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1649U - 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1649U
CN216851649U CN202220605619.5U CN202220605619U CN216851649U CN 216851649 U CN216851649 U CN 216851649U CN 202220605619 U CN202220605619 U CN 202220605619U CN 216851649 U CN216851649 U CN 216851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nnel
motor
water jacket
liquid outle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56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美姣
刘笑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56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1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1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1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属于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包括水套本体,水套本体的外壁设有循环水道,循环水道的首端设有进液口,末端设有出液口;循环水道的末端还设有反向连通出液口的折返水道,折返水道内的冷却液与循环水道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水套,将循环水道制作在水套上,水套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加工制作,对加工设备不需要较高的要求,加工成本低,便于装配;循环水道的末端设置折返水道,在相同长度的水套上,通过折返水道对冷却液的导流,使流至循环水道末端的冷却液不能直接进入出液口,而是经折返水道反向绕圈,再进入出液口,从而延长冷却液在水道内冷却的时长,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内部会产生许多热量,电机的发热量大,限制了电机效率的提升,加快了电机零部件的损耗,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目前采用水与乙二醇混合冷却的电机,具体是在电机机壳上加工平行水道,外面再套装水套形成密封,水与乙二醇混合的冷却液在平行水道内循环流动,对电机进行冷却散热。
这种在电机机壳上直接加工水道的方式,加工难度大,对加工设备要求高,不易装配,且散热效果差,电机在使用过久时依旧发烫,影响电机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电机冷却散热结构加工难度大、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水套,包括:水套本体,所述水套本体的外壁设有循环水道,所述循环水道的首端设有进液口,末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循环水道的末端还设有反向连通所述出液口的折返水道,所述折返水道内的冷却液与所述循环水道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循环水道与所述出液口之间设有隔离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折返水道的末端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上引流柱和下引流柱,所述上引流柱与所述下引流柱错位设置,其中,所述折返水道的末端连接所述出液口。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折返水道的末端具有轴向扩宽的缓冲段,且所述缓冲段向所述进液口方向扩宽;所述上引流柱和所述下引流柱设于所述缓冲段,且所述上引流柱设置在远离所述进液口的内壁上,所述下引流柱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液口的内壁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引流柱的自由端设有上球形头,所述下引流柱的端部设有下球形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引流柱向所述出液口方向倾斜,所述下引流柱向所述出液口方向倾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液口的轴向宽度大于相同周向长度的所述折返水道的轴向宽度,且所述出液口向所述进液口方向扩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套本体下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轴向密封槽,所述水套本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径向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水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将循环水道制作在水套上,而不是制作的电机机壳上,水套为圆筒形,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加工制作,对加工设备不需要较高的要求,加工成本低,便于装配。
第二、在循环水道的末端设置折返水道,在相同长度的水套上,通过折返水道对冷却液的导流,使流至循环水道末端的冷却液不能直接进入出液口,而是经折返水道反向绕圈,再进入出液口,加长了冷却水道的长度,从而延长冷却液在水道内冷却的时长,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电机水套及电机机壳,所述水套本体同轴设于所述电机机壳内,构成密封的循环水道。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由于冷却水道设置在水套上,而不是设置在电机机壳上,降低了水道加工的难度和加工成本,且提供了散热效果,有利于电机寿命的延长。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具有所述的电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由于采用了这种散热良好的电机,能够降低电机的故障,提高整车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电机水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套本体;2、电机机壳;3、轴向密封圈;4、径向密封圈;5、环向焊缝;6、上引流柱;7、下引流柱;8、出液口;9、斜面;10、隔离筋;11、折返水道;12、环向筋;13、循环水道;14、轴向密封槽;15、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水套进行说明。所述电机水套,包括:水套本体1,水套本体1的外壁设有循环水道13,循环水道13的首端设有进液口15,末端设有出液口8;循环水道13的末端还设有反向连通出液口8的折返水道11,折返水道11内的冷却液与循环水道13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水套,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将循环水道13制作在水套上,而不是制作的电机机壳2上,水套为圆筒形,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加工制作,对加工设备不需要较高的要求,加工成本低,便于装配。
第二、在循环水道13的末端设置折返水道11,在相同长度的水套上,通过折返水道11对冷却液的导流,使流至循环水道13末端的冷却液不能直接进入出液口8,而是经折返水道11反向绕圈,再进入出液口,加长了冷却水道的长度,从而延长冷却液在水道内冷却的时长,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水道13和折返水道11,采用设置在水套本体1外壁的螺旋设置的环向筋12进行分隔,实现液体的分层循环流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套本体1,液体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通过层层流道,增大液体与水套和电机机壳2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电机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循环水道13与出液口8之间设有隔离筋10。通过设置的隔离筋10,阻挡循环水道13末端的冷却液直接进入出液口8,并通过折返水道11,引导冷却液折返环绕一圈再进入出液口8,提高了冷却液的冷却效率,提升了散热效果。
可选地,隔离筋基本沿轴向延伸,对循环水道和出液口实现隔开。其中,本文所称的轴向,为沿水套本体轴线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折返水道11的末端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上引流柱6和下引流柱7,上引流柱6与下引流柱7错位设置,其中,折返水道11的末端连接出液口8。折返水道11的首端连通循环水道13的末端,在折返水道11末端设置上引流柱6和下引流柱7,引导液体流动,可以缓解液体对出液口8形成的冲击,起到缓冲的作用,也起到降噪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折返水道11的末端具有轴向扩宽的缓冲段,且缓冲段向进液口15方向扩宽;上引流柱6和下引流柱7设于缓冲段,且上引流柱6设置在远离进液口15的内壁上,下引流柱7设置在靠近进液口15的内壁上。如图2所示,在缓冲段水道截面积增大,并经上引流柱6和下引流柱7的导向,一方面液体在出液口8之前有一定的储存量,既增大了散热面积,还能够保证出液口8的液体流量,提高液体流动的连续性,从而提高散热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缓冲段区域的水道的一定宽度,保证水流的畅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上引流柱6的自由端设有上球形头,下引流柱7的端部设有下球形头。引流柱设计成圆球形比一般的直角形可以减缓流体阻力,还可以减小液体与机壳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
其中,上引流柱和6和下引流柱7与折返水道内壁相连的根部,均为圆角过渡,以起到对液体的缓冲作用;同样地,出液口的内壁拐角均圆角化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上引流柱6向出液口8方向倾斜,下引流柱7向出液口8方向倾斜,以顺应液体流动的方向,减缓流体阻力,降低流体流动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出液口8的轴向宽度大于相同周向长度的折返水道11的轴向宽度,且出液口8向进液口15方向扩宽。出口处水道面积增大,既起到增大散热面积,又可以让一部分液体储存在液体出口处,从而保证出口的液体流量,从而提高液体流动的连续性,也利于电机的良好散热。本实施例中,出液口的轴向宽度也大于循环水道的轴向宽度,出液口的扩宽也为折返水道提供空间,能够保证折返水道和循环水道的宽度,避免液体流动受阻。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引流柱、扩宽缓冲段与扩宽出液口8的结合,能够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保持液体流动连续性的效果,以及降噪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3所示,水套本体1下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轴向密封槽14,水套本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径向密封槽。水套需要与电机机壳2密封,形成密封的水道,在水套本体1下端设置双重的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结构,可以从径向和轴向对水道形成密封,提高密封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水套及电机机壳2,水套本体1同轴设于电机机壳2内,构成密封的循环水道13。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由于冷却水道设置在水套上,而不是设置在电机机壳2上,降低了水道加工的难度和加工成本,且提供了散热效果,有利于电机寿命的延长。
本实施例的电机机壳2与水套的连接方式为:水套本体1上端与电机机壳2的上端通过搅拌摩擦焊焊接,形成环向焊缝5,水套本体1下端通过轴向密封圈3与径向密封圈4与电机机壳2贴合,双重密封结构保证密封的效果。其中,本实施例所称的上端,为液体出液口8的一端,下端为液体进液口15的一端。
可选地,水套本体1的上端外壁还设有斜面9,使得水套本体1与电机机壳2之间形成缝隙,增大所容纳的液体体积,达到散热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所述的电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由于采用了这种散热良好的电机,能够降低电机的故障,提高整车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套本体(1),所述水套本体(1)的外壁设有循环水道(13),所述循环水道(13)的首端设有进液口(15),末端设有出液口(8);所述循环水道(13)的末端还设有反向连通所述出液口(8)的折返水道(11),所述折返水道(11)内的冷却液与所述循环水道(13)内的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道(13)与所述出液口(8)之间设有隔离筋(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水道(11)的末端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上引流柱(6)和下引流柱(7),所述上引流柱(6)与所述下引流柱(7)错位设置,其中,所述折返水道(11)的末端连接所述出液口(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水道(11)的末端具有轴向扩宽的缓冲段,且所述缓冲段向所述进液口(15)方向扩宽;所述上引流柱(6)和所述下引流柱(7)设于所述缓冲段,且所述上引流柱(6)设置在远离所述进液口(15)的内壁上,所述下引流柱(7)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液口(15)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流柱(6)的自由端设有上球形头,所述下引流柱(7)的端部设有下球形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流柱(6)向所述出液口(8)方向倾斜,所述下引流柱(7)向所述出液口(8)方向倾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8)的轴向宽度大于相同周向长度的所述折返水道(11)的轴向宽度,且所述出液口(8)向所述进液口(15)方向扩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本体(1)下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轴向密封槽(14),所述水套本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径向密封槽。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水套及电机机壳(2),所述水套本体(1)同轴设于所述电机机壳(2)内,构成密封的循环水道(13)。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
CN202220605619.5U 2022-03-18 2022-03-18 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Active CN216851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5619.5U CN216851649U (zh) 2022-03-18 2022-03-18 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5619.5U CN216851649U (zh) 2022-03-18 2022-03-18 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1649U true CN21685164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5619.5U Active CN216851649U (zh) 2022-03-18 2022-03-18 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16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03469A1 (de) 2022-04-07 2023-10-12 Valeo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ehäuse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mit verbesserter Abdichtung eines Kühlkanal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03469A1 (de) 2022-04-07 2023-10-12 Valeo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ehäuse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mit verbesserter Abdichtung eines Kühlkanal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51649U (zh) 电机水套、电机及汽车
CN206834901U (zh) 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机壳
CN206559178U (zh) 电机的冷却壳体、电机及电动车辆
CN109428422B (zh) 一种电机绕组端部冷却装置及冷却系统
CN108696040B (zh) 一种水冷电机壳及电机
CN106505873A (zh) 用于冷却剂通路的连接部件和冷却系统
CN105356671A (zh) 一种电机定子散热结构
CN113765282B (zh) 双电机冷却系统
CN205377538U (zh) 一种高效、无焊接的水冷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机壳
CN11127707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电机的冷却水道
CN109361286A (zh) 电机壳体及电机
CN217183090U (zh) 一种水冷电机
CN211579757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液冷机壳
CN209233633U (zh)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及汽车
CN213367539U (zh) 电动汽车用电机的水道结构、机壳及电机
CN21218332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电机的冷却水道
CN110829690A (zh) 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及电机
CN211018427U (zh) 一种电机冷却装置
CN106230172A (zh) 一种绕管式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CN214479897U (zh) 一种电机定子插管冷却装置
CN207426876U (zh) 一种电机液冷机座
CN11160041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机壳体
CN217741469U (zh) 机壳和电机
CN214850772U (zh) 一种用于提高三合一变速器电机降温效果的水套结构
CN206330460U (zh) 内管为螺旋管的油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