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2371U -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2371U
CN216872371U CN202220251809.1U CN202220251809U CN216872371U CN 216872371 U CN216872371 U CN 216872371U CN 202220251809 U CN202220251809 U CN 202220251809U CN 216872371 U CN216872371 U CN 216872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haft
connecting shaft
closing structur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18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Lithium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18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2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2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2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该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包括:安装盒,安装盒内构造有腔室;连接轴,连接轴活动设于腔室,且连接轴的一端构造有接触面;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与腔室的内壁弹性接触,另一端与连接轴弹性接触;导电连接体,导电连接体固定于连接轴的另一端;导电体,导电体固定且其与导电连接体间隙设置。该电池箱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包、导线和上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降低连接器的对插精度要求,结构简单;开闭过程无需人工对准,结构体积小,成本低廉,既满足了电池箱点连接之间的快速装配需要,又能适合电池箱之间的动力母线连接。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和工程机械的电动化发展迅速,但工程车辆和工程机械由于功能目的各异,因此动力电池箱无法做到统一规格,现有的做法是通过标准电池包通过串并联形式组成电池箱,使电池箱电压电量满足设备的使用需求,各标准电池包之间必须使用到电连接器。
目前常用的电路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头和插座,当插头插入插座中后,就实现了连通电路的作用。常见的电连接器主要有手动快插式接插件、线鼻子式IPT端子及带导向及浮动的换电连接器,快插接插件及线鼻子IPT目前主要运用于两个部件之间的导线连接,需要人工准确对准进行安装,无法实现两个电池箱之间点连接的快速装配;换电连接器可以实现两个电池箱之间点连接的快速装配,但换电连接器成本高、体积大,也不适用于两个电池箱之间的动力母线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连接器不适合电池箱之间的连接的缺陷,无需人工对插连接器,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包括:
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构造有腔室;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活动设于所述腔室,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构造有接触面;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腔室的内壁弹性接触,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弹性接触;
导电连接体,所述导电连接体固定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
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固定且其与所述导电连接体间隙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连接轴还包括限位端面,所述限位端面的一侧面能够抵接于所述腔室的内壁,所述限位端面的另一侧面用于与弹性部件弹性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连接轴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导电连接体设于所述第一轴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轴体的一端,所述接触面设于所述第二轴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轴体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弹性部件还包括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导电体为导电片,所述导电连接体为导电连接片,所述导电连接片设于所述腔室,所述导电片的一端插入所述腔室,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由所述腔室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导电体为导电块,所述导电连接体为导电连接块,所述导电块和所述导电连接块分别设于所述腔室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接触面为斜面、凸弧面和凹弧面其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包和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电池包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接触面的推杆,所述电连接器开闭结构设于所述电池包内,且所述导电体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包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组件,还包括竖直贯通于多个所述电池包的螺孔,所述推杆为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啮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利用连接轴在腔室内的移动,从而使得带动导电连接体与导电体在断开状态和闭合状态间切换,可以使用外力推动连接轴实现闭合,在没有施加外力时,弹性部件提供的弹性力使得连接轴自动回位。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降低连接器的对插精度要求,无需导向机构和浮动机构,结构简单;开闭过程无需人工对准,结构体积小,成本低廉,既满足了电池箱点连接之间的快速装配需要,又能适合电池箱之间的动力母线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组件,采用上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无需人工对插即可完成电路的通断控制,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组件的外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组件处于断开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组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安装盒; 2:连接轴; 3:弹性部件;
4:导电连接体; 5:导电体; 6:螺杆;
7:螺孔; 21:接触面; 8:限位端面;
211:第一轴体; 212:第二轴体; 311:第一弹簧;
312:第二弹簧; 313:第三弹簧; 411:导电连接片;
511:导电片; 412:导电连接块; 512:导电块;
9:电池包; 1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该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包括:安装盒1、连接轴2、弹性部件3、导电连接体4 和导电体5。
其中,安装盒1内构造有腔室;连接轴2活动设于腔室,且连接轴2的一端构造有接触面21;弹性部件3的一端与腔室的内壁弹性接触,另一端与连接轴2的端面弹性接触;导电连接体4,导电连接体4固定于连接轴2的另一端;导电体5固定且其与导电连接体4间隙设置。
具体地,安装盒1内设置的腔室主要用于容纳连接轴2,并给弹性部件3提供抵接面,使得连接轴2在弹性部件3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以进行自动回位。接触面21可以由腔室伸出以便外力推动连接轴2 移动,连接轴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腔室中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水平移动,在第一位置时,导电连接体4与导电体5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二位置时,导电连接体4与导电体5之间处于闭合状态。使用外力推动接触面21,可以使得连接轴2克服弹性部件3的弹性力移动到第二位置,而当没有施加外力于接触面21时,连接轴2由弹性部件3的弹性力自动回位至第一位置。
具体来说,连接轴2可以在腔室中水平移动,其连接轴2水平移动的驱动力来自于外部的推杆下压接触面21以及弹性部件3的弹性力;在断开状态下,由弹性部件3提供的弹性力使得连接轴2处于断开状态,也即固定在连接轴2上的导电连接体4与导电体5之间为断开;当推杆与接触面21抵接,并提供驱动力克服弹性部件3的弹性力使得连接轴2水平移动,直至导电连接体4与导电体5连通,此时处于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利用连接轴2在腔室内的移动,从而使得带动导电连接体4与导电体5在断开状态和闭合状态间切换,可以使用外力推动连接轴2实现闭合,在没有施加外力时,弹性部件3提供的弹性力使得连接轴2自动回位。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降低连接器的对插精度要求,无需导向机构和浮动机构,结构简单;开闭过程无需人工对准,结构体积小,成本低廉,既满足了电池箱点连接之间的快速装配需要,又能适合电池箱之间的动力母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轴2还包括限位端面8,限位端面8的一侧面能够抵接于腔室的内壁,限位端面8的另一侧面用于与弹性部件3弹性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具有限位端面 8,该限位端面8为由连接轴2的外延端面,限位端面8的尺寸小于腔室的内壁端面,其可以卡在腔室的内壁上,避免连接轴2由于弹性部件3的弹性力回位过量。在弹性部件3的弹性力作用下,连接轴2 最终移动到限位端面8卡在腔室内壁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四个实施例,对该电连接器开闭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为一根轴,弹性部件3采用弹簧,连接轴2设置于腔室内,具有接触面21的一端(即左端)伸出腔室,另一端(即右端)连接导电连接体4。导电体5采用导电片,导电连接体4采用导电连接片,导电连接片设于腔室,导电片的一端插入腔室,导电片的另一端由腔室伸出,通过导线10可以与电池包9连接,形成串并联形式的电池组。
进一步地,导电片为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当采用推杆推动连接轴 2向右移动,连接轴2右端的导电连接片与上下两个导电片接触,整个开闭结构闭合,电路导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连接轴2包括第一轴体211和第二轴体212,导电连接体4设于第一轴体211的远离第二轴体212的一端,接触面21 设于第二轴体212的远离第一轴体211的一端。导电体5采用导电片 511,导电连接体4采用导电连接片411,导电连接片411设于腔室,导电片511的一端插入腔室,导电片511的另一端由腔室伸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分为两根轴,分别设置于两个连通的腔室中,且两根轴分别可以进行水平运动,第一轴体211和第二轴体212分别具有限位端面8,第一轴体211右端设置导电连接体4,第二轴体212 左端设置接触面21。
进一步地,弹性部件3包括第一弹簧311和第二弹簧312,第一弹簧311套设于第一轴体211的外侧,第二弹簧312设置于第一轴体 211与第二轴体212之间。第一弹簧311给第一轴体211提供回复力,第二弹簧312的目的是提高机构的可靠型,推动力产生振动时,第二弹簧312提供推力,导电连接片411可在第二弹簧312的弹簧力作用下,不与导电片511脱开。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连接轴2分为两段,并在两段连接轴2之间设置弹簧,避免在推动力产生振动时,导电连接片 411与导电片511脱开的现象,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第三弹簧313,第三弹簧313套设于第二轴体212的外侧,第三弹簧313给第二轴体212提供回复力。通过设置两段轴体,并设置三段弹簧,进一步提高了轴体的回位力,提高了结构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节第二弹簧312初始位置时的压缩状态。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导电连接块412代替了导电连接片411,采用导电块512代替导电片511,在第一轴体211的右端设置导电连接块412,且导电连接块412设置于腔室的外侧。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导电体5为导电块512,导电连接体4 为导电连接块412,导电块512和导电连接块412分别设于腔室的外侧。
进一步地,导电块512为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当采用推杆推动连接轴2向右移动,连接轴2右端的导电连接块412与上下两个导电块 512接触,整个开闭结构闭合,电路导通。并且,两个导电块512上设有弹簧,使得导电连接块412接近导电块512时,弹簧受到挤压,保证导电连接块412与导电块512之间的紧密接触。
基于上述四个实施例,接触面21可以为斜面、凸弧面和凹弧面其中的一种。应当理解的是,采用能够通过推杆可以推动连接轴2的接触面21均可,推杆优选的设计方式为竖直插入并推动连接轴2水平移动,因此接触面21采用了如图1至图4中的斜面设计。
下面结合图5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箱组件。该电池箱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包9、导线1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电池包9内设有用于推动接触面21的推杆,电连接器开闭结构设于电池包9内,且导电体5分别通过导线10与多个电池包 9连接。当然,也可以不采用导线,利用两个导电体5实现上下两个电池包9的点对点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竖直贯通于多个电池包9的螺孔7,推杆为螺杆6,螺杆6与螺孔7啮合,通过旋转螺杆6能够逐渐深入螺孔7并与接触面21接触。具体来说,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轴2垂直于螺孔7设置,接触面21伸出安装盒1并至少部分存在于螺孔7中,当螺杆6旋转到位后能够推动接触面21由螺孔7侧面退出,即连接轴2进行水平运动,并最终使得导电连接体4与导电体5接触,电路通路。同理,当螺杆6由螺孔7旋出,由于弹性部件3的弹性力作用,连接轴2自动回位,最终接触面21伸出安装盒1并至少部分存在于螺孔7中,此时导电连接体4与导电体5断开,电路断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组件,检修时拆除螺杆6即可断开电池箱之间的电路,实现自动断路,安全性更高,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构造有腔室;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活动设于所述腔室,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构造有接触面;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腔室的内壁弹性接触,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弹性接触;
导电连接体,所述导电连接体固定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
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固定且其与所述导电连接体间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还包括限位端面,所述限位端面的一侧面能够抵接于所述腔室的内壁,所述限位端面的另一侧面用于与弹性部件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导电连接体设于所述第一轴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轴体的一端,所述接触面设于所述第二轴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轴体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轴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还包括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体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为导电片,所述导电连接体为导电连接片,所述导电连接片设于所述腔室,所述导电片的一端插入所述腔室,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由所述腔室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为导电块,所述导电连接体为导电连接块,所述导电块和所述导电连接块分别设于所述腔室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为斜面、凸弧面和凹弧面其中的一种。
9.一种电池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包和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开闭结构,所述电池包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接触面的推杆,所述电连接器开闭结构设于所述电池包内,且所述导电体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包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贯通于多个所述电池包的螺孔,所述推杆为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啮合。
CN202220251809.1U 2022-02-07 2022-02-07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Active CN216872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1809.1U CN216872371U (zh) 2022-02-07 2022-02-07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1809.1U CN216872371U (zh) 2022-02-07 2022-02-07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2371U true CN216872371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5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1809.1U Active CN216872371U (zh) 2022-02-07 2022-02-07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2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82084A (en) Shockproof electrical wall receptacle
CN110556651B (zh) 一种可浮动双通道的电连接器
WO2021146822A1 (zh) 插座灭弧结构
CN216872371U (zh)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CN212114178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
US10177496B2 (en) Plug connection for coupling high-voltage terminals and a system with such a plug connection
CN116231398A (zh) 一种高压温控连接器
CN111816820A (zh) 电池包、工具系统及充电系统
CN108233109B (zh) 两孔式排插
CN108565606A (zh) 一种短路连接器开关
CN210272889U (zh) 一种自短路保护连接器
CN21220982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CN208257019U (zh) 一种短路连接器开关
CN208445002U (zh) 防误触的智能排插
CN219643232U (zh) 一种汽车obd连接器
CN213366873U (zh) 插座
CN214411657U (zh) 用于快速插拔的可滑动快插
CN209880367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结构
CN219536582U (zh) 小型无线束化控制盒
CN204088640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16055456U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10866640U (zh) 一种胶芯低高度连接器
CN212725685U (zh) 一种电连接器公端
CN214797843U (zh) 一种381连接器
CN220895778U (zh) 一种电池箱接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0

Address after: 410100 201, Floor 2, Maker Building, Sany Industrial City, No. 1, Sany Road, Changsh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China (Hu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after: Sany Lithium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5th floor, building 6, 8 Beiqing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ANY HEAVY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