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9590U - 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9590U
CN216709590U CN202122410405.0U CN202122410405U CN216709590U CN 216709590 U CN216709590 U CN 216709590U CN 202122410405 U CN202122410405 U CN 202122410405U CN 216709590 U CN216709590 U CN 216709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ballast tank
vessel
buoyancy
flo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04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瑞民
赵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04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9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9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9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包括上层浮体与下层浮体,所述上层浮体包括分布在船舶首尾两侧的艏塔楼和艉塔楼,所述下层浮体包括水密压载舱,所述水密压载舱室内设有压载舱排水结构,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用于调节船舶浮心;通过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将水密压载舱转化为非水密舱室,从而使船舶的浮力发生变化,从而使浮心发生位移,抵消重量与重心,使其维持平衡状态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将压载舱调整为非水密舱,进而调整船舶总浮力大小、改变其浮心位置,使船舶首尾状态相应调整,取消了压载舱压载程序,节省了压载需要的人工、电力成本,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背景技术
在船舶、海洋工程建造过程中,在施工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水上浮体如船舶等,在自身重力与其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水面,随着其重量的变化及重心位置的变化,浮体的浮态会相应发生变化。浮力、浮心位置与重量及重心位置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其中,船舶的首吃水、尾吃水的变化,与浮力、浮心、重量、重心有直接关联。目前,市面上的船舶的浮态功能调节繁琐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下。因而,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压载舱压载程序复杂,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包括上层浮体与下层浮体,所述上层浮体包括分布在船舶首尾两侧的艏塔楼和艉塔楼,所述下层浮体包括水密压载舱,所述水密压载舱室内设有压载舱排水结构,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用于调节船舶浮心。
可选地,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为多个排水开孔。
可选地,所述的水密压载舱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地,所述的水密压载舱在所述下层浮体内呈等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上层浮体设有提供人员上下的梯棚,所述梯棚位于船舶靠内一侧。
可选地,所述上层浮体还包括位于所述艏塔楼上方的功能舱室,所述功能舱室通过所述梯棚在艏塔楼通行。
可选地,所述功能舱室包括锚索室、蓄电池室、监视室和发电机舱。
可选地,所述艏塔楼和所述艉塔楼均设有甲板。
可选地,所述船舶的抬船工作吃水线位于水密压载舱之间。
可选地,所述船舶的最大沉深吃水线位于所述艏塔楼和所述艉塔楼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下层浮体中设置水密压载舱,由所述水密压载舱为船舶提供浮力,抵消其船舶自身的重量,当船舶的重心和浮心处于平衡状态时,船舶自由漂浮在水面;
当水密压载舱处于压水状态时,重量发生变化、重心发生位移,故通过所述水密压载舱使浮心随重量重心的变化而变化,抵消重量与重心的变化,使船舶保持平衡;
当水密压载舱处于压水状态的逆反过程时,由于其重量、重心未发生改变,通过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将水密压载舱转化为非水密舱室,从而使船舶的浮力发生变化,从而使浮心发生位移,抵消重量与重心,使其维持平衡状态漂浮在水面上;本实用新型只需将水密压载舱调整为非水密舱,进而调整船舶总浮力大小、改变其浮心位置,使船舶首尾状态相应调整,取消了水密压载舱压载程序,节省了压载需要的人工、电力成本,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压载舱压载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压载舱损失浮力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上层浮体—100 艏塔楼—101 艉塔楼—102
功能舱室—110 锚索室—111 蓄电池室—112
监视室—113 发电机舱—114 梯棚—120
下层浮体—200 水密压载舱—210 最大沉深吃水线—300
抬船工作吃水线—400 甲板—500 艏塔楼平台甲板—510
艏塔楼舱室甲板—520 艏塔楼顶甲板—530 艉塔楼舱室甲板—540
艉塔楼顶甲板—5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提供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包括上层浮体100与下层浮体200,所述上层浮体100包括分布在船舶首尾两侧的艏塔楼101和艉塔楼,所述下层浮体200包括水密压载舱210,所述水密压载舱210室内设有压载舱排水结构(图未示),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用于调节船舶浮心。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下层浮体200中设置水密压载舱210,由所述水密压载舱210为船舶提供浮力,抵消其船舶自身的重量,当船舶的重心和浮心处于平衡状态时,船舶自由漂浮在水面;当水密压载舱210处于压水状态时,重量发生变化、重心发生位移,故通过所述水密压载舱210使浮心随重量重心的变化而变化,抵消重量与重心的变化,使船舶保持平衡;当水密压载舱210处于压水状态的逆反过程时,由于其重量、重心未发生改变,通过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将水密压载舱210转化为非水密舱室,从而使船舶的浮力发生变化,从而使浮心发生位移,抵消重量与重心,使其维持平衡状态漂浮在水面上;本实用新型只需将水密压载舱210调整为非水密舱,进而调整船舶总浮力大小、改变其浮心位置,使船舶首尾状态相应调整,取消了水密压载舱210压载程序,节省了压载需要的人工、电力成本,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为多个排水开孔,所述的水密压载舱210的数量为多个。通过将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设置为多个排水开孔,使用者可在调整浮态过程中,根据调整浮态程度需求对浮力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多个水密压载舱210,减少了船舶整体重量,能够显著降低用钢量,降低成本并能减轻船重。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密压载舱210在所述下层浮体200内呈等间隔分布。通过在所述下层浮体200中等间隔分布设置所述水密压载舱210。所述船舶将浮体分成上下两组的所述上浮体和所述下浮体。所述上浮体主要为功能舱室110,所述下浮体内主要等间隔地设置所述水密压载舱210,共同为船舶提供浮力。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上层浮体100设有提供人员上下的梯棚120,所述梯棚120位于船舶靠内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浮体100还包括位于所述艏塔楼101上方的功能舱室110,所述功能舱室110通过所述梯棚120在艏塔楼101通行。所述功能舱室110包括锚索室111、蓄电池室112、监视室113和发电机舱114。通过设置所述梯棚120,人员可通过上述梯棚120登上所述上层浮体100的顶部,有利于人员对船舶进行建造,便于施工。人员可通过所述梯棚120进出功能舱室110,从而进行监视、抛锚、操控等操作,为人员正常工作带来便利。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艏塔楼101和所述艉塔楼均设有甲板500。所述甲板500包括艏塔楼平台甲板510、艏塔楼舱室甲板520、艏塔楼顶甲板530、艉塔楼舱室甲板540和艉塔楼顶甲板550,通过设置多个甲板500,封盖所述艏塔楼101和所述艉塔楼的船内空间,并将船内空间水平分层。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船舶的抬船工作吃水线400位于水密压载舱210之间,所述船舶的最大沉深吃水线300位于所述艏塔楼101和所述艉塔楼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浮体与下层浮体,所述上层浮体包括分布在船舶首尾两侧的艏塔楼和艉塔楼,所述下层浮体包括水密压载舱,所述水密压载舱室内设有压载舱排水结构,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用于调节船舶浮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排水结构为多个排水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密压载舱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密压载舱在所述下层浮体内呈等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浮体设有提供人员上下的梯棚,所述梯棚位于船舶靠内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浮体还包括位于所述艏塔楼上方的功能舱室,所述功能舱室通过所述梯棚在艏塔楼通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舱室包括锚索室、蓄电池室、监视室和发电机舱。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艏塔楼和所述艉塔楼均设有甲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的抬船工作吃水线位于水密压载舱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的最大沉深吃水线位于所述艏塔楼和所述艉塔楼之间。
CN202122410405.0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Active CN216709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0405.0U CN216709590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0405.0U CN216709590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9590U true CN216709590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0405.0U Active CN216709590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9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8248B2 (en) Submersible catamaran
WO2007009464A1 (en) Plant for exploiting wind energy at sea
CN113734349A (zh) 一种船体和深v折角半小水线面双体船
CN109329154A (zh) 一种具有可分离作业平台的网箱
CN216709590U (zh) 一种具有调整浮态功能的船舶
US4753185A (en) Floating vessels
CN112606953B (zh) 自配重半潜式海洋卫星定标与验证浮标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US3495562A (en) Mobile undersea habitat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EP0732258B1 (en) Semisubmersible vessel with forward mounted crane
JP7179055B2 (ja) 水上浮体式構造
CN105947123A (zh) 一种甲板可潜至水下的双体半潜船
CN211869627U (zh) 一种风电运维船
CN211494414U (zh) 一种远海救助船的下沉式救助平台
CN207536088U (zh) 一种小水面线三体救援船
CN203497148U (zh) 一种首尾浮箱式船舶修造平台
CN113086107A (zh) 一种小水线面双体引航船
CN218839701U (zh) 内河集装箱船布置结构
CN220114781U (zh) 环形浮箱半潜式旅游平台
CN201151479Y (zh) 水下观光器
CN117682017A (zh) 一种张力腿平台
CN219172626U (zh) 一种应用于浅水坐底打捞的工程船
EP1492699A1 (en) Submersible watercraft
CN220054095U (zh) 半潜式旅游平台
CN1079349C (zh) 可作为储备浮体和救生器具的船用坐具
CN214397134U (zh) 一种鱼苗放流用船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