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0827U - 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0827U
CN216720827U CN202123344093.4U CN202123344093U CN216720827U CN 216720827 U CN216720827 U CN 216720827U CN 202123344093 U CN202123344093 U CN 202123344093U CN 216720827 U CN216720827 U CN 216720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evice
plate
buffer
bas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440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月英
王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33440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0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0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0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稳定设置于地面上,且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套筒,并且套筒的内侧套设有立柱,而且立柱固定安装于顶架的底部,同时底座的内侧底部嵌入式安装有电机;还包括:所述顶架的前后侧贯通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板,并且第二缓冲板与通口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通口的内侧顶部连接有压板,且压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缓冲板,并且压板与第一缓冲板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顶架的前后侧对称铰接有过渡板;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该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可以根据线缆的大小对内径进行调节,同时能够对安装高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工程行业发展迅速,电气设备的线路越来越复杂,线缆的固定方式与电气设备后期的维护有着很大的影响,电气工程用线缆在固定时需要用到线缆固定装置,使线缆存放置在正确的位置,需要对这些线缆进行有序的固定,进而就会用到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然而现有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线缆固定装置大多为一体式结构,无法根据线缆的粗细多少进行相应的调整固定,进而不便于根据线缆的大小对内径进行调节,同时现有的线缆固定装置大都是采取固定设计,无法对高度进行调节,使得线缆与不同高度的设备接入时,容易对线缆造成弯折损伤,不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不便于根据线缆的大小对内径进行调节,同时不便于对安装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稳定设置于地面上,且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套筒,并且套筒的内侧套设有立柱,而且立柱固定安装于顶架的底部,同时底座的内侧底部嵌入式安装有电机;
还包括:
所述顶架的前后侧贯通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板,并且第二缓冲板与通口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所述通口的内侧顶部连接有压板,且压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缓冲板,并且压板与第一缓冲板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所述顶架的前后侧对称铰接有过渡板;
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且底座的内部两侧连接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顶架的顶面中部安装有调节旋钮,且调节旋钮上螺纹套设有连接架,并且连接架的底部贯穿连接于通口的内部,而且连接架的底部固定有压板,使得转动顶架上的调节旋钮后,调节旋钮就会带动连接架下移,进而带动压板进行下移,进而对不同规格的线缆进行压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压板通过调节旋钮和连接架对通口内的连接空间进行调节,且压板底部的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相对设置,并且压板、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设置为弧形结构,使得压板下移后,第一缓冲板就会压缩缓冲弹簧进行压缩。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底部安装有齿板,且齿板贯穿连接于通口的底部,并且齿板的外侧对称连接有齿辊,而且齿辊轴连接于顶架的底部,使得第二缓冲板下移后就会带动齿板进行同步移动,齿板移动后就会与齿辊进行啮合,进而带动齿辊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齿辊上绕设有拉绳,且拉绳的端部与过渡板的铰接处相连接,并且过渡板与顶架之间安装有扭簧,而且过渡板通过拉绳和扭簧构成往复转动结构,使得齿辊转动后就会对拉绳进行收紧,拉绳收紧后就会带动过渡板进行转动展开,进而对扭力弹簧进行反转。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连接于套筒的内侧中部,并且螺纹杆贯穿套设于立柱的底部,而且立柱通过螺纹杆和套筒带动顶架同步升降,同时螺纹杆的底部贯穿套设有转盘,使得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后就会带动立柱在套筒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对固定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连接有支撑架,并且支撑架的中部连接于限位槽中,而且限位槽对称开设于底座的外侧,使得转盘转动后就会带动顶部的凹槽同步转动,凹槽就会带动支撑架转动,而后在限位槽的配合下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通过转动调节旋钮后,就会使连接架进行下移,连接架下移时就会带动压板在通口中下移,进而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按压固定,压板底部的第一缓冲板与线缆抵接后就会对缓冲弹簧进行压缩,与此同时,通口底部安装的第二缓冲板就会受力而下移,进而对缓冲通过进行压缩,并且在第二缓冲板下移时,第二缓冲板会带动底部的齿板进行同步下移,齿板下移后就会与下方的齿辊进行啮合,进而使齿辊进行转动,齿辊转动后就会对拉绳进行收紧牵拉,拉绳就会带动端部连接的过渡板进行转动,过渡板转动后就会对扭簧进行反转,同时过渡板展开后使得线缆在上升时,避免两侧弯折过度而造成损坏;
2、该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当线缆对不同高度的设备接入时,电机会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转动后就会带动立柱在套筒中进行上移,进而带动顶部的顶架进行上移,从而将固定的线缆抬升至合适的安装高度,进而减轻人工的繁琐操作,并且在螺纹杆转动时还会带动转盘进行转动,转盘转动后就会带动顶部的凹槽进行同步转动,凹槽就会带动支撑架随之转动,而后在限位槽的作用下进行直线移动,从而使支撑架伸出,从而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操作时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架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缓冲板与齿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凹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螺纹杆;4、套筒;5、立柱;6、顶架;7、调节旋钮;8、连接架;9、压板;10、第一缓冲板;11、缓冲弹簧;12、第二缓冲板;13、通口;14、齿板;15、齿辊;16、拉绳;17、过渡板;18、扭簧;19、转盘;20、凹槽;21、支撑架;2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稳定设置于地面上,且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套筒4,并且套筒4的内侧套设有立柱5,而且立柱5固定安装于顶架6的底部,同时底座1的内侧底部嵌入式安装有电机2;
还包括:顶架6的顶面中部安装有调节旋钮7,且调节旋钮7上螺纹套设有连接架8,并且连接架8的底部贯穿连接于通口13的内部,而且连接架8的底部固定有压板9,压板9通过调节旋钮7和连接架8对通口13内的连接空间进行调节,且压板9底部的第一缓冲板10与第二缓冲板12相对设置,并且压板9、第一缓冲板10和第二缓冲板12均设置为弧形结构,通口13的内侧顶部连接有压板9,且压板9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缓冲板10,并且压板9与第一缓冲板10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11,如图1-2所示,首先,将需要安装的线缆穿过顶架6上的通口13,而后,转动顶架6上的调节旋钮7,调节旋钮7转动后就会带动螺纹套接的连接架8在顶架6上进行下移,连接架8下移后就会带动使底部安装的压板9下移而与线缆进行抵接固定,此时,压板9底部的第一缓冲板10就会压缩缓冲弹簧11进行移动;
顶架6的前后侧贯通开设有通口13,且通口1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板12,并且第二缓冲板12与通口13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11,第二缓冲板12的底部安装有齿板14,且齿板14贯穿连接于通口13的底部,并且齿板14的外侧对称连接有齿辊15,而且齿辊15轴连接于顶架6的底部,如图1-3所示,在压板9下移后,线缆也会同时对通口13内侧底部的第二缓冲板12进行挤压,第二缓冲板12就会压缩缓冲弹簧11而进行下移,第二缓冲板12下移后就会带动底部的齿板14进行同步下移,齿板14下移后就会与底部的齿辊15进行啮合,进而带动齿辊15进行转动;
齿辊15上绕设有拉绳16,且拉绳16的端部与过渡板17的铰接处相连接,并且过渡板17与顶架6之间安装有扭簧18,而且过渡板17通过拉绳16和扭簧18构成往复转动结构,顶架6的前后侧对称铰接有过渡板17,如图1-3和图5所示,齿辊15转动后就会对拉绳16进行收紧,拉绳16收紧后就会带动过渡板17进行转动,过渡板17转动后就会展开,进而对铰接处的扭簧18进行反转,从而避免线缆在固定移动时,两侧易折弯,进而对线缆造成伤害;
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3,且螺纹杆3连接于套筒4的内侧中部,并且螺纹杆3贯穿套设于立柱5的底部,而且立柱5通过螺纹杆3和套筒4带动顶架6同步升降,同时螺纹杆3的底部贯穿套设有转盘19,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9,且底座1的内部两侧连接有支撑架21,转盘19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0,且凹槽20中连接有支撑架21,并且支撑架21的中部连接于限位槽22中,而且限位槽22对称开设于底座1的外侧,如图1和图4所示,当线缆需要与不同高度的设备进行连接时,启动底座1内部的电机2,电机2启动后就会带动螺纹杆3进行转动,螺纹杆3转动后就会带动螺纹套接的立柱5在套筒4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使立柱5带动顶部的顶架6进行上移,进而对线缆的高度进行调节,且在螺纹杆3转动的同时,螺纹杆3还会带动转盘19进行转动,转盘19转动后就会带动顶部的凹槽20进行同步转动,凹槽20转动后就会带动支撑架21随之转动,而后支撑架21又会在限位槽22的作用下进行直线移动,从而使支撑架21伸出底座1的外侧,从而增大底座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在提升高度的同时保持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时,如图1-5所示,首先,将线缆穿过顶架6上的通口13,而后转动调节旋钮7,连接架8就会带动压板9下移而与线缆抵接固定,第一缓冲板10就会压缩缓冲弹簧11,线缆也会对第二缓冲板12挤压,第二缓冲板12就会带动齿板14下移,就会带动齿辊15转动,齿辊15转动后就会对拉绳16进行收紧,进而带动过渡板17转动,扭簧18就会反转,从而避免线缆在固定移动时,两侧易折弯,进而对线缆造成伤害,当线缆需要与不同高度的设备进行连接时,启动电机2,螺纹杆3就会带动立柱5在套筒4中滑动,顶架6进行上移,进而对线缆的高度进行调节,转盘19也会同步转动,转盘19就会通过凹槽20带动支撑架21随之转动,配合限位槽22使支撑架21伸出底座1的外侧,从而增大底座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在提升高度的同时保持稳定性,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稳定设置于地面上,且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套筒,并且套筒的内侧套设有立柱,而且立柱固定安装于顶架的底部,同时底座的内侧底部嵌入式安装有电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顶架的前后侧贯通开设有通口,且通口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板,并且第二缓冲板与通口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所述通口的内侧顶部连接有压板,且压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缓冲板,并且压板与第一缓冲板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所述顶架的前后侧对称铰接有过渡板;
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且底座的内部两侧连接有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的顶面中部安装有调节旋钮,且调节旋钮上螺纹套设有连接架,并且连接架的底部贯穿连接于通口的内部,而且连接架的底部固定有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通过调节旋钮和连接架对通口内的连接空间进行调节,且压板底部的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相对设置,并且压板、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设置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底部安装有齿板,且齿板贯穿连接于通口的底部,并且齿板的外侧对称连接有齿辊,而且齿辊轴连接于顶架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辊上绕设有拉绳,且拉绳的端部与过渡板的铰接处相连接,并且过渡板与顶架之间安装有扭簧,而且过渡板通过拉绳和扭簧构成往复转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连接于套筒的内侧中部,并且螺纹杆贯穿套设于立柱的底部,而且立柱通过螺纹杆和套筒带动顶架同步升降,同时螺纹杆的底部贯穿套设有转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连接有支撑架,并且支撑架的中部连接于限位槽中,而且限位槽对称开设于底座的外侧。
CN202123344093.4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Active CN216720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4093.4U CN216720827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4093.4U CN216720827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0827U true CN216720827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6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44093.4U Active CN216720827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0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20827U (zh) 一种内径可调的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CN108735381B (zh) 一种电缆压型装置
CN216900243U (zh) 一种半导体光学检测设备
CN214053441U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汽车零配件加工冲压设备
CN211952127U (zh) 一种用于美容康复学习的展示装置
CN213675432U (zh) 一种金属化薄膜整平装置
CN209889911U (zh) 基于密目式安全立网的包边机构
CN216583594U (zh) 一种便捷型电力电缆用绕线架
CN208468343U (zh) 一种可移动的立体框架
CN217555504U (zh) 一种自带收卷机构的机器人手臂用电缆
CN218715817U (zh) 一种光伏发电施工用防护架
CN215635913U (zh) 一种可以方便led板安装使用的固定支架
CN220808513U (zh) 一种功能膜覆膜机
CN219394764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支架
CN220798140U (zh) 一种光伏支架高度调节装置
CN220554960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8678938U (zh) 一种可调节式光伏电池板
CN220231275U (zh) 一种多功能铜线拉伸装置
CN220635858U (zh) 粗电线生产的拉线机
CN218472597U (zh) 电气工程用辅助安装支架
CN220223002U (zh) 一种电缆盘自动固定收卷设备
CN220950578U (zh) 一种线缆绕卷装置
CN209344660U (zh) 一种电源线剥皮装置
CN219258994U (zh) 一种铝塑膜收卷架
CN115002262B (zh) 一种具有自动校正无线充线圈位置的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