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0617U -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0617U
CN216850617U CN202123128076.7U CN202123128076U CN216850617U CN 216850617 U CN216850617 U CN 216850617U CN 202123128076 U CN202123128076 U CN 202123128076U CN 216850617 U CN216850617 U CN 216850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rectangular
pressing block
electrical connector
half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280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汶龙
雷虎
鲁怡
李敏
陈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Priority to CN2021231280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0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0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0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包括: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上罩壳包括压线块,所述压线块抵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上,压线块的底面上拱,与所述电连接器之间形成拱形槽,用于压紧电缆;所述压线块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上盖板,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上半筒体;所述下罩壳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下盖板,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下半筒体;所述上半筒体和所述下半筒体合围成穿线筒,将压紧后的电缆导出。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尾罩的上罩壳设有拱形槽,以替代矩形电连接器自带的压片,通过将拱形槽与矩形电连接器抵触,使拱形槽按压电缆达到限制电缆的移动空间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矩形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适用于矩形电连接器电缆的电磁屏蔽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器搭载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以完成复杂的工作。电子设备运行时,信号传输会受到环境中各种电磁干扰,如果超过设备正常工作的允许阈值,则会使之失效。因此,矩形电连接器应具备很强的电磁屏蔽能力,以屏蔽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
现有标准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不带电磁屏蔽尾罩装置,靠金属压片压紧线束,仅通过防波套屏蔽,存在严重的电磁泄漏现象,电磁屏蔽效果差,无法满足航天的各种复杂严苛场景下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屏蔽性能较强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包括: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上罩壳包括压线块,所述压线块抵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上,压线块的底面上拱,与所述电连接器之间形成拱形槽,用于压紧电缆;所述压线块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上盖板,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上半筒体;所述下罩壳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下盖板,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下半筒体;所述上半筒体和所述下半筒体合围成穿线筒,将压紧后的电缆导出。
可选的,所述压线块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抵触连接处为圆角。
可选的,所述压线块设有紧固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孔,将所述压线块固定至所述电连接器上,使所述压线块与所述电连接器抵触。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可选的,所述上半筒体和所述下半筒体通过阴阳槽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盖板的下端面设有凹槽。
可选的,所述穿线筒端面设有限位凸台。
可选的,所述电磁屏蔽尾罩由铝合金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尾罩的上罩壳设有拱形槽,以替代矩形电连接器自带的压片,通过将拱形槽与矩形电连接器抵触,使拱形槽按压电缆达到限制电缆的移动空间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尾罩整体的形状与矩形电连接器适配,上下盖板延伸至电连接器表面,增强电磁屏蔽尾罩的电磁屏蔽性能。同时,上盖板的下端面设有凹槽,以容纳电连接器上端面的凸台,避免上盖板对电连接器造成干涉。
(3)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尾罩安装时,通过凹凸阴阳槽将上罩壳与下罩壳定位安装,提高电磁屏蔽尾罩安装时的精确度,使屏蔽尾罩侧面没有缝隙,全方位屏蔽其他电子设备对矩形电连接器的电磁干扰,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
(4)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尾罩的穿线筒设有限位凸台,钢扎带可以抵靠在限位凸台上,不易滑脱。
(5)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电磁屏蔽性能可靠性高的优点,适用于航天中各种复杂严苛的场景,起到很好的抗电磁干扰效果。同时,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轻,通过螺钉即可固定在矩形电连接器上;体积小且不受安装空间的限制,与其他元器件不产生干涉,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可适用于航天各种复杂严苛的场景,起到很好的抗电磁干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罩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A为本实用新型上罩壳的仰视图,图2的B为本实用新型上罩壳的主视图,图2的C为本实用新型上罩壳的左视图,图2的D为本实用新型上罩壳的俯视图,图2的E为图2 的B图中I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罩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的A为本实用新型下罩壳的仰视图,图3的B为本实用新型下罩壳的主视图,图3的C为本实用新型下罩壳的左视图,图3的D为本实用新型下罩壳的俯视图,图3的E为图3 的B图中J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矩形电连接器内侧螺钉的位置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上罩壳和下罩壳的装配示意图。图5的A为上罩壳和下罩壳装配状态下的仰视图,图5的B为上罩壳和下罩壳装配状态下的主视图,图5的C为上罩壳和下罩壳装配状态下的左视图,图5的D为上罩壳和下罩壳装配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与矩形电连接器连接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罩壳,1.1-上盖板,1.2-圆角,1.3-拱形槽,1.4-上半筒体,1.5- 凹槽,2-下罩壳,2.1-下盖板,2.2-下半筒体,3-螺钉,4-矩形电连接器,4.1- 矩形电连接器内侧螺钉,5-阴阳槽,6-穿线筒,7-限位凸台,8-防波套,9-电缆,10-钢扎带,11-热缩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方向”是指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尾罩与矩形电连接器连接的一方。“第二方向”是指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尾罩远离矩形电连接器的一方。“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包括:上罩壳1和下罩壳2;所述上罩壳1包括压线块,所述压线块抵接于矩形电连接器4上,压线块的底面上拱,与所述电连接器之间形成拱形槽1.3,用于压紧电缆9。所述压线块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上盖板1.1,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上半筒体1.4;所述下罩壳2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下盖板 2.1,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下半筒体2.2;所述上半筒体1.4和所述下半筒体2.2合围成穿线筒6,将压紧后的电缆9导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拱形槽1.3 与矩形电连接器4抵触,拱形槽1.3替代矩形电连接器4自带的压片,按压电缆9达到限制电缆9的移动空间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压线块与矩形电连接器4的抵触连接处为圆角1.2,防止矩形电连接器4工作时,电磁屏蔽尾罩振动割伤电缆。
一些实施例中,压线块与矩形电连接器4的紧固方式为:压线块的两侧设有贯穿压线块的紧固孔,螺钉3穿过所述紧固孔固定至矩形电连接器4上,将压线块与矩形电连接器4紧固,即将上罩壳1与矩形电连接器4紧固。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上盖板1.1搭在矩形电连接器4上方,下盖板2.1 搭在矩形电连接器4下方,增强电磁屏蔽尾罩的屏蔽性能。
优选地,由于矩形电连接器4中间位置有凸台(如J7-17TK型矩形电连接器),上盖板1.1的下端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凸台的凹槽1.5,防止上罩壳1 对矩形电连接器4造成干涉。
优选地,上盖板1.1的两侧避开矩形电连接器4锁紧装置的螺钉冒头(如 J7-17TK型矩形电连接器),防止对矩形电连接器4造成干涉。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上罩壳1避开矩形电连接器内侧螺钉 4.1头部(如J36A-9TK型矩形电连接器),防止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上半筒体1.4和下半筒体2.2的合围连接处设有阴阳槽5,通过阴阳槽5将上罩壳1和下罩壳2配合定位和装配,提高电磁屏蔽尾罩安装时的精确度,使电磁屏蔽尾罩的侧面没有缝隙,达到屏蔽其他电子设备对矩形电连接器的电磁干扰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阴阳槽为凹凸结构,所述上半筒体设有凹凸阳槽,所述下半筒体设有与所述凹凸阳槽相配的凹凸阴槽。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尾罩还包括:用于包裹电缆 9的防波套8,防波套8通过钢扎带10固定在穿线筒上,防止防波套8松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穿线筒6端面设有限位凸台7,限制钢扎带10的移动,防止防波套8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选用金属材料加工,优先推荐铝合金。电缆9通过金属电磁屏蔽尾罩完全包裹,实现电磁信号完全屏蔽。
本实用新型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的安装方法如下:
(1)将电缆9焊接或压接在矩形电连接器4的插座上,用热缩膜11将多根电缆9缠绕多圈捆扎在一起,利用热风枪加热热缩膜11,使其收缩固定线束。
(2)使用螺钉3将上罩壳1固定在矩形电连接器4上,电缆9经拱形槽 1.3按压限制移动空间,使电缆9在振动环境下不会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
(3)下罩壳2通过阴阳槽5与上罩壳1定位,电缆9穿过穿线筒6,再使用螺钉3将上罩壳1和下罩壳2固定。
(4)将螺钉3连接部分表面蘸上胶液拧紧,以达到防止螺纹连接部位振动、冲击、运输等条件下产生松动的目的。
(5)将防波套8包裹电缆9,套在所述端面圆环凸台7上,防波套8末端抵靠在上罩壳上,通过钢扎带10固定在圆筒6外侧,防止防波套8松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尾罩的上罩壳设有拱形槽,以替代矩形电连接器自带的压片,通过将拱形槽与矩形电连接器抵触,使拱形槽按压电缆达到限制电缆的移动空间的目的。电磁屏蔽尾罩整体的形状与矩形电连接器适配,上下盖板延伸至电连接器表面,增强电磁屏蔽尾罩的电磁屏蔽性能。同时,上盖板的下端面还设有凹槽,以容纳电连接器上端面的凸台,避免上盖板对电连接器造成干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罩壳(1)和下罩壳(2);
所述上罩壳(1)包括压线块,所述压线块抵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上,压线块的底面上拱,与所述电连接器之间形成拱形槽(1.3),用于压紧电缆(9);
所述压线块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上盖板(1.1),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上半筒体(1.4);所述下罩壳(2)向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下盖板(2.1),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下半筒体(2.2);所述上半筒体(1.4)和所述下半筒体(2.2)合围成穿线筒(6),将压紧后的电缆(9)导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块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抵触连接处为圆角(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块设有紧固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孔,将所述压线块固定至所述电连接器上,使所述压线块与所述电连接器抵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钉(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筒体(1.4)和所述下半筒体(2.2)通过阴阳槽(5)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1)的下端面设有凹槽(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筒(6)端面设有限位凸台(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尾罩由铝合金制成。
CN202123128076.7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Active CN216850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8076.7U CN216850617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8076.7U CN216850617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0617U true CN216850617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28076.7U Active CN216850617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0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137026A (ko) 실드 커넥터
JP2017068981A (ja) コネクタ
US20220094111A1 (en)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elastic piec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9216970B (zh) 固定组件、usb插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US525979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EMI emissions
CN114156700A (zh)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CN216850617U (zh) 一种航天用矩形电连接器电磁屏蔽尾罩
TW201703359A (zh) 屏蔽殼體及插座連接器
US6707675B1 (en) EMI containment device and method
US6743052B1 (en) Electrical adapter having noise absorber
CN217823521U (zh) 一种带卡勾的插头线缆组件
JP3215995U (ja) 新型高速信号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ー
US9924608B2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N211428495U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3278052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11050186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ming method of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able of connection structure
TW201444199A (zh) 電子設備及用於電子設備中的插座連接器
JP2535528Y2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用シールドケース
CN219893615U (zh) 电子设备与数据线的配合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7444774U (zh)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10610202U (zh) 屏蔽装置及电机控制器
CN218334350U (zh) 电子装置及其电路板组件和线夹
CN218828863U (zh) 排线塞和数据存储装置
CN217691870U (zh) 一种线缆连接件及电子设备
CN216750396U (zh) 基于usb3.0的高速数据传输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