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0389U - 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0389U
CN216830389U CN202220345425.6U CN202220345425U CN216830389U CN 216830389 U CN216830389 U CN 216830389U CN 202220345425 U CN202220345425 U CN 202220345425U CN 216830389 U CN216830389 U CN 216830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ain body
sample
base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454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星宇
张勇
韩帮强
亢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angyu Superallo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angyu Superallo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angyu Superallo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angyu Superallo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454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0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0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0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涉及气膜孔磨粒流抛光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底座通孔,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且位远离底座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底座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有益增效:设置有试样主体、底座主体、密封垫和顶块主体,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密封垫,保证了抛光过程不会从装配缝隙之间流出,只能沿着固定通道流动,而且第二通孔与气膜孔尺寸大小相同,与传统的手工抛光工艺相比,抛光效率大幅提高,整个装配、加工、拆装过程可操作性强,方便快捷,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孔磨粒流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气膜孔,是指能够流通冷气,降低涡轮叶片表面温度,位于叶片的叶身或者端壁上的一类微细孔。磨粒流,是一种抛光去毛刺工艺,又称为流体抛光,或挤压研磨抛光。采用电火花加工气膜孔后,孔内不可避免的存在毛刺,而叶片气膜孔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所以需要对气膜孔进行抛光处理。利用磨粒流抛光是一种常用的方式。现有技术较为死板,现有在进行抛光时磨料无法稳定通过,且每次只能抛光一件试样,抛光效率低,而且会使用到大量的辅助电力设备,使得整体消耗随之增加,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抛光时磨料无法稳定通过,且每次只能抛光一件试样,抛光效率低,而且会使用到大量的辅助电力设备,使得整体消耗随之增加,带来诸多不便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底座通孔,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且位远离底座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底座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密封垫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垫的顶部安装有试样主体,所述试样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气膜孔,所述试样主体的内部且远离气膜孔的两侧均开设有试样通孔,所述试样主体的顶部安装有顶块主体,所述顶块主体的内部开设有顶块通孔,所述所述顶块主体的内部且远离顶块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安装有锁紧螺杆。
优选的,所述气膜孔与第二通孔的尺寸相匹配使用。
优选的,所述试样主体、底座主体和顶块主体的材质均为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安装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塑料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试样主体、底座主体、密封垫和顶块主体,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密封垫,保证了抛光过程不会从装配缝隙之间流出,只能沿着固定通道流动,而且第二通孔与气膜孔尺寸大小相同,磨料能够稳定流过气膜孔表面,从而整个磨粒流抛光效果稳定性好,该装置与整个磨粒流装置连接,组成一套半自动的气膜孔试样磨粒流装置,与传统的手工抛光工艺相比,抛光效率大幅提高,整个装配、加工、拆装过程可操作性强,方便快捷,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样主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主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垫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块主体结构俯视图。
图中:1、试样主体;11、试样通孔;12、气膜孔;2、底座主体;21、第一螺纹孔;22、底座通孔;3、密封垫;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4、顶块主体;41、第二螺纹孔;42、顶块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主体2,底座主体2的内部开设有底座通孔22,底座主体2的内部且位远离底座通孔2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底座主体2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垫3,密封垫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2,密封垫3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通孔3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31,密封垫3的顶部安装有试样主体1,试样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气膜孔12,试样主体1的内部且远离气膜孔12的两侧均开设有试样通孔11,试样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块主体4,顶块主体4的内部开设有顶块通孔42,顶块主体4的内部且远离顶块通孔4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1,第一螺纹孔21与第二螺纹孔41的内部均安装有锁紧螺杆,在进行使用时,装夹时锁紧螺杆依次穿过底座主体2上的第一螺纹孔21、密封垫3上的第一通孔31、试样主体1上的试样通孔11,然后再次穿过密封垫3上的第一通孔31,最后穿过顶块主体4上的第二螺纹孔41,通过拧紧锁紧螺杆,底座主体2与密封垫3、密封垫3与试样主体1、试样主体1与密封垫3、密封垫3与顶块主体4之间会进行对应相互挤压,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在进行受力挤压时会有轻微的变形,保证了抛光过程不会从装配缝隙之间流出,只能沿着固定通道流动,从而整个夹持装置的密闭性较好,抛光时磨料从底座主体2上的底座通孔22流入,依次通过密封垫3上的第二通孔32、试样主体1上的气膜孔12,然后再次通过密封垫3上的第二通孔32,最后从顶块主体4上的顶块通孔42流出,由于整个夹持装置的密闭性好,所以磨料不会从装配缝隙流出,只能沿着固定通道流动。
进一步的,气膜孔12与第二通孔32的尺寸相匹配使用,且两个第二通孔32与气膜孔12的尺寸大小一致,磨料能够稳定流过气膜孔12表面,从而整个磨粒流抛光效果的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试样主体1、底座主体2和顶块主体4的材质均为金属材料,提高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密封垫3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材料,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在进行受力挤压时会有轻微的变形,保证了抛光过程不会从装配缝隙之间流出,只能沿着固定通道流动,从而整个夹持装置的密闭性较好。
实施例2
进一步的,第一螺纹孔21与第二螺纹孔41的内部均安装有密封胶,进一步的,密封垫3的材质为塑料材料,满足了使用时的其他实操方式的需求,实现了多元化。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进行使用时,装夹时锁紧螺杆依次穿过底座主体2上的第一螺纹孔21、密封垫3上的第一通孔31、试样主体1上的试样通孔11,然后再次穿过密封垫3上的第一通孔31,最后穿过顶块主体4上的第二螺纹孔41,通过拧紧锁紧螺杆,底座主体2与密封垫3、密封垫3与试样主体1、试样主体1与密封垫3、密封垫3与顶块主体4之间会进行对应相互挤压,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在进行受力挤压时会有轻微的变形,保证了抛光过程不会从装配缝隙之间流出,只能沿着固定通道流动,从而整个夹持装置的密闭性较好,抛光时磨料从底座主体2上的底座通孔22流入,依次通过密封垫3上的第二通孔32、试样主体1上的气膜孔12,然后再次通过密封垫3上的第二通孔32,最后从顶块主体4上的顶块通孔42流出,由于整个夹持装置的密闭性好,所以磨料不会从装配缝隙流出,只能沿着固定通道流动,而且两个第二通孔32与气膜孔12的尺寸大小一致,磨料能够稳定流过气膜孔12表面,从而整个磨粒流抛光效果的稳定性好,该装置与整个磨粒流装置连接,组成一套半自动的气膜孔12试样磨粒流装置,与传统的手工抛光工艺相比,抛光效率大幅提高,整个装配、加工、拆装过程可操作性强,方便快捷,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2)的内部开设有底座通孔(22),所述底座主体(2)的内部且位远离底座通孔(2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所述底座主体(2)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垫(3),所述密封垫(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2),所述密封垫(3)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通孔(3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密封垫(3)的顶部安装有试样主体(1),所述试样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气膜孔(12),所述试样主体(1)的内部且远离气膜孔(12)的两侧均开设有试样通孔(11),所述试样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块主体(4),所述顶块主体(4)的内部开设有顶块通孔(42),所述顶块主体(4)的内部且远离顶块通孔(4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1),所述第一螺纹孔(21)与第二螺纹孔(41)的内部均安装有锁紧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孔(12)与第二通孔(32)的尺寸相匹配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主体(1)、底座主体(2)和顶块主体(4)的材质均为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3)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21)与第二螺纹孔(41)的内部均安装有密封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3)的材质为塑料材料。
CN202220345425.6U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Active CN216830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5425.6U CN216830389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5425.6U CN216830389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0389U true CN21683038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45425.6U Active CN216830389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03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9480A (zh) * 2022-09-29 2022-12-27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零件冷却气膜孔扩孔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9480A (zh) * 2022-09-29 2022-12-27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零件冷却气膜孔扩孔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30389U (zh) 一种气膜孔试样磨粒流夹持装置
CN208262522U (zh) 一种汽车轮毂打磨机
CN21038770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钻头
CN211234270U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检测机构
CN112160895A (zh) 线性直流活塞式压缩机用双悬臂型簧片阀及其设计方法
CN212096986U (zh) 一种真空吸盘
CN212693171U (zh) 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5674015A (zh) 一种涡轮工作叶片内腔液力研磨的加工夹具、装置及方法
CN114800267A (zh) 一种用于液力研磨孔口的叶片夹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1291881U (zh) 用于电动汽车液冷板的密封性测试工装
CN215721682U (zh) 一种直流换流阀冷却装置
CN212275368U (zh) 一种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用采样头
CN211061165U (zh) 中央空调压缩机检测装置
CN206536382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水流量检测用夹具
CN220794539U (zh) 一种防水测试治具
CN21689622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快速测试安装接头
CN219552107U (zh) 一种汽车的冷却器检测装置
CN216435992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新能源电池水冷机
CN211715387U (zh) 一种泵用密封环
CN212594277U (zh) 一种高寿命的长效液压滤清器
CN219062635U (zh) 一种高真空微调阀
CN213899989U (zh) 一种用于真空泵的止回阀结构
CN215570921U (zh) 一种空调用不锈钢水箱组件
CN216669135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电力电子水冷板密封性和流阻测试工装
CN207927109U (zh) 一种新型驱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