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54726U -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 Google Patents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54726U
CN216754726U CN202122671145.2U CN202122671145U CN216754726U CN 216754726 U CN216754726 U CN 216754726U CN 202122671145 U CN202122671145 U CN 202122671145U CN 216754726 U CN216754726 U CN 216754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axial
gear
mandrel
hear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11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明明
耿肖肖
陈大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711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54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54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54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夹输送结构。一种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包括一壳体和一芯轴;芯轴部分位于壳体内,芯轴的远端穿过壳体的远端,并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内夹可拆卸连接;还包括一内夹输送结构,设置在壳体上;内夹输送结构包括:一轴向输送结构,带动芯轴沿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配合使用时,能够多次夹合,在捕获瓣叶位置不当时,可以重新输送芯轴释放内夹和外夹,重新捕获。

Description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夹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心脏瓣膜反流患者越来越多,据一项针对近3万3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自然人群中男女心脏瓣膜反流检出率较高均为18.4%,而且随增龄还有增高趋势。对源心脏瓣膜修复术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瓣膜反流现象,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术,经心尖心脏瓣膜修复术不需要开胸,只需要在肋骨处开一3-4cm的伤口即可,且不需要心脏停跳和体外血液循环,因此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一般术后当天即能下床,一个礼拜即能出院。
关于经心尖心脏瓣膜修复术,研究比较多的仍然是修复器械,研究热点一般为如何提高内夹和外夹的夹合力以避免瓣叶逃脱,如何降低修复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对瓣叶的应力损伤等,而输送装置研究的较少,已公开的输送装置通常结构复杂,增加医生操作失误的概率。有些输送装置结构冗长,医生操作时需要站在较高的位置,不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配套使用的输送装置由于结构复杂或结构冗长,导致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一种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包括一壳体和一芯轴;
所述芯轴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芯轴的远端穿过所述壳体的远端,并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内夹可拆卸连接;
所述内夹输送结构还包括:
一轴向输送结构,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移动。
所述芯轴的近端套设有一啮合柱体部,所述啮合柱体部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齿条;
所述轴向输送结构采用一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
一齿轮,可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一齿轮手柄,位于所述壳体外,通过一穿过所述壳体的齿轮轴与所述齿轮固定,所述齿轮轴的轴向与所述芯轴的轴向相交,所述齿轮手柄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
所述壳体内设有:
一齿轮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齿轮;
一齿轮组件支撑板,位于所述齿轮容纳腔内;
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
一齿轮定位销,固定于所述齿轮容纳腔内,朝向所述齿轮轴;
所述齿轮轴上沿所述齿轮轴的轴向设有若干与所述齿轮定位销配合的齿轮定位环或齿轮定位孔,所述齿轮轴从所述壳体的一侧依次穿过所述齿轮容纳腔和所述齿轮组件支撑板后朝向所述壳体的对侧;
初始状态下,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齿轮定位环或齿轮定位孔与所述齿轮定位销配合定位,所述齿轮远离所述齿条,当需要轴向移动所述芯轴时,通过所述齿轮手柄将所述齿轮轴向所述壳体内推动或向所述壳体外推出,至少另一个所述齿轮定位环或齿轮定位孔与所述齿轮定位销配合定位,所述齿轮和所述齿轮啮合,此时通过转动齿轮手柄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啮合柱体部限位板,所述啮合柱体部限位板位于所述齿轮容纳腔远端的侧边,所述啮合柱体部限位板上设有啮合柱体部限位孔;
所述芯轴的远端穿过所述啮合柱体部限位孔时,所述啮合柱体部限位孔限制所述啮合柱体部,致使所述啮合柱体部限位板限制所述啮合柱体部的轴向运动距离。
所述内夹输送结构还包括:
一轴向限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芯轴。
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可以包括:
一轴向限位孔,设置于所述芯轴或所述啮合柱体部上;
一轴向限位部,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可伸入或伸出所述轴向限位孔;
当所述齿轮手柄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按动所述轴向限位部伸入于所述轴向限位孔,以防止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当所述芯轴需要沿轴向运动时,拉出所述轴向限位部伸出所述轴向限位孔以释放芯轴,再次通过所述齿轮手柄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
所述轴向限位部上沿外周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限位环;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导向板,所述限位导向板上挖设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位于所述轴向限位孔上方,所述限位导向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轴向限位环配合限位的弹性限位球,所述弹性限位球位于所述导向凹槽下方;
当按动所述轴向限位部伸入于所述轴向限位孔时,其中一个所述轴向限位环与所述弹性限位球卡接定位,当拉出所述轴向限位部伸出所述轴向限位孔以释放芯轴时,其中另一个所述轴向限位环与所述弹性限位球卡接限位。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被所述轴向限位部穿过,所述限位支架的至少一个边上设置有限位支撑板;
所述轴向限位部的外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挡板,一个所述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支撑板上,所述轴向限位部上套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被限制在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在所述限位支撑板对所述限位挡板的支撑限位下,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轴向限位部伸出于所述轴向限位孔,当需要防止所述芯轴沿轴向向近端运动时,转动所述轴向限位部,所述限位挡板远离所述限位支撑板,所述弹性元件复位,将所述轴向限位部向下推动,所述轴向限位部伸入于所述轴向限位孔;当所述芯轴需要沿轴向运动时,拉出所述轴向限位部并反转,使得所述限位挡板回到所述限位支撑板上以释放芯轴。
所述轴向限位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位于所述壳体外。以便于限制轴向限位部伸入轴向限位孔的最大距离。
所述限位支撑板采用L字型支撑板,所述限位挡板位于所述限位支撑板的横段上。以便于需要释放芯轴时,拉出并反转轴向限位部时限制其转动幅度。
所述限位支撑板的对侧可以设置有一竖直的辅助限位板,所述辅助限位板位于远离所述限位支撑板的竖段的一侧。以便于轴向限位部限制在只能往一个方向转动时定位芯轴。
所述轴向限位结构还可以包括:
一轴向限位孔,设置于所述芯轴或所述啮合柱体部上;
一限位套筒,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内壁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滑杆导向槽,每个所述滑杆导向槽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向导向槽、第二横向导向槽、第三斜向导向槽和第四弯曲导向槽,所述第三斜向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横向导向槽的下方;
一限位按钮,上部伸出于所述壳体,下部为底面敞开的中空结构,底部设置有棘齿,下部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滑杆,一个所述滑杆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滑杆导向槽并沿所述滑杆导向槽可滑动;
一限位杆,T字型结构,底部可伸入或伸出所述轴向限位孔,顶部周边设置有与所述棘齿配合的动棘齿,顶部中部具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柱体,所述限位柱体插入于所述限位按钮底面内,所述限位柱体将一第一弹性元件限制在所述限位按钮的中空结构内;
一第二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限位杆的下部;
当所述齿轮手柄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按动所述限位按钮,两个所述滑杆在对应的所述滑杆导向槽沿所述第一竖向导向槽向下滑动至第二横向导向槽,释放所述限位按钮,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限制下,两个所述滑杆位于第二横向导向槽内,此时限位杆的底部伸入于所述轴向限位孔,以防止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当所述芯轴需要沿轴向运动时,按动所述限位按钮并转动,两个所述滑杆在对应的所述滑杆导向槽沿第二横向导向槽至所述第三斜向导向槽,释放所述限位按钮,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复位下,两个所述滑杆沿所述第四弯曲导向槽回位,限位杆的底部伸出所述轴向限位孔以释放芯轴,再次通过所述齿轮手柄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
限位按钮的上部外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位于所述壳体外。以便于限制轴向限位部伸入轴向限位孔的最大距离。
所述啮合柱体部的外圆周表面上还沿轴向切有切面,所述切面为平面;
所述内夹输送结构还包括:
一释放结构,用于将所述芯轴远端的内夹进行释放。
所述释放结构包括:
一释放旋转件,近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近端,远端与所述啮合柱体部的近端套接连接;
一内夹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芯轴的远端,用于与所述内夹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
当转动所述释放旋转件,带动所述芯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内夹连接部转动时将所述内夹脱离。
所述壳体为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具有端面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壳体优选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中空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配合使用时,能够多次夹合,在捕获瓣叶位置不当时,可以重新输送芯轴释放内夹和外夹,重新捕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管、内管和芯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a)为图5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b)为图5的另一种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轴向限位结构与轴向输送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轴向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轴向限位结构与轴向输送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轴向限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套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剖视图;
图17(a)至图17(d)为本实用新型锁合手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a)至图18(c)为本实用新型锁合手柄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锁合限位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19,一种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可作为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用于输送心脏瓣膜修复器械。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通常包括壳体100、本实用新型的内夹输送结构200、套筒锁合结构300。
壳体100为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具有端面开口的中空腔体,壳体100优选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拆卸连接形成中空腔体。壳体100内部设有多个限位板、限位槽或容纳腔等结构,以便于限制内夹输送结构200和套筒锁合结构300的各部件轴向的运动距离、周向的运动幅度,具体的:
壳体100内设有齿轮容纳腔130、齿轮组件支撑板140、轴向限位槽、啮合柱体部限位板150、导向条160、插销限位部和手柄限位板等。齿轮容纳腔130用于容纳齿轮221,齿轮组件支撑板140位于齿轮容纳腔130内,齿轮组件支撑板140用于支撑齿轮221。轴向限位槽可防止外管320和内管310轴向运动。啮合柱体部限位板150位于齿轮容纳腔130远端的侧边,啮合柱体部限位板150上设有啮合柱体部限位孔,啮合柱体部限位孔用于被芯轴210的远端穿过,并限制啮合柱体部230,致使啮合柱体部限位板150限制啮合柱体部230的轴向运动距离。导向条160与插销的导向槽336滑动连接,以限制插销的运动方向。插销限位部用于限制插销的轴向移动距离。手柄限位板位于锁合环332侧边或锁合环332的周面上,手柄限位板用于限制锁合环332的周向运动幅度。
参照图1至图3,内夹输送结构200包括芯轴210、轴向输送结构220、啮合柱体部230、轴向限位结构250和释放结构。内夹输送结构200用于输送芯轴210。
芯轴210的部分位于壳体100内,芯轴210的远端穿过壳体100的远端,并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内夹可拆卸连接。芯轴210可带动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内夹沿轴向移动。
芯轴210的近端套设有啮合柱体部230,啮合柱体部230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齿条。啮合柱体部230的外圆周表面上还沿轴向切有切面,使得啮合柱体部230形成了非圆柱体结构的非圆柱体部。啮合柱体部230上的切面为平面。芯轴210的远端穿过啮合柱体部限位孔,啮合柱体部限位板150限制啮合柱体部230,致使啮合柱体部限位板150限制啮合柱体部230的轴向运动距离。
轴向输送结构220带动芯轴210沿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内夹沿轴向移动。参照图4,轴向输送结构220优选采用齿轮组件,齿轮组件包括齿轮221、齿轮手柄222、齿轮轴223和齿轮定位销。齿轮221优选位于齿条上方,齿轮221可与齿条啮合连接或远离齿条。齿轮手柄222位于壳体100外,齿轮手柄222通过穿过壳体100的齿轮轴223与齿轮221固定,齿轮轴223的轴向与芯轴210的轴向相交,齿轮手柄222带动齿轮221转动,进而带动芯轴210沿轴向运动。齿轮轴223上沿齿轮轴223的轴向设有若干与齿轮定位销配合的齿轮定位环224或齿轮定位孔,如图4中所示,在齿轮轴223上设置有两个齿轮定位环224。齿轮轴223从壳体100的一侧依次穿过齿轮容纳腔130和齿轮221组件支撑板140后朝向壳体100的对侧。齿轮定位销固定于齿轮容纳腔130内,齿轮定位销朝向齿轮轴223。若干齿轮定位环224或齿轮定位孔可分别与齿轮定位销进行定位配合。
初始状态下,其中至少一个齿轮定位环224或齿轮定位孔与齿轮定位销配合定位,齿轮221远离齿条,当需要轴向移动芯轴210时,通过齿轮手柄222将齿轮轴223向壳体100内推动或向壳体100外推出,至少另一个齿轮定位环224或齿轮定位孔与齿轮定位销配合定位,齿轮221和齿轮221啮合,此时通过转动齿轮手柄222带动芯轴210沿轴向运动。致使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齿轮手柄实现齿轮和齿条的啮合或分离。
轴向限位结构250用于定位芯轴210,在芯轴210被推出外管320后,输送装置之外的其他外力作用下,如不小心碰撞等,芯轴210有可能会向近端移动,该移动是不期望发生的,因此设置轴向限位结构250可以定位芯轴210,避免芯轴210沿轴向向近端移动。
参照图7和图8,轴向限位结构250包括轴向限位孔251、轴向限位部252、至少两个轴向限位环253、限位导向板254和弹性限位球255。
轴向限位孔251设置于芯轴210或啮合柱体部230上。轴向限位部252的一端伸出于壳体100,轴向限位部25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00内且可伸入或伸出轴向限位孔251。轴向限位部252可以为定位柱、定位杆或销钉。
轴向限位部252上沿外周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限位环253。壳体100内设置有限位导向板254,限位导向板254上挖设有导向凹槽2541,导向凹槽2541位于轴向限位孔251上方,限位导向板254上还设置有与轴向限位环253配合限位的弹性限位球255,弹性限位球255位于导向凹槽2541下方。齿轮手柄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芯轴210沿轴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按动轴向限位部252伸入于轴向限位孔251,其中一个轴向限位环253与弹性限位球255卡接定位,以防止芯轴210沿轴向运动,当芯轴210需要沿轴向运动时,拉出轴向限位部252伸出轴向限位孔251以释放芯轴210,其中另一个轴向限位环253与弹性限位球255卡接限位,再次通过齿轮手柄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芯轴210沿轴向运动。
参照图9和图10,轴向限位结构250也可以包括轴向限位孔251、轴向限位部252、限位支架256、限位挡板257和弹性元件258。
轴向限位孔251设置于芯轴210或啮合柱体部230上。轴向限位部252的一端伸出于壳体100,轴向限位部25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00内且可伸入或伸出轴向限位孔251。轴向限位部252可以为定位柱、定位杆或销钉。轴向限位部25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缘,限位凸缘位于壳体100外。以便于限制轴向限位部252伸入轴向限位孔251的最大距离。
限位支架256设置在壳体100内,限位支架256上设置有限位通孔2561,限位通孔2561被轴向限位部252穿过,限位支架256的至少一个边上设置有限位支撑板2562。限位支撑板2562优选采用L字型支撑板,限位挡板257位于限位支撑板2562的横段上。以便于需要释放芯轴210时,拉出并反转轴向限位部252时限制其转动幅度。限位支撑板2562的对侧可以设置有竖直的辅助限位板2563,辅助限位板2563位于远离限位支撑板2562的竖段的一侧。以便于轴向限位部252限制在只能往一个方向转动时定位芯轴210。
轴向限位部252的外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挡板257,其中一个限位挡板257设置于限位支撑板2562的横段上,轴向限位部252上套设有弹性元件258,弹性元件258被限制在限位挡板257和壳体100内壁之间,弹性元件258优选为弹簧。
在限位支撑板2562对限位挡板257的支撑限位下,弹性元件258处于压缩状态,轴向限位部252伸出于轴向限位孔251,当需要防止芯轴210沿轴向向近端运动时,转动轴向限位部252,限位挡板257远离限位支撑板2562,弹性元件258复位,将轴向限位部252向下推动,轴向限位部252伸入于轴向限位孔251。当芯轴210需要沿轴向运动时,拉出轴向限位部252并反转,使得限位挡板257回到限位支撑板2562的横段上以释放芯轴210。
参照图11至图16,轴向限位结构250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轴向限位结构250包括轴向限位孔261、限位套筒262、限位按钮263、限位杆264、第一弹性元件265和第二弹性元件266。
轴向限位孔261设置于芯轴210或啮合柱体部230上。
限位套筒262固定在壳体100内,限位套筒262为上下端面敞开的中空筒状型结构,限位套筒262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滑杆导向槽2621,每个滑杆导向槽2621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向导向槽a1、第二横向导向槽a2、第三斜向导向槽a3和第四弯曲导向槽a4,第三斜向导向槽a3位于第二横向导向槽a2的下方。
限位按钮263的上部伸出于壳体100,限位按钮263的下部为底面敞开的中空结构,限位按钮263的底部设置有棘齿2631,限位按钮263的下部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滑杆2632,一个滑杆2632对应设置在一个滑杆导向槽2621并沿滑杆导向槽2621可滑动。限位按钮263的上部外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缘2633,限位凸缘2633位于壳体100外。以便于限制轴向限位部252伸入轴向限位孔261的最大距离。
限位杆264为整体T字型结构,限位杆264的底部可伸入或伸出轴向限位孔261,限位杆264顶部周边设置有与棘齿2631配合的动棘齿2641,顶部中部具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柱体2642,限位柱体2642插入于限位按钮263底面内,限位柱体2642将第一弹性元件265限制在限位按钮263的中空结构内。第一弹性元件265优选为弹簧。
第二弹性元件266套设在限位杆264的下部。第二弹性元件266优选为弹簧。
当齿轮手柄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芯轴210沿轴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按动限位按钮263,两个滑杆2632在对应的滑杆导向槽2621沿第一竖向导向槽a1向下滑动至第二横向导向槽a2,释放限位按钮263,在第一弹性元件265的限制下,两个滑杆2632位于第二横向导向槽a2内,此时限位杆264的底部伸入于轴向限位孔261,以防止芯轴210沿轴向运动,当芯轴210需要沿轴向运动时,按动限位按钮263并转动,两个滑杆2632在对应的滑杆导向槽2621沿第二横向导向槽a2至第三斜向导向槽a3,释放限位按钮263,在第二弹性元件266的复位下,两个滑杆2632沿第四弯曲导向槽a4回位,限位杆264的底部伸出轴向限位孔261以释放芯轴210,再次通过齿轮手柄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芯轴210沿轴向运动。
参照图2和图6,释放结构用于将芯轴210远端的内夹进行释放。释放结构包括释放旋转件241和内夹连接部242。释放旋转件241的近端伸出于壳体100的近端,释放旋转件241的远端与啮合柱体部230的近端套接连接,由于啮合柱体部230上切面的设置,释放旋转件241旋转时,啮合柱体部230跟着旋转,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芯轴210一起转动,啮合柱体部230沿轴向移动时,不会带动释放旋转件241轴向移动,释放旋转件241也可以作为啮合柱体部230的近端限位部,限制啮合柱体部230向近端的移动距离。内夹连接部242设置于芯轴210的远端,用于与内夹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如图6中所示,内夹连接部242为设置在芯轴210的远端的外螺纹。转动释放旋转件241,带动芯轴210转动,进而带动内夹连接部242转动时将内夹脱离。
参照图1至图3,套筒锁合结构300包括内管310、外管320、锁合组件330、排空阀340和密封垫。
内管310为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的非必要结构,内管310套设于芯轴210外,且芯轴210的近端伸出于内管310,啮合柱体部230套设于芯轴210的伸出处。内管310的远端用于和外管320的远端一起配合后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套筒可拆卸连接。内管310的远端设置有套筒周向限位件,内管310的远端端面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位件,该第一卡位件为套筒周向限位件,第一卡位件为内管槽311或内管周向凸起312。如图6(a)中所示,内管310的远端端面沿轴向挖设有至少一个内管槽311,内管槽311为套筒周向限位件。如图6(b)中所示,内管310远端端面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内管周向凸起312。实际使用时,套筒的近端端部向远端挖设有至少一个套筒槽,通过套筒槽插入于内管槽311,实现内管310限制套筒的周向运动。
外管320套设于内管310外,在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使用过程中,内管310的远端不会超出外管320的远端。外管320的远端穿过壳体100的远端,即外管320的远端伸出于壳体100,外管320的远端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套筒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外管320的远端设置有套筒轴向限位件,如图6中所示,外管320的远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位件321,第二卡位件321为套筒轴向限位件。套筒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套筒凸起,在套筒凸起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穿过卡位件321的卡位槽,实际使用时,套筒的套筒凸起被限制于卡位件321的近端侧,实现外管320限制套筒的轴向运动。
锁合组件330用于调节外管320和套筒的周向相对位置,锁合组件330将外管320的周向相对位置调节至预设位置时,套筒从外管320上脱离。该预设位置优选是套筒周向限位件和套筒轴向限位件同轴时,套筒脱离内管310和外管320。
参照图3、图17至图19,锁合组件330包括锁合手柄和锁合限位件。
锁合手柄具有相互连接的手柄端331和锁合环332。手柄端331伸出于壳体100,锁合环332位于壳体100内,锁合环332的一侧侧面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限位插孔333,锁合环332的另一侧侧面上设有外管连接部334,外管连接部334与外管320的近端固定连接。锁合环332的一侧侧面上设有锁合限位条3321,锁合限位条3321为弧形条或若干凸起,锁合限位条3321的形状不限,只要能与手柄限位板配合即可,如图17(a)至图17(d)中所示,锁合环332的一侧侧面上设有的锁合限位条3321为弧形条,弧形条的设置可以在锁合环332的任意一侧侧面上。如图18(a)至图18(c)中所示,锁合环332的一侧侧面上设有的锁合限位条3321为多个凸起,凸起的设置可以在锁合环332的任意一侧侧面上。在锁合环332转动时,锁合限位条3321的端面可抵住手柄限位板,致使限制锁合环332的周向运动幅度。
锁合限位件可限制锁合环332周向旋转,锁合限位件在壳体100内沿轴向移动,锁合限位件的端部具有插销头335,插销头335可与任何一个限位插孔333插接,以限制外管320与套筒的相对位置。当需要调节外管320的周向相对位置时,移动锁合限位件,插销头335远离对应的一个限位插孔333,通过手柄端331转动锁合环332,进而调节外管320的周向位置到预设位置,反向移动锁合限位件,插销头335与其中另一个限位插孔333插接,此时限制了锁合环332的周向转动。参照图19,锁合限位件优选采用具有插销头335的插销,插销上沿轴向设置有导向槽336,导向槽336滑动连接导向条160。插销上设有若干插销限位槽337,插销限位槽337与插销限位部卡接。插销上还可以设置有插销手柄338,以便于沿轴向方向移动插销。上述设计,可以限制插销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
内管310和外管320的近端均设有排空阀340。内管310与芯轴21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内管310与外管320之间设置有另一密封垫。以避免空气进入体内或血液由芯轴210与内管310之间或内管310与外管320的间隙流出。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配套使用前,芯轴210远端的内夹连接部242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内夹可拆卸连接,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套筒插接内管310中并位于外管320上。使用时,过程如下:
1、切开患者左胸第四或第五肋间4cm-6cm,暴露心脏的心尖部位,在心尖处进行荷包缝制。再用穿刺针在荷包中心穿刺进入左心室,沿穿刺针的中孔送入导丝,拔出穿刺针;
2、沿导丝送入导管鞘和扩张器,以上部件均未囊括在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中,导管鞘的作用在于为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提供通路,扩张器的作用在于对心尖扩孔,方便输送装置经心尖进入左心室,扩张器对心尖扩孔后,导丝和扩张器的工作完成,退出至体外。
3、用生理盐水等排空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中的气体后,沿导管鞘输送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输送装置,穿过心尖进入左心室,将齿轮组件的齿轮手柄222向里推到底,齿轮221与齿条接触啮合,旋转齿轮手柄222,将芯轴210的远端带出内管310、外管320,芯轴310推动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内夹,内夹带动外夹离开套筒,内夹跨过心脏瓣膜,俗称“跨瓣”,外夹托住心脏瓣膜的瓣叶,待合适时机,反向旋转齿轮手柄222带动芯轴210和内夹、外夹向近端方向运动,内夹捕获瓣叶后与外夹夹合缩进套筒内,夹紧瓣叶。
4、确认夹合完好后,准备释放心脏瓣膜修复器械。将齿轮手柄222向外拉,使齿轮221和齿条分离,避免不经意间旋转齿轮手柄222带动芯轴210轴向运动。逆时针旋转释放旋转件241,带动芯轴210同向旋转,芯轴210远端的内夹连接部242与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的内夹逐渐分离。在分离内夹之后,移动插销头335,通过手柄端331转动锁合环332,移动插销头335插入锁合环332,退出输送装置及导管鞘,完成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包括一壳体和一芯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芯轴的远端穿过所述壳体的远端;
所述内夹输送结构还包括:
一轴向输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近端套设有一啮合柱体部,所述啮合柱体部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齿条;
所述轴向输送结构采用一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
一齿轮,可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一齿轮手柄,位于所述壳体外,通过一穿过所述壳体的齿轮轴与所述齿轮固定,所述齿轮轴的轴向与所述芯轴的轴向相交,所述齿轮手柄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芯轴沿轴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
一齿轮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齿轮;
一齿轮组件支撑板,位于所述齿轮容纳腔内;
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
一齿轮定位销,固定于所述齿轮容纳腔内,朝向所述齿轮轴;
所述齿轮轴上沿所述齿轮轴的轴向设有若干与所述齿轮定位销配合的齿轮定位环或齿轮定位孔,所述齿轮轴从所述壳体的一侧依次穿过所述齿轮容纳腔和所述齿轮组件支撑板后朝向所述壳体的对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啮合柱体部限位板,所述啮合柱体部限位板位于所述齿轮容纳腔远端的侧边,所述啮合柱体部限位板上设有啮合柱体部限位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输送结构还包括:
一轴向限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芯轴;
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
一轴向限位孔,设置于所述芯轴或所述啮合柱体部上;
一轴向限位部,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可伸入或伸出所述轴向限位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部上沿外周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限位环;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导向板,所述限位导向板上挖设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位于所述轴向限位孔上方,所述限位导向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轴向限位环配合限位的弹性限位球,所述弹性限位球位于所述导向凹槽下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被所述轴向限位部穿过,所述限位支架的至少一个边上设置有限位支撑板;
所述轴向限位部的外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挡板,一个所述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支撑板上,所述轴向限位部上套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被限制在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输送结构还包括:
一轴向限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芯轴;
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
一轴向限位孔,设置于所述芯轴或所述啮合柱体部上;
一限位套筒,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内壁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滑杆导向槽,每个所述滑杆导向槽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向导向槽、第二横向导向槽、第三斜向导向槽和第四弯曲导向槽,所述第三斜向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横向导向槽的下方;
一限位按钮,上部伸出于所述壳体,下部为底面敞开的中空结构,底部设置有棘齿,下部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滑杆,一个所述滑杆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滑杆导向槽并沿所述滑杆导向槽可滑动;
一限位杆,T字型结构,底部可伸入或伸出所述轴向限位孔,顶部周边设置有与所述棘齿配合的动棘齿,顶部中部具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柱体,所述限位柱体插入于所述限位按钮底面内,所述限位柱体将一第一弹性元件限制在所述限位按钮的中空结构内;
一第二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限位杆的下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柱体部的外圆周表面上还沿轴向切有切面,所述切面为平面;
所述内夹输送结构还包括:
一释放结构,用于将所述芯轴远端的内夹进行释放;
所述释放结构包括:
一释放旋转件,近端伸出于所述壳体的近端,远端与所述啮合柱体部的近端套接连接;
一内夹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芯轴的远端,用于与所述内夹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近端端面和远端端面具有端面开口的中空腔体;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中空腔体。
CN202122671145.2U 2021-11-03 2021-11-03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Active CN216754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1145.2U CN216754726U (zh) 2021-11-03 2021-11-03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1145.2U CN216754726U (zh) 2021-11-03 2021-11-03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54726U true CN216754726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0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1145.2U Active CN216754726U (zh) 2021-11-03 2021-11-03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547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3067A (zh) * 2021-11-03 2022-01-07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套筒锁合式输送装置
CN113907920A (zh) * 2021-11-03 2022-01-11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轴向输送式输送装置
CN115553978A (zh) * 2022-11-17 2023-01-03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及人工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3067A (zh) * 2021-11-03 2022-01-07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套筒锁合式输送装置
CN113907920A (zh) * 2021-11-03 2022-01-11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轴向输送式输送装置
CN115553978A (zh) * 2022-11-17 2023-01-03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及人工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CN115553978B (zh) * 2022-11-17 2023-08-04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及人工心脏瓣膜输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54726U (zh)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内夹输送结构
US11577054B2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9301773B2 (en) Lead extra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2019531156A (ja) インプラントデリバリ装置
US20160242778A1 (en) Clamp device and its clamp unit
CN216754727U (zh)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套筒锁合结构
JP2016530006A (ja) 高圧膨張装置及び使用方法
CN109364360A (zh) 一种带电动调节功能的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装置
US20230380864A1 (en) Puncture guide needle
CN117084763A (zh) 皮下隧穿工具
CN212346605U (zh)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CN110786967A (zh) 一种瓣膜脱钩机构及一种瓣膜输送装置
CN113907920A (zh)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轴向输送式输送装置
WO2021128940A1 (zh)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WO2020134539A1 (zh) 输送器和输送系统
CN113893067A (zh) 心脏瓣膜修复器械用套筒锁合式输送装置
WO2023124541A1 (zh) 可二次夹持的瓣膜修复装置
WO2022042477A1 (zh) 一种可多点连续定位锚定的植入器械系统
CN211834542U (zh) 操控手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CN210990937U (zh) 一种人工心脏瓣膜递送装置
WO2022142281A1 (zh) 瓣膜缝合器
CN112237497B (zh) 一种线控方式的组织夹合装置
CN211583670U (zh) 一种瓣膜脱钩机构及一种瓣膜输送装置
WO2022142280A1 (zh) 防止误操作的瓣膜缝合器
CN219126884U (zh) 钳夹器输送装置和钳夹器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