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1829U -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1829U
CN216851829U CN202220243385.4U CN202220243385U CN216851829U CN 216851829 U CN216851829 U CN 216851829U CN 202220243385 U CN202220243385 U CN 202220243385U CN 216851829 U CN216851829 U CN 216851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briquetting
photovoltaic support
vertical
photovolta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33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沛
张恩惠
高�浩
李志华
张婴燕
陆俊瑶
江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Nanxun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Nanxun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Nanxun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Nanxun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33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1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1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1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光伏支架系统及若干设于所述光伏支架系统上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支架系统由若干光伏支架呈矩形阵列排布构成,所述光伏支架包括竖向设置的竖梁及与所述竖梁顶部连接的斜梁,所述斜梁由靠近所述竖梁端至远离所述竖梁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系统无需水泥墩配重固定,避免了屋顶荷载不满足和被破坏等问题;光伏支架系统未设计底梁,可大大减少钢材的使用;相邻光伏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光伏支架阵列,光伏支架阵列间通过横梁连接形成光伏支架整体,同时光伏支架背面和侧面均设有挡风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抗风性能,安全稳定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能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在政策的扶持下,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近年来蓬勃发展。
传统的水泥屋顶安装光伏电站,如专利号为CN2134616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防锈耐腐蚀型混凝土地桩光伏支架,包括多个混凝土地桩,多个混凝土地桩上连接有光伏支架,多个混凝土地桩与光伏支架之间均连接有防水保护件,防水保护件包括防水外壳,防水外壳上开凿有与光伏支架相匹配的安装槽,防水外壳通过安装槽可滑动设于光伏支架上,防水外壳内壁上对称连接有一对衔接板。这种结构的光伏支架支架的使用量多、水泥墩配重过大,会出现屋顶荷载不满足情况,施工过程中也会破坏屋顶。不仅如此,传统水泥墩式的光伏支架系统需预留运维通道,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且传统光伏支架系统最低点离屋面约有8cm-10cm,基本与屋顶女儿墙高度齐平,更容易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安全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既能保证光伏支架的安全稳定性,光伏支架本身的重量又能大大减轻、安装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光伏支架系统及若干设于所述光伏支架系统上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支架系统由若干光伏支架呈矩形阵列排布构成,纵向排布的所述光伏支架之间通过光伏支架连接件依次首尾相连,横向排布的所述光伏支架之间通过若干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支架包括竖向设置的竖梁及与所述竖梁顶部连接的斜梁,所述斜梁由靠近所述竖梁端至远离所述竖梁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光伏组件设于相邻所述斜梁上侧,所述光伏组件通过压块与所述斜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梁上远离所述竖梁的一端设有向远离所述竖梁端延伸的前端连接梁,所述竖梁上远离所述斜梁的一端设有向远离所述前端连接梁端延伸的后端连接梁,所述前端连接梁和所述后端连接梁上均设有若干可与所述光伏支架连接件配合的螺栓孔,所述前端连接梁和/或所述后端连接梁上固定设有若干配重块,所述光伏支架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有可导电的防雷接地导电片,所述光伏支架系统外周设有与其连接的接地圆钢,所述光伏支架上设有若干挡风板。
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板包括位于所述光伏支架系统两侧光伏支架侧边的侧挡风板,所述侧挡风板呈三角形并设于所述斜梁和所述竖梁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板包括设于横向相邻所述竖梁之间的背面挡风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块包括用于固定单块光伏组件的单侧压块,所述单侧压块包括竖向设置的单侧压块竖块、设于所述单侧压块竖块顶部并向一侧弯折设置的单侧光伏挡片、设于所述单侧压块竖块底部并向远离所述单侧光伏挡片侧弯折的单侧压块固定块,所述单侧压块固定块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块包括设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用于固定两侧所述光伏组件的双侧压块,所述双侧压块包括横向设置的双侧压块固定块,所述双侧压块固定块两端均设于竖向朝上设置的双侧压块竖块,所述双侧压块竖块顶部均设有向远离所述双侧压块固定块侧弯折设置的双侧光伏挡片,所述双侧压块固定块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梁上侧设有光伏组件固定梁,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梁上侧,所述斜梁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铰接连接的第一调整支臂、第二调整支臂,所述第一调整支臂与所述第二调整支臂交叉设置,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梁侧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可滑动设有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整支臂、所述第二调整支臂配合的滑块螺母,所述第一调整支臂、所述第二调整支臂端部通过螺栓与所述滑块螺母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梁上侧设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与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梁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所述翻转板可通过所述铰接件沿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梁上侧短边方向翻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端连接梁与所述后端连接梁上分别固定设有可以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上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槽两侧侧壁分别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等距设置,所述第一卡接件端部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可与所述燕尾滑块适配的燕尾卡槽。
本实用新型一种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光伏支架系统无需水泥墩配重固定,避免了屋顶荷载不满足和被破坏等问题;光伏支架系统未设计底梁,可大大减少钢材的使用;相邻光伏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光伏支架阵列,光伏支架阵列间通过横梁连接形成光伏支架整体,同时光伏支架背面和侧面均设有挡风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抗风性能,安全稳定性更强;每块光伏组件设有6个压位点,可将光伏组件有效固定在光伏支架上,其中四个角的压块用于上、下固定和限位,中间压块用于左、右固定和限位,避免光伏组件脱落;整个光伏支架系统四周通过接地圆钢与女儿墙避雷针连接,可有效消除雷雨天气的安全隐患,光伏支架系统四周放置配重块,可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光伏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单侧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双侧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配重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实施例二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实施例二光伏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的实施例二第一卡接件与俯视第二卡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伏支架、2-光伏组件、3-压块、4-横梁、5-防雷接地导电片、6-接地圆钢、7-配重块、8-挡风板、9-光伏支架连接件、10-光伏组件固定梁、11-竖梁、12-斜梁、13-前端连接梁、14-后端连接梁、15-第一卡接件、16-第二卡接件、31-单侧压块竖块、32-单侧光伏挡片、33-单侧压块固定块、34-双侧压块固定块、35-双侧压块竖块、36-双侧光伏挡片、101-第一调整支臂、102-第二调整支臂、103-滑槽、104-滑块螺母、105-翻转板、106-铰接件、151-卡接头、152-燕尾卡槽、161-卡槽、162-燕尾滑块、8-1-侧挡风板、8-2-侧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光伏支架系统及若干设于光伏支架系统上的光伏组件2。光伏支架系统由若干光伏支架1呈矩形阵列排布构成,纵向排布的光伏支架1之间通过光伏支架连接件9依次首尾相连,横向排布的光伏支架1之间通过若干横梁4固定连接。光伏支架1包括竖向设置的竖梁11及与竖梁11顶部连接的斜梁12。斜梁12由靠近竖梁11端至远离竖梁11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光伏组件2设于相邻斜梁12上侧。光伏组件2通过压块3与斜梁12固定连接。斜梁12上远离竖梁11的一端设有向远离竖梁11端延伸的前端连接梁13。竖梁11上远离斜梁12的一端设有向远离前端连接梁13端延伸的后端连接梁14。前端连接梁13和后端连接梁14上均设有若干可与光伏支架连接件9配合的螺栓孔。前端连接梁13和后端连接梁14上固定设有若干配重块7。光伏支架1与光伏组件2之间设有可导电的防雷接地导电片5。光伏支架系统外周设有与其连接的接地圆钢6。光伏支架1上设有若干挡风板8。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平行的光伏支架1阵列间通过若干跟横梁4固定连接形成光伏支架系统,使之成为稳定的整体,安全稳定性大大增加,光伏组件2通过压块3固定在光伏支架1上,光伏组件2和光伏支架1中间放置防雷接地导电片5,用于每块光伏组件2的防雷接地,光伏支架系统的背面和侧面安装挡风板8,用于增加光伏支架系统的抗风性能,光伏支架系统四周通过接地圆钢6与女儿墙避雷针焊接,形成接地环网,确保整个光伏支架系统的防雷效果,光伏支架系统的四周配有配重块7,进一步增强光伏支架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其中光伏支架1的斜梁12长度由当地光伏安装倾角和光伏组件2的短边长度确定,从而确定光伏支架阵列L型部分的垂直边长度,光伏支架阵列后端连接梁14的水平边长度由当地冬至日的经纬度和光伏组件2所在位置的垂直高度差确定,光伏支架阵列L型部分水平边的中间点是相邻两个光伏支架1的连接点,由此确定了光伏支架1的规格大小。本实施例光伏支架系统无需水泥墩配重固定,避免了屋顶荷载不满足和被破坏等问题;光伏支架系统未设计底梁,可大大减少钢材的使用;相邻光伏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形成光伏支架阵列,光伏支架阵列间通过横梁连接形成光伏支架整体,同时光伏支架背面和侧面均设有挡风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抗风性能,安全稳定性更强;每块光伏组件设有6个压位点,可将光伏组件有效固定在光伏支架上,其中四个角的压块用于上、下固定和限位,中间压块用于左、右固定和限位,避免光伏组件脱落;整个光伏支架系统四周通过接地圆钢与女儿墙避雷针连接,可有效消除雷雨天气的安全隐患,光伏支架系统四周放置配重块,可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参阅图1,风板8包括位于光伏支架系统两侧的光伏支架1侧边的侧挡风板8-2。侧挡风板8-2呈三角形并设于斜梁12和竖梁11之间。提高侧面抗风性能,安全稳定性更强。
参阅图1,挡风板8包括设于横向相邻竖梁11之间的背面挡风板8-1。提高背面抗风性能。
参阅图1、图4,压块3包括用于固定单块光伏组件2的单侧压块。单侧压块包括竖向设置的单侧压块竖块31、设于单侧压块竖块31顶部并向一侧弯折设置的单侧光伏挡片32、设于单侧压块竖块31底部并向远离单侧光伏挡片32侧弯折的单侧压块固定块33。单侧压块固定块33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单侧压块用于光伏支架系统外周的单块光伏组件2固定,用于足迹的固定和限位,避免组件移位或脱落,提高安全性。
参阅图1、图5,压块3包括设于相邻光伏组件2之间用于固定两侧光伏组件2的双侧压块。双侧压块包括横向设置的双侧压块固定块34。双侧压块固定块34两端均设于竖向朝上设置的双侧压块竖块35。双侧压块竖块35顶部均设有向远离双侧压块固定块34侧弯折设置的双侧光伏挡片36。双侧压块固定块34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双侧压块两侧均设置双侧压块竖块35及双侧光伏挡片36,可以通过一个双侧压块将两侧的光伏组件2一起固定,节约零件,节约空间,安装更方便。
实施例二:
参阅图7、图8,斜梁12上侧设有光伏组件固定梁10。光伏组件2设于光伏组件固定梁10上侧。斜梁12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铰接连接的第一调整支臂101、第二调整支臂102。第一调整支臂101与第二调整支臂102交叉设置。光伏组件固定梁10侧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103。滑槽103内可滑动设有可分别与第一调整支臂101、第二调整支臂102配合的滑块螺母104。第一调整支臂101、第二调整支臂102端部通过螺栓与滑块螺母104连接。设置光伏组件固定梁10,并将光伏组件固定梁10通过交叉设置的第一调整支臂101、第二调整支臂102与斜梁12连接,通过调整第一调整支臂101、第二调整支臂102倾斜角度及第一调整支臂101、第二调整支臂102与光伏组件固定梁10连接位置可以调整上侧光伏组件2的朝向,便于适应各种需求,可根据季节随时调整,提高光伏利用率。
参阅图7、图8,光伏组件固定梁10上侧设有翻转板105。翻转板105与光伏组件固定梁10之间通过铰接件106铰接连接。翻转板105可通过铰接件106沿光伏组件固定梁10上侧短边方向翻转。通过将光伏组件2两侧的光伏组件固定梁10调整至不同高度,可横向调整光伏组件2朝向,通过铰接件106可适应调整角度,保持翻转板105与光伏组件2之间固定。
参阅图9,前端连接梁13与后端连接梁14上分别固定设有可以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件15、第二卡接件16。第二卡接件16上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卡槽161。卡槽161两侧侧壁分别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燕尾滑块162。燕尾滑块162等距设置。第一卡接件15端部设有与卡槽161相适配的卡接头151。卡接头151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可与燕尾滑块162适配的燕尾卡槽152。提高光伏支架1之间连接稳固性,且通过将燕尾滑块162与不同的燕尾卡槽152配合可调整间距,使用更方便。
实施例三:
优选的,光伏支架1选用镀锌C型钢,安全和承重性能更好。
优选的,光伏支架系统边侧光伏支架1所用钢材规格大小为8cm*4cm,中间光伏支架1所用钢材规格大小为12cm*4cm。
优选的,挡风板8材质为热镀锌板或热镀锌镁铝板,厚度为1-2mm。
优选的,压块3与光伏组件2放置橡胶垫片,增强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光伏支架1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代替焊接,拆卸方便,利于后期维护检修。
优选的,所述横梁4与光伏支架1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代替焊接,拆卸方便,利于后期维护检修。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7尺寸为40cm*30cm*20cm,配重块底部开有钢槽,用于配重块与光伏支架间的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若干个平行的光伏支架1阵列间通过若干跟横梁4固定连接形成光伏支架系统,使之成为稳定的整体,安全稳定性大大增加,光伏组件2通过压块3固定在光伏支架1上,光伏组件2和光伏支架1中间放置防雷接地导电片5,用于每块光伏组件2的防雷接地,光伏支架系统的背面和侧面安装挡风板8,用于增加光伏支架系统的抗风性能,光伏支架系统四周通过接地圆钢6与女儿墙避雷针焊接,形成接地环网,确保整个光伏支架系统的防雷效果,光伏支架系统的四周配有配重块7,进一步增强光伏支架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其中光伏支架1的斜梁12长度由当地光伏安装倾角和光伏组件2的短边长度确定,从而确定光伏支架阵列L型部分的垂直边长度,光伏支架阵列后端连接梁14的水平边长度由当地冬至日的经纬度和光伏组件2所在位置的垂直高度差确定,光伏支架阵列L型部分水平边的中间点是相邻两个光伏支架1的连接点,由此确定了光伏支架1的规格大小。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光伏支架系统及若干设于所述光伏支架系统上的光伏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系统由若干光伏支架(1)呈矩形阵列排布构成,纵向排布的所述光伏支架(1)之间通过光伏支架连接件(9)依次首尾相连,横向排布的所述光伏支架(1)之间通过若干横梁(4)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支架(1)包括竖向设置的竖梁(11)及与所述竖梁(11)顶部连接的斜梁(12),所述斜梁(12)由靠近所述竖梁(11)端至远离所述竖梁(11)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光伏组件(2)设于相邻所述斜梁(12)上侧,所述光伏组件(2)通过压块(3)与所述斜梁(12)固定连接,所述斜梁(12)上远离所述竖梁(11)的一端设有向远离所述竖梁(11)端延伸的前端连接梁(13),所述竖梁(11)上远离所述斜梁(12)的一端设有向远离所述前端连接梁(13)端延伸的后端连接梁(14),所述前端连接梁(13)和所述后端连接梁(14)上均设有若干可与所述光伏支架连接件(9)配合的螺栓孔,所述前端连接梁(13)和/或所述后端连接梁(14)上固定设有若干配重块(7),所述光伏支架(1)与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设有可导电的防雷接地导电片(5),所述光伏支架系统外周设有与其连接的接地圆钢(6),所述光伏支架(1)上设有若干挡风板(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8)包括位于所述光伏支架系统两侧的光伏支架(1)侧边的侧挡风板(8-2),所述侧挡风板(8-2)呈三角形并设于所述斜梁(12)和所述竖梁(1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8)包括设于横向相邻所述竖梁(11)之间的背面挡风板(8-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块(3)包括用于固定单块光伏组件(2)的单侧压块,所述单侧压块包括竖向设置的单侧压块竖块(31)、设于所述单侧压块竖块(31)顶部并向一侧弯折设置的单侧光伏挡片(32)、设于所述单侧压块竖块(31)底部并向远离所述单侧光伏挡片(32)侧弯折的单侧压块固定块(33),所述单侧压块固定块(33)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块(3)包括设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用于固定两侧所述光伏组件(2)的双侧压块,所述双侧压块包括横向设置的双侧压块固定块(34),所述双侧压块固定块(34)两端均设于竖向朝上设置的双侧压块竖块(35),所述双侧压块竖块(35)顶部均设有向远离所述双侧压块固定块(34)侧弯折设置的双侧光伏挡片(36),所述双侧压块固定块(34)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梁(12)上侧设有光伏组件固定梁(10),所述光伏组件(2)设于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梁(10)上侧,所述斜梁(12)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铰接连接的第一调整支臂(101)、第二调整支臂(102),所述第一调整支臂(101)与所述第二调整支臂(102)交叉设置,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梁(10)侧边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103),所述滑槽(103)内可滑动设有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整支臂(101)、所述第二调整支臂(102)配合的滑块螺母(104),所述第一调整支臂(101)、所述第二调整支臂(102)端部通过螺栓与所述滑块螺母(104)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梁(10)上侧设有翻转板(105),所述翻转板(105)与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梁(10)之间通过铰接件(106)铰接连接,所述翻转板(105)可通过所述铰接件(106)沿所述光伏组件固定梁(10)上侧短边方向翻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连接梁(13)与所述后端连接梁(14)上分别固定设有可以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件(15)、第二卡接件(16),所述第二卡接件(16)上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卡槽(161),所述卡槽(161)两侧侧壁分别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燕尾滑块(162),所述燕尾滑块(162)等距设置,所述第一卡接件(15)端部设有与所述卡槽(161)相适配的卡接头(151),所述卡接头(151)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可与所述燕尾滑块(162)适配的燕尾卡槽(152)。
CN202220243385.4U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Active CN216851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3385.4U CN216851829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3385.4U CN216851829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1829U true CN21685182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9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3385.4U Active CN216851829U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1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7664B2 (en) Support structure and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062796B2 (en) Photovoltaic system, module holder system and reflector
US10428547B2 (en)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carport with integrated precipitation and cable management
US8294022B2 (en) Photovoltaic array with minimally penetrating rooftop support system
US2011015477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ively Securing Solar Panels to a Flat Surface
US20060266352A1 (en) Self-ballasting solar array mount
CN216851829U (zh)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CN211369295U (zh) 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
CN106656000A (zh) 一种光伏连接装置、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安装方法
US20220376647A1 (en) Noise control device
CN204681298U (zh) 屋面专用光伏支架
CN208738269U (zh) 一种基于砼屋面的光伏组件支撑架
CN210201764U (zh) 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顶背阴面的光伏支架
CN205610518U (zh) 占地集约化光伏阵列
CN207776530U (zh) 一种具有双曲线特征的太阳能光伏车棚结构
CN112422034A (zh) 一种光伏系统总成
CN219477879U (zh)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CN110984457A (zh) 一种用于建筑上的可进行吸能利用的屋顶建筑结构
CN217406468U (zh) 一种伞形光伏支架
CN219576946U (zh) 一种光伏安装用支撑架
CN218276536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板固定支架
CN219678360U (zh) 一种斜屋顶光伏安装结构
CN218352440U (zh) 高强度光伏板支架
CN211701911U (zh)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太阳能支架
CN208608926U (zh) 一种光伏组件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