆卸地设置有接渣接油盘14。接渣接油盘14上设置有渣油盘把手14a,用户通过接渣接油盘14的渣油盘把手14a可将接渣接油盘14推入底座13的接渣接油盘卡槽13a或者从中拉出。
由于炸篮6具有网状结构或类似的透孔结构,所以在烹饪食材时,过多的油脂和残渣可以落入底部的接渣接油盘14中,从而方便收集和清理残渣和油脂。
如图1、图7a-7b所示,本申请中的热风风扇8可以由上盘81、下盘83、以及多个连接上盘81与下盘83的叶片82组成。上盘81、叶片82、下盘83可通过焊接、卡位、铆接的工艺固定形成蜗轮热风风扇8。热风风扇8中在下盘83的中心设置还有热风扇轴孔8a。热风风扇轴孔8a与电机12的电机轴12a连接。
优选地,为了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在电机固定支架10的支脚上安装有减振垫11。如图2b、图3所示:减振垫11固定安装在电机12与电机固定支架10之间。
如图1、图3所示,为防止油烟、蒸汽进入控制电路当中影响产品使用,在电机12的电机轴12a上安装有密封组件15。密封组件15位于蜗轮风罩7的轴孔中,即位于热风风扇8与冷风风扇9之间。
当发热管5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而通电工作时,发热管5开始发热,热风风扇8以及冷风风扇9开始转动。
冷风风扇9的转动能够提高蜗轮风罩7外侧空气的流通,对电机12、控制电路起到散热作用。
发热管5以热辐射的方式提供热量。通过热风风扇8的旋转形成左右两股热空气流。如图3、图4所示,在蜗舌7e的作用下,从蜗轮风罩7内侧面的第一出风口7c吹出一股热空气流,沿着发热管5的延伸方向(即如箭头B所示方向)由外向内地向炸篮6吹送热空气流;与此同时,从蜗轮风罩7内侧面的第二出风口7d也吹出一股热空气流,同样地也沿着发热管5的延伸方向(即如箭头A所示方向)由外向内地向炸篮6吹送热空气流。两股热空气流在炸篮6的中间部分汇合,随后向热风风扇8的中间流动而返回到蜗轮风罩7内侧。由此,形成热空气流循环流动,实现对炸篮6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使用时能提升热空气的循环流动,使热空气在空气炸锅内的各个方位充分流动循环,能够对食物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因此在烹饪过程中无需对食物进行翻动,确保实现均匀加热,能够烹饪出口感良好的食物。
至此,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3),所述底座(13)位于所述空气炸锅的底部并呈平板状结构;
外壳(2),所述外壳(2)围绕所述底座(13)的边缘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3)上;
内胆(4),所述内胆(4)的一侧面具有开口,所述内胆(4)的上边缘与所述外壳(2)连接固定,所述内胆(4)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底座(13)连接固定;
炸篮(6),所述炸篮(6)为桶体结构并且可拆卸地放置在内胆(4)中;
发热管(5),所述发热管(5)构成为环形体,所述发热管(5)安装在所述内胆(4)内侧并且环绕所述炸篮(6)固定安装;以及
炉头组件,所述炉头组件安装在外壳(2)中,在外壳(2)中,炉头组件从侧面位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胆(4)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上盖(1),所述上盖(1)可枢转地盖合在所述外壳(2)上部的开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具有至少两个发热管(5),各发热管(5)放置于不同的高度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组件包括蜗轮风罩(7),所述蜗轮风罩(7)上设置有第一发热管固定孔(7a)、第二发热管固定孔(7b);在所述蜗轮风罩(7)内侧面的两侧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出风口(7c)和第二出风口(7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热风风扇(8)和冷风风扇(9),所述热风风扇(8)安装在所述蜗轮风罩(7)的内侧,所述冷风风扇(9)安装在所述蜗轮风罩(7)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管固定孔(7a)、所述第二发热管固定孔(7b)均用于固定发热管(5),并且所述第一发热管固定孔(7a)与所述第二发热管固定孔(7b)位于不同的高度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发热管(5)中的一个发热管的发热管电极(5a)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风罩(7)上的所述第一发热管固定孔(7a)中且与所述空气炸锅中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发热管(5) 中的另一个发热管上的发热管电极(5b)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风罩(7)上的所述第二发热管固定孔(7b)中且与所述空气炸锅中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风罩(7)内侧面的所述第一出风口(7c)、所述第二出风口(7d)与所述内胆(4)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7c)、所述第二出风口(7d)的垂直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炸篮(6)的整体高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电机固定支架(10)以及电机(12),所述电机固定支架(10)安装在所述冷风风扇(9)的外侧,所述电机(12)安装在所述电机固定支架(10)上;
所述电机(12)中设置有电机轴(12a),所述电机固定支架(10)具有电机轴孔,所述电机(12)的所述电机轴(12a)穿过所述电机固定支架(10)的电机轴孔后,穿过所述冷风风扇(9)的轴孔而与所述冷风风扇(9)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2)的所述电机轴(12a)进一步穿过所述蜗轮风罩(7),并且穿过所述热风风扇(8)的轴孔而与所述热风风扇(8)传动连接。
CN202123068941.3U 2021-12-08 2021-12-08 空气炸锅 Active CN216876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8941.3U CN2168760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8941.3U CN2168760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6043U true CN216876043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5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8941.3U Active CN2168760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6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4022U (zh) 基于空气的炸锅设备
CN208740748U (zh) 一种带空气炸功能的电烤箱
KR20150081312A (ko) 공기 유동을 갖는 전기 조리 기구
CN108294640A (zh) 一种带空气炸功能的电烤箱
CN211559785U (zh) 一种带蒸汽功能的食物处理机
CN213371512U (zh) 烹饪器具
US20190014623A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US6823772B2 (en) Food cooking appliance with cooling flow
US20060151471A1 (en) Cooking apparatus
CN216876043U (zh) 空气炸锅
RU2175467C2 (ru) Микроволновая печь с нагревателем
CN215675328U (zh) 空炸微波炉
CN115054134A (zh) 烹饪器具
CN217090404U (zh) 空气炸锅
CN216431824U (zh) 一种用于微波炉的多功能烹饪组件和微波炉
CN113116176A (zh) 一种带蒸汽功能的食物处理机
CN216876031U (zh) 炸桶组件以及具有该炸桶组件的空气炸锅
CN214048577U (zh) 一种机头可拆的翻盖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6135700U (zh) 炸桶分区式空气炸锅
CN215650651U (zh) 空气加热组件和包括该空气加热组件的烹饪电器
CN22101295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锅具
CN21568704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243883U (zh) 烹饪器具
CN216675547U (zh)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135698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