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3495U -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3495U
CN216813495U CN202122780417.2U CN202122780417U CN216813495U CN 216813495 U CN216813495 U CN 216813495U CN 202122780417 U CN202122780417 U CN 202122780417U CN 216813495 U CN216813495 U CN 216813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alarm system
power station
monitoring alarm
intelligen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804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芳芳
刘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a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a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a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a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804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3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3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3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涉及报警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的表面上方设置有触控屏,触控屏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防尘盖板,防尘盖板中嵌入时安装有透明玻璃,箱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两侧外壁贯通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若干组散热孔中均设置有防尘网,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当外界产生强烈振动,例如地震、车辆失控撞击墙体时,支撑板受力向下运动挤压伸缩杆与缓冲弹簧,从而吸收振动,并且在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利于支撑板带动箱体复位,伸缩杆与缓冲弹簧配合加强箱体的减震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对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用的箱体进行高效防护。

Description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省电力公司全面与国际一流配电网接轨,形成了以运行检修为核心,规划、建设、运行协同,营销良性互动的配电网管理组织体系,并积极推进了配电网智能运检技术应用,为智能配电网假设管理奠定了基础。
根据公开号CN205751102U提供的一种炮区红外监控报警系统,包括可移动的红外信号发射器、可移动的且与红外信号发射器相对的红外信号接收器、报警器、控制器、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炮区红外监控报警系统的上述用电部分供电;所述红外信号发射器、红外信号接收器、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红外信号发射器所发射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输入端。该红外监控报警系统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力降低了值班人员的数量以及工作强度,提高了炮区监控的可靠性。然而该案中未设置有对监控报警系统防护的措施,长时间使用导致监控的效率下降,报警系统不能及时反应,工作人员得不到信息,无法及时控制场面,造成较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上方设置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防尘盖板,所述防尘盖板中嵌入时安装有透明玻璃,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外壁贯通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若干组所述散热孔中均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对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用的箱体进行高效防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位于防护壳内部的支撑板,并且所述支撑板贴合箱体的底部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均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防护壳内部靠近支撑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滑槽的滑杆,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均与滑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撞垫,所述滑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撞垫,所述第二防撞垫与第一防撞垫之间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加厚垫层,所述加厚垫层远离防护壳内壁的一侧均贴合箱体的外侧壁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外壁对称设置有挂耳,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挂耳与加强筋表面均贯通开设有固定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箱体安装在防护壳中通过支撑板进行支撑,支撑板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组伸缩杆,伸缩杆的均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当外界产生强烈振动,例如地震、车辆失控撞击墙体时,支撑板受力向下运动挤压伸缩杆与缓冲弹簧,从而吸收振动,并且在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利于支撑板带动箱体复位,伸缩杆与缓冲弹簧配合加强箱体的减震效果。
(2)为了提升支撑板对箱体减震时的稳定性,防护壳内部靠近支撑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滑槽的滑杆,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支撑板一体成型,滑块与滑槽之间贴合,对支撑板进行限位,滑块均与滑杆滑动连接,支撑板遭受振动上下晃动时带动滑块一同运动,支撑板运动过程中通过滑块与滑杆的配合进行活动限位,从而提升支撑板对箱体减震时的稳定性。
(3)防护壳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加厚垫层,加厚垫层采用表面光滑的橡胶材质,加厚垫层远离防护壳内壁的一侧均贴合箱体的外侧壁设置,提升箱体的侧壁防护效果,并且加厚垫层对散热孔位置开设相同的孔,尽量避免影响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箱体;2、触控屏;3、防尘盖板;4、透明玻璃;5、防护壳;6、散热孔;7、防尘网;8、挂耳;9、加强筋;10、固定孔;11、支撑板;12、滑块;13、滑槽;14、滑杆;15、伸缩杆;16、缓冲弹簧;17、第一防撞垫;18、第二防撞垫;19、加厚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包括箱体1,该箱体1为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用箱体1。箱体1的表面上方设置有触控屏2,触控屏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防尘盖板3,防尘盖板3中嵌入时安装有透明玻璃4,触控屏2进行报警系统的设定,通过防尘盖板3与透明玻璃4的配合对触控屏2进行保护,尽可能避免灰尘或者水渍对触控屏2造成侵蚀,导致后续触控屏2失灵。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5,固定安装在墙体上的防护壳5提升箱体1的整体安全性,尽可能避免箱体1遭受意外磕碰导致损坏。防护壳5的两侧外壁贯通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6,若干组散热孔6中均设置有防尘网7,当箱体1安装在防护壳5后通过散热孔6将平日里产生的热量排出,并且通过防尘网7隔绝灰尘,提升散热效率。防护壳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通过缓冲组件来吸收外界对箱体1带来的振动,保全箱体1。
实施例2
参照图2,缓冲组件包括位于防护壳5内部的支撑板11,并且支撑板11贴合箱体1的底部设置,箱体1安装在防护壳5中通过支撑板11进行支撑,支撑板11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组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均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16,当外界产生强烈振动,例如地震、车辆失控撞击墙体时,支撑板11受力向下运动挤压伸缩杆15与缓冲弹簧16,从而吸收振动,并且在缓冲弹簧16的弹性作用下利于支撑板11带动箱体1复位,伸缩杆15与缓冲弹簧16配合加强箱体1的减震效果。
参照图2,为了提升支撑板11对箱体1减震时的稳定性,防护壳5内部靠近支撑板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与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滑槽13的滑杆14,支撑板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与支撑板11一体成型,滑块12与滑槽13之间贴合,对支撑板11进行限位,滑块12均与滑杆14滑动连接,支撑板11遭受振动上下晃动时带动滑块12一同运动,支撑板11运动过程中通过滑块12与滑杆14的配合进行活动限位,从而提升支撑板11对箱体1减震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3,滑块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撞垫17,滑块12与第一防撞垫17固定连接,滑杆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撞垫18,第二防撞垫18与第一防撞垫17之间对称设置,第一防撞垫17与第二防撞垫18均采用橡胶材质。当支撑板11产生位移带动滑块12运动,滑块12在滑槽13中难免发生碰撞,通过第二防撞垫18与第一防撞垫17相抵尽可能减少碰撞对滑块12带来的伤害,延长滑块12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防护壳5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加厚垫层19,加厚垫层19采用表面光滑的橡胶材质,加厚垫层19远离防护壳5内壁的一侧均贴合箱体1的外侧壁设置,提升箱体1的侧壁防护效果,并且加厚垫层19对散热孔6位置开设相同的孔(图中未示出),尽量避免影响散热。
参照图1,防护壳5的两侧外壁对称设置有挂耳8,防护壳5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加强筋9,挂耳8、加强筋9均与箱体1一体成型,起到固定防护壳5的作用,挂耳8与加强筋9表面均贯通开设有固定孔10,使用固定栓贯穿固定孔10插接至墙体中,将防护壳5固定连接在墙体上,便于后续安装箱体1。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安装前,选取合适前面预备安装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用的箱体1。安装时,使用固定栓贯穿挂耳8、加强筋9中的固定孔10,插接至墙体,将防护壳5固定连接在墙体上,然后将箱体1从防护壳5的端口处安装至内部。后续使用,通过防尘盖板3与透明玻璃4的配合对触控屏2进行保护,尽可能避免灰尘或者水渍对触控屏2造成侵蚀。外界产生例如地震、车辆失控撞击墙体时,支撑板11受力向下运动挤压伸缩杆15与缓冲弹簧16,从而吸收振动,并且在缓冲弹簧16的弹性作用下利于支撑板11带动箱体1复位,伸缩杆15与缓冲弹簧16配合加强箱体1的减震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对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用的箱体1进行高效防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表面上方设置有触控屏(2),所述触控屏(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防尘盖板(3),所述防尘盖板(3)中嵌入时安装有透明玻璃(4),所述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壳(5),所述防护壳(5)的两侧外壁贯通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6),若干组所述散热孔(6)中均设置有防尘网(7),所述防护壳(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位于防护壳(5)内部的支撑板(11),并且所述支撑板(11)贴合箱体(1)的底部设置,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组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均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16),所述防护壳(5)内部靠近支撑板(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与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滑槽(13)的滑杆(14),所述支撑板(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均与滑杆(1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撞垫(17),所述滑杆(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撞垫(18),所述第二防撞垫(18)与第一防撞垫(17)之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加厚垫层(19),所述加厚垫层(19)远离防护壳(5)内壁的一侧均贴合箱体(1)的外侧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的两侧外壁对称设置有挂耳(8),所述防护壳(5)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加强筋(9),所述挂耳(8)与加强筋(9)表面均贯通开设有固定孔(10)。
CN202122780417.2U 2021-11-15 2021-11-15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Active CN216813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80417.2U CN216813495U (zh) 2021-11-15 2021-11-15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80417.2U CN216813495U (zh) 2021-11-15 2021-11-15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3495U true CN21681349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80417.2U Active CN216813495U (zh) 2021-11-15 2021-11-15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3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13495U (zh) 智能电站辅助监控报警系统
CN210325901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组减震防护装置
CN213782125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箱体智能辅助散热装置
CN21142870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力柜
CN214330137U (zh) 一种组装式建筑物减震安装底座
CN214256332U (zh) 一种汇聚交换机管理装置
CN210182863U (zh) 一种移动式ups逆变应急电源装置
CN215070114U (zh) 一种多重缓冲保护电池包
CN212289684U (zh) 一种防震车辆通信装置
CN211238897U (zh) 可扩展式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
CN210371828U (zh) 一种燃气压缩机控制柜显示屏减振安装架
CN214338257U (zh) 一种防水型平移门控制器
CN207117664U (zh) 一种端口不易损坏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
CN220686889U (zh) 一种机房
CN214692739U (zh) 一种脚控电梯按钮装置
CN111252247A (zh) 一种碳纤维无人机壳
CN220985781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通讯中继器
CN220972404U (zh) 一种机器人力反馈控制装置
CN211175203U (zh) 一种大型球铰支座机构
CN21281050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及减震功能的多频合路器
CN214206104U (zh) 一种路由交换机供电模块的保护装置
CN211317414U (zh) 一种新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装置
CN218569315U (zh) 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重载连接器
CN214506562U (zh) 一种高压补偿控制柜
CN214475432U (zh) 一种智能楼宇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