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5674U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5674U
CN216745674U CN202123318308.5U CN202123318308U CN216745674U CN 216745674 U CN216745674 U CN 216745674U CN 202123318308 U CN202123318308 U CN 202123318308U CN 216745674 U CN216745674 U CN 216745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hell
heat
guide edge
dissipa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83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光明
张成磊
陈国勇
周西市
宫世祥
孙新涛
吴虎昌
董连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run Petrochemical We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chem Hongrun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chem Hongrun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chem Hongrun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83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5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5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5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和若干换热板片,所述外壳体内设有供若干换热板片安装的容纳腔,所述外壳体的侧壁四个支撑组件,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若干冷却层,所述容纳腔的内顶部设有两个冷却液循环管,所述容纳腔的内底部设有两个热量循环管,每个冷却液循环管依次穿过若干换热板片和若干冷却层,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防护组件,本实用新型只需两组螺栓即可完成整体快速拆卸及组装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便于整体维护工作,同时减少了换热器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提高了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
现有的换热器很多都具备高效散热的功能,其在组装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使用大量螺栓完成各部件之间的组装,当需要将换热器拆卸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时,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换热器的维护,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缺少缓冲设备,噪音较大,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换热器采用大量螺栓组装,其费时费力,不利于换热器的维护,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大,实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包括外壳体和若干换热板片,所述外壳体内设有供若干换热板片安装的容纳腔,所述外壳体的侧壁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组件,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若干冷却层,每个所述冷却层位于两个换热板片之间,所述容纳腔的内顶部设有两个冷却液循环管,所述容纳腔的内底部设有两个热量循环管,每个冷却液循环管依次穿过若干换热板片和若干冷却层,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壁上均设有防护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包括两个相互拼装的外壳,四个支撑组件呈两两对称分别固定在两个外壳的一侧底部处,每个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安装导棱、插装导棱、紧固螺栓、垫圈和紧固螺母,所述安装导棱与一个外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插装导棱与另一个外壳的内壁相连接,并且插装导棱与安装导棱插接,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穿过外壳、安装导棱、插装导棱和垫圈且与紧固螺母锁紧配合,若干所述换热板片滑动安装在安装导棱和插装导棱上。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侧耳板、支柱、底座和弹簧,所述侧耳板的一端与外壳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支柱呈竖直设置在底座的顶部,且支柱的顶端与侧耳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安装在底座内且弹簧的顶端与支柱的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防护组件均包括过滤挡网和四个固定支耳,四个所述固定支耳呈两两对称分别与两个外壳相连接,所述过滤挡网与四个固定支耳通过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装导棱的一端上设有与其相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供紧固螺栓一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导棱的一端上设有与连接块插接的插槽,所述安装导棱上设有供紧固螺栓一端穿过的对应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外壳的顶部均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提手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若干换热板片依次间隔滑动安装在两个安装导棱和两个插装导棱之间,若干冷却层滑动设置在两个冷却液循环管上,其次,利用两个外壳内设置的两个安装导棱和两个插装导棱相互插接配合,实现两个外壳的初步快速拼装操作,随后,在紧固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外壳、安装导棱、插装导棱和垫圈且与紧固螺母锁紧配合下,能够实现两个外壳的快速组装固定,从而只需两组螺栓即可完成整体快速拆卸及组装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便于整体维护工作;
(2)当整体在工作时,通过冷却液循环管内的冷却液流动使与其接触的若干冷却层进行热传导,达到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以及整体散热效果,其次,在外壳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过滤挡网能够使换热器内的各部件与外界进行一定的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散热效果,同时,过滤挡网能够防止外界杂质颗粒进入外壳内部,造成其内部精密仪器的损坏故障发生;
(3)通过外壳侧壁设置的侧耳板、支柱、底座和弹簧相互配合下,能够为换热器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减少了换热器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提高了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立体拆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度立体拆分图。
附图标记:
外壳体1,外壳11,换热板片2,支撑组件3,侧耳板31,支柱32,底座33,弹簧34,固定组件4,安装导棱41,插装导棱42,紧固螺栓43,垫圈44,紧固螺母45,连接块46,冷却层5,冷却液循环管6,热量循环管7,防护组件8,过滤挡网81,固定支耳82,提手把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包括外壳体1和若干换热板片2,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供若干换热板片2安装的容纳腔,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组件3,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两个固定组件4,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若干冷却层5,每个所述冷却层5位于两个换热板片2之间,所述容纳腔的内顶部设有两个冷却液循环管6,所述容纳腔的内底部设有两个热量循环管7,每个冷却液循环管6依次穿过若干换热板片2和若干冷却层5,所述外壳体1的两侧壁上均设有防护组件8。
具体地,所述外壳体1包括两个相互拼装的外壳11,四个支撑组件3呈两两对称分别固定在两个外壳11的一侧底部处,每个所述固定组件4均包括安装导棱41、插装导棱42、紧固螺栓43、垫圈44和紧固螺母45,所述安装导棱41与一个外壳1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插装导棱42与另一个外壳11的内壁相连接,并且插装导棱42与安装导棱41插接,所述紧固螺栓43的一端穿过外壳11、安装导棱41、插装导棱42和垫圈44且与紧固螺母45锁紧配合,若干所述换热板片2滑动安装在安装导棱41和插装导棱42上,通过将若干换热板片2依次间隔滑动安装在两个安装导棱41和两个插装导棱42之间,若干冷却层5滑动设置在两个冷却液循环管6上,其次,利用两个外壳11内设置的两个安装导棱41和两个插装导棱42相互插接配合,实现两个外壳11的初步快速拼装操作,随后,在紧固螺栓43的一端依次穿过外壳11、安装导棱41、插装导棱42和垫圈44且与紧固螺母45锁紧配合下,从而能够实现两个外壳11的快速组装固定,从而只需两组螺栓即可完成整体快速拆卸及组装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便于整体维护工作。
具体地,每个所述支撑组件3均包括侧耳板31、支柱32、底座33和弹簧34,所述侧耳板31的一端与外壳11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支柱32呈竖直设置在底座33的顶部,且支柱32的顶端与侧耳板3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34安装在底座33内且弹簧34的顶端与支柱32的底端相连接,在侧耳板31、支柱32、底座33和弹簧34相互配合下,弹簧34自身存在一定弹性,能够为换热器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减少了换热器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提高了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强。
具体地,每个所述防护组件8均包括过滤挡网81和四个固定支耳82,四个所述固定支耳82呈两两对称分别与两个外壳11相连接,所述过滤挡网81与四个固定支耳82通过螺栓相连接,实现过滤挡网81的快速拆卸及安装,过滤挡网81能够使换热器内的各部件与外界进行一定的空气接触,提高了整体散热效果,同时,过滤挡网81能够防止外界杂质颗粒进入外壳11内部,造成其内部精密仪器的损坏故障发生。
具体地,所述插装导棱42的一端上设有与其相连接的连接块46,所述连接块46上设有供紧固螺栓43一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导棱41的一端上设有与连接块46插接的插槽,所述安装导棱41上设有供紧固螺栓43一端穿过的对应孔,通过紧固螺栓43的一端穿过外壳11、安装导棱41上的对应孔、连接块46上的通孔和垫圈44且与紧固螺母45锁紧配合下,从而能够实现两个外壳11的快速组装固定,便于人工维护作业。
具体地,每个所述外壳11的顶部均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提手把9,能够便于人工带动整体携带移动,提高了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将若干换热板片2依次间隔滑动安装在两个安装导棱41和两个插装导棱42之间,若干冷却层5滑动设置在两个冷却液循环管6上,其次,利用两个外壳11内设置的两个安装导棱41和两个插装导棱42相互插接配合,实现两个外壳11的初步快速拼装操作,随后,在紧固螺栓43的一端依次穿过外壳11、安装导棱41、插装导棱42和垫圈44且与紧固螺母45锁紧配合下,从而能够实现两个外壳11的快速组装固定,从而只需两组螺栓即可完成整体快速拆卸及组装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便于整体维护工作;当整体在工作时,通过冷却液循环管6内的冷却液流动使与其接触的若干冷却层5进行热传导,达到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以及整体散热效果,其次,在外壳11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过滤挡网81能够使换热器内的各部件与外界进行一定的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散热效果,同时,过滤挡网81能够防止外界杂质颗粒进入外壳11内部,造成其内部精密仪器的损坏故障发生;通过外壳11侧壁设置的侧耳板31、支柱32、底座33和弹簧34相互配合下,能够为换热器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减少了换热器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提高了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若干换热板片(2),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供若干换热板片(2)安装的容纳腔,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组件(3),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两个固定组件(4),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若干冷却层(5),每个所述冷却层(5)位于两个换热板片(2)之间,所述容纳腔的内顶部设有两个冷却液循环管(6),所述容纳腔的内底部设有两个热量循环管(7),每个冷却液循环管(6)依次穿过若干换热板片(2)和若干冷却层(5),所述外壳体(1)的两侧壁上均设有防护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两个相互拼装的外壳(11),四个支撑组件(3)呈两两对称分别固定在两个外壳(11)的一侧底部处,每个所述固定组件(4)均包括安装导棱(41)、插装导棱(42)、紧固螺栓(43)、垫圈(44)和紧固螺母(45),所述安装导棱(41)与一个外壳(1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插装导棱(42)与另一个外壳(11)的内壁相连接,并且插装导棱(42)与安装导棱(41)插接,所述紧固螺栓(43)的一端穿过外壳(11)、安装导棱(41)、插装导棱(42)和垫圈(44)且与紧固螺母(45)锁紧配合,若干所述换热板片(2)滑动安装在安装导棱(41)和插装导棱(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组件(3)均包括侧耳板(31)、支柱(32)、底座(33)和弹簧(34),所述侧耳板(31)的一端与外壳(11)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支柱(32)呈竖直设置在底座(33)的顶部,且支柱(32)的顶端与侧耳板(3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34)安装在底座(33)内且弹簧(34)的顶端与支柱(32)的底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护组件(8)均包括过滤挡网(81)和四个固定支耳(82),四个所述固定支耳(82)呈两两对称分别与两个外壳(11)相连接,所述过滤挡网(81)与四个固定支耳(82)通过螺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导棱(42)的一端上设有与其相连接的连接块(46),所述连接块(46)上设有供紧固螺栓(43)一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导棱(41)的一端上设有与连接块(46)插接的插槽,所述安装导棱(41)上设有供紧固螺栓(43)一端穿过的对应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壳(11)的顶部均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提手把(9)。
CN202123318308.5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Active CN216745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8308.5U CN21674567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8308.5U CN21674567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5674U true CN216745674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9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8308.5U Active CN216745674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56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4426A (zh) * 2023-05-16 2023-06-23 江苏鹏浩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拆卸更换热源的液冷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4426A (zh) * 2023-05-16 2023-06-23 江苏鹏浩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拆卸更换热源的液冷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0512B (zh) 滤网壁结构及其过滤方法和制造方法
CN21674567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环保换热器
US20100300381A1 (en) Electrolytic Reactor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Supplementing the Air Intak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3176819A (zh) 一种易装卸式模块化刀片服务器的散热结构
CN210725819U (zh) 一种电路监测用散热装置
CN216850782U (zh) 一种dcs控制柜
CN215578825U (zh) 一种便于排气的蓄能电站电池仓
CN213747425U (zh) 一种化工用冷却设备
CN211671194U (zh) 一种液冷板
CN210036401U (zh) 一种折流板组件
CN210155094U (zh) 带有冷却结构的热导检测器
CN210006785U (zh) 一种集成水冷式电池模组
CN212034660U (zh) 一种数字解码服务器散热壳体
CN215909732U (zh) 一种高温硝酸冷凝换热器
CN219575740U (zh) 一种储能锂电池防过热冷却装置
CN213989819U (zh) 一种安全型防爆配电柜
CN211876760U (zh) 炉体冷却装置及炉体设备
CN218039431U (zh) 一种并联液冷结构总成及电池模组
CN216745562U (zh) 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变频空调
CN220476189U (zh) 变流器及电气设备
CN21962681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20062653U (zh) 一种方形横流式闭式冷却塔
CN115608078A (zh) 一种解析塔容器冷却器
CN215063981U (zh) 一种用于列车换热器的翅片
CN214751779U (zh) 一种易装卸式模块化刀片服务器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1061 middle section of Fushou East Street,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ongrun Petrochemical (Weif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00 middle section of Fushou East Street,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OCHEM HONGRUN PETROCHEM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