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6585U - 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6585U
CN216726585U CN202220098527.2U CN202220098527U CN216726585U CN 216726585 U CN216726585 U CN 216726585U CN 202220098527 U CN202220098527 U CN 202220098527U CN 216726585 U CN216726585 U CN 216726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tank body
air
compressed air
buff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85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农彩烟
张爽
姜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First Organic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First Organic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First Organic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First Organic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85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6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6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6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涉及压缩空气技术领域,包括空气压缩机、高温缓冲罐、冷却罐、气水分离器、吸附仓、水分检测盒;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通过多级处理的方式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祛除,可以得到干燥的压缩空气;同时末端的水分检测盒的使用,使得工人可以直接目视检测除水效果,以便于实时进行处理,保证了压缩空气的干燥效果。

Description

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空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中,压缩空气在绝大多数的工业工厂中是必不可少的应用,尤其是在化工、生物、冶金等行业的工厂中,在一些关键的工艺环节中干燥的压缩空气的应用更加的严格,因此需要对空气压缩机生产的压缩空气进行后续的干燥处理。
传统的压缩空气的干燥处理工艺是先将压缩机出来的高温空气用冷冻水降温至常温后,利用气水分离器将压缩空气中的通过低温结露的水进行分离祛除,之后再利用蒸汽或电加热的方式将空气温度提升,降低压缩空气的相对湿度,使压缩空气变成干燥的,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这种工艺需要增加额外的蒸汽或电力消耗,能源损耗甚是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处通过管道连接有高温缓冲罐,所述高温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却罐,所述冷却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吸附仓;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固定座以及设置在其上的活塞式压缩机;所述高温缓冲罐包括缓冲罐体,所述缓冲罐体的左下侧设置有缓冲罐进气口,所述缓冲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空气疏水阀,所述缓冲罐体的顶部为缓冲罐出气口;所述冷却罐包括外层的冷却罐体和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所述冷却罐体和所述螺旋盘管之间充入循环冷却水,所述冷却罐体设置有左上方的冷却水进水口和右下方的冷却水出水口、左下部的冷却罐进气口和右上方的冷却罐出气口;所述气水分离器为竖直的筒状设置的旋风式气水分离器,包括篮式的分离器罐体,所述分离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空气输水阀;所述吸附仓包括吸附仓体,并在底部设置有吸附仓进气口、顶部设置有吸附仓出气口,所述吸附仓体的灌装有吸附剂。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缓冲罐内设置有多层镂空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缓冲罐的顶部还设置有压力变送器和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器罐体左侧为分离器进气口、右侧为同轴的分离器出气口,并在内壁上设置有椭圆形的挡块,所述挡块倾斜设置,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分离器进气口的上方,较低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出气口的下方,所述挡块上设置有旋风罩。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罩为竖直的圆筒形设置,顶部开口处为倾斜设置并设置有外折边,所述旋风罩的外侧面设置有与其垂直且螺旋向下的导流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罩的下方设置折流板。
优选的,所述吸附剂为活性氧化铝或硅胶或分子筛。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仓出气口处还连接有水分检测盒,所述水分检测盒的壳体为透明状设置,并在内部装有颗粒状的无水硫酸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通过多级处理的方式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祛除,可以得到干燥的压缩空气;同时末端的水分检测盒的使用,使得工人可以直接目视检测除水效果,以便于实时进行处理,保证了压缩空气的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水分检测盒示意图;
图中:空气压缩机-1,压缩机固定座-11,活塞式压缩机-12,高温缓冲罐-2,缓冲罐体-21,缓冲罐进气口-22,空气疏水阀-23,镂空隔板-24,缓冲罐出气口-25,压力变送器-26,安全阀-27,冷却罐-3,冷却罐体-31,螺旋盘管-32,冷却水进水口-33,冷却水出水口-34,冷却罐进气口-35,冷却罐出气口-36,气水分离器-4,分离器罐体-41,分离器进气口-42,分离器出气口-43,挡块-44,旋风罩-45,外折边-46,导流叶片-47,折流板-48,吸附仓-5,吸附仓体-51,吸附仓进气口-52,吸附仓出气口-53,吸附剂-54,水分检测盒-6,无水硫酸铜-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带有水分检测盒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用于压缩空气除水使用,包括空气压缩机1,用于将空气经过压缩后转换为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所述空气压缩机1的出口处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将压缩空气的压力缓冲稳定的高温缓冲罐2,所述高温缓冲罐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压缩空气降温使用的冷却罐3,所述冷却罐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水气分离使用的气水分离器4,所述气水分离器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吸附的吸附仓5,以完成对压缩空气的除水作业从而得到完全干燥的压缩空气。
所述空气压缩机1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压缩机固定座11,所述压缩机固定座11上设置有活塞式压缩机12,用于吸入空气然后将其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之后经由出气口通过管道输送至高温缓冲罐2内。
所述高温缓冲罐2用于接收经过空气压缩机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包括缓冲罐体21,所述缓冲罐体21的左下侧设置有缓冲罐进气口22,用于将压缩空气输入到缓冲罐体21内,所述缓冲罐体21的底部设置有空气疏水阀23,用于将高温缓冲罐2内部分汇集的水分经由底部空气疏水阀23排出;所述高温缓冲罐2内设置有多层镂空隔板24,用于罐体内的压缩空气的缓冲,同时还可以在压缩空气的流动的过程中截留部分水分,截留的水分会汇集在所述缓冲罐体21的底部并由底部的空气疏水阀23;所述缓冲罐体21的顶部为缓冲罐出气口25,用于将罐体内的经过缓冲的压缩空气通过连接管道输送至冷却罐3。
所述高温缓冲罐2的顶部还设置有压力变送器26和安全阀27,用于实时监测所述高温缓冲罐2的罐内压力的同时还保证了罐体的安全。
所述冷却罐3包括外层的冷却罐体31,并且在冷却罐体3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32,所述冷却罐体31和所述螺旋盘管32之间充入循环冷却水,所述冷却罐体31的左上方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33,用于向所述冷却罐体31内循环的注入冷却水,所述冷却罐体31的右下方设置有冷却水出水口34,用于将所述冷却罐体31的冷却水排出使用,所述冷却罐体31左下部设置有冷却罐进气口35并与所述螺旋盘管32连通,所述冷却罐进气口35通过管道与所述高温缓冲罐2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将高温缓冲罐2内的压缩空气输入到螺旋盘管32内,所述冷却罐体31的右上方设置有冷却罐出气口36并与所述螺旋盘管32连通,继而通过管道将降温后的压缩空气输送至气水分离器4内。
所述气水分离器4为竖直的筒状设置的旋风式气水分离器,包括篮式的分离器罐体41,所述分离器罐体41的左侧为分离器进气口42,右侧为同轴的分离器出气口43,并通过管道连接到吸附仓5;所述分离器罐体41的内壁上设置有椭圆形的挡块44,所述挡块44在所述分离器罐体41的内壁上倾斜设置,且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分离器进气口42的上方,较低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出气口43的下方,所述挡块44上设置有旋风罩45,所述旋风罩45为竖直的圆筒形设置,且顶部开口处为倾斜设置,并设置有外折边46,所述外折边46可以完全的贴合的放置在所述挡块44上;所述旋风罩45的外侧面设置有与其垂直且螺旋向下的导流叶片47,用于将压缩空气通过导流叶片47螺旋的向下输送,并在所述旋风罩45的下方设置折流板48,用于将螺旋向下的压缩空气经过折流后经由所述旋风罩45的内部向上流动,最终经由分离器出气口43排出气水分离器4;所述气水分离器4的底部还设置有空气疏水阀23,用于将经过分离后的水分排出使用。
所述吸附仓5用于对经过气水分离的压缩空气进一步干燥使用,包括吸附仓体51,所述吸附仓体51的底部设置有吸附仓进气口52并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器出气口43连接,所述吸附仓体51的顶部设置有吸附仓出气口53,所述吸附仓体51的灌装有吸附剂54,用于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降至最低点,从而得到干燥的压缩空气。
所述吸附剂54为活性氧化铝或硅胶或分子筛。
为了保证压缩空气的除水的效果,在所述吸附仓出气口53处还连接有水分检测盒6,所述水分检测盒6的壳体为透明状设置,并在内部装有颗粒状的无水硫酸铜61,若压缩空气的干燥效果不佳时,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会被无水硫酸铜61吸收,从而导致变色,以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尽管已经展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所述空气压缩机(1)的出口处通过管道连接有高温缓冲罐(2),所述高温缓冲罐(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却罐(3),所述冷却罐(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气水分离器(4),所述气水分离器(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吸附仓(5);所述空气压缩机(1)包括压缩机固定座(11)以及设置在其上的活塞式压缩机(12);所述高温缓冲罐(2)包括缓冲罐体(21),所述缓冲罐体(21)的左下侧设置有缓冲罐进气口(22),所述缓冲罐体(21)的底部设置有空气疏水阀(23),所述缓冲罐体(21)的顶部为缓冲罐出气口(25);所述冷却罐(3)包括外层的冷却罐体(31)和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32),所述冷却罐体(31)和所述螺旋盘管(32)之间充入循环冷却水,所述冷却罐体(31)设置有左上方的冷却水进水口(33)和右下方的冷却水出水口(34)、左下部的冷却罐进气口(35)和右上方的冷却罐出气口(36);所述气水分离器(4)为竖直的筒状设置的旋风式气水分离器,包括篮式的分离器罐体(41),所述分离器罐体(41)的底部设置有空气疏水阀(23);所述吸附仓(5)包括吸附仓体(51),并在底部设置有吸附仓进气口(52)、顶部设置有吸附仓出气口(53),所述吸附仓体(51)的灌装有吸附剂(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缓冲罐(2)内设置有多层镂空隔板(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缓冲罐(2)的顶部还设置有压力变送器(26)和安全阀(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罐体(41)左侧为分离器进气口(42)、右侧为同轴的分离器出气口(43),并在内壁上设置有椭圆形的挡块(44),所述挡块(44)倾斜设置,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分离器进气口(42)的上方,较低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出气口(43)的下方,所述挡块(44)上设置有旋风罩(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罩(45)为竖直的圆筒形设置,顶部开口处为倾斜设置并设置有外折边(46),所述旋风罩(45)的外侧面设置有与其垂直且螺旋向下的导流叶片(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罩(45)的下方设置折流板(4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54)为活性氧化铝或硅胶或分子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仓出气口(53)处还连接有水分检测盒(6),所述水分检测盒(6)的壳体为透明状设置,并在内部装有颗粒状的无水硫酸铜(61)。
CN202220098527.2U 2022-01-14 2022-01-14 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Active CN216726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8527.2U CN216726585U (zh) 2022-01-14 2022-01-14 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8527.2U CN216726585U (zh) 2022-01-14 2022-01-14 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6585U true CN216726585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8527.2U Active CN216726585U (zh) 2022-01-14 2022-01-14 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6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3006829A1 (fr) Dispositif de separation d'humidite pour l'air comprime
CN104745261A (zh) 一种高压分子筛循环脱水系统及方法
CN201684526U (zh) Co2气体干燥装置
CN105056716A (zh) 干燥过滤装置
CN213416281U (zh) 一种制氧机的热吹除湿机构
CN216726585U (zh) 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CN207342351U (zh) 一种气水分离带过滤装置
CN2813069Y (zh) 空气压缩机水气分离器
CN201404756Y (zh) 三通阀闭式循环加热再生式气体干燥器
CN101940867A (zh) 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CN204768182U (zh) 干燥过滤装置
CN204509235U (zh) 一种高压分子筛循环脱水系统
CN206019234U (zh) 一种型煤烘干装置
CN213556262U (zh) 一种制氧机的离心反吹除湿机构
CN201768479U (zh) 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CN201425160Y (zh) 压缩空气管道积水处理装置
CN201404762Y (zh) 吸附式高压天然气脱水装置
CN201371023Y (zh) 零气耗压缩热吸附式干燥机
CN210356503U (zh) 一种川贝母加工用炒药机
CN212119484U (zh) 糠醛废气处理装置
CN210044893U (zh) 废气净化储存容器
CN209034069U (zh) 一种石油伴生气的回收系统
CN201899970U (zh) 余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器
CN108479355B (zh) 一种电路板生产用高效废气处理装置
CN207468196U (zh) 制氧机用除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