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0193U -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0193U
CN216740193U CN202123299156.9U CN202123299156U CN216740193U CN 216740193 U CN216740193 U CN 216740193U CN 202123299156 U CN202123299156 U CN 202123299156U CN 216740193 U CN216740193 U CN 216740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nnecting piece
bim
transvers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91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Priority to CN2021232991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0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0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0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包括纵向连接件,所述纵向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条和卡槽,所述纵向连接件上内开设有第一灌浆槽,所述第一灌浆槽上固定安装有挡板;预制墙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突出的钢筋,同时顶端与底端钢筋错位对接,在不同的墙板之间设置纵向和横向的连接件,横向连接件内可插入墙板上的钢筋,同时在横向连接件内浇灌槽可浇灌混凝土,增加上下两块墙板之间横向连接面的连接强度,而纵向连接件上的浇灌槽在两侧的墙板均安装完成之后,才形成完整的浇灌槽,此时在浇灌槽内浇灌混凝土,可增加左右两块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进一步增加楼体墙板应对大风等极端天气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目前的装配式建筑配件中的墙板的装配方式,都是在预制阶段就会在墙板的底端预先开设连接孔,同时在墙板顶端设置突出的钢筋,装配时将上方墙板底端的连接孔对接至下方墙板突出的钢筋上,之后再在连接点浇筑混凝土完成装配,使用这种对接方式,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难以深入两块墙板横向的连接面内,会造成墙板之间连接强度不够高,使得楼体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较难应对大风等极端天气,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包括纵向连接件,所述纵向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条和卡槽,所述纵向连接件上内开设有第一灌浆槽,所述第一灌浆槽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纵向连接件的侧端连接有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横向连接件的前端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螺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转动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连接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二灌浆槽,所述连接槽与第二灌浆槽的之间开设有振捣口和插口,所述横向连接件的前端开设有螺口。
优选的,所述横向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纵向连接件上同样的卡条和卡槽,所述卡条卡入卡槽内,所述挡板在纵向连接件的两侧均有设置,所述挡板卡住第二灌浆槽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在横向连接件的顶端与底端均有开设,且两组连接槽上均有开设插口,两组插口错位不对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有T型件、转台和螺杆,所述转台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轮,所述连接轮插入螺杆内,所述转台通过连接轮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T型件与转台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拉杆,两根拉杆靠近中间的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且两处螺纹开设方向相反,两根拉杆均与套管螺接,两根拉杆上分别连接有一组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外侧端与T型件焊接固定,所述拉杆通过T型件与转台转动连接,其中一组固定件通过螺杆与横向连接件螺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纵向连接件与横向连接件的夹角处安装有建筑装配墙体,所述第一灌浆槽和第二灌浆槽内均灌装有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预制墙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突出的钢筋,同时顶端与底端钢筋错位对接,在不同的墙板之间设置纵向和横向的连接件,连接件内可插入墙板上的钢筋,在浇灌混凝之后,墙板与连接件可形成完整整体,同时在连接件上可连接拉杆,将套在墙板上的连接件与楼板连接,增加墙板与楼板的连接强度,还可通过拉杆调整墙板的角度,使其保证为垂直状态,同时在横向连接件内的浇灌槽可浇灌混凝土,增加上下两块墙板之间的横向连接面的连接强度,而纵向连接件上的浇灌槽在两侧的墙板均安装完成之后,才形成完整的浇灌槽,此时在浇灌槽内浇灌混凝土,可增加左右两块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进一步增加楼体墙板应对大风等极端天气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向连接件;2、卡条;3、横向连接件;4、连接槽;5、套管;6、转把;7、拉杆;8、固定件;9、卡槽;10、第一灌浆槽;11、挡板;12、振捣口;13、插口;14、螺口;15、第二灌浆槽;16、T型件;17、转台;18、连接轮;19、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纵向连接件1,纵向连接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条2和卡槽9,纵向连接件1上内开设有第一灌浆槽10,第一灌浆槽10上固定安装有挡板11,纵向连接件1的侧端连接有横向连接件3,横向连接件3上开设有连接槽4,横向连接件3的前端连接有套管5,套管5内螺接有拉杆7,拉杆7上转动连接有固定件8,连接槽4的下方开设有第二灌浆槽15,连接槽4与第二灌浆槽15的之间开设有振捣口12和插口13,横向连接件3的前端开设有螺口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预制墙板,墙板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突出的钢筋,且突出的钢筋错位,首先将第一块墙板预先安装完毕,该块墙板的顶端同样设置有突出的钢筋,然后安装横向连接件3,将横向连接件3底端的连接槽4套在墙板顶端,同时底端插口13对准突出的钢筋并套在钢筋上,采用同样步骤安装侧端的其他楼板,并且预先定制的横向连接件3通过卡条2和卡槽9也同样对接,同时横向连接件3内的第二灌浆槽15端口也同样对接,对于楼体设计有承重柱或管道的区域,安装纵向连接件1,纵向连接件1上的挡板11对准横向连接件3上第二灌浆槽15的另一端,而在纵向连接件1的另一侧端也同样安装有另外一块墙板,此时第一灌浆槽10形成,第一灌浆槽10内可容纳管道,在第一灌浆槽10内浇灌混凝土,可将左右两侧的两块墙板连接,同时也将管道密封在墙体内部,而没有通过管道的第一灌浆槽10,可做承重柱使用,完成安装一层的横向连接件3之后,安装拉杆7和固定件8,将两个固定件8分别与横向连接件3和楼板连接之后,使用转把6转动套管5,调整一根套管5内两个拉杆7之间的距离,以通过横向连接件3对墙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保证楼板处于垂直,之后继续安装上层墙板,首先通过振捣口12向第二灌浆槽15内灌装混凝土,然后使用振捣棒对第二灌浆槽15内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排气,直至其内部填充满浇灌的混凝土,然后使用吊机将上方的墙板吊装至横向连接件3的上方,施工人员手动调整墙板底端突出的钢筋,对准上方的插口13,将上方墙板卡入上方连接槽4内,同时在插入过程中,在连接槽4内也浇入混凝土,加强墙板与横向连接件3的连接强度,重复步骤安装完该层的每一块墙板,重复操作,在需要安装的纵向连接件1的位置,同样安装纵向连接件1,并且在横向连接件3上安装拉杆7对墙板角度进行调整即可。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连接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纵向连接件1上同样的卡条2和卡槽9,卡条2卡入卡槽9内,挡板11在纵向连接件1的两侧均有设置,挡板11卡住第二灌浆槽15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连接件3与下方墙板宽度相同,左右两侧墙板通过混凝土连接,上方的横向连接件3通过卡条2和卡槽9对接,同时对于设计有加强柱和管道区域需要安装纵向连接件1的区域,横向连接件3也可通过卡条2或卡槽9与纵向连接件1对接,在两个连接件对接之后,纵向连接件1上的挡板11封堵第二灌浆槽15的一端,方便在第二灌浆槽15内灌入混凝土,方便横向连接件3与上方墙板对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连接槽4在横向连接件3的顶端与底端均有开设,且两组连接槽4上均有开设插口13,两组插口13错位不对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的插口13错位,方便上下方墙板安装时,避免墙板之间的钢筋相互触碰,对钢筋深入第二灌浆槽15形成互相阻碍的情况,同时错位在第二灌浆槽15内错位的钢筋,在其内混凝土凝固之后,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
具体的,如图4所示,固定件8包括有T型件16、转台17和螺杆19,转台17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轮18,连接轮18插入螺杆19内,转台17通过连接轮18与螺杆19转动连接,T型件16与转台17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拉杆7固定之后,通过转动螺杆19,可将拉杆7的一端固定在墙板或横向连接件3上,其仅仅可通过T型件16进行转动。
具体的,如图3所示,套管5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拉杆7,两根拉杆7靠近中间的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且两处螺纹开设方向相反,两根拉杆7均与套管5螺接,两根拉杆7上分别连接有一组固定件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拉杆7在通过固定件8分别固定在楼板和横向连接件3上之后,转动套管5,可调整两个拉杆7之间的距离,以通过一根拉杆7拉动或顶动横向连接件3,以通过横向连接件3对墙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墙板保证处于垂直状态。
具体的,如图3所示,拉杆7的外侧端与T型件16焊接固定,拉杆7通过T型件16与转台17转动连接,其中一组固定件8通过螺杆19与横向连接件3螺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套管5时,两根拉杆7的距离产生变化,由于与楼板稳定性更高,两根拉杆7距离变化时,拉杆7与固定件8的角度也发生变化,与T型件16的焊接连接,保证在角度变化时,可带动T型件16同样转动,以稳定通过另外一个固定件8调整横向连接件3的位置,以调整墙板角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纵向连接件1与横向连接件3的夹角处安装有建筑装配墙体,第一灌浆槽10和第二灌浆槽15内均灌装有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灌混凝土,增加每块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第一”、“第二”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包括纵向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条(2)和卡槽(9),所述纵向连接件(1)上内开设有第一灌浆槽(10),所述第一灌浆槽(10)上固定安装有挡板(11),所述纵向连接件(1)的侧端连接有横向连接件(3),所述横向连接件(3)上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横向连接件(3)的前端连接有套管(5),所述套管(5)内螺接有拉杆(7),所述拉杆(7)上转动连接有固定件(8),所述连接槽(4)的下方开设有第二灌浆槽(15),所述连接槽(4)与第二灌浆槽(15)的之间开设有振捣口(12)和插口(13),所述横向连接件(3)的前端开设有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纵向连接件(1)上同样的卡条(2)和卡槽(9),所述卡条(2)卡入卡槽(9)内,所述挡板(11)在纵向连接件(1)的两侧均有设置,所述挡板(11)卡住第二灌浆槽(15)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在横向连接件(3)的顶端与底端均有开设,且两组连接槽(4)上均有开设插口(13),两组插口(13)错位不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包括有T型件(16)、转台(17)和螺杆(19),所述转台(17)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轮(18),所述连接轮(18)插入螺杆(19)内,所述转台(17)通过连接轮(18)与螺杆(19)转动连接,所述T型件(16)与转台(17)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的内部设置有两根拉杆(7),两根拉杆(7)靠近中间的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且两处螺纹开设方向相反,两根拉杆(7)均与套管(5)螺接,两根拉杆(7)上分别连接有一组固定件(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7)的外侧端与T型件(16)焊接固定,所述拉杆(7)通过T型件(16)与转台(17)转动连接,其中一组固定件(8)通过螺杆(19)与横向连接件(3)螺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件(1)与横向连接件(3)的夹角处安装有建筑装配墙体,所述第一灌浆槽(10)和第二灌浆槽(15)内均灌装有混凝土。
CN202123299156.9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Active CN216740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9156.9U CN216740193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9156.9U CN216740193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0193U true CN216740193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9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9156.9U Active CN216740193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0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66160A1 (zh) 用于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梁桥的短线匹配预制模板系统
CN107299683B (zh)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装配式对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CN114658219B (zh) 单侧装配式模板支设施工方法
CN111287366A (zh) 一种无竖向龙骨的套筒式石材幕墙的装配工艺
CN107642184B (zh) 一种预制隔断墙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16740193U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
CN112267609A (zh) 一种组合板托的装配式叠合板及安装方法
CN208363650U (zh) 预制构件的安装支架、含该支架的预制墙体
JP2008502822A (ja) 建築要素及び建築方法
CN213682833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
CN114086758B (zh) 一种散拼式清水混凝土圆弧墙体模板及其安装方法
CN214169553U (zh) 复合保温钢骨混凝土集成建筑结构
CN114991469A (zh) 一种墙柱模板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JP2931761B2 (ja) 外壁材取付用固定装置及び同固定装置を用いた中・高層建築物の積層工法
CN113529976A (zh) 一种组合夹板预埋件和预埋件施工方法
CN207878943U (zh) 一种基础地面平整度及标高控制装置
US20040206040A1 (en) Window and door frame bracing device
CN113323143A (zh) 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
CN109057318B (zh) 装配式建筑模板体系与墙体模块
CN113279596A (zh) 一种轻质隔墙开槽修补工艺
WO2020098618A1 (zh) 一种框式预制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CN207566016U (zh) 用于装配式外墙板平躺运输的运输架
CN213329881U (zh) 一种贴砖抹灰工具
CN111287365A (zh) 一种无竖向龙骨的套筒式石材幕墙构造
CN216195876U (zh) 坡屋面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