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6677U - 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 Google Patents

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6677U
CN216836677U CN202123301606.3U CN202123301606U CN216836677U CN 216836677 U CN216836677 U CN 216836677U CN 202123301606 U CN202123301606 U CN 202123301606U CN 216836677 U CN216836677 U CN 216836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ack
synchronous belt
elevator
car
knaps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16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敏
吴凯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Yisheng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Yisheng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Yisheng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Yisheng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16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6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6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6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该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包括导轨、驱动组件、从动组件、同步带、避震夹板组件、背包架、轿底托架和轿厢组件,其中:驱动组件的驱动主机的输出轴的两端安装有齿主动轮;从动组件包括支撑板和无齿从动轮,无齿从动轮转动连接于支撑板;同步带绕有齿主动轮和无齿从动轮设置,且同步带的两端连接于避震夹板组件;背包架可拆卸地连接于避震夹板组件的夹板座;轿底托架连接于背包架,轿厢组件的轿厢安装于轿底托架。该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保,且能够减小轿厢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从而提高了乘梯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现有的家用电梯一般采用钢丝绳进行曳引,不但结构较为复杂,安装维保的成本较高,且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导致乘梯的舒适性较差。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该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保,且能够减小轿厢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从而提高了乘梯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能够安装于电梯井道中,所述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包括:
导轨,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导轨正对设于所述电梯井道中;
驱动组件,包括主机底座和驱动主机;所述主机底座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所述驱动主机连接于所述主机底座,所述驱动主机的输出轴的两端安装有齿主动轮;
从动组件,包括支撑板和无齿从动轮;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的一侧,且能够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侧壁;所述无齿从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同步带,绕过所述有齿主动轮和所述无齿从动轮设置,所述同步带的内表面设有齿形结构,所述同步带的齿形结构和所述有齿主动轮的齿形结构相同;
避震夹板组件,包括有齿夹板、无齿夹板、连接杆、夹板座、避震弹簧和紧固螺母,其中:所述有齿夹板的齿形结构和所述同步带的齿形结构相同;所述无齿夹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有齿夹板具有齿形结构的一侧;所述无齿夹板的一端具有凹槽,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夹板座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能够穿过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部垂直于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具有连接孔;所述避震弹簧穿过所述连接杆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外螺纹,用于顶抵所述避震弹簧;
背包架,包括第一背包梁和第二背包梁,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滑动连接所述导轨,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孔;
轿底托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轿厢组件,具有轿厢,所述轿厢的底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轿底托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
保护支柱组件,包括下保护支柱和上保护支柱,所述下保护支柱靠近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置,用于防止所述背包架向下运动时蹲坑;所述上保护支柱靠近所述电梯井道的顶部设置,用于防止所述背包架向上运动时冲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下保护支柱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机底座,所述第二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往复转动;
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端靠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侧壁;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端靠于所述导轨,用于防止所述背包架向下运动时蹲坑。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上保护支柱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背包架,所述第四端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往复转动;
在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上保护支柱处于在水平状态;在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上保护支柱处于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上保护支柱能够顶抵所述支撑板,用于防止所述背包架向上运动时冲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的侧面设有导靴,所述导靴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靴包括导靴座、滚轮轴、滚轮、靴衬板和靴衬;
其中,所述滚轮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导靴座;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滚轮轴;所述靴衬板安装于所述导靴座,所述靴衬固定安装于所述靴衬板;所述靴衬和所述导轨的一个工作面接触,所述滚轮与所述导轨的另一个工作面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的侧面设有两个所述导靴;一个所述导靴位于所述第一背包梁靠近所述轿底托架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导靴位于所述第一背包梁远离所述轿底托架的一端,且两个所述导靴的设置方式为背对背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包括包布层、带背层、强力层和带齿层;
其中,所述带背层设于所述包布层的表面;所述强力层设于所述带背层远离所述包布层的表面,所述强力层中设置有钢丝;所述带齿层设于所述强力层远离所述带背层的表面,所述带齿层远离所述强力层的表面具有齿形结构,所述带齿层的齿形结构和所述有齿主动轮的齿形结构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
安全器件,包括限速器组件、安全钳和联动装置;所述限速器组件包括限速器、钢丝绳和张紧装置;所述限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张紧装置靠近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置,且固定连接于两根所述导轨之间;所述联动装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之间;
所述安全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全钳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的两侧;
其中,所述安全钳的提拉装置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限速器的转动轮和所述张紧装置的转动轮设置,且所述钢丝绳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
控制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主机,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主机带动所述轿厢沿所述导轨上下往复移动。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驱动主机的输出轴的两端安装有齿主动轮,无齿从动轮转动连接于从动组件的支撑板,同步带绕过有齿主动轮和无齿从动轮设置,同步带的齿形结构和有齿主动轮的齿形结构相同,同步带的两端连接于避震夹板组件,而背包架可拆卸地连接于避震夹板组件的夹板座,轿底托架连接于背包架,轿厢组件的轿厢安装于轿底托架。由此,驱动主机驱动有齿主动轮转动,带动同步带绕有齿主动轮和无齿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背包架、轿底托架和轿厢沿导轨上下往复移动。
由于同步带的齿形结构和有齿主动轮的齿形结构相同,在避震夹板组件的无齿夹板紧固连接于有齿夹板时,无齿夹板和有齿夹板即可夹紧同步带,从而实现了同步带和避震夹板组件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安装维保。
同时,夹板座和避震弹簧依次穿入连接杆,紧固螺母螺纹连接于连接杆的外螺纹,能够顶抵避震弹簧,而背包架的第一背包梁和第二背包梁连接于夹板座。由此,在背包架出现竖直向上的振动时,位于下部的避震弹簧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在背包架出现竖直向下的振动时,位于上部的避震弹簧也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
因此,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能够减小轿厢运行过程中的振动,进而提高了乘梯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从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有齿从动轮、无齿从动轮、同步带和避震夹板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同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方式背包架和避震夹板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方式有齿夹板和无齿夹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方式背包架和轿底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方式轿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下保护支柱和主机底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上保护支柱和背包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导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限速器组件的布置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钢丝绳、联动装置和安全钳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00、电梯井道;1、导轨;2、驱动组件;21、主机底座;22、驱动主机;220、有齿主动轮;23、防振橡胶;3、从动组件;31、支撑板;32、无齿从动轮;33、转动轴;34、轴承座;4、同步带;41、包布层;42、带背层;43、强力层;430、钢丝;44、带齿层;5、避震夹板组件;51、有齿夹板;52、无齿夹板;520、凹槽;53、连接杆;54、夹板座;541、第一部;5410、开口;542、第二部;5420、连接孔;55、避震弹簧;56、紧固螺母;57、垫片;6、背包架;61、第一背包梁;62、第二背包梁;7、轿底托架;8、轿厢组件;81、轿厢;82、门机;83、竖直支架;84、斜拉支架;9、保护支柱组件;91、下保护支柱;911、第一端;912、第二端;92、上保护支柱;921、第三端;922、第四端;93、连接架;10、导靴;101、导靴座;102、滚轮轴;103、滚轮;104、靴衬板;105、靴衬;11、安全器件;111、限速器组件;1110、限速器; 1111、钢丝绳;1112、张紧装置;1113、张紧装置撑架;112、安全钳; 113、联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主要技术创意。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其他相对性的用语,例如“高”“低”“顶”“底”“左”“右”等也作具有类似含义。
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一个”、“一”、“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防止。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能够安装于电梯井道100中,如图1~图14所示,该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可包括导轨1、驱动组件2、从动组件3、同步带4、避震夹板组件5、背包架6、轿底托架7和轿厢组件8,其中:
导轨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导轨1正对设于电梯井道100中;
驱动组件2可包括主机底座21和驱动主机22,主机底座21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梯井道100的底部,驱动主机22可连接于主机底座21远离电梯井道100的底部的一侧,驱动主机22的输出轴的两端安装有齿主动轮220;
从动组件3可包括支撑板31和无齿从动轮32,支撑板31可设于导轨1远离电梯井道100的底部的一侧,且能够固定连接于电梯井道100 的侧壁,无齿从动轮32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
同步带4绕过有齿主动轮220和无齿从动轮32设置,同步带4的内表面设有齿形结构,且同步带4的齿形结构和有齿主动轮220的齿形结构相同;
避震夹板组件5可包括有齿夹板51、无齿夹板52、连接杆53、夹板座54、避震弹簧55和紧固螺母56,其中:
有齿夹板51的齿形结构和同步带4的齿形结构相同;无齿夹板52 可拆卸地连接于有齿夹板51具有齿形结构的一侧;无齿夹板52的一端具有凹槽520,连接杆53固定连接于凹槽520中;夹板座54具有第一部541和第二部542,第一部541具有开口5410,开口5410能够穿过连接杆53;第二部542垂直于第一部541,第二部542具有连接孔5420;避震弹簧55穿过连接杆53设置,且位于第一部541远离凹槽520的一侧;连接杆53远离凹槽520的一端具有外螺纹,紧固螺母56螺纹连接于外螺纹,用于顶抵避震弹簧55;
背包架6可包括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滑动连接导轨1,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均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孔5420;轿底托架7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远离支撑板31的一侧;轿厢组件8具有轿厢81,轿厢81 的底部可拆卸地安装于轿底托架7。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驱动主机22的输出轴的两端安装有齿主动轮220,无齿从动轮32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同步带 4绕过有齿主动轮220和无齿从动轮32设置,同步带4的齿形结构和有齿主动轮220的齿形结构相同,同步带4的两端连接于避震夹板组件5,而背包架6可拆卸地连接于夹板座54,轿底托架7连接于背包架6,轿厢81安装于轿底托架7。
由此,驱动主机22驱动有齿主动轮220转动,带动同步带4绕有齿主动轮220和无齿从动轮32转动,进而带动背包架6、轿底托架7和轿厢81沿导轨1上下往复移动。
由于同步带4的齿形结构和有齿主动轮220的齿形结构相同,在避震夹板组件5的无齿夹板52紧固连接于有齿夹板51时,无齿夹板52 和有齿夹板51即可夹紧同步带4,从而实现了同步带4和避震夹板组件 5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安装维保。
同时,夹板座54和避震弹簧55依次穿入连接杆53,紧固螺母56 螺纹连接于连接杆53的外螺纹,能够顶抵避震弹簧55,而背包架6的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连接于夹板座54。
由此,在背包架6出现竖直向上的振动时,位于下部的避震弹簧55 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在背包架6出现竖直向下的振动时,位于上部的避震弹簧55也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小轿厢81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并提高乘梯的舒适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导轨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导轨1正对设于电梯井道 100中,用于为电梯提供运行轨道。导轨1可设置在电梯井道100的底部,再通过导轨撑架固定在电梯井道100的侧壁,从而实现导轨1与电梯井道100的连接。
举例而言,导轨1可以为实心轨或空心轨,相应地,导轨1的具体型号可以为8K、13K、18K等,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2可包括主机底座21和驱动主机22,其中:
主机底座21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梯井道100的底部,举例而言,主机底座21的底板上可开设安装孔,再利用膨胀螺栓即可将主机底座21固定在电梯井道100的底部。
当然,如图1所示,导轨1也可连接在主机底座21上,进而实现导轨1与电梯井道100的底部的固定。
驱动主机22可连接于主机底座21,且驱动主机22的输出轴的两端安装有齿主动轮220,由此,驱动主机22通电后能够带动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有齿主动轮220转动。
另外,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2还可包括防振橡胶23,该防振橡胶 23可安装在驱动主机22和主机底座21之间,用于减小驱动主机22工作时的振动。
如图3所示,从动组件3可包括支撑板31和无齿从动轮32,其中:
支撑板31可设于导轨1远离电梯井道100的底部的一侧,且能够固定连接于电梯井道100的侧壁。举例而言,支撑板31可以为L型折弯板, L型折弯板的底部设有能够与导轨1贴合的槽口,L型折弯板的顶部用来放置无齿从动轮32,L型折弯板的侧部设有长圆孔,膨胀螺栓穿过长圆孔固定在电梯井道100的侧壁,从而实现支撑板31的固定。
无齿从动轮32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具体而言,该从动组件3还可包括转动轴33和轴承座34,其中:
轴承座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座34固定在支撑板31的顶部,转动轴33安装于两个轴承座34之间,无齿从动轮32套装在转动轴33上,由此,转动轴33能够带动无齿从动轮32转动,进而实现无齿从动轮32 和支撑板31的转动连接。
如图4和图6所示,同步带4绕过有齿主动轮220和无齿从动轮32 设置,且同步带4的两端连接于避震夹板组件5,避震夹板组件5上连接背包架6,轿底托架7连接于背包架6,由此,驱动主机22通电后有齿主动轮220转动,带动同步带4绕有齿主动轮220和无齿从动轮32转动,进而带动背包架6和轿底托架7沿导轨1上下往复移动。
当然,同步带4的内表面设有齿形结构,且同步带4的齿形结构和有齿主动轮220的齿形结构相同,即:同步带4和有齿主动轮220能够完全啮合,从而实现功率最大程度的传递,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同步带4可包括包布层41、带背层42、强力层43和带齿层44,其中:
带背层42可设于包布层41的表面;强力层43可设于带背层42远离包布层41的表面;带齿层44设于强力层43远离带背层42的表面,且带齿层44远离强力层43的表面具有齿形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强力层43 中设置有钢丝430,钢丝430的数量可以为多根,用来增大同步带4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4和图7所示,避震夹板组件5可包括有齿夹板51、无齿夹板 52、连接杆53、夹板座54、避震弹簧55和紧固螺母56,其中:
有齿夹板51的齿形结构和同步带4的齿形结构相同,无齿夹板52可拆卸地连接于有齿夹板51具有齿形结构的一侧,具体而言,有齿夹板51 和无齿夹板52均设有安装孔,同步带4和有齿夹板51啮合后,利用连接螺栓穿过有齿夹板51和无齿夹板52的安装孔,即可连接有齿夹板51和无齿夹板52,并实现同步带4的夹紧。
无齿夹板52的一端可具有凹槽520,连接杆53能够固定连接于凹槽 520中,举例而言,连接杆53和凹槽52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是螺纹连接等,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夹板座54可具有第一部541和第二部542,其中:第一部541可具有开口5410,连接杆53能够穿过开口5410;第二部542垂直于第一部541,第二部542具有连接孔5420,举例而言,连接孔5420可以为圆孔或是长圆孔,用来连接背包架6的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避震弹簧55穿过连接杆53设置,且位于第一部541远离凹槽520的一侧;连接杆53远离凹槽520的一端具有外螺纹,紧固螺母56螺纹连接于外螺纹,用于顶抵避震弹簧55。当然,紧固螺母56和避震弹簧55之间也加设置垫片57,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也就是说,夹板座54和避震弹簧55依次穿入连接杆53,紧固螺母 56螺纹连接于连接杆53的外螺纹,用来压紧垫片57顶抵避震弹簧55,而背包架6的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连接于夹板座54。
由此,在背包架6出现向上的振动时,位于下部的避震弹簧55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在背包架6出现向下的振动时,位于上部的避震弹簧 55也能够对振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小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并提高乘梯的舒适性。
如图6和图8所示,背包架6可包括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正对设置,且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均可滑动连接导轨1。
具体而言,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的侧面设有两个导靴10,一个导靴10位于第一背包梁61靠近轿底托架7的一端,另一个导靴10 位于第一背包梁61远离轿底托架7的一端,且两个导靴10的设置方式为背对背设置,导靴10与导轨1滑动连接,从而实现背包架6和导轨1的滑动连接。
另外,轿底托架7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远离支撑板31的一侧,用于安装轿厢组件8的轿厢81,由此,背包架6和导轨1的滑动连接,即可带动轿厢81沿导轨1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人员和物资的垂直运输。
如图9所示,轿厢组件8可包括轿厢81、门机82、竖直支架83和斜拉支架84,其中:
轿厢81用于运载人员和物资,轿厢81的规格此处不作特殊限定;门机82安装于轿厢81开设有轿门的一侧,用来连接轿厢81的轿门,并带动轿厢81的轿门打开或关闭。
具体而言,轿厢81的顶部安装有竖直支架83,竖直支架83用来固定门机82,同时,斜拉支架84用来对门机82进一步固定,防止门机82出现倾覆的现象,进而保证门机82的使用寿命。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保护支柱组件9,保护支柱组件9用于防止背包架6向下运动时蹲坑和向上运动时冲顶。
具体而言,保护支柱组件9包括靠近电梯井道100的底部设置的下保护支柱91和靠近电梯井道100的顶部设置的上保护支柱92,其中:
如图10所示,下保护支柱91具有第一端911和第二端912,第一端 911可转动连接于主机底座21,而第二端912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往复转动。
由此,在第二端91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端912靠于电梯井道100 的侧壁,此时,下保护支柱91无法顶抵背包架6;在第二端91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端912靠于导轨1(如图10所示),此时,背包架6向下运动的极限为第二端912顶抵背包架6,即:下保护支柱91能够防止背包架6向下运动时蹲坑。
如图11所示,上保护支柱92可通过连接架93连接在背包架6上,上保护支柱92具有第三端921和第四端922,第三端921转动连接于连接架93,第四端922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往复转动。
由此,在第四端922位于第三位置时,上保护支柱92处于在水平状态,此时,上保护支柱92无法顶抵支撑板31;在第四端922位于第四位置时,上保护支柱92处于垂直状态(如图11所示),此时,背包架6向上运动的极限为第四端922顶抵支撑板31,即:上保护支柱92能够防止背包架6向上运动时冲顶。
当然,上保护支柱92也可直接连接在背包架6上,能够实现第四端 922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往复转动即可,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导靴10可包括导靴座101、滚轮轴 102、滚轮103、靴衬板104和靴衬105,其中:
导靴座101的四个角落开设有安装孔,用来将导靴座101安装在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的侧面;滚轮轴102转动连接于导靴座101,滚轮103安装于滚轮轴102,即可实现滚轮103和导靴座101的转动连接,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靴衬板104安装于导靴座101,靴衬105固定安装于靴衬板104,且靴衬105和滚轮103形成间隙,使得靴衬105和导轨1的一个工作面接触,滚轮103与导轨1的另一个工作面接触,进而使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均滑动连接于导轨1。
如前所述,第一背包梁61的侧面上的两个导靴10背对背设置,由此,在背包架6出现垂直于导轨工作面方向上的振动时,能够保证有一个滚轮 103与导轨1的工作面滚动接触,对振动进行缓冲,减小背包架6何轿厢 81运行过程中的振动,进而提高乘梯的舒适性。同时,也能够减少靴衬 105的磨损,进而延长了导靴10的使用寿命。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安全器件11,该安全器件11包括限速器组件111、安全钳112和联动装置 113,其中:
限速器组件111包括限速器1110、钢丝绳1111和张紧装置1112,其中:限速器1110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1;张紧装置1112靠近电梯井道100的底部设置,举例而言,限速器组件111还可包括张紧装置撑架1113,该张紧装置撑架1113固定连接于两根导轨1,张紧装置1112连接在张紧装置撑架1113上,从而将张紧装置1112固定连接在两根导轨1之间;钢丝绳1111绕过限速器1110的转动轮和张紧装置1112的转动轮设置,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当然,张紧装置1112也可直接安装在电梯井道100的底部,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安全钳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全钳112分别设于第一背包梁61 和第二背包梁62的两侧;联动装置113转动连接于第一背包梁61和第二背包梁62之间,同时,安全钳112的提拉装置连接于联动装置113,钢丝绳1111的两端连接于联动装置113。
由此,在轿厢81下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限速器1110被触发,限速器1110的转动轮停止动作,钢丝绳1111随之停止运动,并通过联动装置113带动安全钳112的提拉装置动作,使得安全钳112的楔块紧紧夹住导轨1,进而实现轿厢81的紧急制动。
当然,本公开实施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控制器件,该控制组件连接于驱动主机22,用于控制驱动主机22带动背包架6、轿底托架7 和轿厢81沿导轨1上下往复移动。举例而言,该控制组件可包括控制柜、电阻柜、随行电缆等,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不将其应用防止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公开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公开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公开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公开。

Claims (10)

1.一种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能够安装于电梯井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包括:
导轨,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导轨正对设于所述电梯井道中;
驱动组件,包括主机底座和驱动主机;所述主机底座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所述驱动主机连接于所述主机底座,所述驱动主机的输出轴的两端安装有齿主动轮;
从动组件,包括支撑板和无齿从动轮;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的一侧,且能够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侧壁;所述无齿从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同步带,绕过所述有齿主动轮和所述无齿从动轮设置,所述同步带的内表面设有齿形结构,所述同步带的齿形结构和所述有齿主动轮的齿形结构相同;
避震夹板组件,包括有齿夹板、无齿夹板、连接杆、夹板座、避震弹簧和紧固螺母,其中:所述有齿夹板的齿形结构和所述同步带的齿形结构相同;所述无齿夹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有齿夹板具有齿形结构的一侧;所述无齿夹板的一端具有凹槽,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夹板座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能够穿过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部垂直于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具有连接孔;所述避震弹簧穿过所述连接杆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外螺纹,用于顶抵所述避震弹簧;
背包架,包括第一背包梁和第二背包梁,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滑动连接所述导轨,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孔;
轿底托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轿厢组件,具有轿厢,所述轿厢的底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轿底托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
保护支柱组件,包括下保护支柱和上保护支柱,所述下保护支柱靠近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置,用于防止所述背包架向下运动时蹲坑;所述上保护支柱靠近所述电梯井道的顶部设置,用于防止所述背包架向上运动时冲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支柱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机底座,所述第二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往复转动;
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端靠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侧壁;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端靠于所述导轨,用于防止所述背包架向下运动时蹲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支柱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背包架,所述第四端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往复转动;
在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上保护支柱处于在水平状态;在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上保护支柱处于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上保护支柱能够顶抵所述支撑板,用于防止所述背包架向上运动时冲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的侧面设有导靴,所述导靴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靴包括导靴座、滚轮轴、滚轮、靴衬板和靴衬;
其中,所述滚轮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导靴座;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滚轮轴;所述靴衬板安装于所述导靴座,所述靴衬固定安装于所述靴衬板;所述靴衬和所述导轨的一个工作面接触,所述滚轮与所述导轨的另一个工作面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的侧面设有两个所述导靴;一个所述导靴位于所述第一背包梁靠近所述轿底托架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导靴位于所述第一背包梁远离所述轿底托架的一端,且两个所述导靴的设置方式为背对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包括包布层、带背层、强力层和带齿层;
其中,所述带背层设于所述包布层的表面;所述强力层设于所述带背层远离所述包布层的表面,所述强力层中设置有钢丝;所述带齿层设于所述强力层远离所述带背层的表面,所述带齿层远离所述强力层的表面具有齿形结构,所述带齿层的齿形结构和所述有齿主动轮的齿形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
安全器件,包括限速器组件、安全钳和联动装置;所述限速器组件包括限速器、钢丝绳和张紧装置;所述限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张紧装置靠近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置,且固定连接于两根所述导轨之间;所述联动装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之间;
所述安全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全钳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背包梁和所述第二背包梁的两侧;
其中,所述安全钳的提拉装置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限速器的转动轮和所述张紧装置的转动轮设置,且所述钢丝绳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还包括:
控制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主机,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主机带动所述轿厢沿所述导轨上下往复移动。
CN202123301606.3U 2021-12-26 2021-12-26 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Active CN216836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1606.3U CN216836677U (zh) 2021-12-26 2021-12-26 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1606.3U CN216836677U (zh) 2021-12-26 2021-12-26 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6677U true CN216836677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1606.3U Active CN216836677U (zh) 2021-12-26 2021-12-26 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6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46440C2 (ru) Канатный лифт с рабочим шкивом
CN104590971B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钢丝绳导向装置
JP425552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205114760U (zh) 变坡度斜向运行容器自动调平装置
CN216836677U (zh) 同步带背包式家用电梯
CN108439157A (zh) 一种一体式无支架钢带平台别墅电梯
CN105217413B (zh) 变坡度斜向运行容器自动调平装置及方法
CN1309077A (zh) 电梯装置
CN210313042U (zh) 家用升降平台装置
CN212863711U (zh) 一种电梯
CN205602940U (zh) 一种电梯轿顶反绳轮装置
CN110282524A (zh) 钢带曳引式家用平台
CN208793511U (zh) 一种新型电梯曳引机减震装置
CN211847057U (zh) 车载液压高空作业装置
CN106995176B (zh) 一种同步带强驱家用梯
CN216235523U (zh) 一种导轨安装式家用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
CN109835793A (zh) 一种强驱式家用电梯
CN210914864U (zh) 一种无基坑加装电梯抗震连接装置
CN114314266A (zh) 一种背包式铝型材电梯
CN208791001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缓冲减震装置
WO2019024144A1 (zh) 一种轿厢电梯用多功能扶手
CN219362890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
CN20898011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绳头固定装置
CN113233286A (zh) 一种直驱式升降机
CN216945771U (zh) 一种曳引机安装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