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2651U - 风力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2651U
CN216812651U CN202120853969.9U CN202120853969U CN216812651U CN 216812651 U CN216812651 U CN 216812651U CN 202120853969 U CN202120853969 U CN 202120853969U CN 216812651 U CN216812651 U CN 216812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pendulum
swing
support fram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39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双虎
邢赢
徐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39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2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2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2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机舱,以及设置在机舱上的支撑架和悬吊在支撑架下方的摆式阻尼器,摆式阻尼器包括:摆臂,摆臂的上端与支撑架活动连接;质量体,设置在摆臂下方,且位于机舱外,与摆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在机舱上设置支撑架,将摆式阻尼器悬吊在支撑架下方,其中,摆式阻尼器包括摆臂和质量体,摆臂的上端与支撑架活动连接,形成吊点,摆臂的下端与质量体固定连接且质量体位于机舱外,这样使得摆臂和质量体形成的摆式阻尼器可以绕支撑架上的吊点在机舱外自由摆动,增加了塔架阻尼,降低塔架振动,减少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塔架是风力发电机的支撑结构,随着塔架和叶轮尺寸的不断增大,塔架阻尼越来越低,尤其在机组停机状态,在涡激激励(风力激励)作用下,当外部激励的频率与塔架的固有频率相近时,塔架会产生涡激振动,在振动较大的情况下,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降低振动的方式通常是在塔架内设置阻尼器,加大塔架阻尼,减少塔架振动,从而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但当阻尼器在塔架内运行时,因为塔架内空间受限,导致阻尼器在塔架内部运动受到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机舱、设置在所述机舱上的支撑架和悬吊在所述支撑架下方的摆式阻尼器,所述摆式阻尼器包括:摆臂,所述摆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质量体,设置在所述摆臂下方,且位于所述机舱外,与所述摆臂的下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在机舱上设置支撑架,将摆式阻尼器悬吊在所述支撑架下方,其中,所述摆式阻尼器包括摆臂和质量体,所述摆臂的上端与支撑架活动连接,形成吊点,所述摆臂的下端与质量体固定连接且所述质量体位于所述机舱外,这样使得摆臂和质量体形成的摆式阻尼器可以绕支撑架上的吊点在机舱外自由摆动,增加了塔架阻尼,降低塔架振动,减少了安全隐患。也可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阻尼器应用于塔架内导致的运动受限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舱的底壁上设置有吊物孔,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吊物孔处。可以利用机舱内已有的起吊机构来安装和悬吊阻尼器,从而简化安装结构和安装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式阻尼器还包括铰接件,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上端连接到所述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球铰。通过铰接件实现将支撑架和摆臂活动连接,安装球铰作为铰接件,作为吊点,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组还包括支撑梁,设置在所述机舱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吊物孔上方;所述摆式阻尼器还包括约束装置,所述约束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梁的下方,所述约束装置设置有允许所述摆臂穿过的通孔,所述摆臂的上端穿过所述约束装置与所述支撑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约束装置包括:筒体,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允许所述摆臂穿过的通孔;耐磨层,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通过在筒体内设置耐磨层,减小摆臂与筒体内侧壁的摩擦,避免摆臂与筒体内侧壁直接摩擦而损坏筒体,从而影响筒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质量体包括:重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质量体包括:箱体和容纳在所述箱体中的水或颗粒物,所述颗粒物包括沙子或多个球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臂包括柔性绳索、链条和刚性杆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摆长调节装置,所述摆长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舱内,所述摆臂的上端与所述摆长调节装置连接;振动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的振动频率;控制器,与所述振动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振动频率,控制所述摆长调节装置调整所述摆式阻尼器的摆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摆臂的摆动角度;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摆动角度和所述摆式阻尼器的当前摆长确定所述质量体与所述塔架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摆长调节装置减小所述摆式阻尼器的摆长,以使所述质量体与所述塔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阈值,从而避免质量体与塔架发生碰撞,损坏塔架,从而影响塔架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测长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摆式阻尼器的当前摆长并将当前摆长发送给所述控制器,用于实时掌握塔架的当前摆长,进而可以根据摆动角度和所述摆式阻尼器的当前摆长确定所述质量体与所述塔架之间的距离,确保所述质量体与所述塔架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避免质量体与塔架发生碰撞,损坏塔架,从而影响塔架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长调节装置包括卷扬机、电动葫芦或吊机,其中,在摆长调节装置是所述卷扬机的情况下,所述卷扬机的钢索的一部分或所述卷扬机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所述摆臂;在摆长调节装置是所述吊机的情况下,所述吊机的钢索的一部分或所述吊机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所述摆臂;在摆长调节装置是所述电动葫芦的情况下,所述电动葫芦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所述摆臂。可以利用机舱内已有的卷扬机、电动葫芦或吊机作为摆长调节装置,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式阻尼器为多个,每个所述摆臂的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体或多个质量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摆式阻尼器设置在所述机舱外部且悬吊在所述机舱的底部,任意两个阻尼器在运行时具有一定的预设距离。将摆式阻尼器设置在机舱外,可以很好的避免摆式阻尼器设置在塔架内的运动受限的问题,通过设置任意两个阻尼器在运行时具有一定的预设距离,即相邻两个阻尼器在运行时具有安全距离,避免任意两个摆式阻尼器在运动时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叶片,设置在所述机舱的一端上,其中,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机舱的另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在机舱的一端设置叶片,在另一端设置支撑架,支撑架下设置摆式阻尼器,可以防止当叶片转动时,与摆式阻尼器之间产生干扰。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一种I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一种I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一种II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一种II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舱;2:支撑架;31:摆臂;32:质量体;33:铰接件;34:约束装置;5:摆长调节装置;6:塔架;7: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7描述阻尼器以及风力发电机系统。
然而,本申请可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具体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要把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方面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振动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阻尼器设置于塔架内,导致的运动受限的问题。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现有技术中,调谐质量阻尼器被用来抑制振动,在塔架发生振动的情况下,调谐质量阻尼器可发生与塔架的运动反相位的运动,从而吸收和耗散塔架的振动能量。
就风力发电机组而言,调谐质量阻尼器通常安装于塔架内,但又由于将调谐质量阻尼器设置在塔架内部,当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摆动幅度大时可能直接撞击塔架,造成塔架损坏。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7来具体描述根据本申请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构成。其中,图1至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三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7 示出了本申请的两种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机舱1以及设置在机舱1上的支撑架2和悬吊在支撑架2下方的摆式阻尼器,摆式阻尼器包括:摆臂31和质量体32,摆臂31的上端与支撑架2活动连接;质量体32设置在摆臂31下方,且位于机舱1外,与摆臂31的下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架2可以是设置于机舱1的外部、内部,示例性地,支撑架2设置于机舱底部的吊物孔处。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架2与质量体32中间的部分用作摆臂31,摆臂31可以是柔性绳索、链条和刚性杆,本申请实施例中,链条可以是摆长调节装置的部分链条,摆臂的长度在预设的活动范围内,当摆臂31的摆长在预设的活动范围内时,质量体32不会与塔架6或者机舱1发生碰撞。摆臂31的长度和质量体32的重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定,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通常的风速以及塔架6的固有频率等因素,设定调节摆臂31的长度和质量体32的重量。
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机舱1、支撑架2、塔架6 和摆式阻尼器。其中,机舱1固定设置在塔架6的上方,机舱1底部具有吊物孔;支撑架2固定设置在机舱1吊物孔处,摆式阻尼器悬吊在支撑架2下方,如图1所示,摆式阻尼器包括:摆臂31和质量体32,摆臂31的上端与支撑架2活动连接;质量体32设置在摆臂31下方,且位于机舱1外,与摆臂31的下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在机舱1上设置支撑架2,将摆式阻尼器悬吊在支撑架2下方,其中,摆式阻尼器包括摆臂31和质量体 32,摆臂31的上端与支撑架2活动连接,形成吊点,摆臂31的下端与质量体32固定连接且质量体32位于机舱1外,这样使得摆臂31和质量体32形成的摆式阻尼器可以绕支撑架2上的吊点在机舱1外自由摆动,增加了机舱 1的阻尼,由于塔架6和机舱固定连接,也即增加了塔架6阻尼,降低塔架6 振动,减少了安全隐患,从而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式阻尼器,也可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阻尼器应用于塔架6内导致的运动受限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式阻尼器还包括铰接件33,铰接件33与支撑架2 活动连接,摆臂31的上端连接到铰接件33,通过铰接件33作为吊点,摆臂 31绕铰接件33在支撑架2下方自由摆动。本申请实施例中,铰接件33包括球铰,安装球铰作为铰接件,作为吊点,结构简单。
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式阻尼器的安装,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01,将支撑架2焊接(或螺栓连接)在机舱1底部的吊物孔上,并在支撑架2上安装球铰,形成吊点。
步骤102,通过机舱1内现有的卷扬机或电动葫芦将质量体32从地面提升至机舱1底部的预设位置。
步骤103,将摆臂31一端与吊点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体32连接,质量体32悬空后,摆臂31竖直下垂。通过以上步骤101至步骤103,可以实现将摆式阻尼器的悬吊在支撑架2下方,摆式阻尼器围绕支撑架2上的吊点进行摆动时,可以降低塔架6的振动,减少了安全隐患,也避免相关技术中,将阻尼器安装在塔架6内部导致的阻尼器运动受限的问题。
继续参见图1,摆臂31的上端连接在支撑架2上并靠近机舱1的底壁,优选地,支撑架2位于吊物孔处。
如图2所示,摆臂31的上端还可以向上延长,连接到设置在机舱内的支撑梁4上,支撑梁4位于支撑架2的上方。通过将摆臂31的上端延伸连接到支撑梁4上,可以在支撑梁4上安装摆长调节装置5,例如,可以利用机舱1 内现有的摆长调节装置来进行摆长调节。
图2和图3中分别示出了在机舱内设置支撑梁4的示例。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支撑梁4固定连接在机舱1的顶壁上,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支撑梁4固定连接在机舱1的的底壁上,并向上延伸到支撑架2的上方。然而本申请的方案不限于此,支撑梁4也可以固定连接到机舱1的侧壁上并延伸到支撑架2的上方。在摆臂31的上端延伸到支撑梁4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在摆式阻尼器摆动的过程,摆臂31与吊物孔的摩擦干涉,仍然将摆式阻尼器的吊点设置在机舱1底壁位置附近,因此,在靠近机舱1底壁的位置,在支撑架 2上设置约束装置34,通过约束装置34形成摆式阻尼器的吊点,作为摆式阻尼器的摆动起点。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图2中约束装置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图3中约束装置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下面结合图2-7 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机舱1、支撑架2、支撑梁4和摆式阻尼器。其中,机舱1固定设置在塔架6的上方,机舱1底部具有吊物孔;支撑架2固定设置在机舱1吊物孔处且在支撑架2上设置约束装置34;支撑梁4,设置在机舱1顶部内壁上且位于吊物孔上方,且位于约束装置的上方,如图2所示,摆式阻尼器包括:摆臂31和质量体32,摆臂31 的上端从机舱1外穿过所述约束装置34与支撑梁4连接;质量体32设置在摆臂31下方,且位于机舱1外,质量体32与摆臂31的下端固定连接。摆臂 31通过约束装置34在支撑架2处形成单摆的摆动起点。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支撑梁4包括设置在机舱1底壁上并向上延伸的竖梁以及连接竖梁上端并位于吊物孔上方的横梁;约束装置34设置在支撑架2上,位于横梁的下方靠近机舱1底壁的位置,约束装置34设置有允许摆臂31穿过的通孔,摆臂31的上端穿过约束装置34与横梁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约束装置34,包括:筒体和耐磨层,筒体与支撑架 2固定连接,筒体内设置有允许摆臂31穿过的通孔;耐磨层设置在筒体的内侧壁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摆臂31通过筒体形成单摆的摆动起点,筒体与支撑架 2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筒体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筒体,示例性的,筒体可以是圆柱形筒体,也可以是球形筒体。如图4和图5所示,约束装置34 为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的外表面与支撑架2焊接,圆柱形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圆柱形筒体内设有允许摆臂31穿过的通孔。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孔可以设置为由里向外延伸扩张,形成锥状通孔,以使摆臂31通过通孔时,减少摆臂31与筒体内壁的摩擦面积。如图6和图7所示,筒体还可以为上小下大的筒体机构,类似锥形筒体,筒体内的通孔也可以设置为上小下大的结构,由上向下延伸扩张,形成锥状通孔,其中,通孔上端的直径可以与摆臂 31的直径相匹配。本申请实施例中,耐磨层可以是泡沫或橡胶,通过在内部设置耐磨层使得当摆臂31穿过的通孔时,有效减少摆臂31与圆柱形筒体的内壁的磨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质量体32包括:重块或颗粒物。也就是说,质量体 32可以是重块,也可以是颗粒物,还可以是重块和颗粒物的叠加,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大于预设粒径时称为重块,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粒径称为颗粒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质量体32还包括:箱体和容纳在箱体中的水或颗粒物,所述颗粒物包括沙子或多个球体。示例性的,重量体32可以是液体箱或沙箱,当然也可以是沙箱和液体箱,通过沙箱内颗粒物的摩擦或者液体箱内液体的飞溅碰撞实现阻尼器的阻尼功能,结构简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31包括:柔性绳索、链条和刚性杆中的至少一种。当采用柔性绳索作为摆臂31时,筒体内侧面上的耐磨层可选用硫化橡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摆长调节装置5、振动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摆长调节装置5设置在机舱1内,摆臂31的上端与摆长调节装置5连接;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塔架6上,示例性的,可以通过螺杆拧入塔架6的方式或者紧贴在塔架6上,用于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6的振动频率;控制器与振动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振动频率,控制摆长调节装置5调整摆式阻尼器的摆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振动传感器获取到振动频率后,控制器可以基于振动频率确定摆长,从而控制摆长调节装置来调节摆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角度传感器,设置在塔架6上,示例性的,可以通过螺杆拧入塔架6的方式或者紧贴在塔架6上,且位于靠近摆臂31的位置,用于获取摆臂31的摆动角度;控制器还与角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摆动角度和摆式阻尼器的当前摆长确定质量体32与塔架6之间的距离,在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摆长调节装置5减小摆式阻尼器的摆长,以使质量体32与塔架6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避免质量体32与塔架6碰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测长传感器,设置在塔架6上,示例性的,可以通过螺杆拧入塔架6的方式或者紧贴在塔架6上,且位于靠近摆臂31的位置,用于获取摆式阻尼器的当前摆长并将当前摆长发送给控制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摆长调节装置5的控制系统与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系统连接,实现摆臂31的摆长的自由调节。本申请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通过获取塔架一阶振动频率或者二阶振动频率,确定摆臂31的摆长,示例性的,振动传感器通过获取通过塔架一阶振动频率,确定摆臂31的摆长。控制器根据塔架一阶振动频率确定摆臂31的摆长可以通过公式(1)进行计算,参见公式(1):
2*π*f=(g/L)^0.5 (1);
其中,f表示阻尼器频率;L表示摆臂31的长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中,摆长的调节方式根据实际需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方式1,由于现场各机位点发电机组的塔架频率具有分散性,例如:风力发电机组有30台,每一台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示例性的可以是0.25HZ、0.3HZ、0.35HZ,因此通过塔架6上设置振动传感器,当振动传感器获取到塔架6的振动频率,由于控制器与振动传感器和摆长调节装置连接,控制器根据塔架6振动频率,确定摆臂31的第一摆长,基于第一摆长确定第一控制信号,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摆长调节装置5,以使摆长调节装置5基于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摆臂31 的摆长为第一摆长。根据确定塔架频率,进而确定阻尼器的频率(选用阻尼器频率与塔架振动频率一致或者接近),从而根据阻尼器频率确定摆式阻尼器摆臂31的摆长。
方式2,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角度传感器获取摆式阻尼器运行时摆臂31的摆角,通过测长传感器获取摆式阻尼器运行时当前摆臂31 的摆长,实时计算阻尼器下端质量体32摆动时,摆式阻尼器系统的质量体 32与塔架6的距离,并设定危险临界距离作为距离阈值,质量体32与塔架的距离小于临界距离时,参见公式(1),进一步计算摆长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是要求摆长降低,以防止质量体32与塔架碰撞,根据摆式阻尼器的摆长需求,控制器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摆长调节装置5调整摆式阻尼器的摆长。其中当两种摆长需求发生矛盾时,以方式2的调节方式为主。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塔架频率,确定得到阻尼器的频率,从而根据阻尼器频率确定摆式阻尼器摆臂31的摆长,计算得到摆长为A时可以满足降低塔架振动的需求,但当摆臂31的摆长为A时,质量体32容易和塔架6发生碰撞,故而需要重新调整摆式阻尼器的摆臂31的摆长,以避免撞击塔架外壁,此时,需要以保护塔架为优先,避免质量体32与塔架6碰撞造成塔架6 的损坏。在一些实施例中,摆长调节装置5为机舱内现有的具有提升能力的装置,例如卷扬机,结合图2和图3,卷扬机可以悬吊在支撑梁4下方,也可以直接放置在支撑梁4上,当然,也可以将位于机舱1底部的卷扬机的钢索或者链条通过支撑梁4,延伸至通过位于支撑梁4下方的约束装置34,并延伸至与位于机舱1外与质量体32或者摆臂31连接,支撑梁4上设有可以方便卷扬机的链条或者钢索改变运动方向的机构,例如:在支撑梁4下方设置定滑轮或者设置滑轮组,本申请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卷扬机的控制系统与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系统连接,利用卷扬机的已有倒链与摆臂31 连接,卷扬机的控制系统控制卷场机转速,进而有效控制阻尼器的摆长,阻尼器测长传感器获取到阻尼器当前摆长,卷扬机的控制系统根据阻尼器当前摆长继续控制卷场机的转速以满足摆长需求。本申请实施例中,摆长调节装置5也可以为电动葫芦或者吊机,使得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长调节装置5包括卷扬机、电动葫芦或吊机,其中,在摆长调节装置5是卷扬机的情况下,卷扬机的钢索的一部分或卷扬机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摆臂31;在摆长调节装置5是吊机的情况下,吊机的钢索的一部分或吊机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摆臂31;在摆长调节装置5是电动葫芦的情况下,电动葫芦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摆臂31。本申请实施例使用卷扬机、电动葫芦或吊机作为摆长调节装置5,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现有卷扬机倒链或者钢索的一部分作为摆臂 31,直接通过卷扬机将质量体32从地面提升到一定高度,保证一定长度,通过约束装置34在支撑架2处形成新的单摆的起点,其中,摆式阻尼器摆臂 31的长度即是约束装置4与质量体32之间的倒链或者钢索的长度。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电动葫芦的链条的一部分作为摆臂31,或者吊机的倒链或者钢索的一部分作为摆臂31。如图2所示,摆长调节装置5可以悬吊在支撑梁4下方,当需要使用摆长调节装置5现有的链条或者钢索作为摆臂31 时,钢索或者链条下垂通过约束装置34上的通孔延伸至机舱1外与质量体 32连接,于约束装置34处形成单摆的新起点,链条或者钢索与质量体32形成的摆式阻尼器,可以在机舱1外自由摆动。如图3所示,摆长调节装置5 也可以放置在支撑梁4上,当需要使用摆长调节装置5现有的链条或者钢索作为摆臂31时,支撑梁4上设有使得链条或者钢索穿过的通孔,其中,链条或者钢索穿过通孔或者在摆动运行时,可以与支撑梁4上的通孔不接触。当然,也可以在通孔内壁上设置如泡沫或橡胶等可以起到耐磨效果的耐磨层,使得当链条或者钢索穿过的通孔时,有效减少链条或者钢索与通孔内壁的磨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式阻尼器为多个,每个摆臂31的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体32或多个质量体32。例如:摆臂31有两个,质量体32也有两个,每个质量体32与对应的摆臂31固定连接。摆臂31有两个,质量体32有四个, 1个的摆臂31下面连接两个质量体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摆式阻尼器设置在所述机舱1外部且悬吊在所述机舱1的底部,任意两个阻尼器在运行时具有一定的预设距离。将摆式阻尼器设置在机舱1外,可以很好的避免摆式阻尼器设置在塔架6内的运动受限的问题,通过设置任意两个阻尼器在运行时具有一定的预设距离,即相邻两个阻尼器在运行时具有安全距离,避免任意两个摆式阻尼器在运动时发生干涉,(例如:相邻质量体32发生碰撞或摆臂31互相缠扰)。
继续参照图1至图3,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叶片7,设置在机舱1的一端上,其中,支撑架2固定在机舱1的另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在机舱1的一端设置叶片7,在另一端设置支撑架2,支撑架2下设置摆式阻尼器,可以防止当叶片7转动时,与摆式阻尼器之间产生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式阻尼器设置在机舱1的外部。可以利用提升机(卷扬机)的提升能力(在机组上电后),也可以利用另外的电动葫芦(在机组上电后)或者利用手拉葫芦(在机组上电前)实现摆式阻尼器的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在已有机舱1吊物孔处安装支撑架2,在支撑架2下悬吊摆式阻尼器,规避了传统阻尼器只能安装于塔架6 内,一方面导致塔架6内的空间不足,另一方面摆式阻尼器在塔架6内运动会受到干涉。而在机舱1外运动不受限,利用提升机的提升能力或者利用另外的电动葫芦进一步降低阻尼器安装成本和提升安装便利性。
上面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可以对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机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舱(1)上的支撑架(2)和悬吊在所述支撑架(2)下方的摆式阻尼器,所述摆式阻尼器包括:
摆臂(31),所述摆臂(3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2)活动连接;
质量体(32),设置在所述摆臂(31)下方,且位于所述机舱(1)外,与所述摆臂(31)的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1)的底壁上设置有吊物孔,所述支撑架(2)设置在所述吊物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式阻尼器还包括铰接件(33),与所述支撑架(2)活动连接,所述摆臂(31)的上端连接到所述铰接件(33),所述铰接件(33)包括球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组还包括支撑梁(4),设置在所述机舱(1)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吊物孔上方;
所述摆式阻尼器还包括约束装置(34),所述约束装置(3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梁(4)的下方,所述约束装置(34)设置有允许所述摆臂(31)穿过的通孔,所述摆臂(31)的上端穿过所述约束装置(34)与所述支撑梁(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装置(34)包括:
筒体,与所述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允许所述摆臂(31)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为锥形通孔;
耐磨层,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体(32)包括: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体(32)包括:箱体和容纳在所述箱体中的水或颗粒物,所述颗粒物包括沙子或多个球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1)包括柔性绳索、链条和刚性杆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
摆长调节装置(5),所述摆长调节装置(5)设置在所述机舱(1)内,所述摆臂(31)的上端与所述摆长调节装置(5)连接;
振动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6)的振动频率;
控制器,与所述振动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振动频率,控制所述摆长调节装置(5)调整所述摆式阻尼器的摆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摆臂(31)的摆动角度;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摆动角度和所述摆式阻尼器的当前摆长确定所述质量体(32)与所述塔架(6)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摆长调节装置(5)减小所述摆式阻尼器的摆长,以使所述质量体(32)与所述塔架(6)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测长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摆式阻尼器的当前摆长并将当前摆长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长调节装置(5)包括卷扬机、电动葫芦或吊机,其中,在摆长调节装置(5)是所述卷扬机的情况下,所述卷扬机的钢索的一部分或所述卷扬机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所述摆臂(31);在摆长调节装置(5)是所述吊机的情况下,所述吊机的钢索的一部分或所述吊机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所述摆臂(31);在摆长调节装置(5)是所述电动葫芦的情况下,所述电动葫芦的链条的一部分用作所述摆臂(3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式阻尼器为多个,每个所述摆臂(31)的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体(32)或多个质量体(3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摆式阻尼器设置在所述机舱(1)外部且悬吊于所述机舱(1)的底部,且任意两个摆式阻尼器在运行时具有预设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
叶片(7),设置在所述机舱(1)的一端上,其中,所述支撑架(2)固定设置在所述机舱(1)的另一端。
CN202120853969.9U 2021-04-23 2021-04-23 风力发电机组 Active CN216812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3969.9U CN216812651U (zh) 2021-04-23 2021-04-23 风力发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3969.9U CN216812651U (zh) 2021-04-23 2021-04-23 风力发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2651U true CN216812651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3969.9U Active CN216812651U (zh) 2021-04-23 2021-04-23 风力发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2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14628B1 (en) Damper unit for a tower structure
US9683556B2 (en) Method of damping wind turbine tower oscillations
JP4210540B2 (ja) ブレードのメンテナンスが容易な風車及び風力発電装置
CN211474334U (zh) 具有用于抑制塔架谐波的至少一个振动阻尼器的塔架
CN109654162B (zh) 主动复合变阻尼转动控制装置
CN113513103B (zh) 一种悬挂式复合调谐减振装置及方法
KR20190135525A (ko) 풍력 터빈 타워의 진동 댐핑
CN108190725A (zh) 吊装装置以及机舱吊装方法
CN108700022A (zh) 安装或者拆卸多转子风轮机的风轮机部件的方法
EP2923988A1 (en) Elevator systems
CN112368478B (zh) 架设风力涡轮机的方法
CN112352100A (zh) 塔架阻尼器
US20140238948A1 (en) Damping device for a vessel
CN111456266B (zh) 一种半主动摆式冲击阻尼器
JP6201871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動吸振器
CN112469897A (zh) 用于风能设施塔架的减振器的安装方法和安装系统
CN216812651U (zh) 风力发电机组
CN108946517A (zh) 一种主动升沉补偿起重机的试验方法
CN102712449B (zh) 悬挂设备和悬挂配置
JPH058966A (ja) 昇降機のテールコードの制振装置
JP2012167662A (ja) 垂直軸型風車の支持構造
JP6378250B2 (ja) 風力発電装置用の吊り荷昇降装置及び吊り荷昇降方法
CN114787502A (zh) 用于阻尼位于海上的多转子风轮机移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26527B (zh) 抑振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装置
KR20230119238A (ko) 정격 풍속 이하의 부유식 풍력 터빈 제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