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4889U -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4889U
CN216854889U CN202121421775.8U CN202121421775U CN216854889U CN 216854889 U CN216854889 U CN 216854889U CN 202121421775 U CN202121421775 U CN 202121421775U CN 216854889 U CN216854889 U CN 216854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ention
area
bracket
included angle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17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俊祥
郑轶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Ea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Ea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Ea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Ea Medical Instruments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217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4889U/zh
Priority to US18/573,767 priority patent/US2024028537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00465 priority patent/WO202226812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4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4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所述附件包括用于与牙齿相附接的底面、自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的固位面、以及将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其余边缘相连接的非固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60°~120°夹角布置,且固位面的上边沿限定出所述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大高度,固位面包括沿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弧形;第一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呈60°~120°。该附件整体上构建出呈楔形的固位面,增强对矫治器的固位作用,尤其在牙冠长度较短的应用场景下的优势更加明显。

Description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件,尤其是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拥有摘戴方便、舒适美观、临床易用、有利于口腔卫生清理等优点,使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越来越受欢迎。而随着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广泛使用,面对众多口腔情况不同的患者,也逐渐地暴露出一些缺点。
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固位,除了依靠矫治器与牙齿之间的摩擦力,主要还会依靠粘接在牙齿上的附件,然而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大量使用中发现,有些患者的牙冠长度较短,特别是年纪较小的患者,现有的附件无法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无法产生足够的固位力,造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佩戴过程中意外脱落。
另外,对于粘接在牙齿唇颊侧的附件而言,由于患者不经意间的舌头舔压等行为,其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固位作用进一步削减,造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佩戴过程中会不断的脱落,使正畸治疗无法继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提供一种包含所述附件的矫治器组合,可以提高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固位力,解决现有技术因附件对矫治器的固位力不足而导致矫治器易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包括用于与牙齿相附接的底面、自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的固位面、以及将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其余边缘相连接的非固位面;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60°~120°夹角布置,且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限定出所述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大高度,所述固位面包括沿所述底面的所述部分边缘依次连接的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所述第二固位区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弧形;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呈60°~120°。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位区的上边沿限定出所述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大高度。
优选地,所述非固位面设置呈凸曲面,且其任意位置的切平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小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
优选地,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二固位区呈中部外凸的圆弧形或椭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60°~90°夹角布置。
优选地,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75°~90°夹角布置。
优选地,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各自呈直线、内凹曲线或者外凸曲线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设置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以与所述底面相垂直的直线为母线、以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为导线、素线均与所述底面相垂直的直线面中的一部分;或者,
设置为:以与所述底面呈≥60°的锐角夹角的直线为母线、以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为导线的直线面中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底面并沿直线向上延伸;或者;
设置为:与所述底面以≥60°的锐角夹角并沿直线向上延伸;或者,
设置为:呈外凸或内凹的曲形向上延伸,且由其上边沿的较高端点、以及在所述底面的边缘上的两个端点所构建的平面定义出其与所述底面的夹角。
优选地,在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上,所述第一固位区的两个最远端点连线与所述第三固位区的两个最远端点连线,二者之间的夹角定义出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附件还包括增设在所述固位面上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多个凸点、多个凹坑、一条或多条刻痕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所述附件包括用于与牙齿相附接的底面、自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的固位面、以及自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斜向下延伸至所述底面的其余边缘的非固位面;所述非固位面设置呈凸曲面,且其任意位置的切平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小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所述固位面包括沿所述底面的所述部分边缘依次连接的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所述第二固位区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弧形;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呈60°~120°。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合,包括:
附件,包括用于与牙齿相附接的底面、自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的固位面、以及将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其余边缘相连接的非固位面;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60°~120°夹角布置,且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限定出所述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大高度,所述固位面包括沿所述底面的所述部分边缘依次连接的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所述第二固位区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弧形;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呈60°~120°;
壳状矫治器,围出可容纳牙列的内腔,其具有连通所述内腔并可以容纳所述附件的容置槽,所述固位面抵触于所述容置槽的槽面以阻止所述矫治器脱离牙列。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位区的上边沿限定出所述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大高度。
优选地,所述非固位面设置呈凸曲面,且其任意位置的切平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小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
优选地,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二固位区呈中部外凸的圆弧形或椭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60°~90°夹角布置。
优选地,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75°~90°夹角布置。
优选地,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各自呈直线、内凹曲线或者外凸曲线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设置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以与所述底面相垂直的直线为母线、以所述底面的边缘为导线、素线均与所述底面相垂直的直线面中的一部分;或者,
设置为:以与所述底面呈≥60°的锐角夹角的直线为母线、以所述底面的边缘为导线的直线面中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底面并沿直线向上延伸;或者;
设置为:与所述底面以≥60°的锐角夹角并沿直线向上延伸;或者,
设置为:呈外凸或内凹的曲形向上延伸,且由其上边沿的较高端点、以及在所述底面的边缘上的两个端点所构建的平面定义出其与所述底面的夹角。
优选地,在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上,所述第一固位区的两个最远端点连线与所述第三固位区的两个最远端点连线,二者之间的夹角定义出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附件还包括增设在所述固位面上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多个凸点、多个凹坑、一条或多条刻痕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位区抵触于所述容置槽的远中侧槽面,所述第三固位区抵触于所述容置槽的牙龈侧槽面。
优选地,所述远中侧槽面自其牙龈端至其咬合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置槽所处壳体单元的牙长轴的垂直面,呈45°~90°夹角;所述牙龈侧槽面自其远中端至其近中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置槽所处壳体单元的牙长轴的垂直面,呈0°~30°夹角;
以及/或者,所述第一固位区自其牙龈端至其咬合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附件所处牙齿的牙长轴的垂直面,呈45°~90°夹角;所述第三固位区自其远中端至其近中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附件所处牙齿的牙长轴的垂直面,呈0°~30°夹角。
优选地,所述壳状矫治器包括唇颊侧壳体和舌侧壳体,所述容置槽设在所述唇颊侧壳体中并位于所述壳状矫治器的与磨牙和前磨牙相对应的壳体单元中的任一个或以上。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壳状矫治器的与最后一颗牙齿相对应的壳体单元中,以及/或者,位于所述壳状矫治器的与最后第二颗牙齿相对应的壳体单元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固位面与底面呈60°~90°夹角布置,并且第一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呈60°~120°并通过弧形的第二固位面相连接,同时第二固位区的上边沿限定出附件的最大高度,整体上构建出呈楔形的固位面,增强对矫治器的固位作用,使得矫治器在意外脱套运动中可以与附件之间越压越紧,保证了矫治器足够的固位效果,尤其是对于牙冠长度较短的患者,如年纪小患者,相较于现有附件的固位优势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1c是沿图1a中A-A剖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所示剖面平行于附件的底面的法线且穿过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高点;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附件及矫治器所构成的矫治器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示意了附件附接在牙齿上的状态;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设有容置槽的壳体单元于唇颊侧的结构视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有附件的牙齿于唇颊面的结构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3c是沿图3a中A-A剖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所示剖面平行于附件的底面的法线且穿过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高点;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1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附件沿其底面法向的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a至图1c,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1,所示附件10应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优选作为固位附件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进行应用。
附件10包括底面11、固位面12和非固位面13,其具体可设置为由底面11、固位面12和非固位面13合围形成的封闭三维体。
底面11用于与牙齿相附接,即,在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附件10通过其底面11固定安装于牙齿的表面,故此,底面11也可以被称为安装面、附接面等。在与牙齿相附接的具体实施中,底面11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牙齿表面。
底面11的构型与该附件10所安装的牙齿1a表面基本上相匹配。在附图中,底面11示例为光滑的平面。而底面11构型不限于此,例如,一变化实施例中,底面11也可以为光滑的内凹面,以容纳更多的粘合剂,从而更好将附件10固定在牙齿上;例如,再一变化实施例中,底面11不再光滑而增设有若干的凸点、凹坑的任一种或组合,以增加底面11与粘合剂接触的表面积,从而更好将附件10固定在牙齿上。
固位面12,参图1a至图1c,其自底面11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直至达到固位面12的上边沿12a,也即,逐渐远离底面11并在底面11的法向上与底面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其中,关于“底面11的部分边缘”,如图1a所示,底面11的四周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点P1、P2、P3和P4,所述的“底面11的部分边缘”即底面 11的四周边缘中自点P1经点P2和P3至点P4的部分,为便于理解和表述,后文中表示为“边缘P1-P2-P3-P4”。
并且,固位面12的上边沿12a限定出附件10于底面11法向上的最大高度,如图1a中,上边沿12a中的点T示例为附件10于底面11法向上的最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位面12与底面11呈60°~120°夹角布置,可以优选为60°~90°夹角布置,且进一步优选呈75°~90°夹角布置,以用于向矫治器提供作用力,实现矫治器在牙列上的固位。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固位面12与底面11之间的夹角k1 呈90°,也即,固位面12垂直于底面11、平行于底面11的法线。当然,夹角k1的取值不限于此,例如后文图3a至图3c所示。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固位面12垂直于底面11沿直线向上延伸;换一个角度讲,固位面12设置为其素线均与底面11相垂直的直线面,如图1a 所示,该直线面为面S的一部分,而面S以与底面11相垂直的直线T-T0(即固位面12中穿过最高点T的线段)为母线、以底面11的部分边缘(即边缘 P1-P2-P3-P4)为导线构建而成。当然,固位面12不限于必须垂直于底面11 沿直线向上延伸,例如后文图10a至图10b、图11a至图11b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位面12包括沿底面11的部分边缘(即边缘 P1-P2-P3-P4)依次连接的第一固位区121、第二固位区122和第三固位区 123。而前述固位面12与底面11的角度关系,则由第一固位区121、第二固位区122和第三固位区123三者各自与底面11的角度关系共同确定;具体地,固位面12与底面11呈60°~120°夹角布置,即第一固位区121、第二固位区122和第三固位区123均与底面11呈60°~120°夹角布置。当然,第一固位区121、第二固位区122和第三固位区123三者各自与底面11的夹角角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其中,第一固位区121,其自底面11的边缘P1-P2部分沿直线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121a,可以理解的,该上边沿121a为固位面12的上边沿12a 的一部分。
第三固位区123,其自底面11的边缘P3-P4部分沿直线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123a,可以理解的,该上边沿123a也为固位面12的上边沿12a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位区121和第三固位区123之间的夹角k0呈 60°~120°,如此通过楔形结构,增强对矫治器的固位作用,使得矫治器在意外脱套运动中可以与附件10之间越压越紧;夹角k0更优选呈60°~90°,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中夹角k0为≥60°的锐角。
更详细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位区121在与底面1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直线,结合前述第一固位区121垂直于底面11呈直线向上延伸,也即第一固位区121在本实施例中为平面。
同样的,如图1b所示,第三固位区123在与底面1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直线,结合前述第三固位区123垂直于底面11呈直线向上延伸,也即第三固位区123在本实施例中也为平面。
而第二固位区122,其分别与第一固位区121和第三固位区123相交接,也即,第一固位区121和第三固位区123之间通过第二固位区122相连;第二固位区122自底面11的边缘P2-P3部分沿直线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 122a;该上边沿122a为固位面12的上边沿12a的一部分,其限定出附件10 于底面11法向上的最大高度,即最高点T位于上边沿122a中。当然,最高点T在变化实施时还可以位于上边沿121a或上边沿123a中。
本实用新型中,在与底面1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二固位区122 呈弧形,具体可以呈中部外凸的圆弧形、椭圆弧形或其它类弧形。例如附图实施例中,第二固位区122在与底面1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为半径0.5mm 的圆弧形,可以理解的,结合前述固位面12垂直于底面11呈直线向上延伸,也即第二固位区122在本实施例中为半径0.5mm的圆柱弧面。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位区121、第二固位区122和第三固位区123 各自的构型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三者分别可以单独变化实施为后续实施例2~10所示的构型。
另外,进一步地,附件10还可以包括增设在固位面12上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具体可以是多个凸点、多个凹坑、一条或多条刻痕中的任一种或组合,以增强附件10与矫治器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矫治器的固位效果。
而非固位面13,参图1a至图1c,其将固位面12的上边沿12a与底面 11的其余边缘相连接。
其中,关于“底面11的其余边缘”,其对应于前述的“底面11的部分边缘”,也即,底面11的四周边缘中除去边缘P1-P2-P3-P4之后的其余部分,也即图1a中自点P1至点P4之间未示出的边缘部分。
与固位面12相对的,非固位面13不对矫治器在牙列上起固位作用,其与底面11之间的关系相较于固位面12与底面11的关系而言更为平缓,且非固位面13的构型利于引导矫治器顺利就位,例如后文中引导矫治器的容置槽 101顺利地卡接在附件10处,故此,非固位面13又可以被称为引导面。
具体地,非固位面13自固位面12的上边沿12a斜向下延伸直至与底面 11的其余边缘相接,也即,逐渐靠近底面11并在底面11的法向上与底面11 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如此,非固位面13自固位面12的上边沿12a处开始整体呈向下趋势,以利于非固位面13引导矫治器顺利就位。
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固位面13设置呈凸曲面,且其任意位置的切平面与底面11的夹角k2小于固位面12与底面11的夹角k1,比如小于 60°。如图1c所示的剖面上,在非固位面13与底面11的交点PA处,夹角 k2具有最大值且小于60°,而自交点PA至最高点T处,夹角k2逐渐减小,也即非固位面13越往上越平缓。
接下来,参看图2a,提供了本实施例1的附件10的一种应用,图中具体示意了附件10与矫治器100所形成的组合,附件10附接在牙列1上并为适配该牙列1的矫治器100提供固位力。
矫治器100为内腔可容纳牙列1的壳状矫治器,可以理解的,矫治器100 具有与各颗牙齿造型一一适配的壳体单元,例如,对应于牙齿1a,矫治器100 具有壳体单元100a,该壳体单元100a的内腔恰好可以容纳牙齿1a。
矫治器100还具有容置槽101,该容置槽101连通矫治器100的内腔并可以容纳附件10。在矫治器100向牙列1上安装时,附件10的非固位面13 利于引导矫治器100顺利就位,以使得矫治器100的容置槽101顺利地卡接在附件10处,也即使得附件10嵌入容置槽101内;而在矫治器100保持在牙列1上时,即呈安装完成状态时,附件10的固位面12可以通过抵触容置槽101的槽面,以阻止矫治器100从牙列1上脱离,增强矫治器100的固位效果。
优选地,固位面12的第三固位区123抵触于容置槽101的牙龈侧槽面,该牙龈侧槽面也即容置槽101靠近牙龈一侧的槽面,如此,第三固位区123 通过对容置槽101的牙龈侧槽面的抵触,其主要向矫治器100施加的固位力具有指向牙龈侧的较大分量,以阻止矫治器100自牙列1远离牙龈侧掀起。
对应的,固位面12的第一固位区121抵触于容置槽101的远中侧槽面,该远中侧槽面也即容置槽101靠近远中侧的槽面,如此,第一固位区121通过对容置槽101的远中侧槽面的抵触,其主要向矫治器100施加的固位力具有指向远中侧的较大分量,阻止矫治器100向牙列1前方掀起。
如此,通过第一固位区121和第三固位区123的整体作用,增强对矫治器100的固位左右,避免矫治器100脱套。
进一步优选地,矫治器100包括唇颊侧壳体102和舌侧壳体103。在矫治器100安装到牙列1上时,唇颊侧壳体102位于牙列1的唇颊侧,舌侧壳体103则位于牙列1的舌侧。
而容置槽101设在唇颊侧壳体102中并位于矫治器100上对应磨牙和前磨牙的若干壳体单元中的任一个或以上,例如,图2a中所示矫治器100具有对应第一磨牙的壳体单元(为便于理解,后续称之为“第一磨牙壳体单元”)、对应第二磨牙1a的壳体单元100a(为便于理解,后续称之为“第二磨牙壳体单元100a”)、对应第一前磨牙的壳体单元(为便于理解,后续称之为“第一前磨牙壳体单元”)、以及对应第二前磨牙的壳体单元(为便于理解,后续称之为“第二前磨牙壳体单元”),在第一磨牙壳体单元、第二磨牙壳体单元100a、第一前磨牙壳体单元、第二前磨牙壳体单元中的任一个上或任两个上或更多个上设置有容置槽101,可以理解的,相对应的牙齿上也安装有与各个容置槽101相匹配的附件10。当然,在变化实施中,对于具有第三磨牙的牙列而言,矫治器100相应具有与之对应的第三磨牙壳体单元,容置槽 101也可以位于该第三磨牙壳体单元中。
其中,优选地,如在附图2a所示,容置槽101位于矫治器100上对应最后一颗牙齿(图2a中即第二磨牙1a)的壳体单元(图2a中即第二磨牙壳体单元100a)处,也就是说,参图2a,容置槽101设在壳体单元100a的唇颊侧。可以理解的,与容置槽101位置相对应的,附件10同样安装在牙列1 最后一颗牙齿(图2a中即第二磨牙1a)的唇颊侧。如此,结合附件10的结构设计,针对背景技术所提及的附件粘接在牙齿唇颊侧的情况而言,大大提升了附件对矫治器100的固位作用,在患者不经意间的舌头舔压等行为发生时,避免矫治器100的意外脱落。
再优选地,容置槽101还可以位于矫治器100上对应最后第二颗牙齿(图 2a中即第一磨牙)的壳体单元(图2a中即第一磨牙壳体单元)处。
再者,优选地,参图2b,容置槽101的远中侧槽面1011自其牙龈端1011a 至其咬合端1011b的延伸方向,壳体单元100a的牙长轴V的垂直面VH,二者之间呈45°~90°夹角k3,也即,二者关系可以是相互垂直、可以是呈≥ 45°的锐角且远中侧槽面1011自其牙龈端1011a向前(即趋近近中侧)延伸、可以是呈≥45°的锐角且远中侧槽面1011自其牙龈端1011a向后(即趋近远中侧)延伸。
而可以理解的,容置槽101的远中侧槽面1011即对应于第一固位区121,参图2c,壳体单元100a的牙长轴V即对应于牙齿1a的牙长轴V1,如此,相当于将附件10在牙齿1a上的安装方位定位成:第一固位区121自其牙龈端(如图2c中的P2示意)至其咬合端(如图2c中的P1示意)的延伸方向,牙齿1a的牙长轴V1的垂直面VH1,二者之间呈45°~90°夹角k31,也即,二者关系可以是相互垂直、可以是呈≥45°的锐角且第一固位区121自其牙龈端(如图2c中的P2示意)向前(即趋近近中侧)延伸、可以是呈≥45°的锐角且第一固位区121自其牙龈端(如图2c中的P2示意)向后(即趋近远中侧)延伸,以进一步增强对矫治器100的固位作用。
另一方面,再优选地,参图2b,容置槽101的牙龈侧槽面1012自其远中端1012a至其近中端1012b的延伸方向,壳体单元100a的牙长轴V的垂直面VH,二者之间呈0°~30°夹角k4,也即,二者关系可以是相互平行、可以是呈≤30°的锐角且牙龈侧槽面1012自其远中端1012a向上(即趋近咬合端)延伸、可以是呈≤30°的锐角且牙龈侧槽面1012自其远中端1012a 向下(即趋近牙龈端)延伸。
而同样可以理解的,容置槽101的牙龈侧槽面1012即对应于第三固位区 123,参图2c,附件10在牙齿1a上的安装方位定位成:第三固位区123自其远中端(如图2c中的P3示意)至其近中端(如图2c中的P4示意)的延伸方向,牙齿1a的牙长轴V1的垂直面VH1,二者之间呈0°~30°夹角k41,也即,二者关系可以是相互平行、可以是呈≤30°的锐角且第三固位区123自其远中端(如图2c中的P3示意)向上(即趋近咬合端)延伸、可以是呈≤30°的锐角且第三固位区123自其远中端(如图2c中的P3示意)向下(即趋近牙龈端)延伸,以进一步增强对矫治器100的固位作用。
综上,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固位面12与底面11呈60°~90°夹角布置,并且第一固位区121和第三固位区123之间的夹角呈60°~120°并通过弧形的第二固位面122相连接,同时第二固位区122的上边沿122a限定出附件10的最大高度,整体上构建出呈楔形的固位面12,增强对矫治器的固位作用,使得矫治器在意外脱套运动中可以与附件10之间越压越紧,保证了矫治器足够的固位效果,尤其是对于牙冠长度较短的患者,如年纪较小患者,相较于现有附件的固位优势更加明显;
再者,基于附件10的结构设计,结合附件10与矫治器100的配合,尤其是对于附件粘接在牙齿唇颊侧的情况而言,可以大大提升了附件10对矫治器100 的固位作用,在患者不经意间的舌头舔压等行为发生时,避免矫治器100的意外脱落。
参图3a至图3c,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2,其与前述实施例1的区别点仅在于:固位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k1。下面仅对与该区别点相关的技术内容予以介绍,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前文所述实施例1中,固位面12与底面11之间的夹角k1呈90°,也即,固位面12垂直于底面11、平行于底面11的法线沿直线向上延伸。
而在本实施例2中,固位面22与底面21之间的夹角k1呈≥60°的锐角,也即,第一固位区221、第二固位区222、第三固位区223各自与底面21呈≥60°的锐角布置。
优选地,在实施例中,固位面22自底面21的部分边缘(即边缘 P1-P2-P3-P4)开始,与所述底面以≥60°的锐角夹角并沿直线向上延伸;例如附图示例,固位面22设置为直线面的一部分,参图3a,该直线面以与底面21呈≥60°的锐角夹角的直线T-T0(即固位面22中穿过最高点T的线段) 为母线、以底面21的部分边缘(即边缘P1-P2-P3-P4)为导线构建而成。
而结合第一固位区221在与底面2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直线、第三固位区223在与底面2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直线、第二固位区222在与底面2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弧形,则本实施例如实施例1相同,第一固位区221、第三固位区223均为平面,第二固位区122为圆柱弧面。当然,第一固位区221、第三固位区223的构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实施例2 基础上变化为:第一固位区221、第三固位区223各自在与底面2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内凹曲线和外凸曲线的任一种。
参图4a至图4b,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3,以及,参图5a至图5b,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4,该两个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1的区别点都仅在于:第一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k0。下面仅对与该区别点相关的技术内容予以介绍,其余与实施例 1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前文所述实施例1中,第一固位区121和第三固位区123之间的夹角k0 为≥60°的锐角。
而在图4a至图4b示例的实施例3中,第一固位区321和第三固位区323 之间的夹角k0为直角。而结合第一固位区321、第三固位区323均为平面,则第一固位区321和第三固位区323相互垂直。
类似的,在图5a至图5b示例的实施例4中,第一固位区421和第三固位区423之间的夹角k0为≤120°的钝角。而结合第一固位区421、第三固位区423均为平面,则第一固位区421和第三固位区423呈钝角夹角。
参图6a至图6b,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5,其与前述实施例1的区别点仅在于:第一固位区、第三固位区分别在与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的构型。下面仅对与该区别点相关的技术内容予以介绍,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前文所述实施例1中,第一固位区121、第三固位区123在与底面1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直线,而结合固位面12垂直于底面11呈直线向上延伸,则第一固位区121、第三固位区123均呈平面。
而本实施例5中,参图6a至图6b,第一固位区521在与附件50的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内凹曲线,如此,结合附件50的固位面垂直于附件 50的底面呈直线向上延伸,则第一固位区521整体呈垂直于附件50底面的凹曲面。
同样的,第三固位区523在与附件50的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也呈内凹曲线,如此,结合附件50的固位面垂直于附件50的底面呈直线向上延伸,则第三固位区523整体呈垂直于附件50底面的凹曲面。
如此,关于第一固位区521和第三固位区523之间的夹角k0,则:在附件50的底面的部分边缘(即边缘P1-P2-P3-P4)上,第一固位区521的两个最远端点P1、P2的连线(即图6b中虚线段P1-P2,后文用连线P1-P2表示),第三固位区523的两个最远端点P3、P4的连线(即图6b中虚线段P3-P4,后文用连线P3-P4表示),该连线P-P2和连线P3-P4之间的夹角k0,定义出所述的“第一固位区521和第三固位区523之间的夹角k0”,本实施例中夹角k0的取值同样如实施例1为≥60°的锐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 60°~120°之间的任意值。
以上实施例5中,第一固位区521、第三固位区523在与附件50的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均呈内凹曲线,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位区、第三固位区分别在与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的构型不限于此:例如,参图7a 至图7b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6,其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变化为第三固位区623在与附件60的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外凸曲线;再例如,参图8a至图8b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7,其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变化为第一固位区721、第三固位区723 在与附件70的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均呈外凸曲线;又例如,参图9a 至图9b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8,其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变化为第一固位区821在与附件80的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外凸曲线;另外,第一固位区、第三固位区还可以分别如实施例1在与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直线。概括来讲,也即本实用新型中,在与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固位区、第三固位区可以各自呈直线、内凹曲线或者外凸曲线的任一种,这些组合变化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艺宗旨。
参图10a至图10b,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9,其与前述实施例1的区别点仅在于:第一固位区、第三固位区分别在与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的构型,以及,固位面自底面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时的构型,以及,固位面和底面之间的夹角。下面仅对与该区别点相关的技术内容予以介绍,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前文所述实施例1中,第一固位区121、第三固位区123在与底面1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直线。
而本实施例中,参图10a至图10b,第一固位区921、第三固位区923 均在与底面91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外凸曲线。
如此,关于第一固位区921和第三固位区923之间的夹角k0,则:在底面91的部分边缘(即边缘P1-P2-P3-P4)上,第一固位区921的两个最远端点P1、P2的连线(即图10b中虚线段P1-P2,后文用连线P1-P2表示),第三固位区923的两个最远端点P3、P4的连线(即图10b中虚线段P3-P4,后文用连线P3-P4表示),该连线P-P2和连线P3-P4之间的夹角k0,限定出所述的“第一固位区921和第三固位区923之间的夹角k0”,本实施例中夹角k0的取值同样如实施例1为≥60°的锐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60°~120°之间的任意值。
另外,前文所述实施例1中,固位面12垂直于底面11呈直线向上延伸。
而本实施例中,固位面92自底面91的部分边缘(即边缘P1-P2-P3-P4) 呈外凸的曲形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92a。具体地,第一固位区921自底面91的边缘P1-P2呈外凸的曲形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921a;第二固位区922自底面91的边缘P2-P3呈外凸的曲形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922a;第三固位区923自底面91的边缘P3-P4呈外凸的曲形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923a。
如此,关于固位面92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k1,与前述实施例1~8同样的,由第一固位区921、第二固位区922和第三固位区923各自底面91之间的夹角共同限定。则:
对于第一固位区921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由其上边沿921a的较高端点P6、以及在底面91的边缘P1-P2上的端点P1和端点P2所构建出的平面 S1,该平面S1定义出第一固位区921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也即,由该平面S1与底面91之间的夹角,得出第一固位区921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其在附图中示例为≥60°的锐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90°直角或≤120°的钝角;
对于第二固位区922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由其上边沿922a的较高端点P5、以及在底面91的边缘P2-P3上的端点P3和端点P2所构建出的平面 S2,该平面S2定义出第二固位区922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也即,由该平面S2与底面91之间的夹角,得出第二固位区922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其在附图中示例为≥60°的锐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90°直角或≤120°的钝角;
对于第三固位区923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由其上边沿923a的较高端点P5、以及在底面91的边缘P3-P4上的端点P3和端点P4所构建出的平面 S3,该平面S3定义出第三固位区923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也即,由该平面S3与底面91之间的夹角,得出第三固位区923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其在附图中示例为≥60°的锐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90°直角或≤120°的钝角。
如此,附图示例中,第一固位区921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由平面S1 和底面91的夹角限定而出)为≥60°的锐角、第二固位区922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由平面S2和底面91的夹角限定而出)为≥60°的锐角、第三固位区923和底面91之间的夹角(由平面S3和底面91的夹角限定而出)为≥60°的锐角,则共同限定固位面92与底面91的夹角本实施例中为≥60°的锐角。
参图11a至图11b,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10,其与前述实施例1的区别点仅在于:固位面自底面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时的构型。下面仅对与该区别点相关的技术内容予以介绍,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
前文所述实施例1中,固位面12垂直于底面11呈直线向上延伸。
而本实施例中,固位面112自底面111的部分边缘(即边缘P1-P2-P3-P4) 呈内凹的曲形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112a。具体地,第一固位区1121自底面111的边缘P1-P2呈外凸的曲形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1121a;第二固位区1122自底面111的边缘P2-P3呈外凸的曲形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 1122a;第三固位区1123自底面111的边缘P3-P4呈外凸的曲形向上延伸,直至其上边沿1123a。
如此,关于固位面112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k1,与前述实施例1~9同样的,由第一固位区1121、第二固位区1122和第三固位区1123各自底面111 之间的夹角共同限定。则:
对于第一固位区1121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由其的上边沿1121a中的较高端点P6、以及在底面111的边缘P1-P22上的端点P1和端点P2所构建出的平面S1,该平面S1定义出第一固位区1121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也即,由该平面S1与底面111之间的夹角,得出第一固位区1121和底面111 之间的夹角,其在附图中示例为90°直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120°的钝角或≥60°的锐角;
对于第二固位区1122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由其上边沿1122a的较高端点P5、以及在底面111的边缘P2-P3上的端点P3和端点P2所构建出的平面S2,该平面S2定义出第二固位区1122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也即,由该平面S2与底面111之间的夹角,得出第二固位区1122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其在附图中示例为90°直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60°的锐角或≤120°的钝角;
对于第三固位区1123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由其上边沿1123a的较高端点P5、以及在底面111的边缘P3-P4上的端点P3和端点P4所构建出的平面S3,该平面S3定义出第三固位区1123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也即,由该平面S3与底面111之间的夹角,得出第三固位区1123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其在附图中示例为90°直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120°的钝角或≥60°的锐角。
如此,附图示例中,第一固位区1121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由平面 S1和底面111的夹角限定而出)为90°直角、第二固位区1122和底面111 之间的夹角(由平面S2和底面111的夹角限定而出)为90°直角、第三固位区1123和底面111之间的夹角(由平面S3和底面111的夹角限定而出) 为90°直角,则共同限定固位面112与底面111的夹角在
本实施例中为90°直角,当然,也可以变化实施为≥60°的锐角或≤ 120°的钝角。
这里,图3a至图11b中所示附件的各个实施例,均可以如实施例1中的附件10所示与矫治器100形成组合,也即与矫治器100相配合,以用于对矫治器 100进行固位,不再多加赘述。
另外,各个实施例中的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的具体构型,可以交叉替换实施,例如,实施例1中的第一固位区不变、而第二固位区或者第三固位区变化为实施例2~10中任一种;或者,实施例1中的第一固位区变化为实施例2~10中任一种、而第二固位区或者第三固位区不变;等等。这些变化方式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艺宗旨。
概括来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固位面与底面呈60°~120°夹角布置,并且第一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呈60°~120°并通过弧形的第二固位面相连接,同时第二固位区的上边沿限定出附件的最大高度,整体上构建出呈楔形的固位面,增强对矫治器的固位作用,使得矫治器在意外脱套运动中可以与附件之间越压越紧,保证了矫治器足够的固位效果,尤其是对于牙冠长度较短的患者,如年纪较小患者,相较于现有附件的固位优势更加明显;
再者,基于附件的结构设计,结合附件与矫治器的配合,尤其是对于附件粘接在牙齿唇颊侧的情况而言,可以大大提升了附件对矫治器的固位作用,在患者不经意间的舌头舔压等行为发生时,避免矫治器的意外脱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包括用于与牙齿相附接的底面、自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的固位面、以及将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与所述底面的其余边缘相连接的非固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60°~120°夹角布置,且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限定出所述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大高度,所述固位面包括沿所述底面的所述部分边缘依次连接的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所述第二固位区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弧形;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呈6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位区的上边沿限定出所述附件于所述底面法向上的最大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位面设置呈凸曲面,且其任意位置的切平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小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二固位区呈中部外凸的圆弧形或椭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60°~90°夹角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呈75°~90°夹角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各自呈直线、内凹曲线或者外凸曲线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设置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以与所述底面相垂直的直线为母线、以所述底面的边缘为导线、素线均与所述底面相垂直的直线面中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以与所述底面呈≥60°的锐角夹角的直线为母线、以所述底面的边缘为导线的直线面中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底面并沿直线向上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与所述底面以≥60°的锐角夹角并沿直线向上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各自设置为:呈外凸或内凹的曲形向上延伸,且由其上边沿的较高端点、以及在所述底面的边缘上的两个端点所构建的平面定义出其与所述底面的夹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上,所述第一固位区的两个最远端点连线与所述第三固位区的两个最远端点连线,二者之间的夹角定义出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设在所述固位面上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多个凸点、多个凹坑、一条或多条刻痕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16.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包括用于与牙齿相附接的底面、自所述底面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的固位面、以及自所述固位面的上边沿斜向下延伸至所述底面的其余边缘的非固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位面设置呈凸曲面,且其任意位置的切平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小于所述固位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所述固位面包括沿所述底面的所述部分边缘依次连接的第一固位区、第二固位区和第三固位区;所述第二固位区在与所述底面法线相垂直的横截面上呈弧形;所述第一固位区和所述第三固位区之间的夹角呈60°~120°。
17.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合,包括壳状矫治器,所述壳状矫治器围出可容纳牙列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组合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附件,所述壳状矫治器还具有连通所述内腔并可以容纳所述附件的容置槽,所述固位面抵触于所述容置槽的槽面以阻止所述矫治器脱离牙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区抵触于所述容置槽的远中侧槽面,所述第三固位区抵触于所述容置槽的牙龈侧槽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中侧槽面自其牙龈端至其咬合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置槽所处壳体单元的牙长轴的垂直面,呈45°~90°夹角;所述牙龈侧槽面自其远中端至其近中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置槽所处壳体单元的牙长轴的垂直面,呈0°~30°夹角。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区自其牙龈端至其咬合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附件所处牙齿的牙长轴的垂直面,呈45°~90°夹角;所述第三固位区自其远中端至其近中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附件所处牙齿的牙长轴的垂直面,呈0°~30°夹角。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矫治器包括唇颊侧壳体和舌侧壳体,所述容置槽设在所述唇颊侧壳体中并位于所述壳状矫治器的与磨牙和前磨牙相对应的壳体单元中的任一个或以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壳状矫治器的与最后一颗牙齿相对应的壳体单元中,以及/或者,位于所述壳状矫治器的与最后第二颗牙齿相对应的壳体单元中。
CN202121421775.8U 2021-06-24 2021-06-24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 Active CN216854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1775.8U CN216854889U (zh) 2021-06-24 2021-06-24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
US18/573,767 US20240285375A1 (en) 2021-06-24 2022-06-22 Attachment for invisible orthodontic appliance without bracket, orthopedic device combin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attachment
PCT/CN2022/100465 WO2022268123A1 (zh) 2021-06-24 2022-06-22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矫治器组合以及构建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1775.8U CN216854889U (zh) 2021-06-24 2021-06-24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4889U true CN216854889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1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1775.8U Active CN216854889U (zh) 2021-06-24 2021-06-24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4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37037A (en) Fixed lingual orthodontic appliance for the maxillary arch
US8439044B2 (en) Dental appliance for minimizing effects of bruxism
US7490609B2 (en) Dental appliance for minimizing effects of bruxism
CN113057747A (zh) 隐形矫治牙套,与其配合的颊侧多曲簧和具有其的颊侧多曲簧隐形矫治器
US6364659B1 (en) Orthodontic bite opener
CN216854889U (zh)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以及具有该附件的矫治器组合
CN214231575U (zh) 一种改ⅲ类错颌的隐形矫治器
CN211156366U (zh)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壳状牙科器械套组以及牙科矫治系统
CN219021619U (zh) 一种舒适、高粘接力的舌侧保持器
CN214434572U (zh) 口腔矫治器
CN214805559U (zh) 一种牙齿活动保持器
CN216221729U (zh) 一种正畸牵引附件
CN213346116U (zh) 牙科器具
CN212089800U (zh) 一种隐形舌位矫治器
CN219940830U (zh) 一种舌侧正畸附件及隐形矫治系统
CN218356412U (zh) 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正畸牙胶
CN219579082U (zh) 一种多曲丝舌簧矫治器
CN216221730U (zh) 儿牙附件、壳状牙科矫治器、牙科矫治器械及套组
CN220175261U (zh) 一种用于隐形矫治的后牙正锁颌解除装置
JP6865483B1 (ja) 歯科矯正具
CN217566368U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
CN111035462A (zh) 正畸舌侧活动保持器
CN220876948U (zh) 一种隐形前牵器及牵引装置
CN215688594U (zh) 牵引组件及具有其的牙科正畸矫治器、矫治系统
CN220695375U (zh) 牙科器械及牙科矫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