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4885U - 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4885U
CN216844885U CN202122497273.XU CN202122497273U CN216844885U CN 216844885 U CN216844885 U CN 216844885U CN 202122497273 U CN202122497273 U CN 202122497273U CN 216844885 U CN216844885 U CN 216844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cover
indoor unit
protrusion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72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锋
丁阳
赵亚兵
谭修辉
卢军
潘卫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72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4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4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4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属于空调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发光较为集中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包括盖本体和保护罩,盖本体上设有突出部,突出部与保护罩抵接,盖本体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卡扣位于盖本体的多个边缘,多个卡扣与突出部均位于盖本体的同一侧,盖本体通过多个卡扣与保护罩连接。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包括上述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较现有技术采用螺钉连接的方案,明显地降低了操作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室内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上常常需要设置电控盒,将电器用线集合在内部。电控盒通常安装在面框后方的底盘上,为方便电控盒安装,在面框上开设安装窗口,并在安装窗口上布置电器盖,以使面框外形美观。
但是为了防火需要,在电器盖的盖本体外侧还会设置一保护罩,该保护罩通常为铁皮。在将保护罩与盖本体装配的过程汇总,通常需要先将保护罩卡在盖本体上,然后进行螺丝固定,导致装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电器盖,以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包括盖本体和保护罩,所述盖本体上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保护罩抵接,所述盖本体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盖本体的多个边缘,多个所述卡扣与所述突出部均位于所述盖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盖本体通过多个所述卡扣与所述保护罩连接。
通过在盖本体上设置突出部与保护罩抵接,并且在盖本体的多个边缘上设置卡扣,扣住保护罩,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即可以方便地实现盖本体与保护罩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在连接后保证二者连接的牢固。较现有技术采用螺钉连接的方案,明显地降低了操作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本体包括平板部、折弯部和侧板部,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平板部的一端,所述平板部和所述折弯部相同的侧边均与所述侧板部连接,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位于所述平板部的远离所述折弯部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卡扣位于所述平板部与所述侧板部相邻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三卡扣位于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平板部的第三侧边。
通过在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都设置卡扣,可以从盖本体的长边,以及与盖本体的长边相邻的两侧边对保护罩进行固定。特别是在折弯部的第三侧边设置卡扣,由于保护罩需要与盖本体的外形匹配,所以进行了折弯,在折弯部的远离平板部的一端进行固定,可以有效地抵消因保护罩折弯所产生的应力,提高安装的牢固程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扣还包括第四卡扣,所述第四卡扣还位于所述折弯部与所述侧板部相邻的第四侧边。
通过在折弯部与侧板部相邻的第四侧边设置第四卡扣,避免折弯部的第四侧边外侧的保护罩远离折弯部,可以实现在盖本体的长边上分布多个卡扣,以对保护罩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提高保护罩安装的牢固程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卡扣均包括根部和压紧部,所述根部固设于所述盖本体,所述根部与所述压紧部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卡扣的所述压紧部自与所述根部固定连接的一端向自由端,顶面逐渐接近所述盖本体。
通过将至少部分的卡扣的压紧部的顶面设置成自其与根部固定连接的一端向自由端逐渐接近盖本体,由于保护罩并非绝对刚体,与这些卡扣接触的部位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这些卡扣的存在,并不会造成保护罩的对应部位无法卡入到压紧部中。将保护罩安装在盖本体上时,可以将保护罩与这些卡扣接触的部位直接下压,可以直接将这些部位安装至压紧部下方,提高了安装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紧部的自由端设有倒角,和/或,所述根部的顶端设有倒角。
在压紧部的自由端和/或根部的顶端设置倒角,可以减少边角锋利划伤操作人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突出部包括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平板部。
与设置在第一侧边的第一卡扣、第二侧边的第二卡扣和第三侧边的第三卡扣向盖本体压紧保护罩相互配合,通过将第一突出部设置在平板部,可以利用第一突出部向外顶起保护罩。在保护罩的边缘部分向内压,在保护罩的中心向外顶,使得保护罩在安装于盖本体时产生些微的弹性形变,从而防止保护罩在盖本体安装时发生晃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突出部还包括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折弯部。
与设置在折弯部的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向盖本体压紧保护罩相配合,通过将第二突出部设置在折弯部,可以向外顶起保护罩。在保护罩的边缘部分向内压,在保护罩的中心向外顶,使得保护罩在安装于盖本体时产生些微的弹性形变,从而防止保护罩在盖本体安装时发生晃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突出部为L形,和/或,所述第二突出部为回字形。
将第一突出部设置为L形,可以使得第一突出部能够与外形大致为L形的平板部匹配,即,保护罩被第一突出部顶起的区域更大也与平板部的外形一致,保护罩有更多的部位处于紧绷的状态,从而增加保护罩与盖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保护罩的安装牢固程度。
另外,将第二突出部设置为回字形,可以使得保护罩的位于折弯部外的部分,在各个角度上均能够被第二突出部顶起,从而增加了保护罩中有作用力存在的区域,减少了保护罩处于松弛状态部分的比例,以提高保护罩的安装牢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
通过在空调室内机中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相应地,该空调室内机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以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通过在空调中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相应地,该空调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5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中的盖本体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6的右视图;
图8为图6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9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中的保护罩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图11为图9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盖本体;200-保护罩;
110-平板部;120-折弯部;130-侧板部;140-卡扣;141-第一卡扣;142-第二卡扣;143-第三卡扣;144-第四卡扣;148-根部;149-压紧部;150-突出部;151-第一突出部;152-第二突出部;210-下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包括盖本体100和保护罩200,盖本体100上设有突出部150,突出部150与保护罩200抵接,盖本体100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140,卡扣140位于盖本体100的多个边缘,多个卡扣140与突出部150均位于盖本体100的同一侧,盖本体100通过多个卡扣140与保护罩200连接。
具体的,保护罩200可以为钢板。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40的朝向盖本体100一侧的表面与盖本体100之间的卡槽高度可以是0.9mm,而突出部150的高度可以为0.2mm,钢板的厚度可以为0.75mm,0.75+0.2>0.9,所以保护罩200的与突出部150接触的部位被突出部150向远离盖本体100的方向顶起,而保护罩200的与卡扣140接触的部位被卡扣140压向盖本体100。即,保护罩200在被固定在盖本体100之后,是存在着些微的形变的,该形变是可以使得保护罩200与盖本体100的卡扣140和突出部150均一直存在着压力,从而提高了固定的可靠性。
通过在盖本体100上设置突出部150与保护罩200抵接,并且在盖本体100的多个边缘上设置卡扣140,扣住保护罩200,可以通过卡扣140连接的方式即可以方便地实现盖本体100与保护罩200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在连接后保证二者连接的牢固。较现有技术采用螺钉连接的方案,明显地降低了操作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由于拆卸空调室内机电器盖,也是将空调室内机电器盖整体从电器盒上拆下,而不是将保护罩200从盖本体100拆下。所以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也不会对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拆装产生负面影响。
图5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中的盖本体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图6的右视图。如图5-图7所示,优选的,盖本体100包括平板部110、折弯部120和侧板部130,折弯部120位于平板部110的一端,平板部110和折弯部120相同的侧边均与侧板部130连接,卡扣140包括第一卡扣141、第二卡扣142和第三卡扣143,第一卡扣141位于平板部110的远离折弯部120的第一侧边,第二卡扣142位于平板部110与侧板部130相邻的第二侧边,第三卡扣143位于折弯部120远离平板部110的第三侧边。
具体的,平板部110可以为L形,L形一横的部分与折弯部120连接,L形一竖的部分与侧板部130连接。即,靠近折弯部120的平板部110的局部,比远离折弯部120的平板部110的局部宽度大。而第二卡扣142可以位于平板部110的第二侧边的中部的更靠近第一侧边的位置。
图9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中的保护罩的主视图;图10为图9的左视图;图11为图9的右视图。如图9-图11所示,相应的,保护罩200覆盖了上述的平板部110、折弯部120,而保护罩200在上述的侧板部130的外侧不进行覆盖,所以保护罩200图9所示的左边缘可以被位于第二侧边的第二卡扣142和位于下述的第四侧边的第四卡扣144卡住。而保护罩200还具有下延伸部210,当保护罩200安装于盖本体100之后,下延伸部210与上述的侧板部130分别位于折弯部120的相对的两侧。
通过在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都设置卡扣140,可以从盖本体100的长边,以及与盖本体100的长边相邻的两侧边对保护罩200进行固定。特别是在折弯部120的第三侧边设置卡扣140,由于保护罩200需要与盖本体100的外形匹配,所以进行了折弯,在折弯部120的远离平板部110的一端进行固定,可以有效地抵消保护罩200因折弯所产生的应力,提高安装的牢固程度。
如图5-图7所示,优选的,卡扣140还包括第四卡扣144,第四卡扣144还位于折弯部120与侧板部130相邻的第四侧边。
通过在折弯部120与侧板部130相邻的第四侧边设置第四卡扣144,避免折弯部120的第四侧边外侧的保护罩200远离折弯部120,可以实现在盖本体100的长边上分布多个卡扣140,以对保护罩200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提高保护罩200安装的牢固程度。
图8为图6的A部局部放大图。如图8所示,优选的,每个卡扣140均包括根部148和压紧部149,根部148固设于盖本体100,根部148与压紧部149固定连接;至少部分卡扣140的压紧部149自与根部148固定连接的一端向自由端,顶面逐渐接近盖本体10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142、第三卡扣143和第四卡扣144的压紧部149,自与根部148固定连接的一端向自由端,顶面逐渐接近安装各自卡扣140的盖本体100。而第一卡扣141的顶面与盖本体100的安装第一卡扣141的部位平行,可以在向盖本体100上安装保护罩200时,先将保护罩200的一条侧边插入第一卡扣141与盖本体100之间的空间中,将保护罩200的对应部位从其余的几个卡扣140处按下即可。
当然,将所有的卡扣140均设置成上述的压紧部149顶面倾斜的形式,也可以实现提高安装效率的技术效果。只不过,操作人员在装配时,由于无法先将一条边进行定位,可能存在着不如上述的只将三个卡扣140如此设置的方案安装速度更快的风险。
通过将至少部分的卡扣140的压紧部149的顶面设置成自其与根部148固定连接的一端向自由端逐渐接近盖本体100,由于保护罩200并非绝对刚体,与这些卡扣140接触的部位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这些卡扣140的存在并不会造成保护罩200的对应部位无法卡入到压紧部149中。将保护罩200安装在盖本体100上时,可以将保护罩200与这些卡扣140接触的部位直接下压,可以直接将这些部位安装至压紧部149下方,提高了安装效率。
如图8所示,优选的,压紧部149的自由端设有倒角,和/或,根部148的顶端设有倒角。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压紧部149的自由端和根部148的顶端均设置倒角。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仅仅在压紧部149的自由端或仅仅在根部148的顶端设置倒角。具体的,倒角可以采用圆角的形式,更具体的,圆角的半径可以为0.5mm。
在压紧部149的自由端和/或根部148的顶端设置倒角,可以减少边角锋利划伤操作人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如图2和图5所示,优选的,突出部150包括第一突出部151,第一突出部151位于平板部110。
与设置在第一侧边的第一卡扣141、第二侧边的第二卡扣142和第三侧边的第三卡扣143向盖本体100压紧保护罩200相互配合,通过将第一突出部151设置在平板部110,可以利用第一突出部151向外顶起保护罩200。在保护罩200的边缘部分向内压,在保护罩200的中心向外顶,使得保护罩200在安装于盖本体100时产生些微的弹性形变,从而防止保护罩200在盖本体100安装时发生晃动。
如图2和图5所示,优选的,突出部150还包括第二突出部152,第二突出部152位于折弯部120。
与设置在折弯部120的第三卡扣143和第四卡扣144向盖本体100压紧保护罩200相配合,通过将第二突出部152设置在折弯部120,可以向外顶起保护罩200。在保护罩200的边缘部分向内压,在保护罩200的中心向外顶,使得保护罩200在安装于盖本体100时产生些微的弹性形变,从而防止保护罩200在盖本体100安装时发生晃动
如图2和图5所示,优选的,第一突出部151为L形,和/或,第二突出部152为回字形。
将第一突出部151设置为L形,可以使得第一突出部151能够与外形大致为L形的平板部110匹配,即,保护罩200被第一突出部151顶起的区域更大也与平板部110的外形一致,保护罩200有更多的部位处于紧绷的状态,从而增加保护罩200与盖本体100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保护罩200的安装牢固程度。
另外,将第二突出部152设置为回字形,可以使得保护罩200的位于折弯部120外的部分,在各个角度上均能够被第二突出部152顶起,从而增加了保护罩200中有作用力存在的区域,减少了保护罩200处于松弛状态部分的比例,以提高保护罩200的安装牢固程度。
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突出部151,可以仅为一条与第二侧边平行的凸棱;第二突出部152,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或腰孔形或倒角矩形。同样可以实现大致相当于上述的L形或回字形的效果。
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突出部151和第二突出部152还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凸台的形式,当选用多个凸台的形式时,多个凸台的高度应该相等。
本实施例的动作原理为:
当需要将保护罩200安装在盖本体100上时,可以将保护罩200的图9所示的上部边缘插入第一卡扣141与盖本体100之间的空间中,具体插入的方向可以为图2所示的右下向左上的方向,然后将保护罩200的其它的边缘,向盖本体100的方向按下。由于保护罩200并非绝对刚体,所以在保护罩200与各个卡扣140的顶面接触时,保护罩200的相应部位会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的方向为背离盖本体100的方向。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可以使得保护罩200克服该弹性形变所需要的作用力,以将保护罩200的相应部位按到卡扣140与盖本体100之间的卡槽内。
本申请还提供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
通过在空调室内机中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相应地,该空调室内机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通过在空调中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相应地,该空调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本体(100)和保护罩(200),所述盖本体(100)上设有突出部(150),所述突出部(150)与所述保护罩(200)抵接,所述盖本体(100)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扣(140),所述卡扣(140)位于所述盖本体(100)的多个边缘,多个所述卡扣(140)与所述突出部(150)均位于所述盖本体(100)的同一侧,所述盖本体(100)通过多个所述卡扣(140)与所述保护罩(2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100)包括平板部(110)、折弯部(120)和侧板部(130),所述折弯部(120)位于所述平板部(110)的一端,所述平板部(110)和所述折弯部(120)相同的侧边均与所述侧板部(130)连接,所述卡扣(140)包括第一卡扣(141)、第二卡扣(142)和第三卡扣(143),所述第一卡扣(141)位于所述平板部(110)的远离所述折弯部(120)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卡扣(142)位于所述平板部(110)与所述侧板部(130)相邻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三卡扣(143)位于所述折弯部(120)远离所述平板部(110)的第三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40)还包括第四卡扣(144),所述第四卡扣(144)还位于所述折弯部(120)与所述侧板部(130)相邻的第四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扣(140)均包括根部(148)和压紧部(149),所述根部(148)固设于所述盖本体(100),所述根部(148)与所述压紧部(149)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卡扣(140)的所述压紧部(149)自与所述根部(148)固定连接的一端向自由端,顶面逐渐接近所述盖本体(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149)的自由端设有倒角,和/或,所述根部(148)的顶端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50)包括第一突出部(151),所述第一突出部(151)位于平板部(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50)还包括第二突出部(152),所述第二突出部(152)位于折弯部(1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51)为L形,和/或,所述第二突出部(152)为回字形。
9.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电器盖。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122497273.XU 2021-10-15 2021-10-15 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Active CN216844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7273.XU CN216844885U (zh) 2021-10-15 2021-10-15 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7273.XU CN216844885U (zh) 2021-10-15 2021-10-15 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4885U true CN21684488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8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7273.XU Active CN216844885U (zh) 2021-10-15 2021-10-15 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4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09796B2 (ja) 高周波遮蔽アセンブリ支持体
CN216844885U (zh) 空调室内机电器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US20040115966A1 (en) Land grid array socket with reinforcing plate
CN218846461U (zh) 网罩、网罩安装结构及暖风机
CN206946145U (zh) 显示器框架组件及显示器
US11761471B2 (en) Snap-in socket panel with night lamp
WO2021120598A1 (zh) 端子密封装置及空调器
CN210861451U (zh) 空调室外机的底盘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CN209032224U (zh) 内胆组件及洗碗机
CN108317624B (zh) 窗式空调器面板装配结构、窗式空调器
CN217584665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0399240U (zh) 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6128339U (zh)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CN210425585U (zh) 具有弹性支脚的显示盒组件及热水器
CN110827674A (zh) 一种显示板安装结构及空调装置
CN217216300U (zh) 一种防止ecu模块脱落的卡扣机构
CN220852380U (zh) 一种过滤网及移动空调
CN218041997U (zh) 用于电控盒的接地片、电控盒盖和电控盒
CN214189266U (zh) 一种汽车后三角窗饰条的卡扣
CN218410119U (zh) 一种网罩装配结构、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5637922U (zh) 壳体组件和移动空调器
CN219868447U (zh) 一种空调盖板安装组件和空调器
CN21979736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3931218U (zh) 空调室外机的安装组件和空调器
CN218001797U (zh) 空调壳体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