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8364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8364U
CN216748364U CN202123283588.0U CN202123283588U CN216748364U CN 216748364 U CN216748364 U CN 216748364U CN 202123283588 U CN202123283588 U CN 202123283588U CN 216748364 U CN216748364 U CN 216748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light
angle
lamp strip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835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天文
杨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835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8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8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8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灯条以及直角连接件,导光板和灯条均位于背板形成的灯罩内,导光板的侧面设置有灯条,灯条的出光方向朝向导光板,灯条间隔设置有多条,直角连接件的两条直角边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导光板的侧壁相贴合,并且直角连接件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相邻的两条灯条连接,以使相邻的两条灯条之间耦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只需在背板上设置一个出线口,将灯条的线束穿出,客户也只需要设置一个连接端,便可实现对多条灯条的点亮,降低物料以及人工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组装工时。此外,通过设置直角连接件进行灯条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全面屏技术是行业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为该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
目前车载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规格较大时,背光模组通常设置两条灯条甚至更多条灯条,但是各条灯条之间独立设置,这就需要在背光模组的背板上对应设置多条出线口,以实现对各个灯条的线束连接,客户也需要对应设置多个连接端,不仅增加了物料及人力成本,也增加了客户组装工时。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能够通过接线端将各条灯条连接起来,但是接线端结构复杂,也不便于安装。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减少背板上开设的出线口,降低物料以及人工成本,降低客户组装工时,并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减少背板上开设的出线口,降低物料以及人工成本,降低客户组装工时,并且结构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以及灯条,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灯条均位于所述背板形成的灯罩内,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置有所述灯条,所述灯条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所述灯条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直角连接件,所述直角连接件两条直角边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光板的侧壁相贴合,并且所述直角连接件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所述灯条连接,以使相邻的两条所述灯条之间耦合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角连接件的两条直角边均设置有插头,相邻两条所述灯条的端部均对应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头对应插接在所述插接口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角连接件由铝板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角连接件的两条直角边的端部均向内凹陷形成贴合板,所述贴合板与对应的所述灯条的端部贴合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贴合板与所述灯条的端部贴合抵接后,所述直角连接件的外壁与所述灯条的外壁相平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角连接件由柔性电路板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角连接件与相邻的一条所述灯条一体成型,所述直角连接件的自由端设置有插头,另一条相邻的所述灯条上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头插接在所述插接口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灯条包括:
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直角连接件的直角边相连接;以及
多个LED灯,多个所述LED灯沿所述电路基板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电路基板上间隔设置,并且所述LED灯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绝缘胶,将所述直角连接件与所述灯条的连接处粘结密封。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侧入式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通过设置直角连接件,并且直角连接件两条直角边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导光板的侧壁相贴合,并且直角连接件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相邻的两条灯条连接,以使相邻的两条灯条之间耦合连接,只需在背板上设置一个出线口,将灯条的线束穿出,客户也只需要设置一个连接端,便可以实现对多条灯条的点亮,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降了低物料以及人工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组装工时。此外,通过设置直角连接件进行灯条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只需在背板上设置一个出线口,将灯条的线束穿出,客户也只需要设置一个连接端,便可以实现对多条灯条的点亮,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降低物料以及人工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组装工时。此外,通过设置直角连接件进行灯条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角连接件连接两条灯条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直角连接件连接两条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直角连接件连接两条灯条的分解图。
图中:
100、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
1、背板;2、导光板;3、灯条;31、电路基板;311、插接口;32、LED灯;4、直角连接件;41、插头;42、贴合板;5、绝缘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以及背光模组100,背光模组100能够为显示面板200提供侧入式背光源,从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背板1、导光板2以及灯条3,其中,导光板2和灯条3均位于背板1形成的灯罩内,导光板2的侧面设置有灯条3,灯条3的出光方向朝向导光板2,灯条3用于为显示装置提供光源,导光板2用于将灯条3发出的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灯条3包括电路基板31以及多个LED灯32,多个LED灯32沿电路基板31的长度方向在电路基板31上间隔设置,并且LED灯32的出光方向朝向导光板2,需要说明的是,LED灯32也可以为普通的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尺寸更小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电路基板31可以是PCB板或者FPC板。
目前车载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规格较大时,背光模组100通常设置两条灯条3甚至更多条灯条3,但是各条灯条3之间独立设置,这就需要在背光模组100的背板1上对应设置多条出线口,实现对各条灯条3的线束连接,客户也需要对应设置多个连接端,不仅增加了物料及人力成本,也增加了客户组装工时。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能够通过接线端子将各条灯条3连接起来,但是接线端子结构复杂,也不便于安装。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角连接件连接两条灯条的分解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灯条3间隔设置有多条,本实施例主要以两条灯条3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背光模组100还包括直角连接件4,直角连接件4的两条直角边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导光板2的侧壁相贴合,并且直角连接件4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相邻的两条灯条3的电路基板31连接,以使相邻的两条灯条3之间耦合连接,通过将各条灯条3耦合连接起来,只需在背板1上设置一个出线口,将灯条3连接后的一条线束通过出线口穿出,客户也只需要设置一个连接端,便可以实现对多条灯条3的点亮,提高背光模组100的亮度,降了低物料以及人工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组装工时。此外,通过设置直角连接件4进行灯条3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与导光板2直角侧边的稳固贴合,也便于进行安装。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直角连接件4的两条直角边均设置有插头41,相邻两条灯条3的电路基板31的端部均对应开设有插接口311,插头41对应插接在插接口311中,从而实现相邻两条灯条3之间的耦合连接。通过设置插头41和插接口311,能够保证直角连接件4将两条灯条3之间的耦合连接更加稳固。此外,通过将直角连接件4设计成两条直角边的形式,能够实现与导光板2直角侧边的稳固贴合,也便于背板1将灯条3和直角连接件4平整围挡起来,使其贴合更加平整稳固。需要说明的是,直角连接件4的两条直角边设置的插头4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在直角连接件4的两个直角边的端部均间隔设置有三个插头41。
在本实施例中,直角连接件4由铝板制成,铝板的导电性能好,结构强度高,不易发生变形。需要说明的是,直角连接件4主体部的外表面可做电绝缘处理,只要保证直角连接件4的内部以及插头41导电即可,防止发生短路等问题。
优选地,如图2所示,背光模组100还包括绝缘胶5,绝缘胶5用于将直角连接件4与灯条3的连接处粘结密封,防止直角连接件4与灯条3的连接处漏电,发生短路,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100,只需在背板1上设置一个出线口,将灯条3的线束穿出,客户也只需要设置一个连接端,便可以实现对多条灯条3的点亮,提高背光模组100的亮度,降低物料以及人工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组装工时。此外,通过设置直角连接件4进行灯条3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进行组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10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直角连接件4的结构不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直角连接件连接两条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直角连接件4的两条直角边的端部均向内凹陷形成贴合板42,贴合板42与对应的灯条3的电路基板31的端部贴合抵接,从而实现相邻两条灯条3之间的耦合连接。通过将直角连接件4的端部设计成贴合板42的形式,增大直角连接件4与灯条3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连接的更加可靠。具体而言,直角连接件4可由柔性电路板制成,使得直角连接件4的贴合度更好,也便于在贴合板42内部设置更多的连接头,实现与灯条3的电连接。
优选地,如图3所示,背光模组100还包括绝缘胶5,绝缘胶5贴合在贴合板42与灯条3的连接处,将直角连接件4与灯条3的连接处粘结密封,防止直角连接件4与灯条3的连接处漏电,发生短路,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3所示,贴合板42与灯条3的端部贴合抵接后,直角连接件4的外壁与灯条3的外壁相平齐,便于背板1将灯条3和直角连接件4的外壁平整围挡起来,使其贴合更加平整稳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10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直角连接件4与相邻的一条灯条3一体成型。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直角连接件连接两条灯条的分解图。如图4所示,直角连接件4与相邻的一条灯条3一体成型,直角连接件4的自由端设置有插头41,另一条相邻的灯条3上开设有插接口311,插头41插接在插接口311中。通过将直角连接件4与相邻的一条灯条3一体成型,使得直角连接件4成为相邻的一条灯条3的一部分,只需在直角连接件4的自由端设置插头41即可,便于加工,减少连接端,能够保证相邻两条灯条3连接的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导光板(2)以及灯条(3),所述导光板(2)和所述灯条(3)均位于所述背板(1)形成的灯罩内,所述导光板(2)的侧面设置有所述灯条(3),所述灯条(3)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3)间隔设置有多条,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直角连接件(4),所述直角连接件(4)两条直角边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光板(2)的侧壁相贴合,并且所述直角连接件(4)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所述灯条(3)连接,以使相邻的两条所述灯条(3)之间耦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连接件(4)的两条直角边均设置有插头(41),相邻两条所述灯条(3)的端部均对应开设有插接口(311),所述插头(41)对应插接在所述插接口(3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连接件(4)由铝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连接件(4)的两条直角边的端部均向内凹陷形成贴合板(42),所述贴合板(42)与对应的所述灯条(3)的端部贴合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42)与所述灯条(3)的端部贴合抵接后,所述直角连接件(4)的外壁与所述灯条(3)的外壁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连接件(4)由柔性电路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连接件(4)与相邻的一条所述灯条(3)一体成型,所述直角连接件(4)的自由端设置有插头(41),另一条相邻的所述灯条(3)上开设有插接口(311),所述插头(41)插接在所述插接口(311)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3)包括:
电路基板(31),所述电路基板(31)与所述直角连接件(4)的直角边相连接;以及
多个LED灯(32),多个所述LED灯(32)沿所述电路基板(31)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电路基板(31)上间隔设置,并且所述LED灯(32)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2)。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绝缘胶(5),将所述直角连接件(4)与所述灯条(3)的连接处粘结密封。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200)提供侧入式背光源。
CN202123283588.0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748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83588.0U CN216748364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83588.0U CN216748364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8364U true CN216748364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83588.0U Active CN216748364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8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8633B (zh) 灯插座以及具有该灯插座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35417C (zh) 液晶显示装置、平面型显示装置及配有该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2563561B (zh) 用于光源模块的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背光组件
KR20110073824A (ko) Led 모듈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모듈 조립체
CN102121637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US75421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power connection stabilizer
CN21674836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313349B2 (en) Multi-slot connector
WO2021239150A1 (zh) 轨道灯系统
CN102187745A (zh) 柔性基板以及具备该柔性基板的显示装置
JP2013229229A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1398123B1 (ko) 램프 소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램프 조립 방법
US20210301989A1 (en) A lighting module
JP2014029813A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2588840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721117B2 (en) Lighting device
CN209856837U (zh) 一种组合拼接式led灯条
CN217485897U (zh) 一种双排电连接器装置
CN217464154U (zh) 一种对插拼接的线条灯及灯组
CN215259696U (zh) 照明组件及照明装置
CN218566551U (zh) 传感模组、头端结构及内窥镜
CN215597084U (zh) 一种无缝对接线条灯
CN21771837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CN219642462U (zh) 一种中框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8299316U (zh) 一种带驱动盒的led玻璃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