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5706U - 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5706U
CN216805706U CN202123422713.1U CN202123422713U CN216805706U CN 216805706 U CN216805706 U CN 216805706U CN 202123422713 U CN202123422713 U CN 202123422713U CN 216805706 U CN216805706 U CN 216805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cet
frame
scooter
fixed
fauce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27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军
楼彦平
汪小林
陆芳姣
王黎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ang Linix Machine Electri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ang Linix Machine 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ang Linix Machine Electri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ang Linix Machine 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227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5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5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5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车,具体涉及一种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一种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架和车架,龙头架上端设有龙头,所述龙头架下端设有向后延伸并与车架铰接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车架设有移动至连接板侧方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至少两个定位孔以连接板后端的铰接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侧与弹簧销的壳体固定,所述弹簧销的销轴在自身的弹簧作用下伸入定位孔内以限制龙头架的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实现龙头架前后不同角度的翻转,能实现龙头架前后位置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以使代步车的适用范围更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车,具体涉及一种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背景技术
为便于代步车的使用,申请号为20182216304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代步车,包括前车架,前车架上设有龙头架,龙头架包括伸缩组件和位于伸缩组件顶端的龙头,可以通过伸缩组件调节龙头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但这类代步车存在以下缺陷:为了保证代步车使用时的稳定性,座椅是不可以前后移动的,但其龙头架的龙头也不能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难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龙头架前后位置可调以适用于不同体型使用者的代步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包括龙头架和车架,龙头架上端设有龙头,所述龙头架下端设有向后延伸并与车架铰接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车架设有移动至连接板侧方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至少两个定位孔以连接板后端的铰接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侧与弹簧销的壳体固定,所述弹簧销的销轴在自身的弹簧作用下伸入定位孔内以限制龙头架的转动。
需要进行代步车龙头架的角度调整时,也就是需要进行龙头架上端龙头前后位置调节时,带动弹簧销的销轴横向移动,使销轴克服弹簧的弹力,从而使销轴端部从定位孔内脱出,以解除连接板与延伸部间的锁定,从而解除龙头架的锁定;根据实际需要前后翻转龙头架,使销轴移动至其它定位孔处并对准,最后松手以使销轴在弹簧作用下伸入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龙头架前后不同角度的翻转,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以使代步车的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所述销轴与拉绳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绳另一端沿龙头架向上延伸并与配合块联动,所述龙头架上端内部设有竖向设置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内滑配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具有延伸至龙头架外的操作件,所述龙头架具有贯穿外壁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当操作件向上移动时,所述拉绳移动以克服弹簧弹力并使销轴从所述定位孔内脱出。
由于配合块和操作件位于龙头架上端,使用者在带动操作件移动时不需要弯腰或下蹲,能使使用者在站立状态或坐姿状态下解除龙头架的转动锁定,使用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龙头架相对两侧各设有一第一导向槽,所述配合块相对两端各设有一所述操作件。设置两个操作件,以便于使用者握持,且能提高使用者握持操作件的力度,便于使用者向上拉动拉绳,以解除龙头架的转动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龙头架上设有用于限制配合块过度向下移动的支撑件。通过设置支撑件以避免配合块过度向下移动,从而保证拉绳的松紧度。
作为优选,所述龙头架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配合槽连通的第二导向槽,所述配合块与穿过第二导向槽并伸出至龙头架外的限位件固定,所述支撑件与龙头架固定并始终位于所述限位件下方。支撑件设置于龙头架外侧,便于支撑件的装配和后续维护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具有向上开口的弧形定位槽,所述限位件呈圆柱状。通过设置弧形定位槽以对限位件进行定位,以使支撑件对限位件的定位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与龙头架固定的连接部及用于支撑定位所述限位件的支撑部,所述连接部横向设置并呈销状,所述龙头架设有用于与连接部配合的固定孔,所述支撑部内壁与龙头架外壁相贴并半围合所述龙头架具有固定孔的部分。
上述设置便于支撑件与龙头架间的装配固定。通过将连接部卡入或紧配在固定孔内,再通过支撑部与龙头架外形配合,从而避免支撑件相对龙头架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拉绳上端与所述龙头架固定,所述配合块设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配合块还设有若干与所述贯穿孔垂直并连通的径向孔,所述径向孔内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配合块固定并将拉绳压紧在贯穿孔内壁与紧固件端部之间。
拉绳上端是与龙头架固定的,拉绳上端不是与配合块固定的,当拉绳受损时需要切掉一部分时,可以松动紧固件,以使拉绳位于配合块上侧的部分下移并与配合块固定,从而补偿被减掉的部分。其中,紧固件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铆钉。
作为优选,所述龙头架下端还固定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和连接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联动板与车架铰接固定,所述联动板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配合孔。通过使弹簧销的销轴同时伸入定位孔和配合孔,从而实现联动板与延伸部的联动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实现龙头架前后不同角度的翻转,能实现龙头架前后位置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以使代步车的适用范围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龙头架与车架铰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绳和配合块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包括龙头架1和车架,车架前端构成连接座2,连接座2设有向前延伸的延伸部21,龙头架1下端设有向后延伸并与连接座2铰接固定的连接板11和联动板12,连接板11和联动板12左右相对设置且外缘形状相同,连接板11和联动板12后端均与连接座2铰接固定并构成铰接处100,连接板11位于联动板12和延伸部21左侧,龙头架1上端设置龙头10并具有龙头手柄。其中,连接板11处设有弹簧销,弹簧销为现有产品,其结构为公知结构不做赘述。
连接板11与弹簧销的壳体31固定,延伸部21具有三个左右贯穿的定位孔22,三个定位孔22以连接板后端处的铰接轴线为中心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联动板12具有一个左右贯穿并用于与定位孔22和弹簧销的销轴32配合的配合孔(图中未画出),配合孔与销轴32同轴设置,弹簧销的销轴32在自身的弹簧(图中未画出)作用下伸入定位孔22内以限制龙头架1的前后转动。
销轴32与拉绳4下端固定,拉绳4另一端从下往上伸入龙头架1内部并向上延伸,龙头架1上端内部设有竖向设置的配合槽,配合槽内滑配有配合块5,拉绳4与配合块5固定,配合块5具有延伸至龙头架1外的操作件51,龙头架1具有贯穿外壁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3,当操作件51向上移动时,拉绳4移动以克服弹簧弹力并使销轴32从定位孔22内脱出,从而解除龙头架1下端的锁定。其中,龙头架1相对两侧各设有一第一导向槽13,配合块5相对两端各设有一操作件51。其中,连接板11与龙头架的管体之间设有保护拉绳4以避免拉绳4暴露在外的保护管40。
由图1和图3所示,配合块5设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拉绳4上端穿过贯穿孔后与龙头架1的龙头10固定,配合块5还设有若干与贯穿孔垂直并连通的径向孔,径向孔内设有紧固件52,紧固件52与配合块4螺纹固定并将拉绳4压紧在贯穿孔内壁与紧固件52端部之间。
龙头架1上设有用于限制配合块5过度向下移动的支撑件6,龙头架1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配合槽连通的第二导向槽14,配合块5与穿过第二导向槽14并伸出至龙头架外的限位件7固定,支撑件6与龙头架1固定并始终位于限位件7下方。其中,支撑件6具有向上开口的弧形定位槽63,限位件7呈圆柱状。
其中,支撑件6包括与龙头架1固定的连接部61及用于支撑定位限位件7的支撑部62,连接部61横向设置并呈销状,龙头架1设有用于与连接部61配合的固定孔,支撑部62内壁与龙头架1外壁相贴并半围合龙头架1具有固定孔的部分。其中,龙头架由两根左右相对设置的管体构成,支撑部62截面呈C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实现龙头架前后不同角度的翻转,能实现龙头前后位置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以使代步车的适用范围更广的优点。使用者在进行龙头架角度调节时不需要弯腰或下蹲,使用者在站立状态或坐姿状态便可以进行龙头位置调节,使用更为方便。

Claims (9)

1.一种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架和车架,龙头架上端设有龙头,所述龙头架下端设有向后延伸并与车架铰接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车架设有移动至连接板侧方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至少两个定位孔以连接板后端的铰接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侧与弹簧销的壳体固定,所述弹簧销的销轴在自身的弹簧作用下伸入定位孔内以限制龙头架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与拉绳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绳另一端沿龙头架向上延伸并与配合块联动,所述龙头架上端内部设有竖向设置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内滑配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具有延伸至龙头架外的操作件,所述龙头架具有贯穿外壁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当操作件向上移动时,所述拉绳移动以克服弹簧弹力并使销轴从所述定位孔内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架相对两侧各设有一第一导向槽,所述配合块相对两端各设有一所述操作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架上设有用于限制配合块过度向下移动的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架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配合槽连通的第二导向槽,所述配合块与穿过第二导向槽并伸出至龙头架外的限位件固定,所述支撑件与龙头架固定并始终位于所述限位件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向上开口的弧形定位槽,所述限位件呈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与龙头架固定的连接部及用于支撑定位所述限位件的支撑部,所述连接部横向设置并呈销状,所述龙头架设有用于与连接部配合的固定孔,所述支撑部内壁与龙头架外壁相贴并半围合所述龙头架具有固定孔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上端与所述龙头架固定,所述配合块设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拉绳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配合块还设有若干与所述贯穿孔垂直并连通的径向孔,所述径向孔内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配合块固定并将拉绳压紧在贯穿孔内壁与紧固件端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架下端还固定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和连接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联动板与车架铰接固定,所述联动板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配合孔。
CN202123422713.1U 2021-12-31 2021-12-31 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Active CN216805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2713.1U CN216805706U (zh) 2021-12-31 2021-12-31 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2713.1U CN216805706U (zh) 2021-12-31 2021-12-31 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5706U true CN216805706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2713.1U Active CN216805706U (zh) 2021-12-31 2021-12-31 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57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073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龙头架角度调节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073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龙头架角度调节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05706U (zh) 龙头前后位置可调的代步车
CA2354257A1 (en) Snowplow mounting assembly
US20070238584A1 (en) Foldable exerciser
CN111387745B (zh) 一种多功能转椅托盘及其使用方法
US20030189311A1 (en) Adjustable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nnecting parts of wheel chairs
CN114475886B (zh) 代步工具的转向支架与主体支架固定结构
CN115258018A (zh) 一种折叠座椅及折叠代步工具
CN114524043A (zh) 龙头架角度调节机构
CN201303752Y (zh) 高脚椅
US20030057674A1 (en) Bicycle sidecar
CN106379462B (zh) 多功能健身娱乐自行车
CN203142849U (zh) 自行车座垫之调整装置
CN106672143A (zh) 快捷伸缩把折叠避震式滑板车
CN216969862U (zh) 自行车车座调节结构及自行车
CN2374426Y (zh) 童车
CN209987890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固定装置
CN212332828U (zh) 一种可调节座椅的滑板车
CN110816720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自行车座垫及自行车
CN216733976U (zh) 一种座椅侧向滑轨解锁结构
CN207173904U (zh) 船用座椅铰链
CN212235065U (zh) 一种用于护理床的可折叠吊架结构
CN215922072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车尾自行车托架
CN209984855U (zh) 一种稳固型折叠脚踏
CN215944675U (zh) 一种婴儿三轮车靠背调节机构
CN219692983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户外聚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