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2245U - 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2245U
CN216812245U CN202220309833.6U CN202220309833U CN216812245U CN 216812245 U CN216812245 U CN 216812245U CN 202220309833 U CN202220309833 U CN 202220309833U CN 216812245 U CN216812245 U CN 216812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outlet
air duc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098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亚鹏
赖伴来
彭琦
黄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2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2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包括机身组件、风机组件和摆头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机身组件内部,所述摆头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的机身组件和风机组件同步旋转,所述机身组件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身的外壳上设置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方向可以实现相反出风,在摆头组件的驱动下,使机身组件和风轮组件实现同步旋转,带动机身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多维度立体送风,减少等风时间,提高送风面积,相对传统塔扇一个出风口,提升了一倍的出风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
背景技术
塔式电风扇(简称:塔扇),因其外形似塔状而得名。现在市场上的塔扇多数呈纵向柱状,内部采用贯流式风机组件,即风叶为圆柱形(轴向尺寸远大于直径,出风口为细长形状)贯流风轮,纵向安装;这种风扇的优点是外观时尚,纵向出风口长,噪音相对普通风扇低,占地小易收纳,深受部份家庭青睐。但是这种风扇的缺点在于,由于出风口呈细长状,水平左右送风面积小,给人使用时体验不佳。
为解决水平左右送风问题,一般技术人员在机身底部增加了水平左右摆头机构,摆头角度可以0-360度左右往复,提升送风面积。由于机身上的出风口呈细长状,机身摆动时,只有一股细长的风流扫过,摆动角度越大,等风再次通过的时间就越长,使用时效果仍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塔扇左右送风面积小,使用者体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提升传统塔扇出风效率,减少不同角度人员等风时间,提高送风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包括机身组件、风机组件和摆头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机身组件内部,所述摆头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的机身组件和风机组件同步旋转,环绕所述机身组件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相连通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机身组件包括外壳、侧盖和顶盖,所述外壳的顶端、底端和侧面分别形成一开口,所述顶盖和侧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端开口及侧面开口处,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组件所围成的空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呈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之间。
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口方向呈180°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机身组件的外壳和侧盖围成具有四个侧面的空腔,所述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位于不同的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主电机、电机支架、风道和圆柱形风轮,所述主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且所述主电机的转轴与所述风轮形成驱动连接,所述风道的下端与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两端或其一端设有风道进风口,所述风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风道出风口,及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风道出风口;所述电机支架和/或所述风道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道包括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上风道的上端设有上进风口,所述下风道的下端设有下进风口,所述下风道的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电机支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风道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上出风口和第二上出风口,所述下风道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下出风口和第二下出风口,所述下风道与所述上风道联接后,所述第一上出风口与所述第一下出风口组合成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所述第二上出风口与所述第二下出风口组合成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
所述摆头组件包括摆头电机、连接盖、摆头支架、摇头座、曲柄、连杆和底盖,所述摆头支架的中部设置一旋转孔,所述连接盖和所述摇头座分别位于所述摆头支架的上、下两端面,所述摇头座通过所述摆头支架的旋转孔与所述连接盖固定联接,所述摆头支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摇头座与连接盖之间,且与所述电机支架形成固定联接;所述摆头电机固定在所述摆头支架上端面,其转轴穿过所述摆头支架与所述曲柄联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转动联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摇头座转动联接,所述底盖与所述摇头座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绕机身的外壳上设置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方向可以实现相反出风,在摆头组件的驱动下,使机身组件和风轮组件实现同步旋转,带动机身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多维度立体送风;由于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双出风口同时出风,配合左右摆头,减少等风时间,提高送风面积,相对传统塔扇一个出风口,显著提升了一倍的出风效率,同时,多维度立体送风,无死角,可多人同时使用。
B.本实用新型在外壳和侧盖上分别设置第一进风口和/或第二进风口,在风轮组件的风道上设置了两个风道进风口和两个风道出风口,两个风道出风口与机身外壳上的两个出风口位置呈相对应设置,当主电机工作时带动风轮高速旋转,使机身内部空腔产生负压,驱驶机身外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和/或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经上下风道的上下进风口被风轮驱驶从第一风道出风口和第二风道出风口吹出,形成了机身的不同方向同时出风,大大提高了排风量和出风效率。
C.本实用新型相对传统单一出风口的塔扇,双出风口的塔扇造型更具有创新性和科技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塔扇分解轴测示意图;
图2是风道组件分解轴测示意图;
图3是空气流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
1-机身组件
11-外壳
111-第一进风口,112-第一出风口,113-第二出风口
12-侧盖,121-第二进风口
13-顶盖
2-风机组件
21-主电机,22-电机支架
23-风道
23a-上风道,23a1-第一上出风口,23a2-第二上出风口
23b-下风道,23b1-第一下出风口,23b2-第二下出风口
231-风道进风口,232-第一风道出风口,233-第二风道出风口
24-风轮,25-支撑杆
3-摆头组件,
31-摆头电机,32-连接盖
33-摆头支架,331-旋转孔
34-摇头座,35-曲柄,36-连杆,37-底盖
a-上进风口,b-下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包括机身组件1、风机组件2和摆头组件3,风机组件2位于机身组件1内部,摆头组件3用于驱动机身组件1和风机组件2同步旋转,环绕机身组件1的外壳11上设有与风机组件2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分别设置于第一进风口111的两侧,且出风方向朝向不同方向。风机组件2驱动时,会进一步将环境中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1处吸入到风轮组件2中,然后经风轮组件2从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中排出,在摆头组件3的驱动下,使机身组件1和风轮组件2实现同步水平往复旋转,从而实现多维度立体送风;由于外壳11上设置有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双出风口同时出风,配合左右摆头,减少等风时间,提高送风面积,相对传统塔扇一个出风口,提升了一倍的出风效率,同时,多维度立体送风,无死角,可多人同时使用。
其中的机身组件1包括外壳11、侧盖12和顶盖13,其中的机身由外壳11和侧盖12围成,其中外壳11优选呈三面结构,在外壳11的顶端、底端和侧面分别形成一开口,顶盖13和侧盖12分别设置于外壳11的顶端开口及侧面开口处,风机组件2设置于机身组件1所围成的空腔中。
为了提高进入风轮组件2中的风量,在侧盖12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121,第一进风口111与第二进风口121呈位置相对设置,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分别设置于第二进风口121的两侧。图1中外壳11和侧盖12围成了具有四个侧面的机身结构,其中优选的,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21、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分别位于不同的侧面上,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的出口方向优选呈180°设置,形成了相反的两个方向的吹风。当然,对于外壳11和侧盖12围成的具体形状,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还可以为圆柱状或多面体结构形式,具体不在赘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风机组件2包括主电机21、电机支架22、风道23和圆柱形风轮24,主电机21固定于电机支架22的下端,风轮24设置于风道23内部,且主电机21的转轴与风轮24形成驱动连接,主电机21可以驱动风轮24旋转,并在风轮24中产生负压。风道23的下端与电机支架22的上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同时,还在风道23的两端或其中一端设有风道进风口231,在风道23的侧面处设有与第一出风口112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风道出风口232,及与第二出风口11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风道出风口233,第一风道出风口232与第一出风口112形成一个排风通道,第二风道出风口233与第二出风口113形成另一个排风通道;电机支架22和/或风道23与外壳11固定连接,图中所示的风道23上端与外壳11的上部内侧通过连接件形成固定连接。
为了更便于风轮安装,本实用新型将风道23分为上风道23a和下风道23b,上风道23a和下风道23b通过连接件形成固定连接。在上风道23a的上端设有上进风口a,在下风道23b的下端设有下进风口b,下风道23b的下端设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与电机支架22的上端面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同时,在上风道23a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上出风口23a1和第二上出风口23a2,在下风道23b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下出风口23b1和第二下出风口23b2,下风道23b与上风道23a联接后,第一上出风口23a1与第一下出风口23b1组合成第一风道出风口232,第二上出风口23a2与第二下出风口23b2组合成第二风道出风口233。
主电机21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架22上,下风道23b设置在电机支架22上并与电机支架22固定联接,风轮24固定在主电机21转轴上,上风道23a与下风道23b固定联接,风轮24置于上、下风道之间。
如图1所示,其中的摆头组件3包括摆头电机31、连接盖32、摆头支架33、摇头座34、曲柄35、连杆36和底盖37,摆头支架33的中部设置一旋转孔331,连接盖32和摇头座34分别位于摆头支架33的上、下两端面,摇头座34通过摆头支架33的旋转孔331与连接盖32固定联接,摆头支架33可转动的设置于摇头座34与连接盖32之间,摆头支架33与电机支架22之间通过连接件形成固定联接;摆头电机31固定在摆头支架33上端面,其转轴穿过摆头支架33与曲柄35联接,连杆36的一端与曲柄35转动联接,其另一端与摇头座34转动联接,底盖37与摇头座34固定安装。
如图3所示,当主电机21工作时带动风轮24高速旋转,使机身内部产生负压,驱驶机身外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1和/或第二进风口121吸入,空气经上、下风道的进风口被风轮24驱驶从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吹出,形成机身的不同方向同时出风,进一步增强使用者的体验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包括机身组件(1)、风机组件(2)和摆头组件(3),所述风机组件(2)位于所述机身组件(1)内部,所述摆头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的机身组件(1)和风机组件(2)同步旋转,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机身组件(1)的外壳(11)上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2)相连通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组件(1)包括外壳(11)、侧盖(12)和顶盖(13),所述外壳(11)的顶端、底端和侧面分别形成一开口,所述顶盖(13)和侧盖(12)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11)的顶端开口及侧面开口处,所述风机组件(2)设置于所述机身组件(1)所围成的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12)上还设有第二进风口(121),所述第一进风口(1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21)呈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分别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12)的出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13)的出口方向呈180°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组件(1)的外壳(11)和侧盖(12)围成具有四个侧面的空腔,所述的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21)、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分别位于不同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主电机(21)、电机支架(22)、风道(23)和圆柱形风轮(24),所述主电机(21)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22)上,所述风轮(24)设置于所述风道(23)内部,且所述主电机(21)的转轴与所述风轮(24)形成驱动连接,所述风道(23)的下端与所述电机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风道(23)的两端或其一端设有风道进风口(231),所述风道(23)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2)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风道出风口(232),及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1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风道出风口(233);所述电机支架(22)和/或所述风道(23)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3)包括上风道(23a)和下风道(23b),所述上风道(23a)的上端设有上进风口(a),所述下风道(23b)的下端设有下进风口(b),所述下风道(23b)的下端设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与所述电机支架(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风道(23a)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上出风口(23a1)和第二上出风口(23a2),所述下风道(23b)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下出风口(23b1)和第二下出风口(23b2),所述下风道(23b)与所述上风道(23a)联接后,所述第一上出风口(23a1)与所述第一下出风口(23b1)组合成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232),所述第二上出风口(23a2)与所述第二下出风口(23b2)组合成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233)。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维立体送风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头组件(3)包括摆头电机(31)、连接盖(32)、摆头支架(33)、摇头座(34)、曲柄(35)、连杆(36)和底盖(37),所述摆头支架(33)的中部设置一旋转孔(331),所述连接盖(32)和所述摇头座(34)分别位于所述摆头支架(33)的上、下两端面,所述摇头座(34)通过所述摆头支架的旋转孔(331)与所述连接盖(32)固定联接,所述摆头支架(33)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摇头座(34)与连接盖(32)之间,且与所述电机支架(22)形成固定联接;所述摆头电机(31)固定在所述摆头支架(33)上端面,其转轴穿过所述摆头支架(33)与所述曲柄(35)联接,所述连杆(36)的一端与所述曲柄(35)转动联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摇头座(34)转动联接,所述底盖(37)与所述摇头座(34)固定安装。
CN202220309833.6U 2021-11-08 2022-02-16 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 Active CN21681224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8587 2021-11-08
CN2021227185878 2021-1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2245U true CN21681224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0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09833.6U Active CN216812245U (zh) 2021-11-08 2022-02-16 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2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50704A1 (en) Fan head assembly and fan
CN203071737U (zh) 一种电机风冷结构
CN201144765Y (zh) 聚风式风力发电机
CN102817859A (zh) 双风轮集风吹风头无风叶电风扇
CN216812245U (zh) 一种多维立体送风塔扇
CN207333258U (zh) 扇头组件及风扇
WO2018059047A1 (zh) 无叶风扇
CN209987716U (zh) 一种电动出风口及汽车
CN201281028Y (zh) 涡导轴向集束气流装置
CN206830489U (zh) 一种双进风双出风的离心风机
CN207647844U (zh) 一种用于塔扇的风道组件及其塔扇
CN217885334U (zh) 电机及吹风机
CN202946423U (zh) 家用离心式电风扇
CN211975473U (zh) 涵道循环扇及落地风扇
CN203660726U (zh) 一种电机端盖结构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08930659B (zh) 风扇
CN100441879C (zh) 轴流式风扇
CN214998433U (zh) 一种三层扇叶和空气循环扇
CN219865405U (zh) 一种具有双风叶风冷结构的空压机
CN202468375U (zh) 一种无叶风扇及其侧流鼓风装置
CN201250805Y (zh) 导风式薄型电风扇
CN217763752U (zh) 一种精密空调加湿装置
TW200936878A (e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device capable of collecting wind by following wind direction
CN215672823U (zh) 一种内置360°摇头风扇
CN205994434U (zh) 干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