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4151U -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4151U
CN216734151U CN202220094066.1U CN202220094066U CN216734151U CN 216734151 U CN216734151 U CN 216734151U CN 202220094066 U CN202220094066 U CN 202220094066U CN 216734151 U CN216734151 U CN 216734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fixing device
connecting seat
harness fix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40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贞森
华承涛
张佳兴
管清龙
戴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40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4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4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4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包括安装组件和固定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于连接座的一端的固定件,连接座的另一端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固定件用于固定管线束。在需要固定车辆上的管线束时,先通过安装座将本申请的线束固定装置固定于车辆的合适位置上,同时,因连接座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如此,可通过转动连接座,进而调整固定件至合适的角度,以方便将管线束固定于固定件上。本申请的线束固定装置便于布设,最终解决了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均需要提前规划线束固定的位置,不便于灵活布设线束的问题。

Description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汽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也让市场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汽车上安装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导致电器设备的线束也越来越多。
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车架上焊接金属支架,然后用扎带将线束捆绑于金属支架上,另一种是将线束固定装置采用螺栓固定于车架上,然后用扎带将线束捆绑于线束固定装置上。以上两种线束固定方式均需要提前规划线束固定的位置,不便于灵活布设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均需要提前规划线束固定的位置,不便于灵活布设线束的问题,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线束,包括: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于连接座的一端的固定件,连接座的另一端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固定件用于固定管线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件;安装座上设有容纳腔;弹性件设于容纳腔内,弹性件分别连接于容纳腔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且连接于不同侧的内壁上的弹性件相对设置,以对线束进行卡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的截面形状被构造成轴对称图形;弹性件成对设置,每一对弹性件关于容纳腔的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远离连接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容纳腔连通;容纳腔贯穿安装座相对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与连接座连接的一侧设有转动块;连接座上设有与转动块的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凹槽,转动块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缺口部;转动块上设有与缺口部相互卡接的凸起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连接于连接座的带体和连接于带体的一端的卡扣;带体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沿带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卡扣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锯齿,带体的另一端穿设于连接孔,以将锯齿可选择地与多个第二凹槽中的任意一者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锯齿设有多个,多个锯齿沿连接孔的孔轴线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锯齿一一对应卡接于多个第二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座、带体和卡扣一体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线束固定装置。
本申请的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包括安装组件和固定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于连接座的一端的固定件,连接座的另一端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固定件用于固定管线束。在需要固定车辆上的管线束时,先通过安装座将本申请的线束固定装置固定于车辆的合适位置上,同时,因连接座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如此,可通过转动连接座,进而调整固定件至合适的角度,以方便将管线束固定于固定件上。本申请的线束固定装置便于布设,最终解决了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均需要提前规划线束固定的位置,不便于灵活布设线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安装组件;110、安装座;111、容纳腔;112、第一开口;113、转动块;1131、凸起部;120、弹性件;200、固定组件;210、连接座;211、第一凹槽;2111、缺口部;220、固定件;221、带体;2211、第二凹槽;222、卡扣;2221、连接孔;2222、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车架上焊接金属支架,然后用扎带将线束捆绑于金属支架上,另一种是将线束固定装置采用螺栓固定于车架上,然后用扎带将线束捆绑于线束固定装置上。以上两种线束固定方式均需要提前规划线束固定的位置,不便于灵活布设线束。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线束固定装置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组件100和固定组件200。安装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10,固定组件200包括连接座210和连接于连接座210的一端的固定件220,连接座210的另一端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10,固定件220用于固定管线束。
在需要固定车辆上的管线束时,先通过安装座110将本申请的线束固定装置固定于车辆的合适位置上,同时,因连接座210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10,如此,可通过转动连接座210,进而调整固定件220至合适的角度,以方便将管线束固定于固定件220上。本申请的线束固定装置便于布设,最终解决了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均需要提前规划线束固定的位置,不便于灵活布设线束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将安装座110固定于车辆的某一个部件上,比如固定于车辆的支架上,安装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件120,安装座110上设有容纳腔111,弹性件120设于容纳腔111内,弹性件120分别连接于容纳腔11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且连接于不同侧的内壁上的弹性件120相对设置。
也就是说,弹性件120分别连接于容纳腔11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且连接于不同侧的内壁上的弹性件120相对设置,以将车辆的支架设于不同侧的内壁上的弹性件120之间。利用弹性件120的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以将车辆的支架卡接固定于不同侧的内壁上的弹性件120之间,进而将车辆的支架固定于容纳腔111内,从而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固定于车辆上。
可选地,弹性件120包括金属弹性片,金属弹性片的弹性形变效果较佳,进而使车辆的支架卡接固定于不同侧的内壁上的弹性件120之间。
进一步地,容纳腔111的截面形状被构造成轴对称图形,弹性件120成对设置,每一对弹性件120关于容纳腔111的对称轴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对弹性件120关于容纳腔111的对称轴对称设置,如此,当车辆的支架卡接于每一对弹性件120之间时,使得同一对的两个弹性件120作用于车辆的支架上的弹力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进而将车辆的支架固定于容纳腔111内。
具体到实施例中,弹性件120设有两对,每一对弹性件120关于容纳腔111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且位于容纳腔111内的同侧的两个弹性片120沿容纳腔111的内壁间隔设置。通过弹性件120设有两对,以增大作用于车辆的支架上的弹力,进而提高车辆的支架与安装座110之间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安装座110远离连接座210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112,第一开口112与容纳腔111连通,容纳腔111贯穿安装座110相对的两侧。
在使用过程中,车辆的支架从第一开口112进而容纳腔111内,且因容纳腔111贯穿安装座110相对的两侧,进而使车辆的支架穿设于安装座110的相对的两侧,从而将车辆的支架设于容纳腔111内。
进一步地,安装座110与连接座210连接的一侧设有转动块113,连接座210上设有与转动块113的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凹槽211,转动块113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211。
可以理解的是,转动块113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211,进而使连接座210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10,如此,可通过转动连接座210,进而调整连接座210至合适的角度。不仅方便将线束固定于固定件220上,且可在同一固定点满足线束不同的走向,利于线束布设美观。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211的内壁上设有缺口部2111,转动块113上设有与缺口部2111相互卡接的凸起部1131,如此,使得安装座110和连接座210组合成一体。
进一步地,固定件220包括连接于连接座210的带体221和连接于带体221的一端的卡扣222,带体221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211,多个第二凹槽2211沿带体22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卡扣222设有连接孔2221,连接孔2221的孔壁上设有锯齿2222,带体221的另一端穿设于连接孔2221,以将锯齿2222可选择地与多个第二凹槽2211中的任意一者卡接。
使用过程中,将带体221绕设于管线束,随后将通过带体221的另一端穿设于连接孔2221,以将锯齿2222卡接于多个第二凹槽2211中的任意一者,以将管线束固定于带体221上,进而将管线束固定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上。同时,因带体221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211,进而能够根据管线束的大小调整带体221绕设于管线束的长度,以扩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的适用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通过将管线束捆绑于带体221上,使用方便,便于管线束的安装布设,以避免管线束出现干涉现象,同时,当需要更换管线束的布设位置时,将带体221进行解绑即可。整个拆装过程简单方便,节省了安装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更近一步地,连接座210、带体221和卡扣222一体成型,进而提高连接座210、带体221和卡扣22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连接座210、带体221和卡扣222的制作材料均为塑料,进而减轻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束固定装置的重量,有利于车辆的节能减排。
进一步地,锯齿2222设有多个,多个锯齿2222沿连接孔2221的孔轴线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锯齿2222一一对应卡接于多个第二凹槽2211,进而提高带体221与卡扣222之间的连接效果。
具体到实施例中,锯齿2222设有两个,带体221的另一端穿设于连接孔2221,两个锯齿2222一一对应卡接于两个第二凹槽2211,以将带体221连接于卡扣22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线束固定装置,该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组件100和固定组件200。安装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10,固定组件200包括连接座210和固定件220,连接座210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10,固定件220用于固定管线束。在需要固定车辆上的管线束时,先通过安装座110将本申请的线束固定装置固定于车辆的合适位置上,同时,因连接座210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10,如此,可通过转动连接座210,进而调整固定件220至合适的角度,以方便将管线束固定于固定件220上。本申请的线束固定装置便于布设,最终解决了目前的线束固定方式均需要提前规划线束固定的位置,不便于灵活布设线束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管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
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一端的固定件,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绕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管线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件;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容纳腔;
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且连接于不同侧的内壁上的所述弹性件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截面形状被构造成轴对称图形;
所述弹性件成对设置,每一对所述弹性件关于所述容纳腔的对称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安装座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一侧设有转动块;
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转动块的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缺口部;
所述转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缺口部相互卡接的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带体和连接于所述带体的一端的卡扣;
所述带体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卡扣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锯齿,所述带体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锯齿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任意一者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锯齿沿所述连接孔的孔轴线方向彼此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锯齿一一对应卡接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所述带体和所述卡扣一体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
CN202220094066.1U 2022-01-14 2022-01-14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6734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4066.1U CN216734151U (zh) 2022-01-14 2022-01-14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4066.1U CN216734151U (zh) 2022-01-14 2022-01-14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4151U true CN216734151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5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4066.1U Active CN216734151U (zh) 2022-01-14 2022-01-14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4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34151U (zh) 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17951496U (zh) 管夹组件及车辆
CN218000693U (zh) 管夹组件及车辆
CN111561611A (zh) 线束管夹以及线束装置
CN215989468U (zh) 一种耐磨使用寿命长的线束端子
CN209929886U (zh) 一种汽车线束定位装置
CN211701342U (zh) 一种车用线束安装连接器
CN211150796U (zh) 一种用于固定abs线束端子的卡扣
CN213145586U (zh) 铰链式管夹
CN219164138U (zh) 线束固定装置
CN215172807U (zh) 一种钣金卡接管夹
CN215772420U (zh) 一种防松散的动力线束
CN220769584U (zh) 一种集成支架及车辆
CN217788933U (zh) 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及车辆
CN212935432U (zh) 一种管线固定装置
CN220483223U (zh) 一种线与线对接护套的固定安装支架
CN214590291U (zh) 线束固定架
CN217533078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刹车灯
CN113602219B (zh) 一种线束卡子、隔音垫装置、隔音汽车及线束安装方法
CN218386203U (zh) 壳体、配电装置以及车辆
CN215809397U (zh) 可拆卸的太阳能板组件
CN21973922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线束的支撑结构和电池模组
CN215284761U (zh) 一种前纵梁制动油管固定支架
CN217406080U (zh) 线束防护装置和车辆
CN217804613U (zh) 固定机构、固定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