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7891U - 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7891U
CN216807891U CN202122559095.9U CN202122559095U CN216807891U CN 216807891 U CN216807891 U CN 216807891U CN 202122559095 U CN202122559095 U CN 202122559095U CN 216807891 U CN216807891 U CN 216807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floating crane
main
hook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590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云峰
赵迎九
林逸凡
崔文涛
逯鹏
茹洋洋
张清涛
常勇
鲁成林
陈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590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7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7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7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所述浮吊船包括船体和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吊臂,所述吊臂的顶端设置有主勾,底端设置有副勾,所述主勾和所述副勾均连有相对应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主勾和所述副勾远离或靠近所述吊臂,所述主勾能够吊装单桩基础的主吊点,所述副勾能够吊装所述单桩基础的副吊点。采用如上结构,当通过本浮吊船辅助单桩基础进行翻身时,浮吊船需移动至单桩基础轴向后方位置,主勾和副勾分别吊装单桩基础的主吊点和副吊点,即可使单桩基础的顶端从远离浮吊船的一侧进行翻转,其不会与吊臂发生干涉,能够有效防止二者因干涉而产生结构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在安装时需要由水平放置变为竖直放置,以将底端插入泥面内,该安装过程简称单桩基础的翻身。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浮吊船辅助单桩基础的翻身,浮吊船的吊机能够拉动单桩基础使其完成翻身。
单桩基础的主吊点位于桩身中上部,副吊点位于桩身底端,主吊点所需的吊装力较大。现有技术中的浮吊船的主勾设置于吊臂的顶端靠后位置,副勾设置于吊臂的顶端靠前位置,因此若通过浮吊船进行单桩基础的翻身,需要浮吊船移动至单桩基础轴向前方位置,主勾吊装主吊点,副勾吊装副吊点,单桩基础的顶端从浮吊船一侧进行翻转,该过程中单桩基础的顶端极易与浮吊船的吊臂发生干涉,导致单桩基础和吊臂受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单桩基础翻身、吊臂不会与单桩基础发生干涉的浮吊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单桩基础翻身、吊臂不会与单桩基础发生干涉的浮吊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吊船,包括船体和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吊臂,所述吊臂的顶端设置有主勾,底端设置有副勾,所述主勾和所述副勾均连有相对应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主勾和所述副勾远离或靠近所述吊臂,所述主勾能够吊装单桩基础的主吊点,所述副勾能够吊装所述单桩基础的副吊点。
采用如上结构,当通过本浮吊船辅助单桩基础进行翻身时,浮吊船需移动至单桩基础轴向后方位置,主勾和副勾分别吊装单桩基础的主吊点和副吊点,即可使单桩基础的顶端从远离浮吊船的一侧进行翻转,其不会与吊臂发生干涉,能够有效防止二者因干涉而产生结构受损。
可选地,所述船体靠近所述吊臂的一端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的宽度至少大于所述单桩基础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为若干卷扬机,各所述卷扬机通过绳索连接对应的所述主勾和所述副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单桩基础翻身系统,包括浮吊船、单桩基础和运桩船,所述浮吊船即为上文所描述的浮吊船;所述单桩基础能够放置于所述运桩船,所述浮吊船能够辅助所述单桩基础进行翻身。
可选地,在所述单桩基础进行翻身时,主勾和副勾对应吊装于所述单桩基础的主吊点和副吊点,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主勾提升、所述副勾下放,带动所述单桩基础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
可选地,所述浮吊船的船体靠近吊臂的一端设置有凹口,在所述浮吊船辅助所述单桩基础翻身时,所述单桩基础的底端能够伸入所述凹口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浮吊船在辅助单桩基础翻身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船体、单桩基础和运桩船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浮吊船辅助单桩基础翻身时的过程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浮吊船辅助单桩基础翻身时的过程示意图。
图1-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船体、11凹口、2吊臂、21主勾、22副勾、3单桩基础、31主吊点、
32副吊点、4运桩船、5海平面、6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4,单桩基础3的主吊点31位于其中上部,副吊点32位于其底端,现有技术中浮吊船的主勾设置于吊臂的顶端靠后位置,副勾设置于吊臂的顶端靠前位置,因此仅能在单桩基础3的轴向前方位置进行辅助翻身,单桩基础3的顶端从靠近吊臂的一侧进行翻转,如图4所示,在该过程中,单桩基础3的顶端极易与吊臂发生干涉,导致单桩基础3或吊臂受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浮吊船,请参考图1和图3,包括船体1和设置于船体1的吊臂2,吊臂2的顶端设置有主勾21,底端设置有副勾22,主勾21和副勾22均连有相对应的驱动部,驱动部能够驱动主勾21和副勾22远离或靠近吊臂2,主勾21能够吊装单桩基础3的主吊点31,副勾22能够吊装单桩基础3的副吊点32。
采用如上结构,当通过本实施例辅助单桩基础3翻身时,如图1所示,单桩基础3初始水平放置于运桩船4,由于浮吊船的主勾21设置于吊臂2的顶端,副勾22设置于吊臂2的底端,即主勾21在远离船体1的位置,副勾22在靠近船体1的位置,因此船体1能够在单桩基础3轴向后方位置进行辅助翻身,主勾21和副勾22分别吊装单桩基础3的主吊点31和副吊点32,如图3所示,驱动部带动主勾21向上提升、副勾22下放,使单桩基础3的顶端从远离船体1和吊臂2的一侧进行翻转,逐步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该过程中单桩基础3不会与吊臂2接触,能够有效避免吊臂2和单桩基础3相互干涉的问题,有效防止二者因干涉而产生结构受损。
另外,相比现有技术中单桩基础3的全部重量均通过吊臂2的顶端进行承载,本实施例中仅通过吊臂2的顶端承载单桩基础3的部分重量,另一部分由设置于靠近船体1位置的副勾22进行承载,即通过船体1承载单桩基础3的部分重量,采用相同的吊臂2和驱动部时,本实施例能够承载更大的单桩基础3重量,或者通过体积更小的吊臂2来辅助体积、重量更大的单桩基础3进行翻身,能够有效减少单桩基础3的翻身成本,间接降低单桩基础3的安装成本。
本实施例中船体1靠近吊臂2的一端设置有凹口11,该凹口11的宽度至少大于单桩基础3的宽度。
如此设置,在浮吊船辅助单桩基础3翻身时,单桩基础3的底端可以伸入凹口11内,减小翻身时单桩基础3与船体1、吊臂2的距离,能够进一步缩小浮吊船的吊装幅度,间接提高浮吊船的吊装能力,使其能够辅助体积、重量更大的单桩基础3进行翻身。
可以理解,凹口11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辅助翻身的单桩基础3的直径大小而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单桩基础3能够在翻身时伸入凹口11内,以缩小浮吊船的吊装幅度即可。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为若干卷扬机,各卷扬机通过绳索连接对应的主勾21和副勾22。
由于主勾21相比副勾22需要承受更大的拉力,因此本实施例中对应主勾21的卷扬机数量多于对应副勾22的卷扬机数量;绳索可以是钢索等,其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吊装单桩基础3的需求。
可以理解,主勾21和副勾22分别对应的卷扬机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驱动部亦可以是卷扬机以外的其他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驱动部能够驱动主勾21和副勾22吊装单桩基础3,并满足单桩基础3的翻身需求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单桩基础翻身系统,包括浮吊船、单桩基础3和运桩船4,该浮吊船即为上文所描述的浮吊船,由于浮吊船已经具有如上的技术效果,因此包含该浮吊船的单桩基础翻身系统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单桩基础3能够放置于运桩船4,并通过浮吊船进行辅助翻身。如图3所示,在单桩基础3进行翻身时,主勾21和副勾22对应吊装于单桩基础3的主吊点31和副吊点32,驱动部能够驱动主勾21提升、副勾22下放,带动单桩基础3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
本实施例中浮吊船的船体1靠近吊臂2的一端设置有凹口11,在浮吊船辅助单桩基础3翻身时,利用单桩基础3能够向轴向后方伸出运桩船4的特点,以将其底端伸入凹口11内,缩小浮吊船的吊装幅度,提升其整体吊装能力。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浮吊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和设置于所述船体(1)的吊臂(2),所述吊臂(2)的顶端设置有主勾(21),底端设置有副勾(22),所述主勾(21)和所述副勾(22)均连有相对应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主勾(21)和所述副勾(22)远离或靠近所述吊臂(2),所述主勾(21)能够吊装单桩基础(3)的主吊点(31),所述副勾(22)能够吊装所述单桩基础(3)的副吊点(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吊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靠近所述吊臂(2)的一端设置有凹口(11),所述凹口(11)的宽度至少大于所述单桩基础(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吊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若干卷扬机,各所述卷扬机通过绳索连接对应的所述主勾(21)和所述副勾(22)。
4.单桩基础翻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吊船、单桩基础(3)和运桩船(4),所述浮吊船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吊船;
所述单桩基础(3)能够放置于所述运桩船(4),所述浮吊船能够辅助所述单桩基础(3)进行翻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桩基础翻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桩基础(3)进行翻身时,主勾(21)和副勾(22)对应吊装于所述单桩基础(3)的主吊点(31)和副吊点(32),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主勾(21)提升、所述副勾(22)下放,带动所述单桩基础(3)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桩基础翻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吊船的船体(1)靠近吊臂(2)的一端设置有凹口(11),在所述浮吊船辅助所述单桩基础(3)翻身时,所述单桩基础(3)的底端能够伸入所述凹口(11)内。
CN202122559095.9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Active CN216807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9095.9U CN216807891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9095.9U CN216807891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7891U true CN216807891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59095.9U Active CN216807891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7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42776A (en) Anchoring system
CN107140156B (zh) 托底钢梁整体打捞沉船方法
CN112703166B (zh) 用于起重机的提升滑车
US10906785B2 (en) Crane for wind turbine blade assembly, a vessel, a hoisting method, and an assembly method
US20050152748A1 (en) Method for under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or removal of objects at sea
US7976246B1 (en) System for deploying a deepwater mooring spread
CN216807891U (zh) 一种浮吊船和单桩基础翻身系统
KR100967816B1 (ko) 반잠수식 리그선의 스러스터 장착 방법
KR100978065B1 (ko) 시추선의 스러스터 장착 방법
CN115787645A (zh) 海上风电深水先桩法四桩导管架基础沉桩快速施工工艺
CN217458436U (zh) 一种海上钢管桩起吊组件
CN112498622B (zh) 一种深水海洋平台的桩基安装方法
US20230070015A1 (en) Method and Hoisting Yoke for Taking Up an Elongate Object
CN210151774U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钢管桩起吊立桩的工装
WO2013073950A1 (en) Vessel and method for towing a heavy load under water
CN112726622A (zh) 一种固定臂架起重船翻转大直径单桩方法
CN219906751U (zh) 一种海上翻桩装置
CN218114812U (zh) 海上风电钢管桩起吊翻转装置
CN113336073B (zh) 一种海上钢管桩起吊方法
CN214298944U (zh) 一种栈桥式码头起重机滚装卸船用的地锚吊耳、牵引系统
CN219750087U (zh) 一种安装有双吊钩甲板起重机的海上光伏打桩船
NL2022173B1 (en) Piling frame with cut-out
CN216471903U (zh) 一种吊装用升降保护装置
CN117799748A (zh) 一种风电设备安装运输船的艏部及单桩扶正定位方法
CN116621009A (zh) 全回转起重船单钩起吊翻转钢管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