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4095U - 半潜式旅游平台 - Google Patents

半潜式旅游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4095U
CN220054095U CN202321666314.6U CN202321666314U CN220054095U CN 220054095 U CN220054095 U CN 220054095U CN 202321666314 U CN202321666314 U CN 202321666314U CN 220054095 U CN220054095 U CN 220054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posts
semi
platform
submersible
d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63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新江
于斌
白锐利
常远
刘春晖
冷述栋
王子明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 Design &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 Design &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 Design &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 Design &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63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4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4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4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潜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浮箱;多个立柱,垂直设置在环形浮箱上,其底部与所述环形浮箱连接;甲板盒,设置在多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其上表面为主甲板;生活区,设置在所述主甲板上;多个锚泊定位系统,固定在所述甲板盒和所述立柱上;垂荡运动抑制装置,设置在环形浮箱下侧,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包括:多个伸缩立柱,呈圆柱杆状,其上竖直、水平分别对称排列有多个销孔,且所述伸缩立柱的顶端为锥形凸台结构,多个升降装置,设置在多个所述伸缩立柱上,垂荡抑制板,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柱底端。此半潜式旅游平台具有小水线面特性,其抗风浪能力强,并且平台升沉运动幅值小,使游客及船员舒适性提高。

Description

半潜式旅游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垂荡运动抑制装置的半潜式旅游平台。
背景技术
现在有海上旅游装备多为常规船型或由旧平台改造而成,船型采用大水线面设计,其垂荡响应运动固有周期靠近波浪的能量周期,所以垂荡运动在常规海况下容易发生共振,因此导致传统海上旅游装备水动力性能差,容易造成游客眩晕,游客舒适性低,不适合恶劣海况作业,无原地抗台能力等不利因素,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高涨的海上休闲娱乐装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舒适度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半潜式旅游平台,其带有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其具体结构为,包括:环形浮箱;多个立柱,垂直设置在环形浮箱上,其底部与所述环形浮箱连接;甲板盒,设置在多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其上表面为主甲板;生活区,设置在所述主甲板上;多个锚泊定位系统,固定在所述甲板盒和所述立柱上;垂荡运动抑制装置,设置在环形浮箱下侧,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包括:多个伸缩立柱,呈圆柱杆状,其上竖直、水平分别对称排列有多个销孔,且所述伸缩立柱的顶端为锥形凸台结构,多个升降装置,设置在多个所述伸缩立柱上,垂荡抑制板,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柱底端。
采用上述具体结构,半潜式旅游平台使用环形浮箱作为基底,结构安全性高。并且带有垂荡运动抑制装置,使此半潜式旅游平台具有小水线面特性,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环境载荷小,抗风浪能力强,并且平台升沉运动幅值小,水动力性能优良,耐波性好,使游客及船员舒适性提高。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形浮箱舷侧设置有多个升降装置室,呈长方形盒体,其上端面开有贯穿孔。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多个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多个所述升降装置室中,所述伸缩立柱顶端的锥形凸台结构从下至上伸入所述贯穿孔中。
采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伸缩立柱顶端的锥形凸台结构伸入贯穿孔,能够限制伸缩立柱的垂直移动,使伸缩立柱与甲板盒保持连接状态。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动环梁,套于所述伸缩立柱上,其上水平排列有多个配合销孔;定环梁,套于所述伸缩立柱上,并与所述升降装置室上端固定连接,其上水平排列有多个配合销孔;多个液压插销,所述液压插销贯穿所述动环梁以及所述定环梁上的所述配合销孔,并继续深入所述销孔中,其上设置有液压装置,使其能够从所述销孔中脱离;多个升降液压缸,连接于所述动环梁与所述定环梁之间,能够进行伸缩运动;液压动力单元,与所述升降液压缸以及所述液压插销液路连接,用于给所述液压插销以及所述升降液压缸提供动力;控制设备,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液压动力单元。
采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操作人员通过控制设备,能够控制垂荡抑制板的升降。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生活区由多个不同功能的舱室组成,可根据游客娱乐需求设置为多层结构。
采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生活区灵活的结构能够满足旅客不同的需求,多层的结构能够容纳更多娱乐设施。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主甲板分别设有多个锚泊定位系统。
采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多个锚泊定位系统能够将半潜式旅游平台固定的更加牢固,以抵御台风等恶劣天气。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甲板盒舷侧设置有登乘舷梯设备,用于游客与船员或服务人员的安全登程平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各个技术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附图为示例性的,一些技术特征并不以实际比例示出,并且一些附图中可能省略了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惯用的且对于理解和实现本申请并非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或是额外示出了对于理解和实现本申请并非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也就是说,附图所示的各个技术特征的组合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另外,在本申请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具体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总体结构(展开状态)艏部三维立体视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总体结构(折叠状态)艏部三维立体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总体结构(展开状态)艉部三维立体视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总体结构舷侧平面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总体结构顶部平面视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总体结构艏部平面视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总体结构艉部平面视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环形浮箱平面视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升降系统三维立体视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半潜式旅游平台伸缩立柱端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环形浮箱;2-立柱;3-甲板盒;4-垂荡运动抑制装置;5-升降系统;6-生活区;7-锚泊定位系统;8-救生系统;9-人员登乘舷梯;10-甲板吊;11-直升机甲板;1.1-贯穿孔;1.2-浮筒开口;1.3-升降装置室;5.1-动环梁;5.2-定环梁;5.3-液压插销;5.4-升降液压缸;4.1-垂荡抑制板;4.2-伸缩立柱;4.3-销孔;4.4-锥形凸台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潜式旅游平台(下文简称“平台”),总体结构图如图1-2所示,平台整体为空间扇形结构,可在世界海域范围内进行作业,尤其适合是恶劣海况的深水海域进行作业;平台设有拖航工况、作业工况和风暴自存工况等不同工况,通过压/排载操作实现平台的整体上浮和下沉;可根据作业海域水深通过升降系统调节垂荡运动抑制装置吃水深度,保证平台具有良好的抑制垂荡运动效果;所述生活区6集海上生活住宿、休闲娱乐和管理运营等功能为一体。
平台主体包括:环形浮箱1、立柱2、甲板盒3以及垂荡运动抑制装置4。
其中,如图1-7所示,环形浮箱1由多段浮箱首尾相连而成,其顶部与立柱2相连接。如图8所示,环形浮箱1的整体水平截面形状为扇形环状结构,中间设有浮筒开口1.2,能够在保证平台结构整体完整性的同时,有效的减轻船体空船重量。环形浮箱1的前端、后端以及扇形的两拐角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升降装置室1.3,一共为八个。升降装置室1.3为长方形盒体结构,其上端开有贯穿孔1.1。
其中,如图1-7所示,立柱2共有六根,均匀布置在环形浮箱1扇形的三个角点,分别为船中两舷及船尾中部位置。立柱2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柱、方柱、多边菱形柱或近圆柱壳体结构,主要用于减小平台受波浪力的拖曳力和提供平台的稳定性。每根立柱2的顶部还设置锚泊定位系统7。
其中,如图1-7所示,甲板盒3具有箱型船体结构,并与六根立柱固定连接。甲板盒3上表面具有较大面积的主甲板,主甲板中间设有生活区6和休闲娱乐设施;舷侧布置甲板吊10;主甲板尾部中间位置设有人员登乘舷梯9。甲板盒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扇形,且内部被隔断分隔成不同的功能舱室。
其中,如图1-7、10所示,垂荡运动抑制装置4,包括一个垂荡抑制板4.1、八根伸缩立柱4.2。垂荡抑制板4.1截面形状为扇形,通过伸缩立柱4.2与环形浮箱1连接为一体。沿伸缩立柱4.2外壁垂向间隔1.5米设有多组对称布置的销孔4.3,其顶部为锥形凸台结构4.4,与环形浮箱1的贯穿孔1.1配合使用,用于限制垂荡运动抑制装置4的垂向运动。伸缩立柱4.2上还设置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包括一个动环梁5.1,套于伸缩立柱4.2上,其上水平排列有四个配合销孔;一个定环梁5.2,套于伸缩立柱4.2上,并与升降装置室1.3上端固定连接,其上水平排列有四个配合销孔;八个液压插销5.3,液压插销5.3分别贯穿动环梁5.1以及定环梁5.2上的配合销孔,并继续深入销孔4.3中,其上设置有液压装置,使其能够从销孔4.3中脱离;四个升降液压缸5.4,连接于动环梁5.1与定环梁5.2之间,能够进行伸缩运动;液压动力单元,与升降液压缸5.4以及液压插销5.3液路连接,用于给液压插销5.3以及升降液压缸5.4提供动力;控制设备,与液压动力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液压动力单元。
当平台处于折叠状态时,此时平台一般处于拖航工况,此时控制人员使用控制设备,控制升降装置5将八根伸缩立柱4.2上升,使垂荡抑制板4.1处于最高位置;当平台处于展开状态时,此时平台一般处于运营作业工况或风暴自存工况,此时控制人员使用控制设备,控制升降装置5将八根伸缩立柱4.2下降,使垂荡抑制板4.1处于最低位置。较优地,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水面状态,灵活控制垂荡抑制板4.1的位置。
另外,平台还包括多种其他设施:
生活区6,如图1-7所示,位于甲板盒3的主甲板上,其整体造型为贝壳形状,可根据游客娱乐需求设置多层结构。生活区6由多个不同功能的舱室组成,具有生活住宿、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会议、室健身和管理运营等功能。生活区6顶端设置有直升机甲板11,用于直升机的起降。
锚泊定位系统7,如图1-7所示,具体包括锚绞车、大抓力锚、锚缆、导缆器器和锚架等。锚泊定位系统7位于甲板盒3的主甲板上的三角点位置,其特征是:采用八点锚泊定位系统,锚缆为钢缆,大抓力锚通过锚缆与锚机相连。在下锚状态下大抓力锚与海床相连,用于固定平台,限制平台的水平运动。
救生系统8,如图1-7所示,具体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助艇等多种水面救援设施,位于甲板盒3的首部和尾部位置,其数量根据游客人数进行满额配置,并满足相关规范和法规要求。
人员登乘舷梯9,如图3、4、7所示,其位于甲板盒3尾部中间位置,按照存储位置和状态分为运营作业和风暴自存两种工况,通常由齿轮齿条升降系统或者液压升降系统驱动来进行工况转换,用于游客与船员和服务人员的安全登程平台。
甲板吊10,如图1-7所示,其位于甲板盒3舷侧中部位置,可对生活保障物资及休闲娱乐艇等进行吊装作业。
压/排载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压载舱,压载舱分布在环形浮箱1以及立柱2内。控制装置与多个分布在甲板盒3上的平衡传感器连接。当平衡传感器检测到平台的重心发生偏移时,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压载舱进行吸水/排水操作。压/排载系统,能够帮助平台保持平衡和稳定性,确保船只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设有拖航工况、作业工况、风暴自存工况等不同工况,平台通过压/排载操作实现平台的整体上浮和下沉,在不卸载甲板货的情况下可实现拖航吃水、作业吃水与自存吃水等不同工况的转换。拖航吃水少于作业吃水,作业吃水少于风暴自存吃水。
平台的总体安装方案为:平台在建造、码头安装调试和拖航过程中,垂荡运动抑制装置4通过贯穿孔1.1以及升降装置室1.3与环形浮箱1相固定,主体结构"坐"在垂荡抑制板4.1上方,平台整体处于折叠状态,甲板盒3可以与环形浮箱1结构作为整体实行一体拖航;当平台到达作业海域现场,首先通过压/排载系统调节平台主船体至设计作业吃水,然后通过升降装置5将垂荡运动抑制装置4下放至合适吃水深度,此时平台处于展开状态,使平台可进行运营作业和抗风暴自存作业。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采用环形浮箱1、立柱2和甲板盒3为主体结构形式,设置有垂荡运动抑制装置4的半潜式旅游平台,该类型半潜式旅游平台有效增加了平台垂荡附加质量和垂荡阻尼,极大改善了平台水动力运动性能提高平台安全性,同时显著增强平台耐波性,可给游客带来良好的舒适体验;平台整体为可折叠结构,在折叠状态下采用干拖或湿拖的方式运至作业海域,不需大型浮吊配合,可有效降低平台建造、运输以及海上安装难度;垂荡运动抑制装置4位置可以根据作业水深进行调节,使得平台适用水深范围更广;平台采用环形浮箱1、立柱2和甲板盒3的组合船体结构设计,可有效抵抗作用于平台的环境载荷,结构安全可靠;平台采用多点的锚泊定位系统7,其锚链长度可以根据目标作业海域水深需要进行配置,能够在不同水深的各大海域运营作业;平台甲板面积大,可搭载的娱乐设施多,功能扩展性强,足够满足游客高涨的海上休闲娱乐装备需求。
在本申请的全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不应解释为限制于其后列出的内容;它不排除其它的结构要素或步骤。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全文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到的特征,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与其他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组合来实施本申请。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

Claims (7)

1.一种半潜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浮箱;
多个立柱,垂直设置在环形浮箱上,其底部与所述环形浮箱连接;
甲板盒,设置在多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其上表面为主甲板;
生活区,设置在所述主甲板上;
多个锚泊定位系统,固定在所述甲板盒和所述立柱上;
垂荡运动抑制装置,设置在环形浮箱下侧,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其包括:
多个伸缩立柱,呈圆柱杆状,其上竖直、水平分别对称排列有多个销孔,且所述伸缩立柱的顶端为锥形凸台结构,
多个升降装置,设置在多个所述伸缩立柱上,
垂荡抑制板,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柱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浮箱舷侧设置有多个升降装置室,呈长方形盒体,其上端面开有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多个所述升降装置室中,所述伸缩立柱顶端的锥形凸台结构从下至上伸入所述贯穿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潜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动环梁,套于所述伸缩立柱上,其上水平排列有多个配合销孔;
定环梁,套于所述伸缩立柱上,并与所述升降装置室上端固定连接,其上水平排列有多个配合销孔;
多个液压插销,所述液压插销贯穿所述动环梁以及所述定环梁上的所述配合销孔,并继续深入所述销孔中,其上设置有液压装置,使其能够从所述销孔中脱离;
多个升降液压缸,连接于所述动环梁与所述定环梁之间,能够进行伸缩运动;
液压动力单元,与所述升降液压缸以及所述液压插销液路连接,用于给所述液压插销以及所述升降液压缸提供动力;
控制设备,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液压动力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区由多个不同功能的舱室组成,可根据游客娱乐需求设置为多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甲板分别设有多个锚泊定位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盒舷侧设置有登乘舷梯设备,用于游客与船员或服务人员的安全登程平台。
CN202321666314.6U 2023-06-28 2023-06-28 半潜式旅游平台 Active CN220054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6314.6U CN220054095U (zh) 2023-06-28 2023-06-28 半潜式旅游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6314.6U CN220054095U (zh) 2023-06-28 2023-06-28 半潜式旅游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4095U true CN22005409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6314.6U Active CN220054095U (zh) 2023-06-28 2023-06-28 半潜式旅游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4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2000B2 (en) Stable offshore floating depot
US9180941B1 (en) Method using a floatable offshore depot
EP3209548B1 (en)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buoyant structure with a vessel, and the vessel associated with the method
CN107249978B (zh) 使用可浮动海上仓库的方法
CN107097913A (zh) 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基础模块
WO2018210199A1 (zh) 高安全的大型水上浮式结构
US5027735A (en) Kasipagan sail boat
CN206871319U (zh) 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基础模块
EP0050382B1 (en) Work platform for ships
CN107856819A (zh) 浮动船厂及浮动式舰船维修和建造方法
CN112977741B (zh) 一种浅水半潜型坐底式保障平台
CN206871321U (zh) 大型水上浮式结构
CN220054095U (zh) 半潜式旅游平台
US11052978B2 (en) Floating structure, and basic module of floating structure
US3217681A (en) Catamaran offshore drilling vessel
CN106516025B (zh) 半潜式生活平台
CN220114781U (zh) 环形浮箱半潜式旅游平台
JP2022540094A (ja) 洋上発電システム
CN116714731A (zh) 环形浮箱半潜式旅游平台
RU2369518C1 (ru) Плавучий вертолетный взлетно-посадочный и причальный компекс
CN219927937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推拖船
CN116750129A (zh) 一种具有大吊重的海上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