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7512U - 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7512U
CN216767512U CN202220251729.6U CN202220251729U CN216767512U CN 216767512 U CN216767512 U CN 216767512U CN 202220251729 U CN202220251729 U CN 202220251729U CN 216767512 U CN216767512 U CN 216767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let pipe
barrel
baffle plat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17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东
宋伟
彭新宇
何伟娇
陈增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eifu Lida Catalytic Conver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Weifu Lida Catalytic Conver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Weifu Lida Catalytic Conver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Weifu Lida Catalytic Conver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17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7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7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7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延长线与筒体的延长线相交,所述进气管的入口端延伸至筒体周面,用以通入尾气;DOC载体,设置在进气管下侧,用以接触尾气;其中,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至少两级进气部,至少两级所述进气部沿第一方向顺序布置,所述进气部实现尾气自进气管向DOC载体的分级流动;至少两级所述进气部的流量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为进气管的轴向。本申请进气管伸入筒体固定,结构简单,可制造工艺性强,还能够增强进气管与进气管上游的连接强度;利用进气管上的多组进气孔调整废气进入DOC载体端面的流动状态,使得废气接触DOC载体更均匀。

Description

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车国六标准的全面执行,市场对后处理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柴油氧化催化剂(DOC)是用来处理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随着后处理系统复杂性的增加,DOC承担了其他的功用(如DPF和SCR提供热量、转化一氧化氮为二氧化氮等),故对废气进入DOC的流动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多指标性能、满足排放法规,还需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最大排气流量及温度工况下,其流速和温度分布均匀性需求不低于0.95,偏心率需要在0.7以下。
当前受限于装车边界,以侧进气形式布置的侧进气装置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废气大流量惯性,进气通常偏向一侧边缘,偏心率大,因此需要一种尾气后处理侧进气装置,来解决大流量惯性带来的偏心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能够在最大排气流量及温度工况下,进入DOC载体处的废气流速和温度分布均匀性和偏心率均满足要求,提高尾气进入DOC载体端面的状态,有利于提升DOC多指标性能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延长线与筒体的延长线相交,所述进气管的入口端延伸至筒体周面,用以通入尾气;
DOC载体,设置在进气管下侧,用以接触尾气;
其中,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至少两级进气部,至少两级所述进气部沿第一方向顺序布置,所述进气部实现尾气自进气管向DOC载体的分级流动;至少两级所述进气部的流量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方向为进气管的轴向。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部为多个进气孔和/或进气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部设有三级,所述第一级的进气部、第二级的进气部和第三级的进气部沿第一方向顺序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内底部设有第一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折流板设置在第一级的进气部和第二级的进气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流板上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置有弧线形的第一扰流槽,用以减小第一折流板的背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流板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一齿形槽,用以扰动尾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内顶部设有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二折流板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折流板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二级的进气部和第三级的进气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流板的边沿处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置有弧线形的第二扰流槽,用以减小第二折流板的背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流板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齿形槽,用以扰动尾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和/或,
所述进气管垂直于筒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进气管伸入筒体固定,结构简单,可制造工艺性强,还能够增强进气管与进气管上游的连接强度;
2、利用进气管上的多级进气部调整废气进入DOC载体端面的流动状态,实现多级分流,多组进气孔的孔径逐渐增大,避免DOC载体靠近进气端的一侧形成低速区;
3、进气管上设置的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抑制废气直冲进气管的管底,调整尾气的流动方向,增加尾气气流通过进气孔的流速均匀性;
4、进气管垂直筒体布置,增加进气管内的气流引导能力;
5、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上设置的扰流槽和齿形槽,能够减小背压,调整尾气流速,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流动路线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DOC载体,3-进气部,4-第一折流板,5-第二折流板,6-进气法兰,7-上部内端盖,8-内筒身,9-上部外端盖,10-上部保温棉,11-衬套,12-外筒身,13-下部保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附图1-2,本申请提出一种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进气管1和DOC载体2;所述进气管1的延长线与筒体的延长线相交,所述进气管1的入口端延伸至筒体周面,用以通入尾气;所述DOC载体2设置在进气管1下侧,用以接触尾气;所述进气管1上设有至少两级进气部3,至少两级所述进气部3沿第一方向顺序布置,所述进气部3实现尾气自进气管1向DOC载体2的分级流动;至少两级所述进气部3的流量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方向为进气管1的轴向;进气管1伸入筒体固定,结构简单,可制造工艺性强,还能够增强进气管与进气管上游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包括上部内端盖7和内筒身8,所述上部内端盖7的轴向一端和内筒身8的轴向一端分别设置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用于容纳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的管底连接于内筒身8的内壁;两个半圆槽组合成完整的圆槽,与进气管1的外经匹配,实现上部内端盖7和内筒身8对进气管1的包覆,方便进气管1的安装;第一折流板4左侧的侧面与上部内端盖7的侧壁相连接,避免尾气从第一折流板4和上部内端盖7之间的缝隙泄露;
为了提高本申请的保温效果,避免尿素结晶,所述上部内端盖7远离进气管1的一侧设置有上部外端盖9,所述上部外端盖9和上部内端盖7之间设置有上部保温棉10;
为了方便DOC载体2的布置,所述内筒身8内部设置有衬套11,所述DOC载体2设置在衬套11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保温效果,避免尿素结晶,所述内筒身8上套设有外筒身12,所述外筒身12和内筒身8之间设置有下部保温棉1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3为多个进气孔;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部3设有三级,所述第一级的进气部3、第二级的进气部3和第三级的进气部3沿第一方向顺序布置;第一级的进气孔3的孔径为12mm,第三级的进气孔3的孔径为6mm。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3为多个进气翅片。
具体地,所述进气管1内底部设有第一折流板4,所述第一折流板4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折流板4设置在第一级的进气部3和第二级的进气部3之间;第一折流板4抑制进气管1内下侧直冲进气管1管底的尾气,改变该部分尾气方向,回流补充DOC载体2靠近入口端一侧的气流,避免形成低速死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流板4上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置有弧线形的第一扰流槽,用以减小第一折流板4的背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流板4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一齿形槽,用以扰动尾气。
具体地,所述进气管1内顶部设有第二折流板5,所述第二折流板5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折流板5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二级的进气部3和第三级的进气部3之间;第二折流板4改变进气管1内上侧直冲进气管1管底的尾气,改变该部分尾气方向,同时改变经过第一折流板4后的尾气方向,使该部分尾气压入进气部3,减少尾气气流由于惯性在管底堆积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流板5的边沿处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置有弧线形的第二扰流槽,用以减小第二折流板5的背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流板5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齿形槽,用以扰动尾气。
在本申请中,所述进气管1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所述进气管1垂直于筒体;进气管的轴向截面形状不做具体要求,也可以制成异形,只要其延长方向垂直于筒体,怎能更加该方向分配引导气流即可。
尾气流动过程:
尾气从进气管1入口端进入进气管1,一部分尾气气流从第一级的进气部3流向DOC载体2,一部分尾气气流被第一折流板4遮挡改变流动方向,一部分尾气气流从第二级的进气部3流向DOC载体2,一部分尾气气流被第二折流板5遮挡改变流动方向,从第三级的进气部3流向DOC载体,实现三级分流;由于大流量惯性,靠近进气管1入口端的流量大,尾气更容易从流量的进气部3进入内筒身8向DOC载体2扩散,管底的小流量的进气部3抑制向DOC一侧扩散的趋势,避免尾气在靠近入口端的一侧产生低速死区,从而提高DOC载体与尾气接触的均匀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有
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的延长线与筒体的延长线相交,所述进气管(1)的入口端延伸至筒体周面,用以通入尾气;
DOC载体(2),设置在进气管(1)下侧,用以接触尾气;
其中,所述进气管(1)上设有至少两级进气部(3),至少两级所述进气部(3)沿第一方向顺序布置,所述进气部(3)实现尾气自进气管(1)向DOC载体(2)的分级流动;至少两级所述进气部(3)的流量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方向为进气管(1)的轴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3)为多个进气孔和/或进气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3)设有三级,所述第一级的进气部(3)、第二级的进气部(3)和第三级的进气部(3)沿第一方向顺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内底部设有第一折流板(4),所述第一折流板(4)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折流板(4)设置在第一级的进气部(3)和第二级的进气部(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4)上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置有弧线形的第一扰流槽,用以减小第一折流板(4)的背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4)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一齿形槽,用以扰动尾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内顶部设有第二折流板(5),所述第二折流板(5)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折流板(5)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二级的进气部(3)和第三级的进气部(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5)的边沿处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置有弧线形的第二扰流槽,用以减小第二折流板(5)的背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5)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齿形槽,用以扰动尾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和/或,
所述进气管(1)垂直于筒体。
CN202220251729.6U 2022-02-07 2022-02-07 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Active CN216767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1729.6U CN216767512U (zh) 2022-02-07 2022-02-07 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1729.6U CN216767512U (zh) 2022-02-07 2022-02-07 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7512U true CN216767512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1729.6U Active CN216767512U (zh) 2022-02-07 2022-02-07 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7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4987B (zh) 一种后处理封装scr混合器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6987927U (zh) 尾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及其封装
CN216767512U (zh) 尾气后处理器侧进气装置
CN211819593U (zh) 一种scr排气混合装置
CN215521024U (zh) 一种带u型端盖的简易高效尿素混合装置
CN215521025U (zh) 直筒式进气混合装置
CN111350577A (zh) 柴油机u型后处理装置
CN214330734U (zh) 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
CN209621444U (zh) 一种汽车催化器及汽车
CN215521023U (zh) 一种侧进气式紧凑型进气混合单元
CN216477529U (zh) 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doc系统侧进混合扰流装置
CN209115181U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器
CN111255550A (zh) 一种柴油国六后处理器总成
CN215761869U (zh) 一种新型scr出气端多孔式扰流结构
CN213627743U (zh) 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doc系统进气混合扰流装置
CN207960744U (zh) 一种带扰流隔板的蚌壳进气结构
CN215521012U (zh) 一种优化气体流动性的装置
CN214304015U (zh) 一种满足国六标准的u型封装scr系统混合扰流装置
CN211777660U (zh) 一种用于轻型柴油机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2003323U (zh) 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15292719U (zh) 一种基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17681933U (zh) 一种进气导流装置及柴油机后处理装置
CN219317033U (zh) 一种紧耦合scr后处理器
CN214145629U (zh) 一种新型国六排放标准的doc系统进气混合扰流装置
CN215633268U (zh) 油电混合三元催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