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2235U -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2235U
CN216842235U CN202220217738.3U CN202220217738U CN216842235U CN 216842235 U CN216842235 U CN 216842235U CN 202220217738 U CN202220217738 U CN 202220217738U CN 216842235 U CN216842235 U CN 216842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vane
butt joint
pump
pump shaft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177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梅
蒋敦军
刘肖
周永杰
杨小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redo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redo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redo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redo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177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2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2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2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包括泵壳本体、泵轴、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均包括导叶本体及隔板,所述导叶本体中部开设有穿口部,所述导叶本体于穿口部处固定设置有导叶套,所述导叶套包括对接凸环,所述对接凸环置于穿口部内侧,所述泵轴贯穿对接凸环设置,所述对接凸环将穿口部与泵轴隔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叶本体的穿口部处设置有导叶套,配合在导叶套上设置对接凸环,泵轴贯穿对接凸环设置,利用对接凸环将导叶本体与泵轴隔开,从而在泵轴进行转动时能避免导叶本体与泵轴之间产生摩擦,提高了导叶本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级中开泵在泵轴中间装有多级叶轮,每个叶轮均配有一导叶引流,所述导叶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叶轮置于导叶与隔板围设而成的空间内,导叶中部开设有穿口部,以便泵轴贯穿导叶设置;泵轴的两端用轴承座支撑并置于轴承座内,轴封装置对称布置在泵的首段和尾段泵轴伸出部分,由于叶轮排列在泵轴上,每级叶轮转动后会给液体做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转动时液体会通过隔板的液体入口进入到叶轮与隔板、导叶围设而成的液体流道内,进而实现对液体的输送操作。
为保证从隔板的液体入口处的液体能顺利通过液体流道进行输送,一般来说,尽量使得泵轴周侧与导叶的穿口部尽量贴合设置,如此结构往往会对导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导叶需要整体进行更换,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维修成本。
故而亟需提出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降低泵轴转动过程中对导叶的损害,提高导叶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包括泵壳本体、泵轴、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所述泵壳本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装配而成,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出水端口及进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与进水端口通过连接管进行连通;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围设形成有泵腔,所述泵轴置于泵腔内;所述泵轴上设置有正向叶轮及反向叶轮,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套设在正向叶轮外侧部,所述反向导叶组件套设在反向叶轮外侧部;
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均包括导叶本体及隔板,所述导叶本体与隔板对接设置,所述导叶本体中部开设有穿口部,所述导叶本体于穿口部处固定设置有导叶套,所述导叶套包括对接凸环,所述对接凸环置于穿口部内侧,所述泵轴贯穿对接凸环设置,所述对接凸环将穿口部与泵轴隔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叶本体一侧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导叶套包括固定环部,所述固定环部置于对接槽内,所述对接凸环由固定环部内侧缘朝一侧凸伸形成;所述导叶本体上于对接槽底端部开设有第一对接孔,所述固定环部上间隔开设有第二对接孔,所述第二对接孔与第一对接孔匹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部通过螺栓件固定在导叶本体上,所述螺栓件贯穿第二对接孔并卡置于第一对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壳本体内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将所述泵腔分割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泵轴贯穿支板设置,所述正向叶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反向叶轮设置在第二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正向导叶组件依次并列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多个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将第一腔体依次分割为首级吸水室、多个第一过渡流道及中间流道,多个所述反向导叶组件依次并列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多个所述反向导叶组件将第二腔体依次分割为次级吸水室、至少一个第二过渡流道及出水流道,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吸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吸水口与首级吸水室连通设置,所述出水口与出水流道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端口与中间流道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端口与次级吸水室连通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上支板,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下支板,所述上支板与下支板对接设置,所述上支板与下支板组合成支板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环柱体,所述环柱体上开设有支撑环槽,所述泵轴贯穿支撑环槽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上均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设置在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的下半部;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凸块卡持在卡槽内;所述上壳体于首级吸水室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正向导叶组件设置,所述上壳体于次级吸水室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反向导叶组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泵轴两端卡置在轴承座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壳本体由水平中开的上壳体及下壳体装配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通过在导叶本体的穿口部处设置有导叶套,配合在导叶套上设置对接凸环,泵轴贯穿对接凸环设置,利用对接凸环将导叶本体与泵轴隔开,从而在泵轴进行转动时能避免导叶本体与泵轴之间产生摩擦,当导叶套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只需要单独对导叶套进行更换,即可实现对产品的维修操作,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导叶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隐藏上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烟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泵轴与轴承座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正向导叶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叶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包括泵壳本体100、泵轴200、正向导叶组件310及反向导叶组件320,所述泵壳本体100由水平中开的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装配而成,所述上壳体110与下壳体120围设形成有泵腔400,所述泵轴200置于泵腔400内,所述正向导叶组件310及反向导叶组件320分别卡置于泵壳本体100的泵腔400内;所述下壳体120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轴承座500,所述泵轴200两端卡置在轴承座500内;所述上壳体110上开设有出水端口111及进水端口112,所述出水端口111与进水端口112通过连接管600进行连通;所述泵轴200上设置有正向叶轮210及反向叶轮220,所述正向导叶组件310套设在正向叶轮210外侧部,用于将正向叶轮210输送过来的液体进行导流,进而方便正向叶轮210转动实现对液体的做功效果;所述反向导叶组件320套设在反向叶轮220外侧部,用于将反向叶轮220输送过来的的液体进行导流,进而方便反向叶轮220转动实现对液体的做功效果。
所述正向导叶组件310及反向导叶组件320均包括导叶本体301及隔板302,所述隔板302中部开设有液体入口3021,所述导叶本体301与隔板302对接设置,所述正向叶轮210及反向叶轮220分别设置在导叶本体301与隔板302围设而成的空间内。
所述导叶本体301中部开设有穿口部3011,所述导叶本体301于穿口部3011处固定设置有导叶套303,所述导叶套303包括对接凸环3031,所述对接凸环3031置于穿口部3011内侧,所述泵轴200贯穿对接凸环3031设置,所述对接凸环3031将穿口部3011与泵轴200隔开,从而在泵轴200进行转动时能避免导叶本体301与泵轴200之间产生摩擦,而通过对导叶套303的磨损来替代对导叶本体301的磨损,当导叶套303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只需要单独对导叶套303进行更换,即可实现对产品的维修操作,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导叶本体30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导叶本体301一侧开设有对接槽3012,所述导叶套303包括固定环部3032,所述固定环部3032置于对接槽3012内,所述对接凸环3031由固定环部3032内侧缘朝一侧凸伸形成;所述导叶本体301上于对接槽3012底端部开设有第一对接孔3013,所述固定环部3032上间隔开设有第二对接孔3033,所述第二对接孔3033与第一对接孔3013匹配设置,所述固定环部3032通过螺栓件304固定在导叶本体301上,所述螺栓件304贯穿第二对接孔3033并卡置第一对接孔3013内,以保证导叶套303与导叶本体301的稳定连接;当泵轴200进行转动时,泵轴200在转动的同时会尽量靠近对接凸环3031,避免部分液体流入至泵轴200与对接凸环3031之间的间隙,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由于泵轴200与对接凸环3031的靠近,泵轴200与对接凸环3031之间会产生摩擦效果,进而会对泵轴200及对接凸环3031造成磨损,由于泵轴200在制造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往往对接凸环3031造成的磨损量大,当对接凸环3031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单独对导叶套303进行更换,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维修成本;同时,由于导叶本体301与泵轴200之间通过导叶套303进行隔开,有效降低了泵轴200对导叶本体301造成的磨损,提高了导叶本体301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壳本体100内设置有支板130,所述支板130将泵腔400分割为第一腔体410及第二腔体420,所述泵轴200贯穿支板130设置,所述正向叶轮210设置在第一腔体410内,所述反向叶轮220设置在第二腔体420内;具体地,所述上壳体110内设置有上支板131,所述下壳体120内设置有下支板132,所述上支板131与下支板132对接设置,所述上支板131与下支板132组合成支板130构造。
多个所述正向导叶组件310依次并列设置在第一腔体410内,多个所述正向导叶组件310将第一腔体410从左至右依次分割为首级吸水室411、多个第一过渡流道412及中间流道413,多个所述反向导叶组件320依次并列设置在第二腔体420内,多个所述反向导叶组件320将第二腔体420从右至左依次分割为次级吸水室421、至少一个第二过渡流道422及出水流道423,所述下壳体120上开设有吸水口121及出水口122,所述吸水口121与首级吸水室411连通设置,所述出水口122与出水流道423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端口111与中间流道413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端口112与次级吸水室421连通设置。
当正向叶轮210及反向叶轮220随着泵轴200同步进行转动时,外部液体从吸水口121进入到首级吸水室411内,通过液体入口3021进入到正向导叶组件310内,再通过正向叶轮210转动对液体做功,使其能量增加,进入到首级吸水室411内的液体依次通过多个第一过渡流道412后进入到中间流道413,再利用连接管600将中间流道413内的液体输送至次级吸水室421,进入到次级吸水室421内的液体通过液体入口3021进入到反向导叶组件320内,再通过反向叶轮220转动继续对液体做功,进一步使其能量增加,进入到次级吸水室421内的液体依次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过渡流道422后进入到出水流道423,最终将液体源源不断的从出水口122送出。
所述正向导叶组件310及反向导叶组件320上均设置有限位凸块305,所述限位凸块305设置在正向导叶组件310及反向导叶组件320的下半部;所述下壳体120内设置有卡槽123,所述限位凸块305卡持在卡槽123内,以对正向导叶组件310及反向导叶组件320的下半部分进行限位;所述上壳体110于首级吸水室411内设置有限位板113,所述限位板113靠近正向导叶组件310设置,所述上壳体110于次级吸水室421内设置有限位块114,所述限位块114靠近反向导叶组件320设置;当泵轴200转动带动正向叶轮210开始转动时,外部液体经由吸水口121进入到首级吸水室411内,并随着正向叶轮210的转动逐步提高液体流速,使得中间流道413内的液体对正向导叶组件310的压力大于首级吸水室411内的液体对正向导叶组件310压力,处于第一腔体410内的正向导叶组件310受到向左的作用力,由于正向导叶组件310的下半部分抵压在卡槽123内,正向导叶组件310的上半部抵压在限位板113上,从而抵消掉液体对正向导叶组件310施加的作用力,有效避免了正向导叶组件310因受到液体压力而造成的形变,降低正向叶轮210与正向导叶组件310之间的摩擦效果,进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中间流道413内的液体通过连接管600进入到次级吸水室421,并随着反向叶轮220的转动逐步提高液体流速,使得出水流道423内的液体对反向导叶组件320的压力大于次级吸水室421内的液体对反向导叶组件320压力,处于第二腔体420内的反向导叶组件320受到向右的作用力,由于反向导叶组件320的下半部分抵压在卡槽123内,反向导叶组件320的上半部抵压在限位块114上,从而抵消掉液体对反向导叶组件320施加的作用力,有效避免了反向导叶组件320因受到液体压力而造成的形变,降低反向叶轮220与反向导叶组件320之间的摩擦效果,进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板130上设置有环柱体133,所述环柱体133上开设有支撑环槽134,所述泵轴200贯穿支撑环槽134设置;具体地,所述上支板131中部设置有上环柱1311,所述下支板132中部设置有下环柱1321,所述上环柱1311与下环柱1321对接设置,所述上环柱1311与下环柱1321组成环柱体133构造。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向叶轮210及反向叶轮220为常规的离心叶轮构造,本身不涉及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正向叶轮210及反向叶轮220可通过卡扣方式安装在泵轴200上随泵轴200一起转动,所述正向叶轮210及反向叶轮220相反地装配在泵轴200上,以使得泵轴200承受的轴向力尽量维持平衡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时,外部驱动装置带动泵轴200进行转动,泵轴200在转动的同时会尽量靠近对接凸环3031,避免部分液体流入至泵轴200与对接凸环3031之间的间隙,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由于泵轴200与对接凸环3031的靠近,泵轴200与对接凸环3031间会产生摩擦效果,进而会对泵轴200及对接凸环3031造成磨损,由于泵轴200在制造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往往对接凸环3031造成的磨损量大,当对接凸环3031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单独对导叶套进行更换,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维修成本;同时,由于导叶本体301与泵轴200之间通过导叶套303进行隔开,有效降低了泵轴200对导叶本体301造成的磨损,提高了导叶本体301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通过在导叶本体301的穿口部3011处设置有导叶套303,配合在导叶套303上设置对接凸环3031,泵轴200贯穿对接凸环3031设置,利用对接凸环3031将导叶本体301与泵轴200隔开,从而在泵轴200进行转动时能避免导叶本体301与泵轴200之间产生摩擦,当导叶套303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只需要单独对导叶套303进行更换,即可实现对产品的维修操作,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导叶本体30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本体、泵轴、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所述泵壳本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装配而成,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出水端口及进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与进水端口通过连接管进行连通;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围设形成有泵腔,所述泵轴置于泵腔内;所述泵轴上设置有正向叶轮及反向叶轮,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套设在正向叶轮外侧部,所述反向导叶组件套设在反向叶轮外侧部;
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均包括导叶本体及隔板,所述导叶本体与隔板对接设置,所述导叶本体中部开设有穿口部,所述导叶本体于穿口部处固定设置有导叶套,所述导叶套包括对接凸环,所述对接凸环置于穿口部内侧,所述泵轴贯穿对接凸环设置,所述对接凸环将穿口部与泵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本体一侧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导叶套包括固定环部,所述固定环部置于对接槽内,所述对接凸环由固定环部内侧缘朝一侧凸伸形成;所述导叶本体上于对接槽底端部开设有第一对接孔,所述固定环部上间隔开设有第二对接孔,所述第二对接孔与第一对接孔匹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部通过螺栓件固定在导叶本体上,所述螺栓件贯穿第二对接孔并卡置于第一对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本体内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将所述泵腔分割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泵轴贯穿支板设置,所述正向叶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反向叶轮设置在第二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正向导叶组件依次并列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多个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将第一腔体依次分割为首级吸水室、多个第一过渡流道及中间流道,多个所述反向导叶组件依次并列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多个所述反向导叶组件将第二腔体依次分割为次级吸水室、至少一个第二过渡流道及出水流道,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吸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吸水口与首级吸水室连通设置,所述出水口与出水流道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端口与中间流道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端口与次级吸水室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上支板,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下支板,所述上支板与下支板对接设置,所述上支板与下支板组合成支板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环柱体,所述环柱体上开设有支撑环槽,所述泵轴贯穿支撑环槽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上均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设置在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的下半部;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凸块卡持在卡槽内;所述上壳体于首级吸水室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正向导叶组件设置,所述上壳体于次级吸水室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反向导叶组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泵轴两端卡置在轴承座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本体由水平中开的上壳体及下壳体装配而成。
CN202220217738.3U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Active CN216842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7738.3U CN216842235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7738.3U CN216842235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2235U true CN21684223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17738.3U Active CN216842235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2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7348B (zh) 叶轮及使用该叶轮的泵
US5704761A (en) Full-circumferential flow pump
CN216842235U (zh)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CN103850981A (zh) 医用或牙科用的风机
CN216842236U (zh) 一种多级中开泵隔板密封环结构
CN211039051U (zh) 复合式自吸离心泵
CN114483593B (zh) 一种自平衡多级中开泵设备
CN216842239U (zh) 一种多级中开泵壳体挡板结构
CN216842237U (zh) 一种多级中开泵壳体限位结构
CN217926355U (zh)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CN217029322U (zh) 一种多级中开泵轴承冷却结构
CN215719529U (zh) 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
CN216842238U (zh) 一种多级中开泵转轴支撑结构
CN108999792B (zh) 一种叶轮空气泵
CN213478663U (zh) 一种卧式管道离心消防水泵
CN111980947A (zh) 一种叶轮及旋涡式气泵
CN212296926U (zh) 一种双进气电动离心压缩机
CN210718119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
CN114439754B (zh) 一种自平衡双吸多级中开泵设备
CN217029324U (zh) 一种多级中开泵壳体安装结构
CN221169992U (zh) 静涡旋组件和具有其的涡旋压缩机
CN212028075U (zh) 一种多极离心泵
CN212360291U (zh) 一种多级潜水泵用叶轮组件
US20160369796A1 (en) Integrated Motor-Pump
CN112555161B (zh) 一种具有寿命长的自吸式立式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