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2959U - 漏气阀 - Google Patents

漏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2959U
CN216812959U CN202220350298.9U CN202220350298U CN216812959U CN 216812959 U CN216812959 U CN 216812959U CN 202220350298 U CN202220350298 U CN 202220350298U CN 216812959 U CN216812959 U CN 216812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amber
valve chamber
hole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02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eitu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eitu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eitu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eitu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02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2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2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2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漏气阀,包括阀壳体和隔膜结构,隔膜结构将阀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阀室、第二阀室和第三阀室,隔膜结构包含隔膜和中间阀片;中间阀片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和阀片本体,连接部与阀壳体固定连接,阀片本体分隔在第二阀室和第三阀室之间,并贯穿有孔部,阀壳体上在第二阀室内朝向阀片本体突出有第二突出部;阀壳体上在第三阀室内朝向阀片本体凸出有至少一个与孔部相互错开的凸缘;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阀通过在第三阀室内设置凸缘,能够有效削弱漏气阀在充泄气过程中气体压力的脉动强度,加之,阀片本体开启时抵接至凸缘,抑制隔膜结构的振动,降低甚至消除充气和泄气噪音。

Description

漏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漏气阀。
背景技术
腕式血压计、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的问世,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由此受到市场的青睐,作为其核心部件的微型气泵、漏气阀也随之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提升微型泵和漏气阀的性能成为提升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中的漏气阀为了实现结构上的微小型化,多采用隔膜结构将阀腔分割成进气侧和出气侧,例如,公开号为CN201380020898.2的申请公开的阀、流体控制装置、阀整体由阀壳与隔膜结构组成。阀的进气侧与气体发生装置(压电泵)的出气孔流道连通,通过控制阀进气侧与出气侧的压力,实现充泄气过程,但是,这种结构,在工作时,阀腔进、出气侧连续产生的气体压力脉冲,极易激发阀体结构部件振动,并向外辐射噪声,成为漏气阀结构主要的噪音来源,影响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漏气阀在充泄气过程中,阀腔进气侧或出气侧连续产生的气体压力脉冲,激发阀体结构部件振动,并向外辐射噪声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漏气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气阀,包括阀壳体和隔膜结构,所述隔膜结构将阀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阀室、第二阀室和第三阀室,所述阀壳体位于隔膜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阀室连通的第一气孔和至少一个与第二阀室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阀壳体位于隔膜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三阀室连通的出气孔和泄气孔,所述隔膜结构包含隔膜和中间阀片;
所述隔膜包括彼此连接的结合部和变形部,结合部与阀壳体连接,变形部位于第一阀室和泄气孔之间;
所述中间阀片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和阀片本体,所述连接部与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阀片本体分隔在第二阀室和第三阀室之间,并贯穿有孔部,所述阀壳体上在第二阀室内朝向阀片本体突出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抵住阀片本体的孔部的周围部位,并覆盖住孔部;
所述阀壳体上在第三阀室内朝向阀片本体凸出有至少一个与孔部相互错开的用于抵住阀片本体的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用于在阀片本体位于孔部的周围部位与第二突出部分离时抵住阀片本体。
为了防止截流,进一步地,所述阀壳体上在第三阀室内的朝向阀片本体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流路形成部,所述阀片本体位于第二阀室与流路形成部之间;当第二气孔通入气体致使阀片本体的孔部周围与流路形成部的所在侧壁抵接时,流路形成部形成连通第二阀室和第三阀室的通路,且凸缘抵住阀片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沿朝向阀片本体的方向突出于流路形成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与阀壳体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壳体上在第三阀室内朝向变形部凸出有第一突出部,所述泄气孔贯穿第一突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和中间阀片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阀通过在第三阀室内设置凸缘,能够有效削弱漏气阀在充泄气过程中气体压力的脉动强度,加之,阀片本体开启时抵接至凸缘,抑制隔膜结构的振动,降低甚至消除充气和泄气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膜与中间阀片一体成型的隔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形成抵接区域A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阀在充气过程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阀在泄气过程时示意图;
图中:1、第一阀室;
2、第二阀室;
3、第三阀室;
4、阀壳体,401、上阀盖,4011、出气孔,4012、泄气孔,4013、凸缘,4014、流路形成部,4015、第一突出部,402、下阀盖,4021、第一气孔,4022、第二气孔,4023、第二突出部;
5、隔膜,501、结合部,502、变形部;
6、中间阀片,601、连接部,602、阀片本体,6021、孔部,6022、抵接区域A。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漏气阀,包括阀壳体4和隔膜结构,阀壳体4可为拼接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阀壳体4具体包括层叠设置的上阀盖401和下阀盖402,所述隔膜结构将阀壳体4内部分隔为第一阀室1、第二阀室2和第三阀室3,所述阀壳体4位于隔膜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阀室1连通的第一气孔4021和至少一个与第二阀室2连通的第二气孔4022,所述阀壳体4位于隔膜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三阀室3连通的出气孔4011和泄气孔401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下阀盖402与隔膜结构之间形成第一阀室1和第二阀室2,第一气孔4021和第二气孔4022开设在下阀盖402上,上阀盖401与隔膜结构之间形成第三阀室3,泄气孔4012和出气孔4011开设在上阀盖401上;
所述隔膜结构包含隔膜5和中间阀片6,如图1所示,隔膜5可与中间阀片6分体设置;优选地,如图2所示,隔膜5与中间阀片6一体成型,有利于减小工艺难度和降低制造成本;
隔膜5包括彼此连接的结合部501和变形部502,结合部501与阀壳体4连接,变形部502位于第一阀室1和泄气孔4012之间,并与泄气孔4012相对设置;阀壳体4上在第三阀室3内朝向变形部502凸出有第一突出部4015,泄气孔4012贯穿第一突出部4015,通过第一阀室1的压力与第三阀室3的压力之差,使隔膜5的变形部502与第一突出部4015抵接或分离,从而封堵或开启泄气孔4012,优选地,变形部502为弹性体;
中间阀片6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部601和阀片本体602,所述连接部601与阀壳体4固定连接,所述阀片本体602分隔在第二阀室2和第三阀室3之间,并贯穿有孔部6021,下阀盖402朝向阀片本体602的一侧突出有第二突出部4023,所述第二突出部4023抵住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的周围部位,并覆盖住孔部6021,也就是说孔部6021在第二突出部4023上端面上的投影不超出第二突出部4023的上端面;优选地,第二突出部4023相对于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的中心设置;
优选地,阀片本体602为弹性体,初始状态下,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周围与第二突出部4023抵接,阀片本体602朝向上阀盖401一侧产生弹性变形,即是,第二阀室2与第三阀室3之间的流路为常闭状态;通过第二阀室2的压力与第三阀室3的压力之差以及阀片本体602自身变形回复力,使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周围与第二突出部4023抵接或分离,从而封堵或开启第二阀室2与第三阀室3之间的流通路径,实现充泄气。
所述阀壳体4上在第三阀室3内朝向阀片本体602凸出有至少一个与孔部6021相互错开的用于抵住阀片本体602的凸缘4013;凸缘4013可为,无论阀片本体602是否开启,始终保持在抵接至阀片本体602的状态,以抑制隔膜结构的振动,降低甚至消除充气和泄气噪音;或者,凸缘4013用于在阀片本体602位于孔部6021的周围部位与第二突出部4023分离时抵住阀片本体602,也就是说凸缘4013仅在阀片本体602开启时抵接至阀片本体602的状态,以抑制隔膜结构的振动,降低甚至消除充气和泄气噪音;优选地,初始状态下,凸缘4013与阀片本体602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充气过程中,阀片本体602抵接至凸缘4013。
凸缘4013可以为圆柱状、三棱柱状、多棱柱状或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制,同样地,凸缘4013与上阀盖40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固定连接,优选地,凸缘4013与上阀盖401一体成型,有利于减小工艺难度和降低制造成本。
所述阀壳体4上在第三阀室3内的朝向阀片本体602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流路形成部4014,流路形成部4014可以为槽也可以为凸起,所述阀片本体602位于第二阀室2与流路形成部4014之间;当第二气孔4022通入气体致使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周围与流路形成部4014的所在侧壁抵接时,流路形成部4014形成连通第二阀室2和第三阀室3的通路,且凸缘4013抵住阀片本体602;在本实施例中流路形成部4014为槽,槽至少从与孔部6021相对的上阀盖401的侧壁上的区域起,延伸至与孔部6021以外的部分相对的上阀盖401的侧壁上的区域;当阀片本体602抵接到上阀盖401朝向阀片本体602的侧壁时,形成抵接区域A6022,优选地,槽的一部分位于抵接区域A6022内,另一部分位于抵接区域A6022外,位于抵接区域A6022内的槽部在上阀盖401侧壁的投影槽宽小于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在上阀盖401侧壁的投影半径,如图3所示。
凸缘4013沿朝向阀片本体602的方向突出于流路形成部4014,以确保凸缘4013可以顺利抵接到阀片本体602;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第二气孔4022通入气体时,阀片本体602不一定会抵接到流路形成部4014的所在侧壁,需看具体的工况,例如,在低气压充气时,有可能阀片本体60不会抵接到流路形成部4014的所在侧壁,但是还是会抵住凸缘4013,达到抑制或消除噪声的目的,即是,流道形成部4014只是防止截流的一种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漏气阀的工作原理为:
充气时,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经第一气孔4021进入第一阀室1,同时,相同压力的气体经第二气孔4022进入第二阀室2。此时,第一阀室1、第二阀室2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三阀室3内的气体压力,进入第一阀室1内的气体顶起隔膜5的变形部502,变形部502产生弹性变形,抵接到第一突出部4015,并封堵泄气孔4012;进入第二阀室2内的气体顶起中间阀片6的阀片本体602,阀片本体602进一步产生弹性变形,并抵接至凸缘4013,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周围与第二突出部4023分离并产生间隙,第二气孔4022与出气孔4011经由孔部6021连通,实现对与出气孔4011连接的外设储气装置充气,如图4所示。
泄气时,第一气孔4021和第二气孔4022停止进气,压力降低,储存于外设的储气装置内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经出气孔4011流入第三阀室3,此时,第三阀室3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阀室1和第二阀室2内的气体压力,中间阀片6的阀片本体602在中间阀片6自身变形回复力和阀片本体602两侧压差的共同作用下,迅速抵接至第二突出部4023,阻断第三阀室3与第二阀室2的气体流通路径,同时,封堵泄气孔4012的隔膜5的变形部502在自身变形回复力和两侧气体压差的共同作用下,解除了对泄气孔4012的封堵,此时,由外设的储气装置经出气孔4011流入第三阀室3内的压力气体只能由泄气孔4012流出,完成泄气,如图5所示。
在整个充泄气过程中,由第一阀室1或外设储气装置进入第三阀室3的气体,产生压力脉动,当脉动的气流掠过凸缘4013时,流阻失配,脉动强度减弱,加之,阀片本体602开启时抵接至凸缘4013,从而有效抑制了阀体结构部件的振动,由此降低甚至消除充气和泄气噪音。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漏气阀,包括阀壳体(4)和隔膜结构,所述隔膜结构将阀壳体(4)内部分隔为第一阀室(1)、第二阀室(2)和第三阀室(3),所述阀壳体(4)位于隔膜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阀室(1)连通的第一气孔(4021)和至少一个与第二阀室(2)连通的第二气孔(4022),所述阀壳体(4)位于隔膜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三阀室(3)连通的出气孔(4011)和泄气孔(401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结构包含隔膜(5)和中间阀片(6);
所述隔膜(5)包括彼此连接的结合部(501)和变形部(502),结合部(501)与阀壳体(4)连接,变形部(502)位于第一阀室(1)和泄气孔(4012)之间;
所述中间阀片(6)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部(601)和阀片本体(602),所述连接部(601)与阀壳体(4)固定连接,所述阀片本体(602)分隔在第二阀室(2)和第三阀室(3)之间,并贯穿有孔部(6021),所述阀壳体(4)上在第二阀室(2)内朝向阀片本体(602)突出有第二突出部(4023),所述第二突出部(4023)抵住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的周围部位,并覆盖住孔部(6021);
所述阀壳体(4)上在第三阀室(3)内朝向阀片本体(602)凸出有至少一个与孔部(6021)相互错开的用于抵住阀片本体(602)的凸缘(4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4013)用于在阀片本体(602)位于孔部(6021)的周围部位与第二突出部(4023)分离时抵住阀片本体(6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体(4)上在第三阀室(3)内的朝向阀片本体(602)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流路形成部(4014),所述阀片本体(602)位于第二阀室(2)与流路形成部(4014)之间;当第二气孔(4022)通入气体致使阀片本体(602)的孔部(6021)周围与流路形成部(4014)的所在侧壁抵接时,流路形成部(4014)形成连通第二阀室(2)和第三阀室(3)的通路,且凸缘(4013)抵住阀片本体(6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4013)沿朝向阀片本体(602)的方向突出于流路形成部(40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4013)与阀壳体(4)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体(4)上在第三阀室(3)内朝向变形部(502)凸出有第一突出部(4015),所述泄气孔(4012)贯穿第一突出部(4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5)和中间阀片(6)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
CN202220350298.9U 2022-02-21 2022-02-21 漏气阀 Active CN216812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0298.9U CN216812959U (zh) 2022-02-21 2022-02-21 漏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0298.9U CN216812959U (zh) 2022-02-21 2022-02-21 漏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2959U true CN216812959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0298.9U Active CN216812959U (zh) 2022-02-21 2022-02-21 漏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2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63510B2 (en) Vacuum preventing oil seal for scroll compressor
CN100400867C (zh) 线性压缩机
US6769881B2 (en) Vacuum preventing device for scroll compressor
US7094038B2 (en) Vacuum preventing device for scroll compressor
KR20010093315A (ko) 스크롤형 압축기
CN216812959U (zh) 漏气阀
JP5402004B2 (ja) パルセーションダンパ
KR100291161B1 (ko) 다이어프램펌프
TWI822434B (zh) 空壓機
KR100421965B1 (ko) 밀폐형 압축기의 실린더 조립체
US11231030B2 (en) Diaphragm pump
US20050013717A1 (en) Valve assembly of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JP4288770B2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WO2020238825A1 (zh) 涡旋压缩机
EP0624728B1 (en) Spring check valve cartridge
JP2000249101A (ja) ダイヤフラムベローズを用いたアキュムレータ装置
IT9021114A1 (it) Valvola di scarico per compressori ermetici alternativi
CN216813124U (zh) 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
CN216279597U (zh) 一种可调压式安全阀
EP3812587B1 (en) Diaphragm pump
CN218624572U (zh) 一种泄压装置及气泵
WO2021136022A1 (zh) 电磁阀
CN215762157U (zh) 一种消震隔膜泵
JP2544157Y2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
KR200415043Y1 (ko) 공기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