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3746U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3746U
CN216693746U CN202123366298.2U CN202123366298U CN216693746U CN 216693746 U CN216693746 U CN 216693746U CN 202123366298 U CN202123366298 U CN 202123366298U CN 216693746 U CN216693746 U CN 216693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indoor unit
silencing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62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栋
李玉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62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3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3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3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机壳和出风口,还包括有增氧装置,增氧装置中具有真空泵和透氧膜,真空泵的进气口和透氧膜连通,真空泵的出气口设置有消音装置,用于消散脉冲强度的气流,其中消音装置包括有外壳和消音风道,消音风道由透气板,隔断板和缓冲室等结构,以阻碍脉冲气流直线流动,通过改变脉冲气流的流动方向和状态,以解决真空泵喷出脉冲气流,产生不良声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通常情况下,用户在使用空调器时,会关闭门窗,因此室内空间就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用户长时间的处于封闭的空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会升高,氧气的含量会降低,长时间使用空调器后会对用户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中常加入一个增氧装置,以补充室内的氧气含量,现有的增氧装置主要是使用透氧膜的氧气透过率高,可以聚集氧气为原理进行增氧,在促进气流通过透氧膜时需要利用真空泵制造压强差,而泵工作特性决定,真空泵出气口为脉冲式出气方式。脉冲强度及声音超出人正常感知,此脉冲气体无法直接通过空调送风口直接输送到室内,需要消除此脉冲波。
因此,如何有效的消真空泵的除脉冲波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机壳和出风口,还包括有增氧装置,增氧装置中具有真空泵和透氧膜,真空泵的进气口和透氧膜连通,真空泵的出气口设置有消音装置,用于消散脉冲强度的气流,其中消音装置包括有外壳和消音风道,消音风道由透气板,隔断板和缓冲室等结构,以阻碍脉冲气流直线流动,通过改变脉冲气流的流动方向和状态,以解决真空泵喷出脉冲气流,产生不良声波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消音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消音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消音风道,来改变抽气气流的流动方向,改变把脉冲气流的直线喷射的特性,通过风道拐弯时的阻碍以抵消脉冲气流中的能量,达到消散脉冲气流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消音风道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消音风道中设置透气板,透气板分布有透气孔,且透气板的两端抵在外壳上,隔断消音装置的内部空间,脉冲形式的抽气气流在达到透气板处后,仅小部分脉冲气流透过直线距离上的透气孔透过透气板,另外大部分会在透气板的阻碍下改变流通方向,从其他透气孔中通过透气板,达到一种打散脉冲气流的效果,有效的消减了脉冲气流中的能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消音风道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通过在消音装置中设置隔断板,隔断板同样使两端抵在外壳内壁上,以阻碍抽气气流的直线通过,另外在隔断板上设置缺口,使气流同通过,但相邻的隔断板之间的缺口是错位设置的,使直线的脉冲气流只能冲击到隔断板的阻碍后再改变流动方向,以从缺口通过,有效的消散了脉冲气流的能量;
进一步的,在隔断板上延申出独立空间的缓冲室,使抽气气流流向侧面的缺口出流动,同样增加了消解脉冲气流能量的作用,有效的将脉冲气流打散,避免了超出日常用户承受能力的气流流入室内,影响用户的健康。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组成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表面,所述机壳上开设有出风口;还包括: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用于排出富氧气流;所述增氧装置包括:真空泵和透氧膜,所述真空泵设置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透氧膜连通,用于抽取所述透氧膜内部的空气,空气由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真空泵;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真空泵的抽气气流进入到所述消音装置中;所述消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部,所述进气部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消音风道,所述消音风道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消音风道用于改变所述抽气气流的方向。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装置还包括:出气部,所述出气部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气部和所述出气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面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风道包括: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的边缘抵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以隔断所述消音装置的内部空间,且所述透气板上分布有透气孔。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风道包括:隔断板,所述隔断板的边缘抵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以隔断所述消音装置的内部空间,且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缺口,其中一个隔断板上的缺口与相邻隔断板上的缺口错位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为所述外壳内壁上凸起的挡板,所述透气板通过与所述安装口插接,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风道包括:缓冲室,所述缓冲室为由所述隔断板延申出的挡板围成的独立空间,且与所述隔断板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盖合在所述盒体上,以形成所述外壳。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消音装置,与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消除真空泵出气口流出的脉冲形式的抽气气流中的能量,避免了脉冲强度及声音超出人正常感知的抽气气流进入室内,影响用户健康;通过在消音装置中设置消音风道,消音风道可以使具有直线流动特征的脉冲气流改变流动方向,以消损其中的能量;具体的,在消音风道中设置分布有透气孔的透气板,以打散脉冲的抽气气流;又设置具有错位的隔断板组,使气流在隔断板之间不断的改变流动方向;以隔断板为基础延申缓冲室;将上述三种改变气流走向的结构组合使用,根据实际的抽气气流的能量,选择使用,以得到最优的消除脉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增氧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增氧装置的内部结构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增氧装置的内部结构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消音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消音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消音装置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消音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附图标记:
100、机壳;110、出风口;120、底座;200、增氧装置;210、壳体;220、透氧膜;230、真空泵;300、消音装置;310、外壳;311、进气部;312、出气部;313、盒盖;314、盒体;320、消音风道;321、透气板;322、隔断板;323、缺口;324、缓冲室、325、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竖直方向为相对于地面的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为与地面平行方向。
本申请中空调系统通过使用压缩机、热交换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或制热循环。制冷/制热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通过冷媒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单元。室外单元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室内单元中也可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
例如,室内单元可包括放置在室内地上的立式空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机壳100,机壳100上开设的出风口110,空调器内的换热得到的调节室内温度的冷风气流或热风气流由出风口110排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空调器,机壳100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和净化空气的多个部件,机壳100至少包括有顶表面,设置有出风口110的侧表面和设置有底座120的底表面。
各个面限定了空调器的外观,且在各个面上设置有多个开口,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开口具有与可以内部部件交换气相媒介和液相媒介的功能。
机壳100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的情况下设置室内空间的室内挂壁式空调的壳体或立式空调的壳体,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的空调的自身壳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增氧装置200,室内空间中的空气进入道增氧装置200,增氧装置200产生富氧气流,富氧气流排到室内空间中,用于增加室内空间的氧气含量。
增氧装置200设置在机壳100的内部,具体的设置在室内空调器的底座120上,用于稳定安装整个增氧装置2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增氧装置200包括壳体210,透氧膜220,真空泵230和输氧风道。
透氧膜220为一种对与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透过率的结构,透氧膜220对于氧气的透过率大于其他气体,氧气会更多的透过透氧膜220,透氧膜220的结构为一种闭合的结构,空气气流在透氧膜220周围流动时,氧气会更多的进入透氧膜220的内部。
真空泵230可以对一个密闭的空间进行抽真空,真空泵230包括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其中进气口吸附一个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其抽气气流再由排气口以脉冲的形式排出,由此实现对抽真空。
输氧风道为单独且与其他空间隔离的管路,输氧风道的一端和透氧膜220的内部连通,输氧风道的另一端与出风口110连通。
透氧膜220和真空泵230设置在壳体210的内部,真空泵230的进气口伸入到透氧膜220的内部,使真空泵230与透氧膜220的内部连通,对透氧膜220的内部进行抽真空。
真空泵230将透氧膜220抽真空后,透氧膜220的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透氧膜220外部的空气会向内部流动,但只有大部分的氧气会透过透氧膜220进入内部,透氧膜220内部聚集了富氧气流沿着输氧风道到达出风口110,在出风口110处排向室内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增氧装置200还包括消音装置300,消音装置300用于对真空泵230的抽气气流进行消音且消减能量,以使真空泵230排出的抽气气流在符合室内空气流动要求后进入到室内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消音装置300包括有外壳310,外壳310围成一个四方体以构成消音装置300的外表面。
其中外壳310上还包括有进气部311和出气部312,进气部311和出气部312都为由外壳310向外延申的管体,用于和外界连通以通过抽气气流。
其中进气部311与真空泵230的出气口连通,出气部312和空调器的出风口110连通,真空泵230产生的脉冲气流经过出气门和进气部311进入到消音装置300中,在经过消音之后,在出气部312排出到室内空间中。
其中进气部311和出气部312设置在外壳310相对的两侧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外壳310包括盒体314和盒盖313,盒盖313盖合在盒体314上,以形成外壳310,当消音装置300中的部件需要更改或维修时,可以便捷的打开其内部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消音装置300还包括有消音风道320,消音风道320设置在外壳310的内部,且具有改变抽气气流方向的结构。
在自然状态下,脉冲形式的抽气气流具有直线流动的特性,通过设置消音风道320改变抽气气流的方向时,消音风道320对于抽气气流的直线流动具有一定的阻碍,其致使其拐弯的阻碍可以消减脉冲的抽气气流中的能量,逐步的改变脉冲气流的状态,直至在达到出气部312时,已经是可以缓和的流动进入室内空间的状态,可以有效的避免能量和声波超出用户承受能力的气流进入室内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消音风道320中包括有透气板321,透气板321为分布有数个小透气孔的挡板。
透气板321的边缘抵在外壳310的内壁上,以隔断消音装置300的内部空间,且透气板321与进气部311所在的侧面相对设置。
脉冲形式的抽气气流由进气部311进入到消音装置300后,有极少部分气流在直线距离的上的小透气孔中穿过透气板321,其余部分在透气板321的阻碍下改变流动方向,并在改变方向后,继续通过非直线上的其他透气孔通过透气板321,通过上述过程将抽气气流打散,分散为数个小气流,整个过程极大的消散了脉冲气流中的能量和声波频率,达到消音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个消音装置300中,透气板321可以设置为数个,且每个透气板321之间的透气孔的分布不一致,使气流重复数次打散过程,提高消音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外壳310上设置有透气板321的安装口325,安装口325为外壳310内壁上凸起的挡板,每个安装口325具有两个相对的小挡板,两个小挡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容纳一个透气板321的侧边,透气板321通过与安装口325插接,安装在外壳310的内部。
通过设置便于插接的安装口325,可以便捷的改变透气板321的数量,以便适应不同功率的真空泵230流出的脉冲气流,以在消减气流能量和维持气流定向流动之间达到最优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消音风道320设置有隔断板322,隔断板322为设置有缺口323的挡板。
隔断板322的边缘抵在外壳310的内壁上,以隔断消音装置300的内部空间,且隔断板322与进气部311所在的侧面相对设置。
其中缺口323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当隔断板322设置为一个时,隔断板322上的缺口323与进气部311错位设置,当隔断设置为多个时,相邻隔断板322之间的缺口323错位设置。
脉冲形式的抽气气流由进气部311进入到消音装置300后,在直线距离上达到隔断板322,在隔断板322出受阻后,改变流动方向,直到在缺口323处通过隔断板322,在继续向前遇到下一个隔断板322后,继续受阻并改变流动方向,在数次在阻碍处消减能量后,可以实现减小能量,减弱声波以消音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消音风道320包括缓冲室324,缓冲室324为由隔断板322延申出的挡板围成的独立空间,且与隔断板322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323。
抽气气流通过隔断板322的缺口323后,进入到缓冲室324中,脉冲气流在缓冲室324中回转,以消解气流中的能量,最终由侧壁上的缺口323流出缓冲室324。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三种实施例中的透气板321,隔断板322和缓冲室324的单独设置或任意组合都可以实现良好的消音效果,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脉冲形式的抽气气流通过消音装置300的过程为:由真空泵230中的出气口排出后,经过消音装置300的进气部311进入外壳310的内部,首先到达透气板321,在通过透气板321上的透气孔时,聚集的脉冲气流被打散为的数个小气流,再继续流动到隔断板322后,被隔断板322阻碍流动,通过改变流动方向,由缺口323流出后,在继续进入到缓冲室324中,最终由缓冲室324侧壁上的缺口323流出到出气部312中,并排出到室内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构思,对消音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消音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消音风道,来改变抽气气流的流动方向,改变把脉冲气流的直线喷射的特性,通过风道拐弯时的阻碍以抵消脉冲气流中的能量,达到消散脉冲气流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构思,对消音风道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消音风道中设置透气板,透气板分布有透气孔,且透气板的两端抵在外壳上,隔断消音装置的内部空间,脉冲形式的抽气气流在达到透气板处后,仅小部分脉冲气流透过直线距离上的透气孔透过透气板,另外大部分会在透气板的阻碍下改变流通方向,从其他透气孔中通过透气板,达到一种打散脉冲气流的效果,有效的消减了脉冲气流中的能量。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构思,对消音风道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通过在消音装置中设置隔断板,隔断板同样使两端抵在外壳内壁上,以阻碍抽气气流的直线通过,另外在隔断板上设置缺口,使气流同通过,但相邻的隔断板之间的缺口是错位设置的,使直线的脉冲气流只能冲击到隔断板的阻碍后再改变流动方向,以从缺口通过,有效的消散了脉冲气流的能量。
进一步的,在隔断板上延申出独立空间的缓冲室,使抽气气流流向侧面的缺口出流动,同样增加了消解脉冲气流能量的作用,有效的将脉冲气流打散,避免了超出日常用户承受能力的气流流入室内,影响用户的健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组成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表面,所述机壳上开设有出风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用于排出富氧气流;
所述增氧装置包括:
真空泵和透氧膜,所述真空泵设置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透氧膜连通,用于抽取所述透氧膜内部的空气,空气由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真空泵;
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真空泵的抽气气流进入到所述消音装置中;
所述消音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部,所述进气部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消音风道,所述消音风道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消音风道用于改变所述抽气气流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装置还包括:
出气部,所述出气部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气部和所述出气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风道包括:
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的边缘抵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以隔断所述消音装置的内部空间,且所述透气板上分布有透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风道包括:
隔断板,所述隔断板的边缘抵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以隔断所述消音装置的内部空间,且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缺口,其中一个隔断板上的缺口与相邻隔断板上的缺口错位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为所述外壳内壁上凸起的挡板,所述透气板通过与所述安装口插接,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风道包括:
缓冲室,所述缓冲室为由所述隔断板延申出的挡板围成的独立空间,且与所述隔断板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盖合在所述盒体上,以形成所述外壳。
CN202123366298.2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6693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6298.2U CN216693746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6298.2U CN216693746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3746U true CN216693746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6298.2U Active CN216693746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3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8640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10360616B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6897553U (zh)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KR20160031657A (ko)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용 분배박스 및 이를 구비한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CN216693746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1503203U (zh) 一种空调机组通风过程中节能降噪结构
CN210861273U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CN113237139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887929U (zh) 蜗壳、新风动力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N110848811A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09763196U (zh) 一种制冷吸油烟设备及其导流结构
CN216693749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5909384U (zh) 一种空调制冷机组通气式机箱
CN217209583U (zh) 一种商用厨房空调系统
JP2000146283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9868267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4536602U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8295858U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18295853U (zh) 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19775881U (zh) 一种多功能室外机组及低噪音双冷源新风机组
JP3067679U (ja) 消音装置
CN217785317U (zh) 室内空调机
CN2165220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86998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464576U (zh) 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