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9132U - 一种单级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级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89132U CN216789132U CN202121881943.1U CN202121881943U CN216789132U CN 216789132 U CN216789132 U CN 216789132U CN 202121881943 U CN202121881943 U CN 202121881943U CN 216789132 U CN216789132 U CN 2167891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outer side
- stage transmission
- output
- sun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级传动结构,该单级传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设备整体刚性交底,输出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该单级传动结构包括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外侧的平键;所述输出轴的底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顶端中心转动设置有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的外侧设置有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上端与所述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行星轮啮合连接,所述太阳齿轮的外侧设置有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的与所述行星轮转动连接。该单级传动结构只需通过太阳齿轮与行星轮的啮合形成行星轮系,太阳齿轮将扭矩传给行星轮,行星轮通过自传与公转将扭矩传送给平键,进而实现减速,加强了设备整体的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级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电机的使用已经较为普及,常见的电动车都是采用电机驱动的,市面上,大多数的电机采用的是磁吸驱动,从而达到转动的目的,可以使用的场合较为通用。
目前,专利号为CN202023296880.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温电机,包括机壳、定子及转子,机壳的上端设有上端盖,机壳的下端设有下端盖,定子设于所述机壳内,转子套设于定子的内圈,转子的内圈设有转轴,转轴一端与设于下端盖上的第一轴承的内圈相连接,转轴另一端插接设于上端盖上的第二轴承的内圈并延伸于上端盖的外侧,上端盖远离机壳一侧延伸设有网罩,网罩上设有沉头通孔,沉头通孔贯穿设有螺钉,螺钉与设于下端盖上的螺孔连接用于将上端盖和下端盖固定于机壳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温电机结构简单,通过设于机壳外侧的条形槽增大了散热面积和散热风轮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连接稳固,拆卸方便,维修保养容易,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其采用的是通过外壳设计提高散热效果,但该传动结构采用的常见的驱动方式,设备整体刚性交底,输出效果较差。
因此,针对上述日常单级传动结构在使用时设备整体刚性差和输出效果不佳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级传动结构,该单级传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设备整体刚性交底,输出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单级传动结构,该单级传动结构包括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外侧的平键;所述输出轴的底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顶端中心转动设置有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的外侧设置有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上端与所述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行星轮啮合连接,所述太阳齿轮的外侧设置有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的与所述行星轮转动连接,所述滚针轴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轴挡圈。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单级传动结构时,通过太阳齿轮与行星轮的啮合形成行星轮系,太阳齿轮将扭矩传给行星轮,行星轮通过自传与公转将扭矩传送给平键,进而实现减速,加强了设备整体的刚性。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挡圈,所述第一轴挡圈的底端设置有孔挡圈,所述孔挡圈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外侧,所述孔挡圈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通过孔挡圈对两个第一深沟球轴承进行分隔开,通过两个第一深沟球轴承提高输出轴的输出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滚针轴承的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的底端设置有输入轴,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与所述输入轴转动连接,通过输入轴对第二深沟球轴承的位置进行加固,第二深沟球轴承带动挡板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挡圈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输出法兰,所述输出法兰的内侧等距分布有四个螺孔,所述输出法兰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六角螺丝,所述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一内六角螺丝螺纹连接,通过输出法兰与第一内六角螺丝的螺纹连接,对输出法兰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
再进一步的,所述内齿圈的内侧开设有销柱,所述销柱于所述输出轴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输入轴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六角螺丝,所述输入轴与第二内六角螺丝螺纹连接,通过第二内六角螺丝对第二轴挡圈的位置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销柱带动输出轴转动处理。
再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的外侧设置有输入法兰,所述输入法兰与所述输出法兰的大小相同,通过输入法兰与输出法兰内部的配件进行保护处理。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单级传动结构通过第二内六角螺丝对输入轴的位置进行加固,输入轴带动太阳齿轮转动,通过太阳齿轮与行星轮的啮合形成行星轮系,太阳齿轮将扭矩传给行星轮,行星轮通过自传与公转将扭矩传送给平键,进而实现减速,输入输出两端通过第一内六角螺丝与第二内六角螺丝同时锁定,加强了设备整体的刚性,输出端采用双轴承结构,使输出端传动更加稳定,太阳齿轮采用花键结构过盈压入输入轴,使输出端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输出轴;2、平键;3、第一轴挡圈;4、孔挡圈;5、第一深沟球轴承;6、内齿圈;7、太阳齿轮;8、挡板;9、第二深沟球轴承;10、输入轴;11、输入法兰;12、输出法兰;13、第一内六角螺丝;14、销柱;15、滚针轴承;16、行星轮;17、第二轴挡圈;18、第二内六角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实施例1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单级传动结构,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单级传动结构包括输出轴1、设置于输出轴1外侧的平键2;输出轴1的底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齿圈6,内齿圈6的顶端中心转动设置有太阳齿轮7,太阳齿轮7的外侧设置有行星轮16,行星轮16的上端与内齿圈6固定连接,太阳齿轮7与行星轮16啮合连接,太阳齿轮7的外侧设置有滚针轴承15,滚针轴承15的与行星轮16转动连接,滚针轴承15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轴挡圈17。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输出法兰12与输入法兰11的形状结构根据实际请用情况进行设定,如输出法兰12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等结构,滚针轴承15与行星轮16的材质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如滚针轴承15与行星轮16可以为金属材质、塑料材质等。
其中,输出轴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挡圈3,第一轴挡圈3的底端设置有孔挡圈4,孔挡圈4设置于输出轴1的外侧,孔挡圈4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5,通过孔挡圈4对两个第一深沟球轴承5进行分隔开,通过两个第一深沟球轴承5提高输出轴1的输出稳定性,滚针轴承15的底端设置有挡板8,挡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深沟球轴承9,第二深沟球轴承9的底端设置有输入轴10,第二深沟球轴承9与输入轴10转动连接,通过输入轴10对第二深沟球轴承9的位置进行加固,第二深沟球轴承9带动挡板8进行转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单级传动结构,其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内齿圈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轴挡圈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输出法兰12,输出法兰12的内侧等距分布有四个螺孔,输出法兰1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六角螺丝13,输出法兰12与第一内六角螺丝13螺纹连接,通过输出法兰12与第一内六角螺丝13的螺纹连接,对输出法兰12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内齿圈6的内侧开设有销柱14,销柱14于输出轴1对称设置有两个,输入轴1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六角螺丝18,输入轴10与第二内六角螺丝18螺纹连接,通过第二内六角螺丝18对第二轴挡圈17的位置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销柱14带动输出轴1转动处理。
同时,输入轴10的外侧设置有输入法兰11,输入法兰11与输出法兰12的大小相同,通过输入法兰11与输出法兰12内部的配件进行保护处理。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单级传动结构时,通过第二内六角螺丝18对输入轴10的位置进行加固,输入轴10带动太阳齿轮7转动,通过太阳齿轮7与行星轮16的啮合形成行星系,太阳齿轮7将扭矩传给行星轮16,行星轮16通过自传与公转将扭矩传送给平键2,进而实现减速,输入输出两端通过第一内六角螺丝13与第二内六角螺丝18同时锁定,加强了设备整体的刚性,输出端采用双轴承结构,使输出端传动更加稳定,太阳齿轮7采用花键结构过盈压入输入轴10,使输出端更加牢固。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各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单级传动结构,该单级传动结构包括输出轴(1)、设置于所述输出轴(1)外侧的平键(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的底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齿圈(6),所述内齿圈(6)的顶端中心转动设置有太阳齿轮(7),所述太阳齿轮(7)的外侧设置有行星轮(16),所述行星轮(16)的上端与所述内齿圈(6)固定连接,所述太阳齿轮(7)与所述行星轮(16)啮合连接,所述太阳齿轮(7)的外侧设置有滚针轴承(15),所述滚针轴承(15)的与所述行星轮(16)转动连接,所述滚针轴承(15)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轴挡圈(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级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挡圈(3),所述第一轴挡圈(3)的底端设置有孔挡圈(4),所述孔挡圈(4)设置于所述输出轴(1)的外侧,所述孔挡圈(4)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级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轴承(15)的底端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深沟球轴承(9),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9)的底端设置有输入轴(10),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9)与所述输入轴(1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级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挡圈(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输出法兰(12),所述输出法兰(12)的内侧等距分布有四个螺孔,所述输出法兰(1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六角螺丝(13),所述输出法兰(12)与所述第一内六角螺丝(1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级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6)的内侧开设有销柱(14),所述销柱(14)于所述输出轴(1)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输入轴(1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六角螺丝(18),所述输入轴(10)与第二内六角螺丝(18)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级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0)的外侧设置有输入法兰(11),所述输入法兰(11)与所述输出法兰(12)的大小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81943.1U CN216789132U (zh) | 2021-08-12 | 2021-08-12 | 一种单级传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81943.1U CN216789132U (zh) | 2021-08-12 | 2021-08-12 | 一种单级传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89132U true CN216789132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1998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81943.1U Active CN216789132U (zh) | 2021-08-12 | 2021-08-12 | 一种单级传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89132U (zh) |
-
2021
- 2021-08-12 CN CN202121881943.1U patent/CN2167891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42607A (zh) | 一体化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传动链及其所用齿轮箱 | |
CN202147581U (zh) | 简易式轮毂电机 | |
WO2015101288A1 (zh) | 一体化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传动链及其所用齿轮箱 | |
CN216789132U (zh) | 一种单级传动结构 | |
CN203717796U (zh) | 一体化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传动链及其所用齿轮箱 | |
CN202565097U (zh) | 用于低启动电流电动机的减速机构 | |
CN203670630U (zh) | 一种复合行星差动机构风电齿轮箱 | |
CN109372953A (zh) | 一种双向输出的行星减速电机 | |
CN202978574U (zh) | 电动车用行星传动组合电机 | |
CN202484132U (zh) | 电动车单向齿轮结构 | |
CN209743506U (zh) | 一种稳定型摆线针轮减速机 | |
CN208337332U (zh) | 一种双轴驱动谐波减速电机 | |
CN201708636U (zh) | 一种减速电机 | |
CN206665532U (zh) | 一种外转子电机电动滚筒 | |
CN101758900A (zh) | 电动摩托三轮车变速箱电机一体转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 |
CN205736916U (zh) | 搬运车驱动总成 | |
CN2756549Y (zh) | 电动车驱动轮毂 | |
CN201118352Y (zh) | 电动车专用变速轴承减速轮毂电机 | |
CN216666414U (zh) | 飞行器的传动系统及飞行器 | |
CN201228069Y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无刷有齿电动装置 | |
CN201312195Y (zh) | 一种电动马达 | |
CN205044515U (zh) | 电动搬运车辆的卧式驱动装置 | |
CN212649292U (zh) | 一种新能源中置电机 | |
CN216356331U (zh) | 减速电机装置 | |
CN203335740U (zh) | 一种行星蜗杆减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