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3568U - 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3568U
CN216703568U CN202122677716.3U CN202122677716U CN216703568U CN 216703568 U CN216703568 U CN 216703568U CN 202122677716 U CN202122677716 U CN 202122677716U CN 216703568 U CN216703568 U CN 216703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taining wall
rice
dirt
tai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77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果锋
刘兴国
王婕
唐荣
王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ex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shery Machinery and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F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ex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shery Machinery and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F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ex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shery Machinery and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FS filed Critical Suzhou Lex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777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3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3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3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在水流方向上依次设有挡墙和反冲洗过滤装置。尾水先经过挡墙进行上下迂回式的流动,可以将尾水中一部分的颗粒物沉积在挡墙的各挡板前侧的泥面上,随后经过初步过滤的水继续进入反冲洗过滤装置并在内部进行由下而上的流动,通过反冲洗过滤装置内部的集污袋将尾水中的颗粒物吸附起到过滤作用,最后排出。当集污袋表面污垢过多时,我们可以打开高压清理装置,高压清理装置向反冲洗过滤装置内部输送高压气体或者高压水使附着在集污袋外表面或内表面污垢脱落并沉积,便于我们集中清理。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对尾水进行处理后排放,实现了生态养殖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稻虾田的生态养殖,具体涉及到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年来提供的生态养殖方法中的一种就是在稻田养小龙虾,稻田养小龙虾需要选择水质良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稻田进行养虾,并在稻田田埂内侧四周要开挖养虾沟,田块面积较大的,需要在田中间开挖田间沟,也可在养虾沟和田间里移栽水草,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建防逃墙,以防小龙虾逃逸。
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投喂大量饲料,加上小龙虾其自身的排泄物,如果不及时将其清理出稻虾田会导致小龙虾生长环境的恶化,从而影响小龙虾的产量和质量。目前采用的方案是:在稻虾田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使得稻虾田的水为活水,从而改善水质。但是经由排水口排出的尾水中含有大量污垢,为了可持续发展不得肆意排出,因此如何对稻虾田排出尾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收集是我们所致力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所述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设于稻虾田排水口处用于对稻虾田排出的尾水进行净化,所述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在水流方向上依次设有挡墙和反冲洗过滤装置;
所述挡墙包含有在水流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实心挡板,流动的尾水依次经过所述实心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迂回式的流动后进入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
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面高于所述稻虾田的液面,在壳体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的出水流道、进水流道,所述出水流道连接有高压清理装置,在进水流道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集污槽,进水流道靠近所述挡墙的一端设有进水口且另一端封闭,出水流道靠近所述挡墙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低于所述挡墙的进水高度,且所述出水口设有密封盖;
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若干交替分布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侧壁相连通,第一流道上端密封且下端与进水流道相连,第二流道下端密封且上端与出水流道相连,在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中固定有集污袋,所述集污袋的上下其中一端设有开口;
在所述密封盖关闭状态下,所述高压清理装置用于输送压强高于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内部水压的高压介质至所述出水流道以使所述集污袋外表面或内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清理装置为水泵,由所述高压清理装置泵水至所述出水流道以使所述集污袋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清理装置为风扇或者气泵,由所述高压清理装置吹扫气体至所述出水流道以使所述集污袋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挡墙包含有在水流方向上依次竖立的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
所述第一挡墙的顶部位于所述稻虾田的液面以下;
所述第二挡墙由上下间隔的上挡墙和下挡墙组成,上挡墙和下挡墙之间留有低于所述第一挡墙顶面的过水口,且上挡墙顶面高于所述稻虾田的液面。
进一步的,第二挡墙和反冲洗过滤装置之间的稻虾田底部泥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二集污槽。
进一步的,所述集污袋设于第一流道中,且所述集污袋的开口与进水流道相连;或者,
所述集污袋设于第二流道中,且所述集污袋的开口与出水流道相连。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尾水先经过挡墙进行上下迂回式的流动,可以将尾水中一部分的颗粒物沉积在挡墙的各挡板前侧的泥面上,随后经过初步过滤的水继续进入反冲洗过滤装置并在内部进行由下而上的流动,通过反冲洗过滤装置内部的集污袋将尾水中的颗粒物吸附起到过滤作用,最后经过过滤的水排出。当集污袋表面污垢过多时,我们可以打开高压清理装置,高压清理装置向反冲洗过滤装置内部输送高压气体或者高压水使附着在集污袋外表面或内表面的污垢脱落并沉积,便于我们集中清理,并延长集污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该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在水流方向上依次设有挡墙10和反冲洗过滤装置20。
挡墙10包含有在水流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实心挡板,流动的尾水依次经过实心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迂回式的流动后进入反冲洗过滤装置20,尾水中的部分颗粒物受到挡板的阻挡沉积在各挡板的前侧泥面。
反冲洗过滤装置20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顶面高于所述稻虾田的液面,在壳体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的出水流道22、进水流道21,出水流道22连接有高压清理装置26,在进水流道21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集污槽27,进水流道21靠近挡墙10的一端设有进水口21-1且另一端封闭,出水流道22靠近挡墙10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设有出水口21-2,出水口21-2低于所述挡墙10的进水高度且该出水口21-2设有密封盖28。
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1-2之间设有若干交替分布的第一流道23和第二流道24,第一流道23和第二流道24的侧壁相连通,第一流道23上端密封且下端与进水流道21相连,第二流道24下端密封且上端与出水流道22相连,在第一流道23或第二流道24中固定有集污袋25,集污袋25的上下其中一端设有开口。在密封盖28关闭状态下,高压清理装置26用于输送压强高于反冲洗过滤装置20内部水压的高压介质至出水流道22以使集污袋25外表面或内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高压介质的“高压”指代的是高压介质的压强大于反冲洗过滤装置20内部的水压,高压介质在进入反冲洗过滤装置20后可以克服水流的作用下使水反向流动,并剥离集污袋25外表面或内表面附着的污垢。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高压清理装置26为水泵,由高压清理装置26泵高压水至出水流道22以使集污袋25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高压清理装置26为风扇或者气泵,由高压清理装置26吹扫高压气体至出水流道22以使集污袋25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挡墙10包含有在水流方向上依次竖立的第一挡墙11和第二挡墙12。继续参阅图1,第一挡墙11的顶部位于稻虾田的液面以下,出水口21-2低于第一挡墙11上表面,使得水流经过本系统存在高度的落差,便于尾水的正常排出。第二挡墙12由上下间隔的上挡墙12-1和下挡墙12-2 组成,上挡墙12-1和下挡墙12-2之间留有低于第一挡墙11顶面的过水口12-3,且上挡墙12-1顶面高于稻虾田的液面。通过第一挡墙11和第二挡墙12的高低差设计,使得尾水在经过第一挡墙11、第二挡墙12的流向为上下迂回式,由此使得尾水中的一部分颗粒物沉积在第一挡墙11、第二挡墙12的前侧面底部,减轻反冲洗过滤装置20的过滤压力。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挡墙12和反冲洗过滤装置20之间的稻虾田底部泥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二集污槽13。通过第二集污槽13可以进一步沉积尾水中的颗粒物,减轻反冲洗过滤装置20的过滤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挡墙10和第二集污槽13中沉积的颗粒物需要定期清理,避免淤积过多污垢从而加剧后面反冲洗过滤装置20的过滤压力。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集污袋25设于第二流道24中,则集污袋25 的开口与出水流道22相连,在此情况下,污垢吸附在集污袋25的外侧。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集污袋25设于第一流道23中,则集污袋25的开口与进水流道21相连,那么在此情况下,污垢吸附在集污袋25的内侧表面。
基于上述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的尾水净化方法的步骤如下:
1)流动的尾水经过挡墙1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迂回式的流动,尾水中的部分污垢沉积在各实心挡板的前侧泥面。
2)经过挡墙10初次过滤的尾水进入反冲洗过滤装置20一侧底部的进水流道21,尾水在反冲洗过滤装置20内依次流经第一流道23、第二流道24和出水流道22后由出水口21-2排出,由集污袋25将尾水中的污垢吸附在表面。
3)当集污袋25表面附着污垢较多时,关闭密封盖28以闭合出水口21-2,开启高压清理装置26,高压清理装置26输送高压介质至出水流道22,使反冲洗过滤装置20内的水反向流动并使集污袋25外表面或内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4)定期对挡墙10内以及反冲洗过滤装置20内沉积的污垢进行清理。
为了更好的使集污袋25表面的污垢抖落下来,高压清理装置26间歇性的输送高压介质(高压水或者高压气体)至出水流道22中,例如每隔10S泵入一次高压水至反冲洗过滤装置20中,且强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集污袋 25在经历前几次高压介质的冲击后,其表面的附着的污垢脱落的最多,但是顽固污垢的话比较难剥离,如果高压介质一直处于恒定压力的话剥离污垢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基于此考量,本实用新型高压清理装置26采用间歇性的输送强度越来高的高压介质,可以更好的将集污袋25表面附着的顽固污垢进行去除,从而提高反冲洗过滤装置20的持续净化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的对稻虾田尾水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和集中收集,实现生态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所述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设于稻虾田排水口处用于对稻虾田排出的尾水进行净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在水流方向上依次设有挡墙(10)和反冲洗过滤装置(20);
所述挡墙(10)包含有在水流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实心挡板,流动的尾水依次经过所述实心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迂回式的流动后进入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20);
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20)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面高于所述稻虾田的液面,在壳体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流道(22)、进水流道(21),所述出水流道(22)连接有高压清理装置(26),在进水流道(21)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集污槽(27),进水流道(21)靠近所述挡墙(10)的一端设有进水口(21-1)且另一端封闭,出水流道(22)靠近所述挡墙(10)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设有出水口(21-2),所述出水口(21-2)低于所述挡墙(10)的进水高度,且所述出水口(21-2)设有密封盖(28),
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1-2)之间设有若干交替分布的第一流道(23)和第二流道(24),第一流道(23)和第二流道(24)的侧壁相连通,第一流道(23)上端密封且下端与进水流道(21)相连,第二流道(24)下端密封且上端与出水流道(22)相连,在第一流道(23)或第二流道(24)中固定有集污袋(25),所述集污袋(25)的上下其中一端设有开口;
在所述密封盖(28)关闭状态下,所述高压清理装置(26)用于输送压强高于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20)内部水压的高压介质至所述出水流道(22)以使所述集污袋(25)外表面或内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清理装置(26)为水泵,由所述高压清理装置(26)泵水至所述出水流道(22)以使所述集污袋(25)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清理装置(26)为风扇或者气泵,由所述高压清理装置(26)吹扫气体至所述出水流道(22)以使所述集污袋(25)表面附着的污垢抖落下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10)包含有在水流方向上依次竖立的第一挡墙(11)和第二挡墙(12);
所述第一挡墙(11)的顶部位于所述稻虾田的液面以下,所述出水口(21-2)低于所述第一挡墙(11)上表面;
所述第二挡墙(12)由上下间隔的上挡墙(12-1)和下挡墙(12-2)组成,上挡墙(12-1)和下挡墙(12-2)之间留有低于所述第一挡墙(11)顶面的过水口(12-3),且上挡墙(12-1)顶面高于所述稻虾田的液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挡墙(12)和反冲洗过滤装置(20)之间的稻虾田底部泥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二集污槽(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袋(25)设于第一流道(23)中,且所述集污袋(25)的开口与进水流道(21)相连;或者,
所述集污袋(25)设于第二流道(24)中,且所述集污袋(25)的开口与出水流道(22)相连。
CN202122677716.3U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703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7716.3U CN216703568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7716.3U CN216703568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3568U true CN216703568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7716.3U Active CN216703568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3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3408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沉淀池
CN216703568U (zh) 一种稻虾田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07899104U (zh) 一种进行二次过滤的砂石过滤装置
CN215841760U (zh) 一种疏干水处理用曝气式斜板沉淀池
KR100488613B1 (ko) 간이 상수도 여과장치
CN102336480A (zh) 沉淀过滤箱
KR100689855B1 (ko) 자동 역세 사여과기
CN109502816A (zh) 一种制线工厂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1635565U (zh) 一种新型高效污泥污水分离装置
JPH08238041A (ja) 濾過装置
JP2600966Y2 (ja) 濾過浄化装置を有する人工河川
CN214075463U (zh) 一种生产建筑材料用污水池
CN113880367A (zh) 水产养殖尾水固体颗粒物高效去除系统及尾水净化方法
CN212076654U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KR102387473B1 (ko) 수조의 정수장치
CN217446282U (zh) 一种带沉淀功能的鱼缸过滤器及鱼缸
CN210385123U (zh) 一种可移动的沉淀池用过滤装置
CN211532401U (zh) 陆基高密度水产养殖池及尾水处理设备
CN214299693U (zh) 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3569714U (zh) 一种带有双层均质填料的升流式反硝化深床滤池
CN218740652U (zh) 一种无动力微滤机
CN216604161U (zh) 一种污水沉淀过滤装置
CN214075191U (zh) 一种异形斜板填料以及斜板填料沉淀装置
CN216711843U (zh) 一种阶梯式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218851659U (zh) 一种鱼虾粪便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