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9639U - 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9639U
CN216769639U CN202123434478.XU CN202123434478U CN216769639U CN 216769639 U CN216769639 U CN 216769639U CN 202123434478 U CN202123434478 U CN 202123434478U CN 216769639 U CN216769639 U CN 216769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densation
heating
ai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44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毅生
罗伟
吴华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Yingweit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am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am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am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44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9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9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9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包括基壳、吸湿转轮、加热模组、冷凝模组、第一测温模块、第二测温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加热模组内设有加热风道、位于加热风道中的加热部件以及与加热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朝向吸湿转轮的其一端面的局部,冷凝模组内设有冷凝风道以及与冷凝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朝向吸湿转轮的另一端面的局部,第一测温模块设置于加热模组以检测第一温度信息,第二测温模块设置于冷凝模组以检测第二温度信息,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测温模块、第二测温模块以及加热部件连接以控制加热部件运行,本设计合理控制温度以提高除湿以及还原效率,优化除湿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转轮除湿机,一般包括吸湿转轮、加热模组以及冷凝模组,加热模组和冷凝模组配合构成再生风道,吸湿转轮的部分位于再生风道中并且转动吸湿转轮能够变更位于再生风道中的位置,吸湿转轮在常温状态下能够吸附外部环境中的水分,而后吸附了水分的位置进入再生风道中,再生风道中有流动的风流,加热模组对风流加热,风流会携带热量经过吸湿转轮,热量对吸湿转轮局部加热,使得该位置的水分析出,并且水分随风流进入冷凝模组中,而后在冷凝模组中凝结成水珠,最终被排出。
然而,转轮除湿机对加热模组的加热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假如温度不足,无法使吸湿转轮中的水分析出,若温度过高,则会导致转轮除湿机各个部件过热,容易部件损坏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同时,针对冷凝模组,若进入冷凝模组的风流的温度处于较高水平,风流中的水分也不易凝结成水珠,导致传统的转轮除湿机除湿效率不高,除湿效果不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合理控制温度以提高除湿以及还原效率,优化除湿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包括:基壳;吸湿转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壳;加热模组,内设有加热风道以及位于所述加热风道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模组设置有与所述加热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加热模组设置于所述基壳,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吸湿转轮的其一端面的局部;冷凝模组,内设有冷凝风道,所述冷凝模组设置有与所述冷凝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冷凝模组设置于所述基壳,所述第二进风口朝向所述吸湿转轮的另一端面的局部,并且第二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模组以检测第一温度信息;第二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凝模组以检测第二温度信息;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模块、所述第二测温模块以及所述加热部件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部件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第一测温模块能够检测加热部件发热的第一温度信息,控制模块控制加热部件运行,加热部件发热对风流加热,使得风流作用于吸湿转轮的温度满足吸湿转轮将其中的水分析出,具有较高的还原效率,同时,第一温度信息还可以用于对转轮除湿机的过热保护,防止加热部件运行而导致转轮除湿机内部温度过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另外,由于吸湿转轮上的水吸附量不同,同一温度的风流经过吸湿转轮后的温度也会不同,本设计还设置第二测温模块,第二测温模块用于测量冷凝模组中风流的温度,当冷凝模组中的风流温度过高,在满足吸湿转轮的还原温度要求的基础上,控制模块适当控制加热部件降低发热量,使得冷凝模组中的风流达到较佳的冷凝温度,使得风流中的水分及时凝结于冷凝模组中,从而提高后续该风流用于对吸湿转轮还原时的效果,本设计合理控制温度以提高除湿以及还原效率,优化除湿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壳内设有容腔以及位于所述容腔中的第一风机,所述基壳设置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吸湿转轮、加热模组以及冷凝模组均位于所述容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加热风道中,沿风流轨迹的前进方向,所述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二风机的前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测温模块靠近于所述加热部件的设置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测温模块靠近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设置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凝模组的外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模组包括冷凝安装座、转接座以及多条冷凝管体,所述冷凝安装座内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冷凝安装座内分隔成第一内腔以及第二内腔,所述冷凝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四出风口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第四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转接座内设置有第三内腔,所述转接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腔连通的第五进风口和第五出风口,部分的所述冷凝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出风口对接并且该所述冷凝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进风口对接,另外的所述冷凝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出风口对接并且该所述冷凝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风口对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接座、所述冷凝管体以及所述冷凝安装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冷凝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或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出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壳可拆卸地设置有储水盘,所述储水盘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轮除湿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轮除湿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应用了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进行控温,合理控制温度以提高除湿以及还原效率,优化除湿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内部其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内部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其一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基壳100、第一风机110、第三进风口120、储水盘130、吸湿转轮200、加热模组300、加热风道310、第一出风口320、第一进风口330、加热部件340、第二风机350、冷凝模组400、冷凝风道410、第二出风口420、第二进风口430、冷凝安装座440、隔板441、第一内腔442、第二内腔443、出水口444、转接座450、冷凝管体460、第一测温模块500、第二测温模块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包括基壳100、吸湿转轮200、加热模组300、冷凝模组400、第一测温模块500、第二测温模块600以及控制模块,吸湿转轮200转动设置在基壳100,加热模组300内设有加热风道310以及位于加热风道310中的加热部件340,加热模组300设置有与加热风道310连通的第一出风口320和第一进风口330,加热模组300设置于基壳100,第一出风口320朝向吸湿转轮200的其一端面的局部,冷凝模组400内设有冷凝风道410,冷凝模组400设置有与冷凝风道410连通的第二出风口420和第二进风口430,冷凝模组400设置于基壳100,第二进风口430朝向吸湿转轮200的另一端面的局部,并且第二进风口430的位置与第一进风口330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测温模块500设置于加热模组300以检测第一温度信息,第二测温模块600设置于冷凝模组400以检测第二温度信息,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测温模块500、第二测温模块600以及加热部件340连接以控制加热部件340运行。
其中,吸湿转轮200可以由硅胶等材料制成,吸湿转轮200上设置有分子筛孔,能够允许空气通过,常态温度下,吸湿转轮200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除湿的效果,而当对吸湿转轮200加热,可以使得吸湿转轮200上吸附的水分析出,从而达到还原再生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进风口430的位置与第一出风口320的位置相对应,相当于第一出风口320朝向吸湿转轮200的其一端面的局部位置,而第二进风口430朝向吸湿转轮200的另一端面的局部位置,第一出风口320和第二进风口430大致正对,以使得风流从第一出风口320输出,经过吸湿转轮200后能够从第二进风口430进入冷凝风道410。而加热的风流能够对第一出风口320和第二进风口430正对吸湿转轮200的位置进行还原,而吸湿转轮200离开该位置的部分经过降温后可以吸附外界环境中的水分。
具体地,加热部件340可以是金属发热丝、陶瓷发热片、半导体发热片等,控制模块可以是MCU或者CPU及附属电路构成,第一测温模块500和第二测温模块600均可以采用NTC热敏电阻、红外探温器、热电偶等。
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第一测温模块500能够检测加热部件340发热的第一温度信息,控制模块控制加热部件340运行,加热部件340发热对风流加热,使得风流作用于吸湿转轮200的温度满足吸湿转轮200将其中的水分析出,具有较高的还原效率,同时,第一温度信息还可以用于对转轮除湿机的过热保护,防止加热部件340运行而导致转轮除湿机内部温度过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另外,由于吸湿转轮200上的水吸附量不同,同一温度的风流经过吸湿转轮200后的温度也会不同,本设计还设置第二测温模块600,第二测温模块600用于测量冷凝模组400中风流的温度,当冷凝模组400中的风流温度过高,在满足吸湿转轮200的还原温度要求的基础上,控制模块适当控制加热部件340降低发热量,使得冷凝模组400中的风流达到较佳的冷凝温度,使得风流中的水分及时凝结于冷凝模组400中,从而提高后续该风流用于对吸湿转轮200还原时的效果,本设计合理控制温度以提高除湿以及还原效率,优化除湿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基壳100内设有容腔以及位于容腔中的第一风机110,基壳100设置有与容腔连通的第三进风口120和第三出风口,吸湿转轮200、加热模组300以及冷凝模组400均位于容腔中。
基壳100能够防止外界物件触碰吸湿转轮200、加热模组300以及冷凝模组400等物件,提高耐久度,同时,由第一风机110引导外界环境的风流进出容腔,从而能够集中地对进入容腔中的风流除湿,提高除湿效果。
具体地,在基壳100内还可以设置有电机等驱动部件,电机与吸湿转轮200连接以驱使吸湿转轮200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出风口320和第二进风口430正对吸湿转轮的位置,使得还原和吸湿持续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加热模组300还包括第二风机350,第二风机350位于加热风道310中,沿风流轨迹的前进方向,加热部件340位于第二风机350的前方。
受到第二风机350的驱动,在加热风道310和冷凝风道410中的风流有序流动,并且加热部件340位于第二风机350的前方,经过加热部件340加热的风流不会倒流至第二风机350,防止第二风机350的温度过高而导致运行故障,并且经过加热部件340加热的风流可以快速到达吸湿转轮200,以对吸湿转轮200还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测温模块500靠近于加热部件340的设置位置处,第一测温模块500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加热部件340对风流加热的温度,防止加热部件340发热量过大而导致转轮除湿机内部温度过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并且准确判定加热的温度满足吸湿转轮200将其中的水分析出的条件。
另外,由于加热风道310和冷凝风道410连通,其中,可能存在携带水分的风流,第一测温模块500设置于加热模组300的外侧壁,从而防止水分作用于第一测温模块500而影响测温准确性,提高第一测温模块500的耐久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测温模块600靠近于第二进风口430的设置位置处,第二测温模块600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进入冷凝风道410前风流的温度,通过对加热部件340的控制,使得风流在进入冷凝风道410前就可以达到较佳的冷凝温度,使得风流中的水分可以快速地从冷凝风道410中析出,提高冷凝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测温模块600设置于冷凝模组400的外侧壁上。
由于冷凝风道410的风流有水分的析出,第二测温模块600设置于冷凝模组400的外侧壁上,从而防止水分作用于第二测温模块600而影响测温准确性,提高第二测温模块600的耐久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模组400包括冷凝安装座440、转接座450以及多条冷凝管体460,冷凝安装座440内设置有隔板441以将冷凝安装座440内分隔成第一内腔442以及第二内腔443,冷凝安装座440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内腔442连通的第四出风口以及多个与第二内腔443连通的第四进风口,第二出风口420与第二内腔443连通,第二进风口430与第一内腔442连通,转接座450内设置有第三内腔,转接座450设置有与第三内腔连通的第五进风口和第五出风口,部分的冷凝管体460的一端与第四出风口对接并且该冷凝管体460的另一端与第五进风口对接,另外的冷凝管体460的一端与第五出风口对接并且该冷凝管体460的另一端与第四进风口对接。
风流经过吸湿转轮200后,通过第二进风口430进入第一内腔442,而后从多个第四出风口进入多条冷凝管体460中,冷凝管体460位于容腔中,第一风机110带动外界风流进入容腔,能够为冷凝管体460的外侧壁接触,从而吹风散热,而多条冷凝管体460的设置,可以增加与外界风流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使得冷凝管体460内的风流快速降温,风流中的水分也能够凝结与冷凝管体460的内壁,提高冷凝效率。
而后,冷凝管体460内的风流从第五进风口进入第三内腔,再从第五出风口进入另外的冷凝管体460中,同样可以在另外的冷凝管体460中冷凝水珠,转接座450可以改变冷凝管体460的传输方向,在无需将冷凝管体460设置过长的情况下,延长了风流在冷凝管体460中的路径,提高冷凝效果,最后,风流从冷凝管体460经过第四进风口进入第二内腔443,再从第二出风口420以及第一进风口330进入加热风道31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接座450、冷凝管体460以及冷凝安装座440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冷凝安装座440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腔442和/或第二内腔443连通的出水口444。
具体地,冷凝安装座440可以只设置一个出水口444,该出水口444与第一内腔442或第二内腔443连通,或者,冷凝安装座440设置有两个出水口444,出水口444各自对应地与第一内腔442和第二内腔443连通。
受重力作用,凝结的水珠会滴落至第一内腔442或者第二内腔443中,再从出水口444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壳100可拆卸地设置有储水盘130,储水盘130位于出水口444的下方,储水盘130可以盛放从出水口444滴落的水滴,防止水滴泄漏,基壳10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口,储水盘130插设于安装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轮除湿机,如图1-7所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转轮除湿机,应用了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进行控温,合理控制温度以提高除湿以及还原效率,优化除湿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壳;
吸湿转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壳;
加热模组,内设有加热风道以及位于所述加热风道中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模组设置有与所述加热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加热模组设置于所述基壳,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吸湿转轮的其一端面的局部;
冷凝模组,内设有冷凝风道,所述冷凝模组设置有与所述冷凝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冷凝模组设置于所述基壳,所述第二进风口朝向所述吸湿转轮的另一端面的局部,并且第二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第一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模组以检测第一温度信息;
第二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凝模组以检测第二温度信息;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模块、所述第二测温模块以及所述加热部件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部件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壳内设有容腔以及位于所述容腔中的第一风机,所述基壳设置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吸湿转轮、加热模组以及冷凝模组均位于所述容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加热风道中,沿风流轨迹的前进方向,所述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二风机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模块靠近于所述加热部件的设置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温模块靠近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设置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冷凝模组的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模组包括冷凝安装座、转接座以及多条冷凝管体,所述冷凝安装座内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冷凝安装座内分隔成第一内腔以及第二内腔,所述冷凝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四出风口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第四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转接座内设置有第三内腔,所述转接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腔连通的第五进风口和第五出风口,部分的所述冷凝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出风口对接并且该所述冷凝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进风口对接,另外的所述冷凝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出风口对接并且该所述冷凝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风口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所述冷凝管体以及所述冷凝安装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冷凝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或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壳可拆卸地设置有储水盘,所述储水盘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
10.一种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
CN202123434478.X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Active CN216769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4478.XU CN21676963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4478.XU CN21676963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9639U true CN216769639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1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4478.XU Active CN216769639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963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719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广东鸦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件以及转轮式除湿机
WO2024000675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广东英为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的除湿机
WO2024045477A1 (zh) * 2021-09-01 2024-03-07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WO2024046358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477A1 (zh) * 2021-09-01 2024-03-07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WO2023115719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广东鸦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件以及转轮式除湿机
WO2024000675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广东英为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的除湿机
WO2024046358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模组及洗烘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69639U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温控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CN114322120A (zh) 一种双发热除湿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TW200307111A (en) Dehumidifier
KR100707440B1 (ko) 가습기
CN216769638U (zh) 一种双发热除湿装置及转轮除湿机
KR102434462B1 (ko) 창문형 열교환 환기장치
CN216755943U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
US20110079029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f air conditioner
JP6970930B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4001232A1 (zh) 湿度调节装置、空调
KR101515530B1 (ko) 제습 유닛 및 그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TW202103775A (zh) 除濕機
WO2022074920A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2074918A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2074917A1 (ja) 空気調和機
JP6304164B2 (ja) 加湿装置
JP7244764B2 (ja) 加湿ユニット
CN218033453U (zh) 一种可收纳的除湿机
KR20150068840A (ko) 제습기
JP706544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6011081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768577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3042633A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3042624A1 (ja) 空気調和機
JP5112393B2 (ja) 除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6-02, Building 4, No. 625 Xinsha Fifth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after: Zhuhai Yingweitu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00 203, second floor, A1 District, No. 8, East Jinshan Avenue, Sanjiao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mins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am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