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0258U - 相位变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位变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0258U
CN216720258U CN202220018884.3U CN202220018884U CN216720258U CN 216720258 U CN216720258 U CN 216720258U CN 202220018884 U CN202220018884 U CN 202220018884U CN 216720258 U CN216720258 U CN 216720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substrate
sub
bars
st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188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荣灿
邵盛焕
崔午硕
姜声满
郑宪靖
徐庸源
赵教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MW Inc
Original Assignee
KMW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MW Inc filed Critical KMW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0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0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8Phase-shifters
    • H01P1/184Strip line 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8Phase-shifters
    • H01P1/182Waveguide 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 H01Q3/3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with variable 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Waveguide Switches, Polarizers, And Phase Shif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相位变换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相位变换装置,包括:固定部,其包括基座及布置于所述基座一面上的第一固定基板;第一移动部,其在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的一面上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相面对的第一移动基板;以及引导支架,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且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移动部向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移动条,其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布置。

Description

相位变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位变换装置(Phase Shifter)。
背景技术
该部分记载的内容仅用于提供本公开的背景信息,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天线装置朝水平方向形成波束时覆盖范围效率最高,然而有些情况由于干扰或者损失等原因需要将波束的角度调至垂直方向。此时,需要通过机械式波束倾斜方式或者电子式波束倾斜方式将波束调至天线装置的垂直方向。
机械式波束倾斜方式是通过向下直接倾斜地设置天线装置来调整波束角度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较简单,但是由于作业者需要现场访问以及作业过程中需切断电源等各种原因,都少有点不方便。
电子式波束倾斜方式是基于多行移相器(multi-line phase shifter,MLPS)的方式。具体而言,电子式波束倾斜方式通过向沿垂直方向排列的多个辐射元件引入具有不同相位的信号来调整波束角度。
为了实现电子式波束倾斜方式,天线装置可具有相位变换装置。相位变换装置通过适当地延迟输入信号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产生相位差。此时,输入信号的延时可通过改变传输线路的长度或者传输线路内的信号传递速度来实现。
作为现有相位变换装置的专利公开第2010-0122005号(以下称之为专利文件1)公开了具有一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固定基板及具有可变条的移动基板。只是,在专利文献1中,只有相位变换装置的一侧面具有固定基板及移动基板,因此存在空间利用率低的缺点。
另外,最近,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或者中继器,广泛地使用能够提供各种频带服务的多频带频率天线装置。然而,多频带天线装置需要单独调整各种频带频率的相位。因此,天线装置中需要具备更多的相位变换装置,所以相位变换装置需要更加小型化和轻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第2010-0122005号(2010年11月19日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相位变换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将移动基板的子基板设计为形成有多个移动条,从而减小固定基板的大小,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减小天线装置的内部空间中相位变换装置的安装空间,以改善天线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及重新组装的相位变换装置。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相位变换装置,包括:固定部,其包括基座及布置于所述基座一面上的第一固定基板;第一移动部,其在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的一面上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相面对的第一移动基板;以及引导支架,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且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移动部向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移动条,其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布置。
(三)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相位变换装置通过小型化和轻量化,可实现天线装置空间的有效设计,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通过第一移动部的移动来调整通过各传输线路传递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图5是图1的Ⅴ-Ⅴ'方向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引导支架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移动部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移动部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第一移动部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第一移动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相位变换装置 110:固定部
112:第一固定基板 114:第二固定基板
116:基座 120:第一移动部
122:第一移动本体 124:第一移动基板
126:第一移动条 128:第二移动条
130:第二移动部 132:第二移动本体
134:第二移动基板 136:第三移动条
138:第四移动条 140:引导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标注附图标记时,即使相同组成要素在不同的附图中出现,也尽可能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通篇说明书中,如果认为对相关已知的组成要素和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会导致本实用新型主题不清楚,则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成要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第一、第二、i)、ii),a)、b)等用语。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区分相应组成要素与其他组成要素,并非限定其本质、次序或顺序等。贯穿说明书全文,如果一组成要素“包括”、“具备”另一组成要素,如果没有特殊地相反的记载,可理解为一组成要素还包括另一组成要素,而非理解为一组成要素排斥另一组成要素。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10的立体图。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相位变换装置10可包括固定部110、第一移动部120、第二移动部130、及引导支架140。
固定部110可包括第一固定基板112、第二固定基板114、以及基座116。
第一固定基板112可布置于基座116的一面,第二固定基板114可布置于基座116的另一面。
第一固定基板112和第二固定基板114上可分别形成有电路图案117、119。形成有固定基板112、114的电路图案117、119可与其对应的移动基板124、126的移动条电耦合(coupling)。
各电路图案117、119可与至少一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连接。各电路图案117、119可共用至少一个输入端口,或者各电路图案117、119可分别具有输入端口。
固定基板112、114的各电路图案117、119通过与其对应的移动基板124、134的移动条耦合,可形成多个传输线路。
通过输入端口接收的信号可通过各传输线路传递至各输出端口。传递到各输出端口的信号可通过RF电缆乃至RF连接器等发送给各天线(未图示)。
移动基板124、134相对于固定基板112、114移动时,移动条也相对于各电路图案117、119移动。由此,可缩短或者延长各传输线路的长度,从而可调整通过各传输线路传递的信号间的相位差。
基座116可布置于第一固定基板112与第二固定基板114之间。基座116可由在高频环境具有低损失率的特氟龙(Teflon)材料构成。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基座116可由除此以外的其它材料构成。
第一移动部120设置为在第一固定基板112的一面上可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为与相位变换装置1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例如,以图1至图3为基准,第一方向为与X轴平行的方向。
第一移动部120可包括第一移动本体122以及第一移动基板124。
第一移动本体122可形成第一移动部120的外形,第一移动基板124可布置于朝向第一固定基板112的第一移动本体122一面上。此时,第一移动基板124可与第一固定基板112相面对。
第一移动基板124可包括多个第一移动条126及多个第二移动条128。
多个第一移动条126可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布置,多个第二移动条128可沿着第二方向并排布置。其中,第二方向为平行于相位变换装置10宽度方向的方向。例如,以图1至图3为基准,第二方向为与Y轴平行的方向。
多个移动条沿着第二方向并排布置,从而多个第一移动条126和多个第二移动条128可分别形成一条行(strip row)。其中,条行是指沿着第二方向并排排列的多个移动条。
此外,多个第一移动条126和多个第二移动条128可沿着第一方向并排布置。这种情况下,一个第一移动条126与其相邻的一个第二移动条128可形成一个条列(stripcolumn)。其中,条列是指沿着第一方向并排排列的多个移动条。
此时,条列的数量与第一移动条126的数量或者第二移动条128的数量相同。例如,如果第一移动条126或者第二移动条128为2个,则条列可为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10,可在移动基板124、134上形成多个条列。由此,可减小移动基板124、134与固定基板112、114的尺寸,从而相位变换装置10可小型化、轻量化。与其有关的详细说明将结合图4进行说明。
另外,虽然图1至图3中示出第一移动基板124上形成有两个条行和两个条列,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移动基板124上可形成至少三个条行或者至少三个条列。
第一移动本体122和第一移动基板124在第一固定基板112的一面上可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此时,形成于第一移动基板124上的第一移动条126和第二移动条128也可沿着第一方向移动。
由此,可缩短或者延长各传输线路的长度,从而可调整通过各传输线路传递的信号间的相位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移动基板124可包括多个子基板1242。
多个第一移动条126和多个第二移动条128的各移动条可形成于多个子基板1242的各子基板1242上。即,一个子基板1242上上可形成一个移动条。
各子基板1242可设置在多个容纳槽1222中的各容纳槽1222内,所述多个容纳槽1222形成于第一移动本体122的一面上。
此时,容纳槽1222内部首先设置板簧160,然后再设置子基板1242。
由于各容纳槽1222内部容纳有一个板簧160和一个子基板1242,因此各子基板1242分别由与其对应的板簧160进行施压。因此,可改善第一固定基板112与第一移动基板124之间的接触性。
容纳槽1222内部可形成有安装凸起1224,子基板1242和板簧160上可形成有供安装凸起1224贯穿的贯穿孔1244、162。
当子基板1242和板簧160设置在容纳槽1222时,安装凸起1224可贯穿贯穿孔1244、162。由此,子基板1242和板簧160可在容纳槽1222内对齐。
第二移动部130以固定部110为基准可布置于第一移动部120的对面。
第二移动部130设置为在第二固定基板114的一面上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此时,第二移动部130可与第一移动部120独立地移动,或者与第一移动部120联动且一起移动。
第二移动部130可包括第二移动本体132及第二移动基板134。
第二移动本体132可形成第二移动部130的外形,第二移动基板134可布置于面向第二固定基板114的第二移动本体132一面上。此时,第二移动基板134可与第二固定基板114相面对。
第二移动基板134可包括多个第三移动条136及多个第四移动条138。
多个第三移动条136可沿着第二方向并排布置,多个第四移动条138可沿着第二方向并排布置。这种情况下,多个第三移动条136和多个第四移动条138可分别形成一个条行(strip row)。
此外,多个第三移动条136和多个第四移动条138可沿着第一方向并排布置。
这种情况下,一个第三移动条136与其相邻的一个第四移动条138可形成一个条列(strip column)。此时,条列的数量可与第三移动条136的数量或者第四移动条138的数量相同。
另外,图1至图3中虽然图示第二移动基板134上形成有两个条行和两个条列,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二移动基板134上也可以形成至少三个条行或者至少三个条列。
第二移动本体132和第二移动基板134在第二固定基板114的一面上可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此时,形成于第二移动基板134上的第三移动条136和第四移动条138也可以沿着第一方向移动。
由此,可缩短或者延长各传输线路的长度从而可调整通过各传输线路传递的信号间的相位差。
第二移动基板134可包括多个子基板1342。
多个第三移动条136和多个第四移动条138的各移动条可形成于多个子基板1342的各子基板1342上。即,一个子基板1342上可形成一个移动条。
各子基板1242分别由与其对应的板簧160施压。基于此,第二固定基板114与第二移动基板134之间的接触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10的技术特征在于,在固定部110的两侧面布置第一移动部120、第二移动部130,从而在相位变换装置10的两侧进行信号的相位控制。因此,相位变换装置10可进一步小型化且轻量化。
引导支架140可分别引导第一移动部120向第一方向移动及引导第二移动部130向第一方向移动。
引导支架140可固定在固定部110的一侧,例如固定部110的结合槽118。引导支架140在固定于固定部110的状态下可围绕固定部110和移动部120、130的周围。
由此,引导支架140可将移动部120、130的移动方向限制在第一方向,以防止移动部120、130向第一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
另外,引导支架140通过将移动部120、130的移动方向限制在第一方向,从而可良好地维持固定基板112、114与移动基板124、134之间的接触性。
只是,引导支架140按照移动部120、130的各位置可施以相互不同的约束力。例如,相比于相距引导支架140较近的移动部120、130的区域,相距引导支架140较远的移动部120、130的区域上将施以相对较小的约束力。
被施以较小约束力的移动部120、130区域可能会从固定部110翘起,此时,可恶化移动部120、130与固定部110之间的接触性。
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相位变换装置10可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引导支架140。多个引导支架140可在更多的位置上约束移动部120、130,从而可最小化移动部120、130翘起的问题。
另外,移动基板124、134上由于形成有多个条列,因此移动基板124、134上形成的条行的数量可相对减少。这种情况下,随着移动基板124、134在第一方向上整体尺寸减小,移动部120、13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也会减小。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10具有即使采用相对较少数量的引导支架140也能够向移动部120、130提供充分的约束力的效果。
相位变换装置10可进一步包括夹持件150及板簧160。
夹持件150可将相位变换装置10固定到外部的其它部件上。
夹持件150的一侧可连接至固定部110,夹持件150的另一侧可连接至外部的其它部件。
夹持件150可围绕固定部110和移动部120、130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夹持件150可与引导支架140一起引导移动部120、130向第一方向移动。
板簧160可布置于第一移动部120一侧和第二移动部130一侧。例如,板簧160可设置在移动本体122、132上形成的容纳槽1222、1322内。
板簧160可设置为朝固定基板112、114对移动基板124、134进行施压。
图1至图3图示了第一移动部120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上部且第二移动部130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下部的情形,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第一移动部120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下部,而第二移动部130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上部。此时,第一固定基板112可布置于基座116的下面,第二固定基板114可布置于基座116的上面。
图4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10通过第一移动部120的移动来调整通过各传输线路传递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参照图4,第一移动基板124在第一固定基板112的一面上可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此时,布置于第一移动基板124上的第一移动条126和第二移动条128也可以沿着第一方向移动。由此,可缩短或者延长各传输线路的长度,从而可调整通过各传输线路传递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第一移动条126和第二移动条128可具有凸状,例如“U”字形。
例如,多个第一移动条126中的各第一移动条126可具有朝向相邻的第二移动条128的凸状,多个第二移动条128中的各第二移动条128可具有朝向相邻的第一移动条126的凸状。
如果第一移动条126和第二移动条128具有相对的凸状,则相比于第一移动条126和第二移动条128具有相对的凹状或者相同方向的凸状的情形,第一固定基板112的电路图案117的形状变为更加简洁。
具体而言,以图4为基准,与第一移动条126耦合的电路图案117区域可布置于第一移动条126的左侧,与第二移动条128耦合的电路图案117区域可布置于第二移动条128的右侧。即,与第一移动条126耦合的路图案117区域和与第二移动条128耦合的电路图案117区域可相隔形成。
这种情况下,无需对电路图案117进行复杂的设计以避免电路图案117区域相互重叠,便可使第一固定基板112的电路图案117形状更加简洁。
另外,当第一移动条126的左侧区域存在其它移动条(以下称为'附加移动条')时,如果第一移动基板124沿着第一方向向右侧方向移动,附加移动条可能会侵入到与第一移动条126耦合的电路图案117区域。
因此,为了防止附加移动条侵入问题的同时充分确保第一移动基板124的移动范围,附加移动条需要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移动条126充分地相隔。
随着移动条之间的间隔变大,第一固定基板112上未形成电路图案117的区域会增加,从而可导致第一固定基板112的整体尺寸变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10可设置为在第一移动基板124上形成多个条列,从而可减少形成于第一移动基板124上的条行的数量。
例如,多个第一移动基板124可包括多个第一移动条126及多个第二移动条128,但不包括其它移动条。
即,以图4为基准,第一移动条126的左侧区域和第二移动条128的右侧区域可以不存在移动条。此时,第一移动基板124上可以仅形成两个条行(strip row)。
由此,可减少第一固定基板112上未形成电路图案117的区域,即,用于确保第一移动基板124的移动范围的区域。因此,第一固定基板112可具有更加紧凑(compact)的形态,从而可降低第一固定基板112的制造成本。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第一移动基板124上形成的条行数量可根据所排列的天线的数量而设置。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基板124、134上也可形成至少三个条行。
另外,信号传输可通过PCB电路图案及RF电缆来实现,相比于RF电缆,PCB电路图案上发生更多信号损失。
当第一固定基板112的大小变小时,PCB电路图案区域可相对变小,相反,RF电缆区域可相对增加。由此,可减小相位变换装置10中发生的信号损失。
图4中虽然示例性地图示了第一固定基板112和第一移动部120,但是上述内容并非只限于第一固定基板112和第一移动部120。因此,与图4有关的说明也可同样适用于第二固定基板114和第二移动部130。
例如,多个第三移动条136中的各第三移动条136可具有朝向相邻的第四移动条138的凸状,多个第四移动条138中的各第四移动条138可具有朝向相邻的第三移动条136的凸状。以此可使第二固定基板114的电路图案119形状更加简洁。
此外,第二移动基板134可包括多个第三移动条136和多个第四移动条138而不包括其它移动条。从而,可减小第二固定基板114的大小。因此,可减小第二固定基板114的制造成本,且可从整体上减小信号损失。
图5是图1的Ⅴ-Ⅴ'方向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相位变换装置10的横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引导支架40的立体图。具体地,图6的(a)图示了组装状态的引导支架140,图6的(b)图示了分解状态的引导支架140。
参照图5和图6,引导支架140可包括第一切片142、第二切片144、第一轴部件145、第一滚轴146、第二轴部件147及第二滚轴148。
第一切片142可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上部,具有包围第一移动部120的形状。第二切片144可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下部,具有包围第二移动部130的形状。第一切片142和第二切片144可相互结合。
在第一切片142和第二切片144相互结合的状态下,引导支架140可整体上围绕固定部110、第一移动部120及第二移动部130。
由此,引导支架140可将移动部120、130的移动方向限定为第一方向,以防止移动部120、130向第一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
第一切片142可包括第一结合部1422和第二结合部1424,第二切片144可包括第三结合部1442和第四结合部1444。
第一结合部1422可形成于第一切片142的一侧,第二结合部1424可形成于第一切片142的另一侧。此外,第三结合部1442可形成于第二切片144的一侧,第四结合部1444可形成于第二切片144的另一侧。
第一结合部1422可布置于对应第三结合部1442的位置,第一结合部1422和第三结合部1442可相互结合。
例如,第一结合部1422和第三结合部1442可通过挂扣结合(hookcoupling)方式相结合。这种情况下,第一结合部1422和第三结合部1442中一个可包括挂钩(hook),第一结合部1422和第三结合部1442中另一个可包括可供挂钩结合的挂钩槽或挂钩孔。
第二结合部1424可布置于对应第四结合部1444的位置,第二结合部1424和第四结合部1444可相结合。
例如,第二结合部1424和第四结合部1444可通过挂扣结合方式相互结合。这种情况下,第二结合部1424和第四结合部1444中一个可包括挂钩,第二结合部1424和第四结合部1444中另一个可包括可供挂钩结合的挂钩槽或挂钩孔。
第一轴部件145和第二轴部件147可以是沿着第二方向长长地延伸的轴形状的部件。
第一轴部件145可布置于第一切片142上,可布置于第一移动部120的上部。
第一滚轴146可连接至第一轴部件145,可与第一移动本体122的上面接触或者相面对。
第一滚轴146可设置为以第一旋转轴ax1为中心旋转。其中,第一旋转轴ax1是指与第二方向平行的同时贯穿第一轴部件145中心的虚拟旋转轴。
第一滚轴146的旋转方式可以是第一轴部件145固定于第一切片142的状态下只旋转第一滚轴146的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第一轴部件145固定在第一滚轴146的状态下第一滚轴146和第一轴部件145一起旋转的方式。
引导支架140可包括一双第一滚轴146。一双第一滚轴146可在第一轴部件145上以第二方向相隔地布置。
这种情况下,突出于第一移动本体122上面的第一导向肋1226可布置于一双第一滚轴146之间,第一导向肋1226的第二方向两侧可通过一双第一滚轴146支撑。由此,可阻止第一移动部120向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可防止第一移动部120的位置向第二方向偏离。
第二轴部件147可布置于第二切片144上,可布置于第二移动部130的下部。
第二滚轴148可连接至第二轴部件147,可与第二移动本体132的下面接触或者相面对。此外,第二滚轴148可设置为以第二旋转轴ax2为中心旋转。其中,第二旋转轴ax2是指与第二方向平行的同时贯穿第二轴部件147中心的虚拟旋转轴。
第二滚轴148的旋转方式可以是第二轴部件147固定于第二切片144的状态下只旋转第二滚轴148的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第二轴部件147固定在第二滚轴148的状态下第二滚轴148和第二轴部件147一起旋转的方式。
引导支架140可包括一双第二滚轴148。一双第二滚轴148可在第二轴部件147上以第二方向相隔地布置。
这种情况下,突出于第二移动本体132上面的第二导向肋1326可布置于一双第二滚轴148之间,第二导向肋1326的第二方向两侧可通过一双第二滚轴148支撑。由此,可阻止第二移动部130向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可防止第二移动部130的位置向第二方向偏离。
图5和图6图示了第一切片142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上部且第二切片144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下部的情形,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切片142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下部,而第二切片144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上部。这种情况下,第一移动部120可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下部,而第二移动部130可布置于固定部110的上部。
下述图7至图9所图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子基板上形成有多个移动条,这一点与图1至图6中所图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不同。下面,以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区别特征为主进行说明,对于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构件,省略其重复说明。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移动部200的立体图。
参照图7,第一移动部220可包括第一移动本体222和第一移动基板224。
第一移动基板224可包括第一子基板2243和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子基板2243相隔的第二子基板2245。
多个第一移动条226可形成于第一子基板2243上,多个第二移动条228可形成于第二子基板2245上。即,形成一个条行(strip row)的多个移动条可布置于一个子基板2243、2243上。
各子基板2242可设置于多个容纳槽2222中的各容纳槽2222内,其形成于第一移动本体222的一面上。此时,容纳槽2222内部首先设置两个板簧260,然后再设置子基板2243、2245。
由于各容纳槽2222内部容纳有两个板簧260及一个子基板2243、2245,因此各子基板2243、2245可分别由与其对应的两个板簧260进行施压。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移动部320的立体图
参照图8,第一移动部320可包括第一移动本体322和第一移动基板324。第一移动基板324可包括第三子基板3242。
多个第一移动条326和多个第二移动条328可形成于第三子基板3242上。即,多个第一移动条326和多个第二移动条328中的所有移动条均可以布置在一个子基板3242上。
第三子基板3242可设置在形成于第一移动本体322一面上的容纳槽3222内。此时,容纳槽3222内部首先设置四个板簧360,然后再设置第三子基板3242。
由于各容纳槽3222内部容纳有四个板簧360及一个子基板3242,因此子基板3242可由四个板簧260进行施压。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第一移动部420的立体图。
参照图9,第一移动部420可包括第一移动本体422和第一移动基板424。
第一移动基板424可包括第四子基板4243和在第二方向上与第四子基板4243相隔的第五子基板4245。
多个第一移动条426中的一个第一移动条426和多个第二移动条428中的一个第二移动条428可形成于第四子基板4243上。
多个第一移动条426中的另一个第一移动条426和多个第二移动条428中的另一个第二移动条428可形成于第五子基板4245上。
即,形成一个条列(strip column)的多个移动条可布置于一个子基板4243、4245上。
各子基板4243、4245可设置在形成于第一移动本体422一面上的容纳槽4222内。此时,容纳槽4222内部可首先设置两个板簧460,然后再设置各子基板4243、4245。
由于各容纳槽4222内部容纳有两个板簧460和一个子基板4243、4245,因此各子基板4243、4245可由与其对应的两个板簧460进行施压。
如图7至图9所示,当一个子基板上形成有多个移动条时,可减小移动基板的大小,进而可进一步简化移动基板的制造工序。
图7至图9中虽然示例性地图示了第一移动部,但是上述内容不只限于第一移动部。因此,与图7至图9有关的说明同样可适用于第二移动部。
下述图10所图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利用相对较少数量的板簧对子基板进行施压,这一点与图7至图9中图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不同。下面,以与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区别特征为主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内容实质上相同的构件,省略其重复说明。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第一移动部520的立体图。
参照图10的(a)至图10的(c),第一移动部520可包括第一移动本体522和第一移动基板524。
第一移动基板524可包括子基板5242。
多个第一移动条526和多个第二移动条528中至少两个移动条可形成于子基板5242上。即,一个子基板5242上可形成有多个移动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子基板5242,相比于图7和图9中图示的实施例,所述子基板5242可设置为由更少数量的板簧560进行施压。
具体地,参照图10的(a)和图10的(c),图7和图9中由两个板簧进行施压的子基板5242A、5242C可由一个板簧560进行施压。
此外,参照图10的(b),图8中由四个板簧进行施压的子基板5242B可由两个板簧560进行施压。
当一个子基板5242由更少数量的板簧进行施压时,可减少制造一个相位变换装置所需的板簧的数量。因此,可减少相位变换装置的制造成本,进而可进一步简化相位变换装置的制造工序。
图10虽然示例性地图示了第一移动部,但是上述内容不只限于第一移动部。因此,与图10有关的说明同样可适用于第二移动部。
以上说明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超出本实施例实质特征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改及变更。因此,本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将依据权利要求书解释,与其等同范围的所有技术思想皆应解释为属于本实施例的权利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其包括基座及布置于所述基座一面上的第一固定基板;
第一移动部,其在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的一面上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相面对的第一移动基板;以及
引导支架,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且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移动部向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移动基板包括多个第一移动条,其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移动条,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并排布置,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中的各第一移动条具有朝向相邻的第二移动条的凸状,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中的各第二移动条具有朝向相邻的第一移动条的凸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基板不包括除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以外的其它移动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基板包括多个子基板,且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的各移动条形成于所述多个子基板的各子基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基板包括第一子基板及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子基板相隔的第二子基板,且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形成于所述第一子基板上,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形成于所述第二子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基板包括第三子基板,且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形成于所述第三子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基板包括第四子基板及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四子基板相隔的第五子基板,且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中的一个第一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中的一个第二移动条形成于所述第四子基板上,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中的另一个第一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中的另一第二移动条形成于所述第五子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移动部一侧的板簧,且所述第一移动基板包括子基板,所述板簧设置为朝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的方向对所述子基板进行施压,所述多个第一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二移动条中至少两个移动条形成于所述子基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移动部,其在第二固定基板一面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基板相面对的第二移动基板,所述第二移动基板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第三移动条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第四移动条,所述多个第三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四移动条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移动基板中,所述多个第三移动条中的各第三移动条具有朝向相邻的第四移动条的凸状,所述多个第四移动条中的各第四移动条具有朝向相邻的第三移动条的凸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基板不包括除所述多个第三移动条和所述多个第四移动条以外的其它移动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位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支架设置为分别引导所述第一移动部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并引导所述第二移动部沿着第一方向移动。
CN202220018884.3U 2021-01-11 2022-01-06 相位变换装置 Active CN2167202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03014 2021-01-11
KR1020210003014A KR20220101224A (ko) 2021-01-11 2021-01-11 위상 변환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0258U true CN216720258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8588.9A Pending CN116724462A (zh) 2021-01-11 2021-12-21 相位变换装置
CN202220018884.3U Active CN216720258U (zh) 2021-01-11 2022-01-06 相位变换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8588.9A Pending CN116724462A (zh) 2021-01-11 2021-12-21 相位变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4100A1 (zh)
EP (1) EP4277037A1 (zh)
JP (1) JP2024503288A (zh)
KR (1) KR20220101224A (zh)
CN (2) CN116724462A (zh)
WO (1) WO20221497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7890B2 (en) 2008-11-10 2013-06-1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interrupts from detachable electronic accessories or peripherals
KR101567882B1 (ko) 2009-05-11 2015-11-12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수직 빔틸트 제어 안테나를 위한 다중 이상기
CN102231451A (zh) * 2011-04-21 2011-11-02 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功率分配网络的一体化移相器
KR101472422B1 (ko) * 2013-05-29 2014-12-15 주식회사 굿텔 윌킨슨 분배기를 이용한 위상 가변기
KR101771240B1 (ko) * 2016-02-03 2017-09-05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위상 변환 장치
EP3252865A1 (en) * 2016-06-03 2017-12-06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Apparatus forming a phase shifter and an antenna
KR102561222B1 (ko) * 2018-07-11 2023-07-28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위상변환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4462A (zh) 2023-09-08
JP2024503288A (ja) 2024-01-25
WO2022149761A1 (ko) 2022-07-14
US20230344100A1 (en) 2023-10-26
EP4277037A1 (en) 2023-11-15
KR20220101224A (ko)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98436B1 (en) Broadband stacked patch radiating elements and related phased array antennas
US7450066B2 (en)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with adjustable electrical tilt
US6963314B2 (en) Dynamically variable beamwidth and variable azimuth scanning antenna
EP1680834B1 (en) Array antenna system having a controllable electrical tilt
EP1221182B1 (en) Mechanically adjustable phase-shifting parasitic antenna element
EP2304841B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CN110945719B (zh) 天线模块和通信装置
KR20120139090A (ko) 다중대역 특성을 갖는 mimo 안테나
US20160111785A1 (en)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
KR101166851B1 (ko) 배열 안테나 시스템
CN216720258U (zh) 相位变换装置
KR101255444B1 (ko) 배열 안테나에 사용되는 위상 천이기
WO2007148908A1 (en) Variable phase shifter
JP7512410B2 (ja) アンテナアレイのグループ化
JP4794393B2 (ja) アレーアンテナ及び基地局
KR20030081626A (ko) 전기적 빔틸트 조절을 위한 위상 변위기 및 그를 이용한이중대역 기지국 안테나
KR20040005104A (ko) 빔틸트 가변 안테나
EP4369520A1 (en) Phase shif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20240145913A1 (en) Phase shif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same
KR100595893B1 (ko) 안테나 복사패턴의 폭과 이득 및 틸트의 가변을 위한트리폴 안테나 시스템과 이를 이용한 트리폴 안테나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WO2018231325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s including serial phase shifters
WO2023108630A1 (en) High performance patch-type radiating elements for massive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0292491Y1 (ko) 빔틸트 가변 안테나
KR20020041609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틸트 조절을 위한 위상 가변기
CN117044128A (zh) 四极化天线阵列及利用其的波束空间极化分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