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9680U -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9680U
CN216829680U CN202220362822.4U CN202220362822U CN216829680U CN 216829680 U CN216829680 U CN 216829680U CN 202220362822 U CN202220362822 U CN 202220362822U CN 216829680 U CN216829680 U CN 216829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ole
hydraulic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28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Kefe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Kefe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Kefe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Kefe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28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9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9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9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夹紧装置,涉及夹具技术领域;液压夹紧装置包括:夹持机构、第一输油组件、第二输油组件和四轴转台;第一输油组件设置在四轴转台的转盘上;夹持机构包括过渡法兰盘和多个液压筒夹组件;过渡法兰盘与第一输油组件连接;第二输油组件包括导油杆和输油套筒;导油杆内设置有第一输油通道和第二输油通道,分别通过第一输油组件与液压筒夹组件的油路连通;导油杆的一端与第一输油组件连接,另一端插设在输油套筒内;输油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导油槽和第二环形导油槽,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输油孔和第二输油孔,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导油槽和第二环形导油槽与第一输油通道和第二输油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夹持多个工件。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筒夹是一种轴件或其它轴状工件的锁紧装置,通常用于轴件或者轴状工件的加工过程。现有采用筒夹的夹紧装置中只含有一组筒夹机构;其中,筒夹机构通常包括筒夹、锁紧套筒和液压油缸,筒夹活动设置在锁紧套筒的内部,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筒夹连接,用于驱动筒夹在锁紧套筒的内部移动,使得所述筒夹与所述锁紧套筒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在使用的过程中,夹紧装置每次只能夹持一个工件,工作效率较低,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液压夹紧装置每次只能夹持一个工件,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夹紧装置,包括:夹持机构、第一输油组件、第二输油组件和四轴转台;
所述四轴转台的轴向设置有中心通孔;
所述第一输油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四轴转台的转盘上;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过渡法兰盘和多个贯穿设置在所述过渡法兰盘上的液压筒夹组件;所述过渡法兰盘与所述第一输油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油组件包括导油杆和输油套筒;所述导油杆贯穿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内;所述导油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油通道和第二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和所述第二输油通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输油组件与所述液压筒夹组件的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连通;所述导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油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输油套筒内;所述输油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导油槽和第二环形导油槽,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液压系统连通的第一输油孔和第二输油孔;所述第一输油孔和所述第二输油孔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导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导油槽与所述第一输油通道和所述第二输油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油组件包括连接板、油路过渡板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四轴转台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油路过渡板设置在所述过渡法兰盘的一侧;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过渡法兰盘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油路过渡板与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抵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第三输油通道和第四输油通道;所述油路过渡板上分别设置有多条与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连通的第五输油通道和第六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输油通道和所述第五输油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油孔连通;所述第二输油通道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输油通道和所述第六输油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油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油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法兰盘止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筒夹组件包括弹性筒夹、锁紧套筒和液压油缸;所述过渡法兰盘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锁紧套筒和所述液压油缸同轴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过渡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筒夹活动插设在所述锁紧套筒内,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弹性筒夹与所述锁紧套筒配合用于夹持工件;所述液压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弹性筒夹沿所述锁紧套筒的轴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上,用于将液压油导入至所述液压油缸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筒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螺柱;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柱配合使用的螺纹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柱与所述活塞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锁紧套筒的轴向设置;所述锁紧套筒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锁紧套筒螺纹连接;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用于防止所述弹性筒夹与所述锁紧套筒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环形限位盖板,用于防止所述弹性筒夹从所述锁紧套筒内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夹紧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四轴转台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夹紧装置还包括连接法兰盘;所述第一输油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法兰盘与所述四轴转台的转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油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输油套筒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四轴转台的外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压夹紧装置通过在过渡法兰盘上集成多个液压筒夹组件,并通过第一输油组件和第二输油组件将各液压筒夹组件上的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与外部液压液压系统,能够同时夹持多个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夹持效率;另外,通过选择具有中心通孔的四轴转台作为夹持机构的旋转驱动装置,将导油杆贯穿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内,并将导油杆的一端与第一输油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输油套筒内,当夹持机构和第一输油组件随四轴转台的转盘转动时,导油杆能够随第一输油组件转动,并通过输油套筒与外部液压系统连通,有效地克服了多个液压筒夹组件随四轴转台转动时存在输油管路缠绕的技术难题,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液压夹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液压夹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液压夹紧装置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液压夹紧装置中夹持机构5、第一输油组件4和第二输油组件6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液压夹紧装置中第二输油组件6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第二输油组件6中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液压夹紧装置中第一输油组件4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第一输油组件4中H-H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第一输油组件4中油路过渡板4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油路过渡板43的侧视图;
图11为图10油路过渡板43中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油路过渡板43中E-E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油路过渡板43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3油路过渡板43中F-F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液压夹紧装置中夹持机构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夹持机构5中过渡法兰盘51与油路过渡板43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夹持机构5中过渡法兰盘5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夹持机构5中液压筒夹组件5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液压筒夹组件52的侧视图;
图20为图19液压筒夹组件52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8中液压筒夹组件5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液压筒夹组件52中弹性筒夹52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1液压筒夹组件52中连接件52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1液压筒夹组件52中液压油缸521的主视图;
图25为图24液压油缸521中G-G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安装板;2、四轴转台;21、中心通孔;3、连接法兰盘;4、第一输油组件;41、连接板;411、第一通孔;412、第二通孔;42、连接柱;421、第三输油通道;422、第四输油通道;43、油路过渡板;431、第五输油通道;432、第六输油通道;433、第一安装槽;44、壳体;5、夹持机构;51、过渡法兰盘;511、安装通孔;512、第二安装槽;52、液压筒夹组件;521、液压油缸;5211、第一进油孔;5212、第二进油孔;5213、活塞杆;5214、螺纹安装孔;522、连接件;5221、螺柱;523、锁紧套筒;5231、限位螺栓;524、弹性筒夹;5241、连接部;5242、导向槽;525、环形限位盖板;6、第二输油组件;61、导油杆;611、第一输油通道;612、第二输油通道;62、输油套筒;621、第一输油孔;622、第二输油孔;623、第一环形导油槽;624、第二环形导油槽;63、固定件;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夹紧装置,包括:夹持机构5、第一输油组件4、第二输油组件6和四轴转台2;
四轴转台2的轴向设置有中心通孔21;四轴转台2用于驱动夹持机构5旋转,改变夹持机构5上夹持的工件7的位置,从而方便对夹持机构5上夹持的工件7进行加工;
第一输油组件4固定设置在四轴转台2的转盘上;
夹持机构5包括过渡法兰盘51和多个贯穿设置在过渡法兰盘51上的液压筒夹组件52;过渡法兰盘51与第一输油组件4固定连接;
第二输油组件6包括导油杆61和输油套筒62;导油杆61贯穿设置在中心通孔21内;导油杆6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油通道611和第二输油通道612;第一输油通道611和第二输油通道612分别通过第一输油组件4与液压筒夹组件52的第一进油孔5211和第二进油孔5212连通;导油杆61的一端与第一输油组件4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插设在输油套筒62内;输油套筒6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导油槽623和第二环形导油槽624,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液压系统连通的第一输油孔621和第二输油孔622;第一输油孔621和第二输油孔622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导油槽623和第二环形导油槽624与第一输油通道611和第二输油通道612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轴向中心通孔21的四轴转台2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其具体结构。
参考图1和图3,所述液压夹紧装置还包括安装板1和连接法兰盘3;四轴转台2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上;第一输油组件4通过连接法兰盘3与四轴转台2的转盘固定连接。
参考图3和图6,第二输油组件6还包括固定件63;固定件6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输油套筒62上,另一端与四轴转台2的外壳固定连接,使得输油套筒62不会随导油杆61转动;输油套筒62上的第一输油孔621和第二输油孔622分别与外部液压系统的管路连通,将外部液压油通过第一环形导油槽623和第二环形导油槽624导入至第一输油通道611和第二输油通道612。
参考图7至图14,第一输油组件4包括连接板41、油路过渡板43和连接柱42;连接法兰盘3的一侧与四轴转台2的转盘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连接板41固定连接;油路过渡板43设置在过渡法兰盘51的一侧;连接柱42的一端固定设置连接板41的一侧;过渡法兰盘51与连接板41固定连接,使得油路过渡板43与连接柱42的另一端抵接;油路过渡板4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433;连接柱42的一端插设在第一安装槽433内,并与第一安装槽433的底部抵接;连接板4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412;连接柱42上设置有第三输油通道421和第四输油通道422;油路过渡板43上分别设置有多条与第一进油孔5211和第二进油孔5212连通的第五输油通道431和第六输油通道432;第五输油通道431和第六输油通道432的进油口分别开设在第一安装槽433内;第一输油通道611依次通过第一通孔411、第三输油通道421和第五输油通道431与第一进油孔5211连通;第二输油通道612依次通过第二通孔412、第四输油通道422和第六输油通道432与第二进油孔5212连通。
参考图3和图8,第一输油组件4还包括壳体44,壳体44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壳体44的一端与连接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法兰盘51止口连接;壳体44与连接板41焊接。
参考图15至图21,液压筒夹组件52包括弹性筒夹524、锁紧套筒523和液压油缸521;过渡法兰盘5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511和第二安装槽512;油路过渡板43镶嵌设置在第二安装槽512内,且与过渡法兰盘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锁紧套筒523和液压油缸521同轴设置在安装通孔511的两端,且分别通过螺栓与过渡法兰盘51固定连接;弹性筒夹524活动插设在锁紧套筒523内,并通过连接件522与液压油缸521的活塞杆5213固定连接;连接件522位于安装通孔511内;弹性筒夹524与锁紧套筒523配合用于夹持工件7;液压油缸521用于驱动弹性筒夹524沿锁紧套筒523的轴向来回移动;第一进油孔5211和第二进油孔5212分别设置在液压油缸521上,用于将液压油导入至液压油缸521的内部;使用时,将工件7放置在弹性筒夹524内,通过液压油缸521驱动弹性筒夹524向内移动至侧壁收缩,实现对工件7的夹紧;需要取出工件7时,通过液压油缸521驱动弹性筒夹524向外移动至侧壁张开,即可将工件7取出,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油孔5211具有进油和出油的功能;同样的,第二进油孔5212具有进油和出油的功能;当第一进油孔5211进油时,第二进油孔5212出油;当第二进油孔5212进油时,第一进油孔5211出油;液压油缸521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其内部具体结构。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一进油孔5211和第二进油孔5212分别与油路过渡板43上的第五输油通道431和第六输油通道432连通,第一进油孔5211和第二进油孔5212从液压油缸521上活塞杆5213输出的一端面上开设,并分别沿伸至液压油缸521的内部;油路过渡板43上第五输油通道431为一进六出通道结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位于油路过渡板43的端面上,且位于同一侧;油路过渡板43上第六输油通道432为一进六出通道结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位于油路过渡板43的端面上,且位于同一侧;液压筒夹组件52的数量为六组,即液压油缸521的数量为六个,分别通过第一进油孔5211和第二进油孔5212与第五输油通道431和第六输油通道43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五输油通道431和第六输油通道432上出油口的数量根据液压油缸521的数量来定。
参考图22和图23,弹性筒夹52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5241;连接件522的一端设置有螺柱5221;活塞杆5213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柱5221配合使用的螺纹安装孔5214;连接件522的一端与连接部5241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柱5221与活塞杆5213螺纹连接。
参考图18和图22,为了防止弹性筒夹524与锁紧套筒523相对转动连接部524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5242,导向槽5242沿锁紧套筒523的轴向设置;锁紧套筒523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5231;限位螺栓5231与锁紧套筒523螺纹连接;限位螺栓5231的一端沿伸至导向槽5242内。
参考图20,为了防止弹性筒夹524从锁紧套筒523内向外移动至脱落,锁紧套筒523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环形限位盖板525;环形限位盖板525与锁紧套筒523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将工件7通过环形限位板中间的通孔插入至弹性筒夹524内。
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第一输油组件、第二输油组件和四轴转台;
所述四轴转台的轴向设置有中心通孔;
所述第一输油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四轴转台的转盘上;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过渡法兰盘和多个贯穿设置在所述过渡法兰盘上的液压筒夹组件;所述过渡法兰盘与所述第一输油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油组件包括导油杆和输油套筒;所述导油杆贯穿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内;所述导油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油通道和第二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和所述第二输油通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输油组件与所述液压筒夹组件的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连通;所述导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油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输油套筒内;所述输油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导油槽和第二环形导油槽,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液压系统连通的第一输油孔和第二输油孔;所述第一输油孔和所述第二输油孔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导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导油槽与所述第一输油通道和所述第二输油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组件包括连接板、油路过渡板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四轴转台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油路过渡板设置在所述过渡法兰盘的一侧;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过渡法兰盘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油路过渡板与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抵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第三输油通道和第四输油通道;所述油路过渡板上分别设置有多条与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连通的第五输油通道和第六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输油通道和所述第五输油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油孔连通;所述第二输油通道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输油通道和所述第六输油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油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法兰盘止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筒夹组件包括弹性筒夹、锁紧套筒和液压油缸;所述过渡法兰盘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锁紧套筒和所述液压油缸同轴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过渡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筒夹活动插设在所述锁紧套筒内,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弹性筒夹与所述锁紧套筒配合用于夹持工件;所述液压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弹性筒夹沿所述锁紧套筒的轴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上,用于将液压油导入至所述液压油缸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螺柱;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柱配合使用的螺纹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柱与所述活塞杆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锁紧套筒的轴向设置;所述锁紧套筒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锁紧套筒螺纹连接;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用于防止所述弹性筒夹与所述锁紧套筒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环形限位盖板,用于防止所述弹性筒夹从所述锁紧套筒内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四轴转台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法兰盘;所述第一输油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法兰盘与所述四轴转台的转盘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油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输油套筒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四轴转台的外壳固定连接。
CN202220362822.4U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Active CN216829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2822.4U CN21682968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2822.4U CN21682968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9680U true CN216829680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2822.4U Active CN21682968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9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49846A (en) Automatic hand changing device for industrial robots
KR100366863B1 (ko) 척조립체
EP0139758A1 (en) Apparatus for changing hand of industrial robot
US6742785B1 (en) Clamp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thin-walled hollow parts
US7059030B2 (en) Pressing device
CN216829680U (zh)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CN211516799U (zh) 一种盘式制动器托架的加工夹具
CN217912868U (zh) 一种应用于车铣复合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高速电主轴
US4777714A (en) Quick-change mount for chucks
CN114406736A (zh)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CN110936204A (zh) 一种盘式制动器托架的加工夹具
US5102152A (en) Chuck
CN100371130C (zh) 加工棒形工件的工作台
KR102097697B1 (ko) 공작기계의 전기 구동 시스템 및 그 작동방법
US5967528A (en) Workpiece chucking device
CN214393219U (zh) 超高气压夹头座
CN113084212B (zh) 长轴类零件加工用的数控加工机床
CN109014642A (zh) 一种大型圆筒混合机筒节现场组焊装置及组焊方法
US20230072409A1 (en) Long boring bar device of machine tool
CN202162387U (zh) 两端加工夹头
JP2021070131A (ja) 刃物台および工作機械
CN219818821U (zh) 一种金属件cnc加工定位夹具
CN211840199U (zh) 花键轴端部加工用夹紧工装
CN220372688U (zh) 定心夹紧机构
CN213889061U (zh) 一种数控车床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