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7879U -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 Google Patents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7879U
CN219477879U CN202320520654.1U CN202320520654U CN219477879U CN 219477879 U CN219477879 U CN 219477879U CN 202320520654 U CN202320520654 U CN 202320520654U CN 219477879 U CN219477879 U CN 219477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bracket assembly
photovoltaic bracket
photovoltaic
sid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06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瑞璞
任宗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06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7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7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7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该光伏支架组件包括边框本体和钢绞线。其中,边框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卡槽,卡槽用于卡接太阳能电池板的侧边;边框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钢绞线穿设于安装孔中。该光伏支架组件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避免太阳能电池板与边框本体发生相对运动,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多条刚性的檩条串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光伏阵列,进而便于安装在山地起伏和植被较高等复杂的地理环境处。但是,采用刚性檩条的光伏阵列会降低光伏阵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光伏阵列在不同工况下的形变余量。在大风等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光伏支架组件发生扭曲,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光伏支架组件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可靠性较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光伏支架组件与太阳能电池板相对运动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组件,包括:
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接太阳能电池板的侧边;所述边框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
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作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边框本体设置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边框本体之间的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卡接一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个所述侧边。
作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多个,所述钢绞线设置为至少两条,所述钢绞线能够调节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
作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沿所述边框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卡槽的下方。
作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的截面呈矩形设置。
作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绞线通过自锁螺母与所述安装孔连接。
作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两个所述卡槽隔开。
作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边框本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所述边框本体的宽度大于1.5mm,所述边框本体的高度设置为30mm-50mm之间。
作为一种光伏支架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边框本体为铝合金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阵列,该光伏阵列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提高光伏支架组件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安全隐患,节约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阵列,所述光伏阵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以上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所述光伏支架组件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组件,该光伏支架组件主要包括:边框本体和钢绞线。其中,边框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卡槽,卡槽用于卡接太阳能电池板的侧边;边框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钢绞线穿设于安装孔中。该光伏支架组件结构简单,通过边框本体和钢绞线的设置,使得钢绞线能够通过边框本体间接地与太阳能电池板实现连接,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边框本体上设置卡槽,能够避免太阳能电池板与边框本体发生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阵列,该光伏阵列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提高光伏支架组件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安全隐患,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支架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太阳能电池板;
100、边框本体;110、第一侧面;120、第二侧面;130、卡槽;140、安装孔;150、隔板;
200、钢绞线;300、自锁螺母;
400、横梁;410、第一连接部;420、第二连接部;
500、竖梁;600、墩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组件,该光伏支架组件主要包括:边框本体100和钢绞线200。其中,边框本体100包括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卡槽130,卡槽130用于卡接太阳能电池板10的侧边;边框本体100上设置有安装孔140,安装孔140贯穿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钢绞线200穿设于安装孔140中。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光伏组件支架和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0,光伏支架组件与太阳能电池板10连接形成光伏阵列。位于光伏阵列的两侧部位的边框本体100通常只设置一个卡槽130,光伏阵列的其余边框本体100均开设两个卡槽130,这样便于太阳能电池板10的安装。可选地,卡槽130的截面呈矩形,与太阳能电池板10的侧边框相互配合,使得太阳能电池板10的侧边框能够卡接在卡槽130内,从而实现边框本体100与太阳能电池板10的连接,提高稳定性,避免在正常工作时太阳能电池板10随意晃动。钢绞线200通过穿设在边框本体100的安装孔140,从而间接地实现了与太阳能电池板10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钢绞线200是柔性的,代替了传统技术中的刚性的檩条。其特点是钢绞线200能够提供预拉力,在光伏支架组件安装后,在不同工况受力条件下允许钢绞线200有一定的变形。从而实现10m~30m的大跨度光伏阵列的安装,可满足不同地形的需要,例如,可以应用在类似于污水处理厂、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山地光伏、以及停车场等使用场景中,提高光伏支架组件的普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光伏支架组件结构简单,通过边框本体100和钢绞线200的设置,使得钢绞线200能够通过边框本体100间接地与太阳能电池板10实现连接,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1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边框本体100上设置卡槽130,能够避免太阳能电池板10与边框本体100发生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10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此外,柔性的钢绞线200能够允许光伏支架组件在不同工况下有一定的变形,从而实现光伏阵列的大跨距安装,提高光伏支架组件的普适性,节约成本。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边框本体100设置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边框本体100之间的两个卡槽130分别卡接一个太阳能电池板10的一个侧边。且安装孔140设置为多个,钢绞线200设置为至少两条,钢绞线200能够调节太阳能电池板10的倾斜角度。示例性地,安装孔140设置为10个,且每5个安装孔140分为一组,钢绞线200设置为2条,每一条钢绞线200穿设在一组安装孔140中的5个安装孔140的其中一个。由于钢绞线200是柔性的,因此作业人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调节安装其中一个钢绞线200在某一个安装孔140的位置,进而实现调节太阳能电池板10的倾斜角度的目的,有利于太阳光线能够尽可能地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10上,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是在安装光伏支架组件之前作业人员根据当地的阳光照射角度,预先确定好钢绞线200穿设在某一个安装孔140的位置,而在光伏支架组件安装完毕后,钢绞线200与安装孔140的相对位置已经固定,即安装完毕后不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10的倾斜角度。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边框本体100的高度方向,安装孔140位于卡槽130的下方。这样使得在钢绞线200穿设在安装孔140中,能够避免钢绞线200遮挡太阳能电池板10的正面,从而提高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10的受光面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卡槽130的截面呈矩形设置,进而使得卡槽130能够与太阳能电池板10的侧边进行卡接配合。当然,作业人员还可以将卡槽130设置为其他形状,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提高钢绞线200和边框本体100连接的稳定性,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钢绞线200通过自锁螺母300与安装孔140连接。自锁螺母300为市面上常见的标准件,此处不再对自锁螺母300的具体结构进行赘述,通过自锁螺母300的设置,能够实现钢绞线200和安装孔140的稳定连接,避免边框本体100在钢绞线200上滑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边框本体100的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分别开设有卡槽130,两个卡槽130之间设置有隔板150,隔板150用于将两个卡槽130隔开,这样能够避免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板10发生碰撞等干涉的现象,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边框本体100的长度大于太阳能电池板10的长度,边框本体100的宽度大于1.5mm,边框本体100的高度设置为30mm-50mm之间。示例性地,边框本体100可以设置为长1m、宽度1.8mm、高45mm。当然,作业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边框本体100的尺寸大小,从而使得边框本体100能够兼容太阳能电池板10的尺寸。
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未来边框本体100的型材有向薄型化和轻量化发展的趋势。一些对安装重量有要求的场合,如屋顶,可以采用薄型的型材;在气候条件常年较好的地区,边框本体100的高度、壁厚、硬度等指标都可以有所放宽,这样不但能降低边框本体100的重量,同时也能降低成本。可选地,通常边框本体100为铝合金件,即边框本体100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提高边框本体100的抗机械载荷强度。另外,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锌铝镁合金材质或者其他材质的边框本体100,只要满足同等强度即可,当然在防腐蚀方面也应当满足。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阵列,该光伏阵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0和以上光伏支架组件,光伏支架组件与太阳能电池板10连接。该光伏阵列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提高光伏支架组件与太阳能电池板10之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太阳能电池板10内部的电池片发生隐裂的安全隐患,节约成本。
如图3所示,该光伏阵列还包括横梁400、竖梁500以及墩座600,横梁400和竖梁500焊接连接,竖梁500插接在墩座600上,墩座600采用水泥材质制成。横梁400上焊接有第一连接部410和第二连接部420。具体地,第一连接部410焊接在横梁400的上端面,第二连接部420焊接在横梁400的下端面,两条钢绞线200分别穿设在第一连接部410和第二连接部420上,且两条钢绞线200通过螺母与第一连接部410和第二连接部420连接。作业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0,多个横梁400、竖梁500以及墩座600,进而安装成不同跨距尺寸的光伏阵列。
显然,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0)

1.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本体(100),所述边框本体(100)包括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所述第一侧面(110)和所述第二侧面(120)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卡槽(130),所述卡槽(130)用于卡接太阳能电池板(10)的侧边;所述边框本体(100)上设置有安装孔(140),所述安装孔(140)贯穿所述第一侧面(110)和所述第二侧面(120);
钢绞线(200),所述钢绞线(200)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4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100)设置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边框本体(100)之间的两个所述卡槽(130)分别卡接一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的一个所述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40)设置为多个,所述钢绞线(200)设置为至少两条,所述钢绞线(200)能够调节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的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边框本体(100)的高度方向,所述安装孔(140)位于所述卡槽(130)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30)的截面呈矩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200)通过自锁螺母(300)与所述安装孔(14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10)和所述第二侧面(120)分别开设有卡槽(130),两个所述卡槽(130)之间设置有隔板(150),所述隔板(150)用于将两个所述卡槽(130)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100)的长度大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的长度,所述边框本体(100)的宽度大于1.5mm,所述边框本体(100)的高度设置为30mm-5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100)为铝合金件。
10.光伏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阵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0)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组件,所述光伏支架组件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连接。
CN202320520654.1U 2023-03-17 2023-03-17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Active CN219477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0654.1U CN219477879U (zh) 2023-03-17 2023-03-17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0654.1U CN219477879U (zh) 2023-03-17 2023-03-17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7879U true CN219477879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0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0654.1U Active CN219477879U (zh) 2023-03-17 2023-03-17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7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2796B2 (en) Photovoltaic system, module holder system and reflector
CN106452325A (zh) 用于光伏跟踪支架的电池板安装架固定机构
CN219477879U (zh) 光伏支架组件及光伏阵列
CN212413086U (zh) 一种用于光伏板安装的棚式支架
CN216390902U (zh) 适于双面组件的光伏支架
CN109921726A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204681298U (zh) 屋面专用光伏支架
CN214799355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防水系统
CN104967399B (zh) 屋面专用光伏支架
CN216851829U (zh) 一种轻便水泥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CN209823678U (zh) 适用于低纬度地区的光伏支架组件及其组合架
CN209709991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202970029U (zh) 一种光伏车棚
CN217469822U (zh) 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的连接结构
CN21586115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站用弹性压块
CN218843856U (zh) 一种光伏阳光棚
KR102548302B1 (ko) 태양광 패널 설치 장치
CN218888457U (zh) 防水光伏支架结构
CN219999308U (zh) 一种光伏组件防水结构
CN220693022U (zh) 一种光伏发电农棚支架系统
CN217461175U (zh) 一种檩条组件
CN218352427U (zh) 三角光伏支撑组件
CN211622304U (zh) 一种光伏屋面安装结构
CN214674985U (zh) 一种新型单排立柱固定光伏支架
CN219710799U (zh) 一种光伏遮阳铝板檐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