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1139U - 角磨机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角磨机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1139U
CN216731139U CN202123030744.2U CN202123030744U CN216731139U CN 216731139 U CN216731139 U CN 216731139U CN 202123030744 U CN202123030744 U CN 202123030744U CN 216731139 U CN216731139 U CN 216731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grinder
rod
clamping
bas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307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Feihe Dai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Feihe Dai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Feihe Dai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Feihe Dai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307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1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1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1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磨机工作台,用于固定角磨机,角磨机工作台包括底座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夹持杆,两个固定杆沿竖向延伸并间隔设置,固定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夹持杆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固定杆,夹持杆的两端分别为夹持端和操作端,两个夹持杆的夹持端相对设置并位于两个固定杆之间,两个夹持杆的夹持端分别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工操作角磨机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角磨机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角磨机工作台。
背景技术
角磨机是一种常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可以用来切割或者打磨金属以及石材,具有用途广泛的优点。
但是,在打磨或者切割要求精度较高时,例如要求打磨平面的平整度或者切割后的平面的平整度比较高,采用手工操作角磨机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磨机工作台,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手工操作角磨机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角磨机工作台,用于固定角磨机,角磨机工作台包括底座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夹持杆,两个固定杆沿竖向延伸并间隔设置,固定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夹持杆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固定杆,夹持杆的两端分别为夹持端和操作端,两个夹持杆的夹持端相对设置并位于两个固定杆之间,两个夹持杆的夹持端分别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角磨机工作台还包括与底座连接的限位件,限位件位于夹持组件的一侧并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立柱和顶杆,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顶杆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立柱,顶杆与两个夹持组件所在的平面相垂直,顶杆的端部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多个顶杆,多个顶杆沿竖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还包括压杆,固定杆的侧壁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通孔,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向下延伸并与通孔相连通的螺纹孔,压杆具有外螺纹,压杆穿设于螺纹孔并与夹持杆的侧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夹持杆与固定杆相垂直,两个固定杆之间的夹角在50°至70°之间。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支撑架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底板上,夹持组件位于支撑架的一侧。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连接板和紧固件,连接板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板设置有沿前后延伸的条形孔,紧固件穿设于条形孔并与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板、顶板以及第二侧板,顶板的上表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夹持杆的操作端具有第一把手;和/或,顶杆的远离夹持组件的一端具有第二把手。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角磨机时,将角磨机放置于角磨机工作台的夹持组件,分别调节两个夹持组件的夹持杆在其对应的固定杆中的横向位置,使两个夹持杆的夹持端分别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操作两个夹持杆的操作端进而使夹持组件将角磨机沿竖向夹紧定位,将待加工工件放置于角磨机工作台的底座,并且角磨机的机头对准待加工工件对工件进行打磨或者切割。由于无需使用手持,采用角磨机工作台夹持角磨机,因此可以使待加工工件进行打磨或者切割均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磨机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磨机工作台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磨机工作台的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座;11、底板;12、支撑架;121、第一侧板;122、顶板;123、第二侧板;13、连接板;131、条形孔;14、紧固件;
20、夹持组件;21、固定杆;22、夹持杆;221、夹持端;222、操作端;223、第一把手;23、压杆;
30、限位件;31、立柱;32、顶杆;321、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角磨机工作台,用于固定角磨机,角磨机工作台包括底座10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20,夹持组件20包括固定杆21和夹持杆22,两个固定杆21沿竖向延伸并间隔设置,固定杆21的下端与底座10连接,夹持杆22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固定杆21,夹持杆22的两端分别为夹持端221和操作端222,两个夹持杆22的夹持端221相对设置并位于两个固定杆21之间,两个夹持杆22的夹持端221分别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角磨机时,将角磨机放置于角磨机工作台的夹持组件20,分别调节两个夹持组件20的夹持杆22在其对应的固定杆21中的横向位置,使两个夹持杆22的夹持端221分别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操作两个夹持杆22的操作端222进而使夹持组件20将角磨机沿竖向夹紧定位,将待加工工件放置于角磨机工作台的底座10,并且角磨机的机头对准待加工工件对工件进行打磨或者切割。由于无需使用手持,采用角磨机工作台夹持角磨机,因此可以使待加工工件进行打磨或者切割均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其中,采用夹持杆22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固定杆21,可以通过调节夹持杆22的位置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具有便于调节的优点。也可以将夹持杆22的夹持端221设置为与角磨机的侧壁形状相近,进而增大夹持杆22与角磨机的侧壁的接触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固定杆21沿竖向延伸并间隔设置,指的是两个固定杆21沿竖直方向延伸,或者两个固定杆21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杆21之间的夹角在50°至70°之间。夹持杆22沿横向延伸,指的是,夹持杆22沿水平方向延伸,或者夹持杆22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杆22与固定杆21相垂直。采用上述角度范围,可以使两个夹持杆22的夹持端221可以更好地抵接角磨机的侧壁,使角磨机的固定更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杆21之间的夹角为60°。
如图1所示,角磨机工作台还包括与底座10连接的限位件30,限位件30位于夹持组件20的一侧并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采用限位件30,可以对角磨机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使角磨机工作时受力后不会歪斜。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0位于角磨机的后侧,即两个夹持杆22的抵接处分别相当于操作者的手指的抵接处,限位件30的抵接处相当于操作者的手掌的抵接处,进而使得角磨机工作台对角磨机的固定更牢固。
如图1所示,限位件30包括立柱31和顶杆32,立柱31的下端与底座10连接,顶杆32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立柱31,顶杆32与两个夹持组件20所在的平面相垂直,顶杆32的端部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采用顶杆32位置可调地穿设于立柱31并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的方式,具有便于调节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沿竖向延伸,竖向的定义与固定杆相同。具体地,立柱沿竖直方向延伸。
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件30包括多个顶杆32,多个顶杆32沿竖向间隔设置。采用多个顶杆32抵持角磨机,可以使角磨机的固定更牢固,且通过调节多个顶杆32的伸出长度,能够调节角磨机在前后方向上的倾斜角。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0包括两个顶杆32,通过两个顶杆32分别对角磨机靠近安装砂轮片的一端进行抵持。
如图1所示,夹持组件20还包括压杆23,固定杆21的侧壁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通孔,固定杆21的上端设置有向下延伸并与通孔相连通的螺纹孔,压杆23具有外螺纹,压杆23穿设于螺纹孔并与夹持杆22的侧壁相抵接。通过压杆23可以防止夹持杆22在角磨机工作时产生横向移动,进而使得角磨机产生歪斜。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杆22设置为圆杆,其外表面为弧形面。
如图1所示,底座10包括底板11和支撑架12,支撑架12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底板11上,夹持组件20位于支撑架12的一侧。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利用支撑架12放置待加工工件,并且通过移动支撑架12调节工件与角磨机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待加工工件满足加工要求。
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10还包括连接板13和紧固件14,连接板13设置在底板11的上表面,连接板13设置有沿前后延伸的条形孔131,紧固件14穿设于条形孔131并与支撑架12连接。通过利用紧固件14穿设于条形孔131的方式进行支撑架12的前后调节,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为螺钉。
如图2所示,支撑架1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板121、顶板122以及第二侧板123,顶板122的上表面为平面。将顶板122的上表面设置为平面,有利于待加工工件的放置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22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定位孔,可以利用角板或者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进一步对待加工工件的高度进行调节并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二定位孔可以对角磨机工作台进行固定,防止角磨机工作时,角磨机工作台发生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夹持杆22的操作端222具有第一把手223,顶杆32的远离夹持组件20的一端具有第二把手321。采用第一把手223和第二把手321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在本实施实例中,压杆23的上端设置有第三把手,也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下面举例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角磨机工作台的应用场景:
1)使用角磨机工作台固定角磨机打磨氩弧焊机钨极针,可以解决手持角磨机打磨钨极针操作慢并且不方便的缺点,提高工作效率;
2)使用角磨机工作台固定角磨机切割金属管材,可以提高管口打磨后的平整度,进而进行金属管材对口焊接,可以使焊接更容易。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角磨机工作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分别调节两个夹持杆22的横向位置,使两个夹持杆22的夹持端221分别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操作两个夹持杆22的操作端222进而将角磨机沿竖向夹紧定位,并通过限位件30的两个顶杆32的端部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利用支撑架12放置待加工工件,并且通过移动支撑架12调节工件与角磨机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待加工工件满足加工要求,由于无需使用手持,采用角磨机工作台夹持角磨机,因此,可以使待加工工件进行打磨或者切割均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2)采用夹持杆22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固定杆21,可以通过调节夹持杆22的位置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采用顶杆32位置可调地穿设于立柱31并与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的方式,具有便于调节的优点;
(3)通过利用紧固件14穿设于条形孔131的方式进行支撑架12的前后调节,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角磨机工作台,用于固定角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磨机工作台包括底座(10)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20),所述夹持组件(20)包括固定杆(21)和夹持杆(22),两个所述固定杆(21)沿竖向延伸并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夹持杆(22)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所述固定杆(21),所述夹持杆(22)的两端分别为夹持端(221)和操作端(222),两个所述夹持杆(22)的夹持端(221)相对设置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杆(21)之间,两个所述夹持杆(22)的夹持端(221)分别与所述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磨机工作台还包括与所述底座(10)连接的限位件(30),所述限位件(30)位于所述夹持组件(20)的一侧并与所述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包括立柱(31)和顶杆(32),所述立柱(3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顶杆(32)沿横向延伸并位置可调地穿设于所述立柱(31),所述顶杆(32)与两个所述夹持组件(20)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所述顶杆(32)的端部与所述角磨机的侧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包括多个所述顶杆(32),多个所述顶杆(32)沿竖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0)还包括压杆(23),所述固定杆(21)的侧壁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固定杆(21)的上端设置有向下延伸并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压杆(23)具有外螺纹,所述压杆(23)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夹持杆(22)的侧壁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22)与所述固定杆(21)相垂直,两个所述固定杆(21)之间的夹角在50°至7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1)和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夹持组件(20)位于所述支撑架(1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还包括连接板(13)和紧固件(14),所述连接板(13)设置在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板(13)设置有沿前后延伸的条形孔(131),所述紧固件(14)穿设于所述条形孔(131)并与所述支撑架(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板(121)、顶板(122)以及第二侧板(123),所述顶板(122)的上表面为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磨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杆(22)的操作端(222)具有第一把手(223);和/或,
所述顶杆(32)的远离所述夹持组件(20)的一端具有第二把手(321)。
CN202123030744.2U 2021-12-03 2021-12-03 角磨机工作台 Active CN216731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0744.2U CN216731139U (zh) 2021-12-03 2021-12-03 角磨机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0744.2U CN216731139U (zh) 2021-12-03 2021-12-03 角磨机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1139U true CN216731139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30744.2U Active CN216731139U (zh) 2021-12-03 2021-12-03 角磨机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1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9985A (zh) 一种用于叉车变速箱箱体加工的夹具
CN209736865U (zh) 具有高精度焊接功能的铣刀焊接系统
CN205870049U (zh) 一种异型管材车削用夹具
CN216731139U (zh) 角磨机工作台
JP3166977U (ja) バイス
KR102405658B1 (ko) 핸드그라인더 장착용 지그 장치
US2856799A (en) Support for small tools
CN215512310U (zh) 一种塑料激光焊接机的辅助板材定位装置
CN213380367U (zh) 用于夹持面为非平面零件的简易夹具
CN210413574U (zh) 一种用于摇臂钻床的加工夹具
EP0335126A2 (en) Jeweler's multi-axial work support and positioning device
CN211804958U (zh) 一种电力保护管加工用的夹持结构
CN215240143U (zh) 钻头合金棒研磨支架
CN210060490U (zh) 固定装置及镗孔加工装置
CN218110065U (zh) 一种快速夹具
CN210549678U (zh) 一种机床基座工装胎具
CN211708698U (zh) 一种u型工件的铣斜角工装
CN216096860U (zh) 一种线切割夹具
CN202622242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焊接工装
CN217750469U (zh) 一种加工工装
CN217889551U (zh) 一种加工精度高的摇臂钻床
CN218747050U (zh) 一种固定工件的夹具
CN214603777U (zh) 一种摩托车刹车柱形配件加工打磨夹具
CN218122350U (zh) 显微镜转换器托架装夹定位机构
CN219521256U (zh) 一种结构件多点夹持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