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8691U - 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8691U
CN216788691U CN202220376019.6U CN202220376019U CN216788691U CN 216788691 U CN216788691 U CN 216788691U CN 202220376019 U CN202220376019 U CN 202220376019U CN 216788691 U CN216788691 U CN 21678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motor
pressure
low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60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熵铖
李鸿亮
许仲秋
刘光明
佘笑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Oil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Oil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Oil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Oil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60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包括高压油泵、低压油泵、电机和控制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电机轴、电机后盖,低压油泵包括低压内转子和低压外转子,低压油泵的泵体与电机壳体集成为一体,通过一块隔板将电机壳体内部分隔成电机腔和低压泵腔,隔板上设有轴孔和通油孔;高压油泵包括泵体、泵盖、高压内转子、高压外转子,泵盖上设有进油口、低压出油口、高压出油口,泵体上设有一个用于连通进油口与低压泵腔的进油通孔,以及一个用于连通低压泵腔与低压出油口的出油通孔;电机轴的输出端同时穿设于低压内转子和高压内转子的轴孔内,电机轴设有轴向的长盲孔和径向通孔,长盲孔的开口与泵盖上的进油口相通。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减速箱润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背景技术
在国家“碳中和”政策推动下,市政环卫用车、轻卡和中型卡车开始逐步采用新能源电池+电机驱动的驱动方式。电机输出扭矩需要减速箱再优化合理输出,而减速箱又需要电动泵提供阀板换挡液压力和润滑冷却液压油。换挡油压高,需要流量小;润滑冷却油压低,需求流量大。通常的做法是做成高低压组合泵,可以实现驱动电机功率最小,能耗最低。目前高低压组合泵方案有:1、高压采用齿轮泵,低压采用转子泵,由于齿轮泵有主从轴,传动副复杂,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成本高;2、高压采用齿轮泵,低压采用叶片泵,这种方案的高压泵同样采用的是齿轮泵,并且低压所采用的叶片泵还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减速箱换挡油压要求且结构简单紧凑的电动双联转子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包括高压油泵、低压油泵、电机和控制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电机轴、电机后盖,所述高压油泵和低压油泵均为转子式机油泵,所述低压油泵包括低压内转子和低压外转子,低压油泵的泵体与电机壳体集成为一体,通过一块隔板将电机壳体内部分隔成电机腔和低压泵腔,隔板上设有轴孔和通油孔;所述高压油泵包括泵体、泵盖、高压内转子、高压外转子,泵盖上设有进油口、低压出油口、高压出油口,泵体上设有一个用于连通进油口与低压泵腔的进油通孔,以及一个用于连通低压泵腔与低压出油口的出油通孔;所述电机轴的输出端同时穿设于低压内转子和高压内转子的轴孔内,电机轴设有轴向的长盲孔以及与长盲孔相通的径向通孔,长盲孔的开口与泵盖上的进油口相通;压力油从泵盖上的进油口进去之后分成三条油路,一条直接流入高压泵腔,一条通过泵体的进油通孔流入低压泵腔,一条通过电机轴的长盲孔、径向通孔流入电机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电机轴直接驱动高低压泵的内转子,省去了电机轴与油泵轴之间的联轴器部分,相当于将高低压油泵传动轴与电机轴集成在一起,相比传统的高压齿轮泵要少一根从动轴,整体结构简单,传动副少。
2)能够实现电机内部的进油冷却,油冷实现形式是泵盖上的进油口与电机轴中心的长盲孔连通,使油液依次通过电机轴的长盲孔、径向通孔流入至电机腔内;并且,由于隔板上设有一个通油孔,这样就把低压泵腔的进油区域与电机腔打通了,使得电机腔内的油液能够通过低压泵向外流出,从而将电机内部热量带走,实现冷却。
优选地,电机轴通过两个轴承可转动地固定在隔板和电机后盖的轴孔内,两个轴承的外圈分别过盈压装在隔板和电机后盖的轴孔内,两个轴承的内圈均与电机轴间隙配合。采用这种结构,使得电机轴的轴向间隙仅仅依靠轴承游隙和低压泵端面间隙调整,因而具有轴向间隙小,窜动范围小的优点,经油泵噪音测试数据显示,电机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和突变噪音。
优选地,电机轴上的径向通孔设置在靠近电机后盖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电机后盖的外侧,所述控制器包括PCB板组件和控制器后盖,电机轴安装在电机后盖这一端的端部设有隔磁铜套和感应磁环。
优选地,两个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子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子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子泵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子泵的泵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高压油泵 11——泵体 12——泵盖
13——高压内转子 14——高压外转子 15——进油口
16——低压出油口 17——高压出油口
20——低压油泵 21——低压内转子 22——低压外转子
30——电机 31——电机壳体 32——电机定子
33——电机转子 34——电机轴 35——电机后盖
36——隔板 37——轴承
40——控制器 41——PCB板组件 42——控制腔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4所示的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包括高压油泵10、低压油泵20、电机30和控制器40,电机30包括电机壳体31、电机定子32、电机转子33、电机轴34、电机后盖35,高压油泵10和低压油泵20均为转子式机油泵,低压油泵20包括低压内转子21和低压外转子22,低压油泵20的泵体与电机壳体31集成为一体,通过一块隔板36将电机壳体31内部分隔成电机腔和低压泵腔,隔板36上设有轴孔和通油孔;高压油泵10包括泵体11、泵盖12、高压内转子13、高压外转子14,泵盖12上设有进油口15、低压出油口16、高压出油口17,泵体11上设有一个用于连通进油口15与低压泵腔的进油通孔,以及一个用于连通低压泵腔与低压出油口16的出油通孔;电机轴34通过两个轴承37可转动地固定在隔板36和电机后盖35的轴孔内,两个轴承37的外圈分别过盈压装在隔板36和电机后盖35的轴孔内,两个轴承37的内圈均与电机轴34间隙配合,两个轴承37均为深沟球轴承;电机轴34的输出端同时穿设于低压内转子21和高压内转子13的轴孔内,电机轴34设有轴向的长盲孔以及与长盲孔相通的径向通孔,长盲孔的开口与泵盖上的进油口15相通,径向通孔设在靠近电机后盖35的位置;压力油从泵盖上的进油口15进去之后分成三条油路,一条直接流入高压泵腔,一条通过泵体11的进油通孔流入低压泵腔,一条通过电机轴34的长盲孔、径向通孔流入电机腔;控制器40安装在电机后盖35的外侧,控制器40包括PCB板组件41和控制器后盖42,电机轴34安装在电机后盖34这一端的端部设有隔磁铜套和感应磁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电机轴直接驱动高、低压泵的内转子,省去了电机轴与油泵轴之间的联轴器部分,相当于将高低压油泵传动轴与电机轴集成在一起,相比传统的高压齿轮泵要少一根从动轴,整体结构简单,传动副少。
2)能够实现电机内部的进油冷却,油冷实现形式是泵盖上的进油口与电机轴中心的长盲孔连通,使油液依次通过电机轴的长盲孔、径向通孔流入至电机腔内;并且,由于隔板上设有一个通油孔,这样就把低压泵腔的进油区域与电机腔打通了,使得电机腔内的油液能够通过低压泵向外流出,从而将电机内部热量带走,实现冷却。此外,由于油泵安装在减速箱外部,与大气相通,因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自然风也可以带走电机表面热量,降低电机整体温度,从而实现油冷+风冷的双重冷却。
3)电机轴的轴向间隙仅仅依靠轴承游隙和低压泵端面间隙调整,因而具有轴向间隙小,窜动范围小的优点,经油泵噪音测试数据显示,电机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和突变噪音。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Claims (5)

1.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包括高压油泵(10)、低压油泵(20)、电机(30)和控制器(40),所述电机(30)包括电机壳体(31)、电机定子(32)、电机转子(33)、电机轴(34)、电机后盖(35),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泵(10)和低压油泵(20)均为转子式机油泵,所述低压油泵(20)包括低压内转子(21)和低压外转子(22),低压油泵(20)的泵体与电机壳体(31)集成为一体,通过一块隔板(36)将电机壳体(31)内部分隔成电机腔和低压泵腔,隔板(36)上设有轴孔和通油孔;所述高压油泵(10)包括泵体(11)、泵盖(12)、高压内转子(13)、高压外转子(14),泵盖(12)上设有进油口(15)、低压出油口(16)、高压出油口(17),泵体(11)上设有一个用于连通进油口(15)与低压泵腔的进油通孔,以及一个用于连通低压泵腔与低压出油口(16)的出油通孔;所述电机轴(34)的输出端同时穿设于低压内转子(21)和高压内转子(13)的轴孔内,电机轴(34)设有轴向的长盲孔以及与长盲孔相通的径向通孔,长盲孔的开口与泵盖(12)上的进油口(15)相通;压力油从泵盖(12)上的进油口(15)进去之后分成三条油路,一条直接流入高压泵腔,一条通过泵体(11)的进油通孔流入低压泵腔,一条通过电机轴(34)的长盲孔、径向通孔流入电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双联转子泵,其特征在于:电机轴(34)通过两个轴承(37)可转动地固定在隔板(36)和电机后盖(35)的轴孔内,两个轴承(37)的外圈分别过盈压装在隔板(36)和电机后盖(35)的轴孔内,两个轴承(37)的内圈均与电机轴(34)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双联转子泵,其特征在于:电机轴(34)上的径向通孔设置在靠近电机后盖(35)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双联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0)安装在电机后盖(35)的外侧,所述控制器(40)包括PCB板组件(41)和控制器后盖(42),电机轴(34)安装在电机后盖(35)这一端的端部设有隔磁铜套和感应磁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双联转子泵,其特征在于:两个轴承(37)均为深沟球轴承。
CN202220376019.6U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Active CN21678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6019.6U CN216788691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6019.6U CN216788691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8691U true CN216788691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8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6019.6U Active CN216788691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8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9160B1 (en) Screw compressor
KR20170068403A (ko) 전기 모터 구동식 액체 펌프
US20150139831A1 (en) Pump module and electric pump including the same
EP1302704A2 (en) Submerged electric fluid pump
CN110065374B (zh) 一种集成化两档电驱系统
CN103836167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冷却润滑系统
CN216788691U (zh) 一种电动双联转子泵
CN104235031A (zh) 悬臂多级压缩机
CN110374892A (zh) 一种高速直驱离心式双级空气压缩机
CN216743783U (zh) 集成式润滑油泵
CN103062160A (zh) 一种整体式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
CN112178138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全功率取力器及工作方法和润滑方法
US20230044524A1 (en) Permanent magnet rotor for an axial flux motor
CN212563724U (zh) 一种高速直驱离心鼓风机
CN209800707U (zh) 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主电动油泵
CN200975363Y (zh) 抗抽空磁力传动泵
CN219893129U (zh) 一种集成油泵的油冷电驱系统
WO2018054285A1 (zh) 压缩机
CN216069584U (zh) 一种电驱系统总成
CN218991902U (zh) 单级双输出空气压缩机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20956033U (zh) 一种航空电动泵用润滑循环油路结构
CN219204326U (zh) 一种电子油泵
CN218913530U (zh) 一种集成式电子油泵
CN217976581U (zh)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用辅助电动油泵
CN220850692U (zh) 一种变速箱结构、减速箱、电驱动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