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59770U -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59770U
CN216759770U CN202120880666.6U CN202120880666U CN216759770U CN 216759770 U CN216759770 U CN 216759770U CN 202120880666 U CN202120880666 U CN 202120880666U CN 216759770 U CN216759770 U CN 216759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irclip
diameter
transition sleeve
pressur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06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祥
刘肖剑
刘广丰
董鑫
洪俊
李立
谢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Qintai Automobile E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Qintai Automobile E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Qintai Automobile E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Qintai Automobile E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06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59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59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59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所述机构包括:可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的可拆卸压头以及可拆卸过渡套筒;其中,所述过渡套筒的中心通孔呈锥形,所述通孔中直径较大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压头且所述第一端的孔径大于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的初始直径;所述通孔中直径较小的第二端可基于所述过渡套筒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紧贴需装配孔用弹性挡圈的产品且所述第二端的孔径与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的目标直径一致;所述压头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Description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弹性挡圈也叫卡簧或扣环,属于紧固件的一种,供装在机器、设备的轴槽或孔槽中,起着阻止轴上或孔上的零件轴向运动的作用。由于弹性挡圈使用环境的多样性,造成一些特殊情况下装配困难,例如在安装时需要克服巨大的轴向力,传统的装配工具卡簧钳无法完成装配,而使用专用弹性挡圈安装机成本高,换型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操作方便高效,并且由于可拆卸的切换适配多种尺寸的孔用弹性挡圈,从而无需采用基于尺寸专用的弹性挡圈安装机,降低了装配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所述机构包括:
可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的可拆卸压头以及可拆卸过渡套筒;其中,所述过渡套筒的中心通孔呈锥形,所述通孔中直径较大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压头且所述第一端的孔径大于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的初始直径;所述通孔中直径较小的第二端可基于所述过渡套筒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紧贴需装配孔用弹性挡圈的产品且所述第二端的孔径与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的目标直径一致;所述压头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通过可拆卸压头将孔用弹性挡圈经由可拆卸过渡套筒以按照设定的直径尺寸压入产品,操作方便高效,并且由于可拆卸部件能够切换适配多种尺寸的孔用弹性挡圈,从而无需采用基于尺寸专用的弹性挡圈安装机,降低了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1,该机构1可以包括:可沿如图1中双向箭头所示的竖直方向直线运动的可拆卸压头11以及可拆卸过渡套筒12;其中,所述过渡套筒12的中心通孔121呈锥形,所述通孔121中直径较大的第一端1211靠近所述压头11且所述第一端1211的孔径大于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的初始直径;所述通孔121中直径较小的第二端1212可基于所述过渡套筒12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紧贴需装配孔用弹性挡圈3的产品4且所述第二端122的孔径与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的目标直径一致;如图1中点划线所示,所述压头11与所述通孔121的中心轴线重合。
通过以上所阐述之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1,利用过渡套筒12进行限位,通过压头推动孔用弹性挡圈3在通孔121内克服轴向力装配到产品4中,使得孔用弹性挡圈3移动平稳,该结构简单高效,并且由于压头11以及过渡套筒12可拆卸,从而能够切换不同尺寸的压头11以及过渡套筒12以适配各种尺寸的孔用弹性挡圈,从而无需采用基于尺寸专用的弹性挡圈安装机,降低了装配成本并且换型快速。
对于图1所示的机构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头11靠近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的一端的压入部的端面直径小于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的初始直径,从而以保证压入部与孔用弹性挡圈3具有尽量大的接触面积来平稳、均布地传递所施加的轴向作用力。
对于图1所示的机构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头11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将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由所述通孔121的第一端1211压入所述中心通孔121,并在竖直向下的压入过程中利用由所述中心通孔121内壁向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所产生的挤压力使得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到达所述通孔121的第二端1212时的直径为所述目标直径。可以理解地,该目标直径可以是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压入产品4时所需的直径尺寸,通常可以略小于产品4中用于容置孔用弹性挡圈3的空间内径尺寸。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产品4的上部设置有一容置槽41以容置孔用弹性挡圈3,容置槽41的中心轴线与通孔121的中心轴线重合。在将孔用弹性挡圈3安装至容置槽41的过程中,通孔121的第二端1212可以在产品4的上方并紧贴容置槽41,当压头11沿竖直向下方向将孔用弹性挡圈3压至第二端1212时,孔用弹性挡圈3的直径为目标直径,与第二端1212的直径一致;当处于目标直径的孔用弹性挡圈3随压头11的压入落入容置槽41后,孔用弹性挡圈3基于弹性回复力以使得其自身的直径与容置槽41的内径一致,从而顺利的固定于容置槽41内,并且防止孔用弹性挡圈3出现回弹现象。
基于上述方案,如图3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产品4的上部可以包括孔径与所述目标直径一致的装配孔42以及从所述装配孔42的内壁凹入的装配槽43;其中,所述装配槽43、所述装配孔42、以及所述压头11与所述通孔121的中心轴线重合;相应于所述通孔121的第二端1212紧贴所述装配孔42,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基于所述压头11竖直向下的压入过程将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从所述通孔121的第二端1212经所述装配孔42到达所述装配槽43。举例来说,装配槽43为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在产品4内的目标装配位置,其内径大于装配孔42的孔径;装配孔42紧贴通孔121的第二端1212。在压头11将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压至第二端1212时,孔用弹性挡圈3的直径为目标直径,与第二端1212的直径以及装配孔42的孔径相一致;随着压头11持续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将会被压入装配孔42内,并且随着压头11的持续运动被压入至装配槽43,此时,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在装配槽43内由于弹性回复力使得其直径与装配槽43的内径相同,从而完成将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3装配至产品4内的目标装配位置。
基于上述方案,如图4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构1还包括:下压气缸13;其中,所述下压气缸13的底部固定有所述压头11且用于控制所述压头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基于上述方案,继续参见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构1还包括:通过可拆卸的紧固方式与所述过渡套筒12相连接的过渡套筒支架14、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导轨15;其中,所述过渡套筒支架14能够在所述直线导轨15中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过渡套筒12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基于上述实现方式,继续参见图4,所述机构1还包括:过渡气缸16以及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块17;所述过渡套筒支架14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17之上,并且通过所述过渡气缸16控制所述滑块17在所述直线导轨15上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对于上述实现方式及其示例,具体来说,过渡套筒1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且紧固在过渡套筒支架14上,其目的是为了方便更换适配于不同规格弹性挡圈的过渡套筒12,过渡套筒支架14固定在直线导轨15的滑块17之上,通过过渡气缸16控制滑块17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便于操作员取放相关部件及零件。
对于以上方案,继续参见图4,所述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产品4的底座18,所述底座18的位置能够调整以使得固定至所述底座18的产品4的装配孔与所述压头11和所述通孔121的中心轴线重合。
综合以上方案及其示例,在一些示例中,继续参见图4,机构1还可以包括用于固定以上压头11、下压气缸13、直线导轨15、过渡气缸16以及底座18的可拆卸的机构支架19。
基于前述技术方案所阐述的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1,其具体实施示例如图4所示,结合图4所示的示例结构,参见图5,该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1的示例性的装配工艺流程可以包括:
S51:将产品4工件固定于底座18上;此时,需保证产品4内的装配孔42和装配槽43与过渡套筒12的中心通孔121以及压头11的中心轴线重合;
S52:取一孔用弹性挡圈3置于过渡套筒12的中心通孔121的第一端1211。
S53:启动过渡气缸16以控制设置于直线导轨15上的滑块17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与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17之上的过渡套筒支架14相连接的过渡套筒12的第二端紧贴产品4的装配孔42。
S54:启动下压气缸13,以使得压头11在下压气缸13的作用下,将孔用弹性挡圈3经由中心通孔121的第二端1212压入装配孔42,并直至到达装配槽43内。
对于上述流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需要保证压产品4内的装配孔42和装配槽43与过渡套筒12的中心通孔121以及压头11的中心轴线重合;因此,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将产品4固定于底座18上之后,通过控制过渡气缸16来控制过渡套筒12的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且以过渡套筒12位置为基准,调整压头11、产品4及用于固定产品的底座18的位置,从而在装配之前完成以上部件的同轴调试。
可以理解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阐述的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1中的压头11、过渡套筒12以及机构支架19被设计成可拆卸式,所以需要压装不同规格弹性挡圈时,需要将压头11、过渡套筒12以及机构支架19替换为成相应规格的部件,在替换完成后,仍然可以通过上述示例完成同轴调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
可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的可拆卸压头以及可拆卸过渡套筒;其中,所述过渡套筒的中心通孔呈锥形,所述通孔中直径较大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压头且所述第一端的孔径大于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的初始直径;所述通孔中直径较小的第二端可基于所述过渡套筒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紧贴需装配孔用弹性挡圈的产品且所述第二端的孔径与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的目标直径一致;所述压头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靠近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的一端的压入部的端面直径小于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的初始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将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由所述通孔的第一端压入所述中心通孔,并在竖直向下的压入过程中利用由所述中心通孔内壁向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所产生的挤压力使得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到达所述通孔的第二端时的直径为所述目标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孔径与所述目标直径一致的装配孔以及从所述装配孔的内壁凹入的装配槽;其中,所述装配槽、所述装配孔、以及所述压头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相应于所述通孔的第二端紧贴所述装配孔,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基于所述压头竖直向下的压入过程将所述待装配的孔用弹性挡圈从所述通孔的第二端经所述装配孔到达所述装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下压气缸;其中,所述下压气缸的底部固定有所述压头且用于控制所述压头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通过可拆卸的紧固方式与所述过渡套筒相连接的过渡套筒支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导轨;其中,所述过渡套筒支架能够在所述直线导轨中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过渡套筒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过渡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块;所述过渡套筒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之上,并且通过所述过渡气缸控制所述滑块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产品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位置能够调整以使得固定至所述底座的产品的装配孔与所述压头和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CN202120880666.6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Active CN216759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0666.6U CN216759770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0666.6U CN216759770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59770U true CN216759770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0666.6U Active CN216759770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59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201101B2 (en) Clamping apparatus with a chuck and a pallet releasably attachable thereto
WO2018098616A1 (zh) 卡簧装配装置
US20090229336A1 (en) Punch die and punch machine using the same
CN108044346B (zh) 一种固定卡箍装配装置
CN216759770U (zh)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的装配机构
CN204604448U (zh) 冲孔装置
CN110732861A (zh) 卡簧安装设备
CN210388214U (zh) 一种弹簧片自动装配机构
CN217831572U (zh) 一种稳定杆支架铆接装置
US11865604B2 (en) Assembly module
CN114393430B (zh) 一种自定心固定装置
JP6291349B2 (ja) 圧入装置
CN203751657U (zh) 轴承压装装置
CN101391343A (zh) 超声波焊接机夹具快速转换装置
US4514122A (en) Pressure foot for machine tool
CN208556453U (zh) 一种焊接治具
CN110653737B (zh) 一种面向自动化微装配应用的夹具定位装置
CN111515307A (zh) 铆压设备
CN220873446U (zh) 一种表壳异形按键组装治具
CN210254947U (zh) 一种传动轴的辅助装配机构
CN110328524B (zh) 书环自动装配机
CN201283476Y (zh) 超声波焊接机夹具快速转换装置
CN211333013U (zh) 一种活塞杆限位销安装机构
KR101562358B1 (ko) 프레스의 경사캠 장치
CN108687475B (zh) 一种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