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7071U - 一种喷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7071U
CN216857071U CN202122612749.XU CN202122612749U CN216857071U CN 216857071 U CN216857071 U CN 216857071U CN 202122612749 U CN202122612749 U CN 202122612749U CN 216857071 U CN216857071 U CN 216857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at
driving
main body
powder room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27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东展
陈文彬
谢杨宇
丘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e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e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e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e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27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7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7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7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涂装置,包括粉房主体、喷枪组件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喷枪组件皆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所述粉房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工件的容置腔,所述喷枪组件用于对位于容置腔内的所述工件进行喷涂,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持头和隔离套筒,所述夹持头用于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所述隔离套筒可相对于所述夹持头伸出并对所述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该喷涂装置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喷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喷涂就是利用高压静电电晕电场的原理,在喷枪头部金属导流标上接上高压负极,被喷涂工件接地形成正极,使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较强的静电电场。当作为运载气体的压缩空气,将粉末涂料从供粉桶经粉管送到喷枪的导流杆时,由于导流杆接上高压负极产生的电晕放电,在其附近产生了密集的负电荷,使粉末涂料带上负电荷,并进入了电场强度很高的静电场,在静电力和运载气体的双重作用下,粉末涂料均匀地飞向接地工件表面并形成厚薄均匀的粉状涂层,最后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成效果各异(粉末涂料的不同种类效果)的最终涂层。粉末喷涂的喷涂效果在机械强度、附着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优于喷漆工艺,因此粉末喷涂已广泛应用于如汽车喷涂、家具喷涂等生产加工领域中。
在机械生产制造中经常需要对柱状工件进行喷涂,例如对传动轴进行喷涂作业,现有技术中,柱状工件在进行喷涂作业时,通常是使用夹持装置将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后,然后沿着工件的长度方向进行表面喷涂,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夹持装置存在着使用不便的问题。具体来说,对于柱状工件特别是传动轴来说,其两端往往设置有传动端(如花键),进一步来说,传动轴的轴端(花键)并不需要进行喷涂,而现有技术中的夹持装置在夹持传动轴时并不能对其两端(花键)进行有效的遮挡,以避免传动轴的轴端在喷涂时被涂料覆盖,针对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方式在完成喷涂后,再通过其它工序来除去轴端被覆盖的涂料;另一种方式则是在喷涂前,在传动轴的轴端包裹隔离膜,完成喷涂后再除去隔离膜。上述的方式,增加了柱状工件的处理工序,也降低了工件的喷涂效率;进一步来说,传动轴在喷涂作业时能通过夹持装置对传动轴的轴端进行隔离处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轴端包裹隔离膜或是单独除去轴端被覆盖的涂料的方式则可以有效提高夹持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工件的喷涂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喷涂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涂装置,包括粉房主体、喷枪组件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喷枪组件皆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所述粉房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工件的容置腔,所述喷枪组件用于对位于容置腔内的所述工件进行喷涂,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持头和隔离套筒,所述夹持头用于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所述隔离套筒可相对于所述夹持头伸出并对所述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房主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门体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门体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门体打开或封闭所述容置腔。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枪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喷枪和第五驱动机构,所述第五驱动机构与所述粉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喷枪与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喷枪相对于所述待喷涂工件往复移动。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清吹装置,所述清吹装置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所述清吹装置用于清吹附着于粉房主体内壁上的涂料。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吹装置包括集气总管、多个喷嘴和第六驱动机构,所述喷嘴沿所述集气总管的周侧排列,所述喷嘴与所述集气总管相连通,且所述喷嘴朝向所述粉房主体的内壁,所述第六驱动机构与所述粉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集气总管与所述第六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集气总管相对于所述粉房主体往复移动。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抽风总管,所述抽风总管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且所述抽风总管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在基座上彼此间隔并相对设置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上皆设置有所述夹持头和隔离套筒,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可驱动夹持头相对运动并对工件形成夹持固定,且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可驱动所述隔离套筒可相对于所述夹持头伸出并对所述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粉房主体外,所述夹持装置的夹持头贯穿所述粉房主体的侧壁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或者,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机构还包括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隔离套筒套设于所述夹持头外,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套筒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接;
所述第一机构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基座相连接,且所旋转机构与所述夹持头和/或隔离套筒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头和/或隔离套筒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机构的结构相同。
作为对所述喷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第一伸缩机构皆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相连接,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动座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滑动座位于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基座相连接,且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滑动座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动座相对于所述基座进行往复移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了夹持装置以及设置了与其相互配合的隔离套筒,当夹持装置对待喷涂的柱状工件(如传动轴)进行夹持固定后,隔离套筒相对于夹持头伸出并对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从而避免了工件的两端被涂料进行覆盖,即,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单独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包裹或涂料除工序,进而有效提高了工件的喷涂作业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喷涂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涂装置去掉部分粉房主体侧壁后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涂装置去掉部分粉房主体侧壁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机构或第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机构或第二机构的不完全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7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涂装置,其包括粉房主体61、喷枪66组件62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和喷枪66组件62皆与粉房主体61通过螺栓相连接,粉房主体6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待喷涂工件的容置腔63,喷枪66组件62用于对位于容置腔63内的工件进行喷涂;其中,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持头21和隔离套筒22,夹持头21用于待喷涂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隔离套筒22可相对于夹持头21伸出并对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通过在夹持装置上设置了隔离套筒,当夹持装置对待喷涂的柱状工件(如传动轴)进行夹持固定后,隔离套筒相对于夹持头伸出并对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从而避免了工件的两端被涂料进行覆盖,即,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单独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包裹或涂料除工序,进而有效提高了喷涂装置的喷涂作业的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主体6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门体64和第四驱动机构65,第四驱动机构65的一端与粉房主体61通过螺栓固定,另一端与第一门体64相连接,第四驱动机构65用于驱动第一门体64打开或封闭容置腔63。具体来说,第四驱动机构65为气缸、电动缸或是直线导轨中的任一种,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门体64与粉房主体61滑动连接,进而通过第四驱动机构65的往复运动来驱动第一门体64相对于粉房主体61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打开或关闭粉房主体61的容置腔,进而便于将工件送入粉房主体61内或者将工件从粉房主体61内取出,例如,当第一门体64打开后,通过机械手将待喷涂的工件送入到容置腔63内并完成工件的夹持固定,或者,将完成喷涂的工件从夹持装置上取下,从而用以实现喷涂的自动化作业。
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喷枪66组件62包括至少一根喷枪66和第五驱动机构67,第五驱动机构67与粉房主体61固定连接,喷枪66与第五驱动机构67相连接,第五驱动机构67用于驱动喷枪66相对于工件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五驱动机构67为直线导轨,通过直线导轨来来驱动喷枪66相对于工件的轴向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喷涂装置可以针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灵活喷涂;又或者,可以配备多根喷枪66以及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五驱动机构67,即每根喷枪66负责工件上某一段长度的喷涂,此时,设置的多个喷枪66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件的喷涂速度或是喷涂效率。
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容置腔63内还设置有清吹装置,清吹装置与粉房主体61相连接,清吹装置用于清吹附着于粉房主体61内壁上的涂料。进一步的,清吹装置包括集气总管68、多个喷嘴69和第六驱动机构70,喷嘴69沿集气总管68的周侧依次排列,喷嘴69与集气总管68相连通,且喷嘴69朝向粉房主体61的内壁,第六驱动机构70与粉房主体61固定连接,集气总管68与第六驱动机构70传动连接,第六驱动机构70用于驱动集气总管68相对于粉房主体61往复移动。进一步的,第六驱动机构70可以为气缸、电动缸或是卷扬装置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中的第六驱动机构70为卷扬装置,即,卷扬装置安装于粉房主体61的顶部,集气总管68悬吊在卷扬装置的绳索上,进而通过卷绕绳索的长短来实现集气总管68的升高或是降低,即,在相对于粉房主体61的纵向方向上集气总管68相对于粉房主体61进行上下的往复移动;而集气总管68则接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最终从喷嘴69内喷出并将附着于粉房主体内的粉末涂料吹落,进而达到涂料的回收再利的目的。进一步的,粉房主体61还包括有抽风总管71,抽风总管71与粉房主体61通过螺栓连接,且抽风总管71与容置腔63相连通,接风总管71用于接入负压源,在清吹装置工作时粉房主体61内壁上被压缩空气吹除的粉末涂料,或者,在喷涂作业时飘散在容置腔63内的涂料则可以通过抽风总管71抽走并回收。
如图4-7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包括在基座1上彼此间隔并相对设置的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即第一机构2与第二机构3皆通过螺栓连接在基座1上;其中,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上皆设置有夹持头21和隔离套筒22,进一步的,可以根据不同直径大小的待喷涂的工件更换不同直径的隔离套筒22;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可驱动夹持头21相对运动并对工件形成夹持固定,隔离套筒22可相对于夹持头21伸出并对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进一步的,第一机构2与第二机构3的结构相同。具体来说,待喷涂的工件置于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之间,然后通过分别驱动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上的夹持头21相向运动直致对待喷涂工件的两端紧紧相抵接,即可完成对工件(待喷涂的传动轴)形成夹紧,进一步的,当待喷涂工件的两端不需要被喷涂时,此时再分别通过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驱动隔离套筒22伸出并套设于工件的端部,进而对待喷涂的工件的端部形成包裹或是遮挡,进而避免涂料喷到工件的端部,例如传动轴的花键上。当然,隔离套筒22的直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直径大小的工件进行匹配,例如,工件的直径为100MM,此时隔离套筒22则可以使用如106MM、108MM、100MM的内径。进一步的,夹持装置位于粉房主体61外,夹持装置的夹持头21贯穿粉房主体61的侧壁并位于容置腔63内;或者,夹持装置位于容置腔63内。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位于粉房主体61外,夹持装置的夹持头21贯穿粉房主体61的侧壁并位于容置腔63内,以避免夹持机构的其他主部分因置于容置腔63内而容易受到涂料的影响,如造成夹持装置机械传动部分的磨损。
如图5-6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机构2还包括第一伸缩机构23、第二伸缩机构24,隔离套筒22套设于夹持头21外,第一伸缩机构23的一端与夹持头21相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相连接,第二伸缩机构24的一端与隔离套筒22相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相连接,第二机构3的结构与第一机构2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伸缩机构23和第二伸缩机构24皆为气缸、液压缸或是电动缸中的任一种,即,通过第一伸缩机构23还驱动夹持头21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固定或是解除夹持;通过第二伸缩机构24驱动隔离套筒22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端部的包裹或是遮挡。
如图5-6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机构2还包括旋转机构4,旋转机构4与基座1相连接,且所旋转机构4与夹持头21和/或隔离套筒22传动连接,旋转机构4用于驱动夹持头21和/或隔离套筒22进行旋转;通过旋转机构4可以进一步的驱动被夹持的工件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工件的喷涂作业,即进行涂喷作业的喷枪66可以不用进行位移动或者说喷枪66只需要相对于工件的轴向方进行往复移动即可。
如图5-6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机构2还包括有第一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26;其中,第二传动轴26中空设置,第二传动轴26套设在第一传动轴25外,且第二传动轴26与基座1通过轴承座形成转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一传动轴25的一端与夹持头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机构23相连接,第二传动轴26的一端与隔离套筒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机构24相连接。进一步的,旋转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主动轮42与驱动电机41的驱动轴相连接,从动轮43与第二传动轴26相连接,主动轮42与从动轮43通过同步带形成传动连接,驱动电机41与基座1相连接,第一传动轴25与第二传动轴26传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轴25与第二传动轴26可分别相对于彼此的轴向移动;或者,旋转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主动轮42与驱动电机41的传动轴相连接,从动轮43与第一传动轴25相连接,主动轮42与从动轮43传动连接,驱动电机41与基座1相连接,驱动电机41与基座1相连接,第一传动轴25与第二传动轴26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轴25与第二传动轴26可分别相对于彼此的轴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轮43与第二传动轴26传动连接,具体来说,在第二传动轴26内设置内花键或者内花键衬套,内花键衬套与第二传动轴26固定,而第一传动轴25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则设置有外花键,内外花键相互配合即可使得第一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26之间形成传动关系,同时也可以第一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26之间彼此沿其共同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即,分别形成对工件的夹持和其端部的遮挡。
如图5-6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机构2还包括第一滑动座5,第一滑动座5与基座1通过导轨形成滑动连接,其中,驱动电机41、第一伸缩机构23皆与第一滑动座5相连接,第二传动轴26与第一滑动座5通过轴承座形成转动连接,第二伸缩机构24的一端与第一滑动座5相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机构2还包括第二滑动座51和调节机构52,第二滑动座51位于第一滑动座5与基座1之间,第一滑动座5与第二滑动座51通过滑轨形成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座51与基座1通过滑轨形成滑动连接,第二伸缩机构24的一端与第一滑动座5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座51相连接,调节机构52与基座1相连接,且调节机构52与第二滑动座51传动连接,调节机构52用于驱动第二滑动座51相对于基座1进行往复移动。具体来说,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座5和第二滑动座51,可以实现夹持头21和隔离套筒22相对运动,即,通过调节构52驱动第二滑动座51相对于基座1移动时,可以同步驱动位于第一滑动座5以及位于第一滑动座5上的夹持头21和隔离套筒22等组件的同步移动,即使得第一机构2与第二机构3可以针对不同长短的工件进行灵活调整。例如,使用的工具相对较短,且短于第一机构2与第二机构3上夹持头21的最大夹持行程时,此时就可以通过调节机构52驱动第一机构2与第二机构3上的第二滑动座51彼此相对运动,从而可以使得工件可以被有效夹持固定;同样,此时当需要对工件的端部进行遮挡时,则通过第二伸缩机构24驱动第一滑动座5沿着第二滑动座51移动,以使得隔离套筒22可以套设于工件的端部,从而避免喷涂时涂料喷涂到工件的一端或两端部。
如图5-6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调节机构52包括调节电机53、丝杠本体54和丝杠螺母55,丝杠螺母55与丝杠本体54相螺合,丝杠本体54与基座1转动连接,调节电机53与基座1固定连接,且调节电机53与丝杠本体54传动连接,丝杠螺母55与第二滑动座51固定连接。通过调节电机53将旋转运动转换成丝杠螺母55的直线运动,直行带动第二滑动座51进行直线移动。
如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52包括调节电机53、丝杠本体54、丝杠螺母55和第三传动轴56,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上皆设置有丝杠本体54和丝杠螺母55,丝杠螺母55与丝杠本体54相螺合,丝杠本体54与基座1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的丝杠本体54传动连接,调节电机53与基座1固定连接,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共用调节电机53,且调节电机53与第一机构2或第二机构3中的丝杠本体54传动连接。具体来说,只通过使用一个调节电机53来实现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的同步相对移动或反向移动,当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上的丝杠本体54的螺纹互为反向。通过减少调节电机53的使用量可以降低夹持装置的制造成本。
如图5-6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25中空设置,且第二传动轴26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气口28和出气口27,出气口27靠近夹持头21处,进气口28位于第二传动轴26。通过在第一传动轴25内接入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出气口27喷出后,即可在夹持头21和隔离套筒22的间隙之间形成气体隔离,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粉末涂料进入第一传动轴25与第二传动轴26之间而造成运动卡塞或是磨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了夹持装置以及设置了与其相互配合的隔离套筒,当夹持装置对待喷涂的柱状工件(如传动轴)进行夹持固定后,隔离套筒相对于夹持头伸出并对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从而避免了工件的两端被涂料进行覆盖,即,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单独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包裹或涂料除工序,进而有效提高了工件的喷涂作业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喷涂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房主体、喷枪组件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喷枪组件皆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所述粉房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工件的容置腔,所述喷枪组件用于对位于容置腔内的所述工件进行喷涂,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持头和隔离套筒,所述夹持头用于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所述隔离套筒可相对于所述夹持头伸出并对所述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房主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门体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门体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门体打开或封闭所述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喷枪和第五驱动机构,所述第五驱动机构与所述粉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喷枪与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喷枪相对于所述工件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清吹装置,所述清吹装置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所述清吹装置用于清吹附着于粉房主体内壁上的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吹装置包括集气总管、多个喷嘴和第六驱动机构,所述喷嘴沿所述集气总管的周侧排列,所述喷嘴与所述集气总管相连通,且所述喷嘴朝向所述粉房主体的内壁,所述第六驱动机构与所述粉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集气总管与所述第六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集气总管相对于所述粉房主体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抽风总管,所述抽风总管与所述粉房主体相连接,且所述抽风总管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在基座上彼此间隔并相对设置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上皆设置有所述夹持头和隔离套筒,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可驱动夹持头相对运动并对工件形成夹持固定,且所述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可驱动所述隔离套筒可相对于所述夹持头伸出并对所述工件的端部形成遮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粉房主体外,所述夹持装置的夹持头贯穿所述粉房主体的侧壁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或者,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还包括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隔离套筒套设于所述夹持头外,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套筒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接;
所述第一机构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基座相连接,且所旋转机构与所述夹持头和/或隔离套筒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头和/或隔离套筒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机构的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第一伸缩机构皆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相连接,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机构还包括第二滑动座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滑动座位于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基座相连接,且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滑动座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动座相对于所述基座进行往复移动。
CN202122612749.XU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喷涂装置 Active CN216857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2749.XU CN216857071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喷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2749.XU CN216857071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喷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7071U true CN216857071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6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2749.XU Active CN216857071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喷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7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8547B2 (en) Thermal metal spraying apparatus
CN216857071U (zh) 一种喷涂装置
CN108855693A (zh) 一种连续性金属管道外表面喷涂装置
CN216857090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111871652A (zh) 一种泵壳喷涂装置
CN209901570U (zh) 一种健身器材加工用喷漆装置
CN115056115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CN111482308B (zh)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蛇形冷凝管制造加工工艺
CN210846890U (zh) 一种多方位汽车零件用涂装装置
CN112275509A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基座表面喷涂处理装置
CN214288931U (zh) 一种喷涂均匀的立式喷涂机
CN215313222U (zh) 旋转喷枪
CN217165010U (zh) 一种喷枪组件
CN110248457A (zh) 一种超小型等离子喷枪
CN22040603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喷漆用夹持模具
CN214390781U (zh) 一种导轨组件及喷粉装置
CN207273017U (zh) 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均匀回收式喷砂机
CN214288903U (zh) 一种喷涂设备
CN213349395U (zh) 一种双枪粉末喷涂装置
CN215088106U (zh) 一种用于喷粉装置的导轨组件、喷粉装置及喷粉房
CN217314066U (zh) 一种自动喷涂喷砂的装置
CN216756819U (zh) 一种竹制品静电喷涂装置
CN219647813U (zh) 一种合金粉喷洒装置
CN220658073U (zh) 一种便于调节喷塑角度的喷塑装置
CN214682348U (zh) 一种耐腐蚀转椅管件的静电喷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