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1083U - 锁体 - Google Patents

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1083U
CN216741083U CN202122799584.1U CN202122799584U CN216741083U CN 216741083 U CN216741083 U CN 216741083U CN 202122799584 U CN202122799584 U CN 202122799584U CN 216741083 U CN216741083 U CN 216741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onnecting piece
lock body
locking rod
emergency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95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成
李启平
杨绍华
周智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95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1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1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1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体,包括:壳体;锁舌,锁舌活动设置在壳体上,并能够伸出和缩回壳体;离合器,离合器与锁舌驱动配合,并能够带动锁舌运动;紧急解锁组件,紧急解锁组件与锁舌驱动连接,并能够带动锁舌运动,以解锁锁体;锁定杆,锁定杆活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离合器驱动连接,锁定杆在离合器的带动下在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当锁定杆位于止挡位置时,锁定杆运动至紧急解锁组件的转动路径上,并阻碍紧急解锁组件带动锁舌运动;当锁定杆在离合器的带动下运动至避让位置时,锁定杆避让紧急解锁组件的运动,紧急解锁组件能够带动锁舌运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锁体的安全等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锁体,通常设置了机械解锁接口,以应对没电或者电子元器件发生故障等紧急情况,由于机械解锁接口也能够解锁锁体,因而机械解锁接口的设置又降低了锁体的安全等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锁体的安全等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体,包括:壳体;锁舌,锁舌活动设置在壳体上,并能够伸出和缩回壳体;离合器,离合器与锁舌驱动配合,并能够带动锁舌运动;紧急解锁组件,紧急解锁组件与锁舌驱动连接,并能够带动锁舌运动,以解锁锁体;锁定杆,锁定杆活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离合器驱动连接,锁定杆在离合器的带动下在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当锁定杆位于止挡位置时,锁定杆运动至紧急解锁组件的转动路径上,并阻碍紧急解锁组件带动锁舌运动;当锁定杆在离合器的带动下运动至避让位置时,锁定杆避让紧急解锁组件的运动,紧急解锁组件能够带动锁舌运动。
进一步地,离合器包括与解锁钥匙配合的离合芯子,离合芯子可转动设置,锁定杆与离合芯子驱动连接,并在离合芯子的带动下在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离合芯子具有伸出离合器的伸出端,伸出端上设置有滑槽,锁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凸起伸入至滑槽内,离合芯子转动时,滑槽挤压凸起带动锁定杆运动。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滑道,锁定杆滑动设置在滑道内,并沿滑道的延伸方向滑动,且滑槽的轴线与滑道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紧急解锁组件包括与锁舌驱动连接的紧急解锁锁芯,紧急解锁锁芯具有止挡端,止挡端与锁定杆配合,当锁定杆位于止挡位置时,锁定杆与止挡端抵接止挡,当锁定杆位于避让位置时,锁定杆退出止挡端的转动路径。
进一步地,离合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离合件和离合芯子,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设置在离合芯子外侧并顺次叠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与内外把手配合,第二连接件与锁舌配合,离合件活动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上,并改变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二者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离合状态,离合芯子与锁定杆驱动连接,并带动锁定杆在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包括:主连接件;斜舌连接件,斜舌连接件与主连接件连接且同步转动,斜舌连接件伸入至斜舌的运动路径,并能够挤压带动斜舌缩回锁体;主舌连接件,主舌连接件与主连接件连接且同步转动,主舌连接件与主舌驱动连接,并能够挤压带动主舌缩回锁体。
进一步地,锁体还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多个检测件,检测件能够检测锁舌、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中的至少一者的状态。
进一步地,锁体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离合件驱动连接,并带动离合件沿离合器的径向运动,以改变离合件的离合状态。
进一步地,锁体还包括电控板,电控板与驱动组件和检测组件电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锁定杆,锁定杆的一端与离合器连接,锁定杆的另一端对紧急解锁组件的动作起到控制作用,当离合器未解锁时,锁定杆位于止挡位置,其将紧急解锁组件进行止挡,阻碍紧急解锁组件转动,从而使得锁体无法进行紧急解锁;而当需要紧急解锁时,操作人员先使用解锁钥匙解锁离合器,使得离合器转动,离合器的转动带动锁定杆运动至避让位置,此时锁定杆不再对紧急解锁组件的转动进行限制,紧急解锁组件可以动作从而进行紧急解锁。上述设置方式将紧急解锁组件与离合器之间关联起来,紧急解锁组件的动作受到离合器的解闭锁状态的限制,从而使得锁体的紧急解锁具备双重锁定,二阶双重认证后才能够紧急解锁,进一步提高锁体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锁体在锁定杆止挡紧急解锁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锁体在锁定杆避让紧急解锁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锁体在紧急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锁体的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20、锁舌;30、离合器;31、离合芯子;311、滑槽;32、第一连接件;33、第二连接件;34、第三连接件;35、离合件;40、紧急解锁组件;41、止挡端;50、锁定杆;51、凸起;60、检测组件;70、驱动组件;80、电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锁体的安全等级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体。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锁体,包括壳体10、锁舌20、离合器30、紧急解锁组件40和锁定杆50,锁舌20活动设置在壳体10上,并能够伸出和缩回壳体10;离合器30与锁舌20驱动配合,并能够带动锁舌20运动;紧急解锁组件40与锁舌20驱动连接,并能够带动锁舌20运动,以解锁锁体;锁定杆50活动设置在壳体10内,并与离合器30驱动连接,锁定杆50在离合器30的带动下在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当锁定杆50位于止挡位置时,锁定杆50运动至紧急解锁组件40的转动路径上,并阻碍紧急解锁组件40带动锁舌20运动;当锁定杆50在离合器30的带动下运动至避让位置时,锁定杆50避让紧急解锁组件40的运动,紧急解锁组件40能够带动锁舌20运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锁定杆50,锁定杆50的一端与离合器30连接,锁定杆50的另一端对紧急解锁组件40的动作起到控制作用,如图1所示,当离合器30未解锁时,锁定杆50位于止挡位置,其将紧急解锁组件40进行止挡,阻碍紧急解锁组件40转动,从而使得锁体无法进行紧急解锁;如图2所示,而当需要紧急解锁时,操作人员先使用解锁钥匙解锁离合器30,使得离合器30转动,离合器30的转动带动锁定杆50运动至避让位置,此时锁定杆50不再对紧急解锁组件40的转动进行限制,紧急解锁组件40可以动作从而进行紧急解锁,如图3所示。上述设置方式将紧急解锁组件40与离合器30之间关联起来,紧急解锁组件40的动作受到离合器30的解闭锁状态的限制,从而使得锁体的紧急解锁具备双重锁定,二阶双重认证后才能够紧急解锁,进一步提高锁体的安全性能。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合器30包括与解锁钥匙配合的离合芯子31,离合芯子31的中部开设有供解锁钥匙插入的插孔,离合芯子31可转动设置,锁定杆50与离合芯子31驱动连接,并在离合芯子31的带动下在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当解锁钥匙插入插孔带动离合芯子31转动时,离合芯子31即可带动锁定杆50运动,实现紧急解锁组件40的解锁。当然,若离合器30的结构改变时,锁定杆50与离合器30上相应的部件配合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离合芯子31具有伸出离合器30外侧面的伸出端,伸出端的作用是为了便于离合芯子31与锁定杆50之间进行配合。伸出端上开设有一定长度的滑槽311,锁定杆50靠近伸出端的一端设置有凸起51,凸起51伸入至滑槽311内,凸起51与滑槽311的侧壁之间挤压配合,当离合芯子31转动时,滑槽311的侧壁即会挤压凸起51,从而带动锁定杆50运动,实现锁定杆50在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的切换。当然,凸起51和滑槽311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交换,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例如三连杆等结构实现离合芯子31与锁定杆50的配合。
本实施例的壳体10的内壁设置有导向筋,导向筋形成滑道,锁定杆50滑动设置在滑道内,并沿滑道的延伸方向滑动,通过滑道对锁定杆50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保证锁定杆50按照预想的方式运动。并且滑槽311的轴线与滑道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即非平行设置,以避免离合芯子31与锁定杆50之间发生卡死的情况,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紧急解锁组件40包括紧急解锁锁芯,紧急解锁锁芯通过一系列传动部件与锁舌20驱动连接,紧急解锁锁芯转动即可带动锁舌20运动,实现锁体的解锁。紧急解锁锁芯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径向凸出的止挡端41,止挡端41与锁定杆50配合。当锁定杆50位于止挡位置时,锁定杆50与止挡端41抵接止挡,锁定杆50阻碍止挡端41继续转动,实现紧急解锁组件40动作的限制;当锁定杆50位于避让位置时,锁定杆50退出止挡端41的转动路径,止挡端41可以自由转动,紧急解锁组件40可以进行紧急解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合器3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三连接件34和离合件35,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和第三连接件34设置在离合芯子31外侧并顺次叠置,第一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4与内外把手配合,第二连接件33与锁舌20配合,离合件35活动设置在第二连接件33上,并改变第一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4二者与第二连接件33之间的离合状态。并且锁舌2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种,本实施例的锁舌20包括主舌和斜舌,主舌和斜舌均起到一定的锁定作用,斜舌、主舌均通过相应的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33驱动配合,其之间可以采用挤压拨动的方式或者齿轮传动的方式等。这样,通过离合件35的位置不同实现第一连接件32或第三连接件34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二连接件33驱动配合,从而使得转动内把手或外把手时带动第二连接件33转动,而第二连接件33与带动斜舌、主舌等锁舌20的连接件配合,带动锁舌20解锁,从而实现锁体的解锁。离合件35与第一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4二者之间离合配合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离合件35上设置离合凸起,在第一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4径向不同的位置上设置对接凸起,离合件35径向运动至不同位置时,离合凸起与不同的对接凸起配合,从而实现离合状态的切换等方式。第一连接件32和第三连接件34具体配合的把手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确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3包括主连接件、斜舌连接件和主舌连接件,主连接件作为第二连接件33的主要部件与离合件35进行配合。斜舌连接件作为连接主连接件和斜舌的部件,具体而言,斜舌连接件与主连接件连接且同步转动,斜舌连接件伸入至斜舌的运动路径,并能够挤压带动斜舌缩回锁体,实现对斜舌的控制。主舌连接件作为连接主连接件和主舌的部件,具体而言,主舌连接件与主连接件连接且同步转动,主舌连接件与主舌驱动连接,并能够挤压带动主舌缩回锁体。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第二连接件33与主舌、斜舌等部件的配合。当然,配合方式不局限于上述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额外设置部件进行配合等其他结构形式。
本实施例的锁体还包括端舌、检测组件60、驱动组件70和电控板80。离合器30、端舌、检测组件60、驱动组件70和电控板80组成模块设置的电控模块。具体而言,端舌活动设置,也能够伸出缩回壳体10,用于与门框等部件配合,实现对开关门动作的精确检测。检测组件60用于对锁舌20、离合器30等部件的动作进行检测,检测组件6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检测件,检测件能够检测斜舌、端舌、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三连接件34中的至少一者的状态,以对锁体的状态进行全面检测,保证检测结果可靠。驱动组件70包括电机、连杆和弹簧,电机的输出端具有凸柱,凸柱伸入至弹簧的间隙内,弹簧与连杆驱动连接,连杆与离合件35驱动连接,电机转动时凸柱挤压弹簧,弹簧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即可带动离合件35沿离合器30的径向运动,从而改变离合件35的离合状态。电控板80与驱动组件70和检测组件60电连接,用于控制各部件的动作、接收处理检测到的信息以及与远程终端进行交互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锁体的安全等级较低的问题;
2、紧急解锁组件与离合器之间关联起来,紧急解锁组件的动作受到离合器的解闭锁状态的限制,从而使得锁体的紧急解锁具备双重锁定,二阶双重认证后才能够紧急解锁,进一步提高锁体的安全性能;
3、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锁舌(20),所述锁舌(20)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并能够伸出和缩回所述壳体(10);
离合器(30),所述离合器(30)与所述锁舌(20)驱动配合,并能够带动所述锁舌(20)运动;
紧急解锁组件(40),所述紧急解锁组件(40)与所述锁舌(20)驱动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锁舌(20)运动,以解锁所述锁体;
锁定杆(50),所述锁定杆(50)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离合器(30)驱动连接,所述锁定杆(50)在所述离合器(30)的带动下在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锁定杆(50)位于所述止挡位置时,所述锁定杆(50)运动至所述紧急解锁组件(40)的转动路径上,并阻碍所述紧急解锁组件(40)带动所述锁舌(20)运动;当所述锁定杆(50)在所述离合器(30)的带动下运动至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锁定杆(50)避让所述紧急解锁组件(40)的运动,所述紧急解锁组件(40)能够带动所述锁舌(20)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30)包括与解锁钥匙配合的离合芯子(31),所述离合芯子(31)可转动设置,所述锁定杆(50)与所述离合芯子(31)驱动连接,并在所述离合芯子(31)的带动下在所述止挡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芯子(31)具有伸出所述离合器(30)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设置有滑槽(311),所述锁定杆(5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51),所述凸起(51)伸入至所述滑槽(311)内,所述离合芯子(31)转动时,所述滑槽(311)挤压所述凸起(51)带动所述锁定杆(50)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设置有滑道,所述锁定杆(50)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内,并沿所述滑道的延伸方向滑动,且所述滑槽(311)的轴线与所述滑道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解锁组件(40)包括与锁舌(20)驱动连接的紧急解锁锁芯,所述紧急解锁锁芯具有止挡端(41),所述止挡端(41)与所述锁定杆(50)配合,当所述锁定杆(50)位于所述止挡位置时,所述锁定杆(50)与所述止挡端(41)抵接止挡,当所述锁定杆(50)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锁定杆(50)退出所述止挡端(41)的转动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3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三连接件(34)、离合件(35)和离合芯子(31),所述第一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3)和所述第三连接件(34)设置在所述离合芯子(31)外侧并顺次叠置,所述第一连接件(32)和所述第三连接件(34)与内外把手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与所述锁舌(20)配合,所述离合件(35)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上,并改变所述第一连接件(32)和所述第三连接件(34)二者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3)之间的离合状态,所述离合芯子(31)与所述锁定杆(50)驱动连接,并带动所述锁定杆(50)在所述止挡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3)包括:
主连接件;
斜舌连接件,所述斜舌连接件与所述主连接件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斜舌连接件伸入至斜舌的运动路径,并能够挤压带动所述斜舌缩回所述锁体;
主舌连接件,所述主舌连接件与所述主连接件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主舌连接件与主舌驱动连接,并能够挤压带动所述主舌缩回所述锁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检测组件(60),所述检测组件(60)包括多个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能够检测所述锁舌(20)、所述第一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3)、所述第三连接件(34)中的至少一者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驱动组件(70),所述驱动组件(70)与所述离合件(35)驱动连接,并带动所述离合件(35)沿所述离合器(30)的径向运动,以改变所述离合件(35)的离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电控板(80),所述电控板(80)与所述驱动组件(70)和所述检测组件(60)电连接。
CN202122799584.1U 2021-11-15 2021-11-15 锁体 Active CN216741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9584.1U CN216741083U (zh) 2021-11-15 2021-11-15 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9584.1U CN216741083U (zh) 2021-11-15 2021-11-15 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1083U true CN216741083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9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9584.1U Active CN216741083U (zh) 2021-11-15 2021-11-15 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1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830B (zh) 电吸锁
CN106996221B (zh) 冗余致动锁定设备
CN105257122A (zh) 一种汽车自动闭门控制结构
CN205189552U (zh) 一种汽车自动闭门控制结构
CN109050719B (zh) 锁车机构及锁车桩
CN110219522B (zh) 地线锁及解锁钥匙
US20210123267A1 (en) Lock that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s
CN216741083U (zh) 锁体
EP3619382B1 (en) Locking assembly
CN210976935U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CN110359776A (zh) 一种机电锁
CN114658294B (zh) 锁具
CN215332040U (zh) 栓式锁具
CN114763724B (zh) 双锁芯锁头
KR101306889B1 (ko) 도어락의 섬턴 회전 제어장치
CN111719963B (zh) 防误锁具
CN212271838U (zh) 解锁钥匙
EP2115251A1 (en) Lock assembly
CN109519059B (zh) 锁具装置、解锁方法和闭锁方法
CN100416035C (zh) 锁紧装置
KR101719956B1 (ko) 도어락용 모티스
CN109441252B (zh) 枪弹柜门闭锁装置
CN209620820U (zh) 锁具
CN114541876B (zh) 门锁
CN216841050U (zh)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8

Address after: 519085 No. 68, Jinhong 7th Road, High-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99 You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02 Yinhua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UTAI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