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9925U - 一种隔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9925U
CN216689925U CN202123194971.9U CN202123194971U CN216689925U CN 216689925 U CN216689925 U CN 216689925U CN 202123194971 U CN202123194971 U CN 202123194971U CN 216689925 U CN216689925 U CN 216689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anel
hollow
baffles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949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玉翠
陈�光
刘伟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949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9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9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9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墙,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墙体,包括龙骨组件和墙面板,所述墙面板设置于所述龙骨组件上;中空结构体,设置于所述墙体内部,且至少贯穿所述墙体的一侧墙面设置,所述中空结构体的内部适于安装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墙,通过在墙体内设置中空结构体,以利用中空结构体的空腔部分安装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因此,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的设置不会占用室内的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隔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墙。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住宅提供的主要是唯一户型,当户型不满足住户需求时,住户只能重新购置房产或者重新装修,二次装修的周期长、成本高、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且还不可能完全满足住户需求。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地隔墙,可以通过移动隔墙的位置对户型进行改变。另外,电采暖以其节能、供暖时间灵活的优势,在供暖市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采暖期间,住宅室内湿度较低,室内空气干燥一方面使人感觉不舒服,另一方面会加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现有技术中,供暖器通常钉装在墙上或者落地设置,加湿器一般独立安装在室内或者是与空调结合设置,供暖器或加湿器安装完成后,占用室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供暖器和/或加湿器占用室内空间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隔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墙,包括:墙体,包括龙骨组件和墙面板,所述墙面板设置于所述龙骨组件上;中空结构体,设置于所述墙体内部,且至少贯穿所述墙体的一侧墙面设置,所述中空结构体的内部适于安装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
可选地,所述隔墙还包括面板结构,所述面板结构盖设于所述中空结构体上,所述面板结构上开设有流通口,所述中空结构体的内部通过所述流通口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面板结构包括连接框架和挡板,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中空结构体的内壁相适配,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框架内,所述挡板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框架之间形成所述流通口,和/或,相邻所述挡板之间形成所述流通口。
可选地,所述挡板设置有一个,且所述挡板可转动设置。
可选地,所述挡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挡板形成百叶窗结构。
可选地,所述龙骨组件包括竖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中空结构体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多个所述竖向龙骨上;和/或,所述墙面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竖向龙骨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竖向龙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钩部、卡接部以及连接所述钩部和所述卡接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钩部钩设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墙面板的槽壁上,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墙面板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竖向龙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墙面板之间的侧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面板结构突出于所述竖向龙骨设置,所述墙面板与所述面板结构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中空结构体沿竖向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中空结构体内适于设置一个所述供热结构或一个所述加湿结构。
可选地,所述中空结构体贯穿所述墙体的两侧墙面设置,所述墙体的两侧墙面上均设置有所述面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墙,通过在墙体内设置中空结构体,以利用中空结构体的空腔部分安装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因此,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的设置不会占用室内的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墙,通过设置面板结构以对中空结构体进行遮盖,以对中空结构体内安装的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进行防护,并且,在面板结构上开设有流通口,保证热气或湿气顺利流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墙,将挡板设置为一个且可转动设置,以与供热结构相适配,将挡板设置为多个且形成百叶窗结构,以与加湿结构相适配。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墙,将中空结构体与多个竖向龙骨相连接,以便于中空结构体的安装,且安装结构稳定。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墙,将中空结构体沿竖向设置为多个,可以同时安装供热结构和加湿结构,或者根据需要对供热结构和加湿结构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设置,安装更加方便灵活。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墙,将中空结构体贯穿墙体的两侧墙面设置,利用隔墙可以对隔墙两侧的室内空间同时进行供热和/或加湿,对隔墙的利用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中空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竖向龙骨和中空结构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供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竖向龙骨和墙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墙体;11、墙面板;12、竖向龙骨;121、第三凹槽;20、中空结构体;21、第二凹槽;30、供热结构;40、加湿结构;41、水槽;42、水泵;43、水分配器;44、湿膜材料;50、面板结构;51、流通口;52、连接框架;521、连接体;522、阻挡体;53、挡板;60、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部;611、第一凸部;612、第一边部;62、第三连接部;621、第二凸部;622、第二边部;63、第一孔体;70、第二连接件;71、钩部;72、卡接部;73、第一连接部;731、第二孔体;80、踢脚线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14所示的隔墙的多种具体实施方式,该隔墙为可拼装的轻钢龙骨隔墙,并且隔墙能够灵活移动以形成不同户型,并且,室内可以设置多个隔墙,通过多个隔墙的不同组合实现室内户型的多种变化。隔墙包括:墙体10和中空结构体20,墙体10包括龙骨组件和墙面板11,墙面板11设置于龙骨组件上,中空结构体20设置于墙体10内部,且中空结构体20至少贯穿墙体10的一侧墙面设置。中空结构体20的内部用于安装供热结构30和/或加湿结构40。
通过在墙体10内设置中空结构体20,以利用中空结构体20的空腔部分安装供热结构30和/或加湿结构40,因此,供热结构30和/或加湿结构40的设置不会占用室内的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如图4至图8所示,隔墙还包括面板结构50,面板结构50盖设于中空结构体20上,并且,面板结构50上开设有流通口51,中空结构体20的内部通过流通口51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通过设置面板结构50以对中空结构体20进行遮盖,以对中空结构体20内安装的供热结构30和/或加湿结构40进行防护,并且,在面板结构50上开设有流通口51,保证热气或湿气顺利流出。
如图5和图8所示,面板结构50包括连接框架52和挡板53,挡板53设置于连接框架52内,挡板53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挡板53与连接框架52之间形成流通口51,和/或,相邻的挡板53之间形成流通口51。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中空结构体20呈一面开口的箱体结构;如图5和图8所示,连接框架52包括连接体521和阻挡体522,连接体521用于与中空结构体20的内壁相连接,阻挡体522位于中空结构体20的外周。
如图4和图5所示,挡板53设置有一个,且挡板53为可转动设置,挡板53的角度可自由调节,可以使得热气或湿气吹向房间的不同位置,提高加热效率或加湿效率。具体的,如图4和图5,挡板53位于连接框架52的中部,挡板53的上方与连接框架52之间以及挡板53的下方与连接框架52之间均形成流通口51,并且,位于挡板53下方的流通口51为进风口,位于挡板53上方的流通口51为出风口。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挡板53可以可转动地连接于供热结构30上,且连接于供热结构30朝向中空结构体20设置有开口的一面上。
如图7和图8所示,挡板5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挡板53形成百叶窗结构。当中空结构体20内安装有加湿结构40时,可以采用呈百叶窗结构的面板结构50。
将挡板53设置为一个且可转动设置,以与供热结构30相适配,将挡板53设置为多个且形成百叶窗结构,以与加湿结构40相适配。
当然,面板结构50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为其他面板形式。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14所示,当中空结构体20位于踢脚线位置,且中空结构内不需要安装供热结构30或加湿结构40时,可以在中空结构体20上安装踢脚线面板80。
如图2所示,龙骨组件包括竖向龙骨12,竖向龙骨12间隔设置有多个,中空结构体20通过第一连接件60连接于多个竖向龙骨12上,将中空结构体20与多个竖向龙骨12相连接,以便于中空结构体20的安装,且安装结构稳定,如图9所示,墙面板11通过第二连接件70与竖向龙骨12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中空结构体2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1,竖向龙骨12上开设有第三凹槽121,第一连接件60包括第二连接部61和第三连接部62,第二连接部61包括第一凸部611和第一边部612,第三连接部62包括第二凸部621和第二边部622,第一凸部611嵌入第二凹槽21内,第一边部612连接于中空结构体20位于第二凹槽21的一侧的侧面处,第二凸部621嵌入第三凹槽121内,第二边部622连接于竖向龙骨12位于第三凹槽121的一侧的侧面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61和第三连接部62相互垂直设置,第一边部612沿第一凸部611的两侧设置,第二边部622沿第二凸部621的两侧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二凹槽21的一侧的侧面”指的是中空结构体20上位于第二凹槽21的两侧的突出面,上述的“第三凹槽121的一侧的侧面”指的是竖向龙骨12上位于第三凹槽121的两侧的突出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61和第三连接部62上均开设有第一孔体63,且第一孔体63可间隔设置有多个,将紧固件紧固于第一孔体63和中空结构体20以及竖向龙骨12上,以加强中空结构体20与竖向龙骨12之间的连接。
如图9和图10所示,竖向龙骨1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连接件70包括钩部71、卡接部72和第一连接部73,钩部71钩设于第一凹槽靠近墙面板11的槽壁上,卡接部72卡接于墙面板11内,第一连接部73与竖向龙骨12位于第一凹槽和墙面板11之间的侧面相贴合。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3与卡接部72之间的角度小于90°,可以增加第二连接件70的紧固力,加强对墙面板11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部73上开设有第二孔体731,紧固件紧固于第二孔体731和竖向龙骨12上,以增强墙面板11与竖向龙骨12之间的连接。
当然,墙面板11与竖向龙骨12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例如螺栓连接、粘接等。
需要说明的是,龙骨组件还可以包括横向龙骨和/或斜向龙骨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面板结构50突出于竖向龙骨12设置,连接体521呈阶梯状结构,位于内侧的阶梯插设于中空结构体20的内部以与中空结构体20的内壁相适配,位于外侧的阶梯用于与墙面板11的侧边相抵接,可以对位于中空结构体20上方的墙面板11进行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中空结构体20可以沿竖向设置多个,并且,每个中空结构体20内可以设置一个供热结构30或者一个加湿结构40,因此,可以在墙体10上同时安装供热结构30和加湿结构40,或者根据需要对供热结构30和加湿结构40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设置,安装更加方便灵活。
具体的,如图11所示,墙体10的底部位置和腰线位置均设置有中空结构体20,两个中空结构体20内均设置有供热结构30,可以同时利用两个供热结构30对室内进行供暖。当然,中空结构体20内也可以用于安装加湿结构40,或者用作储物空间。
如图12所示,两个中空结构体20可以紧邻的设置于墙体10上,并且供热结构30和加湿结构40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中空结构体20内。具体的,如图13所示,加湿结构40为湿膜加湿器,湿膜加湿器包括水槽41、水泵42、水分配器43和湿膜材料44,水槽41内的水泵42将水运输到位于顶板的水分配器43,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经湿膜材料44形成水膜。并且,如图12所示,湿膜加湿器位于上方的中空结构体20内,供热结构30位于下方的中空结构体20内,因此,在供热结构30向上的对流气流作用下,热气流经过湿膜材料44表面,含湿量增加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当然,供热结构30和加湿结构40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具体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中空结构体20也可以贯穿墙体10的两侧墙面设置,并且,墙体10的两侧墙面上均设置有面板结构50。因此,利用隔墙可以对隔墙两侧的室内空间同时进行供热和/或加湿,对隔墙的利用更加充分。具体的,可以根据单侧房间或者双侧房间的需求设置供热结构30和/或加湿结构40,将隔墙分为单面或双面设置中空结构体20的情况。若为单面设置时,隔墙背面可以是墙面板11直接落地,也可以是墙面板11下设置踢脚线面板80。若为双面设置时,中空结构体20的尺寸规格不变,将中空结构体20的两侧面均设置为开口,以与隔墙的两侧相连通,并且,可以将中空结构体20的宽度设置为宽于隔墙厚度,使得中空结构体20均突出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供热结构30为电暖气,并且,电暖气的电气连线设置于墙体10内,通过中空结构体20上开设的进线口接至电暖气上。
当然,供热结构30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对室内进行加热的部件;加湿结构40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对室内进行加湿的部件。
值得说明的是,中空结构体20的外形可以设置为与横向龙骨相同的结构,隔墙的组装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中空结构体20的长度与隔墙的宽度模数相适宜,如600mm、900mm和1200mm等,并且可以根据房间热负荷和安装位置情况来选择模块规格或多个模块规格的组合。中空结构体20的长度也可依据房间热负荷计算得到几种常用规格,如800mm、1000mm和1500mm等,隔墙宽度再根据所使用的规格进行定制。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隔墙时,将供热结构30和加湿结构40根据需要布置于中空结构体20内,当中空结构体20内设置供热结构30时,面板结构50可以采用一个挡板53的形式,当中空结构体20内设置加湿结构40时,面板结构50可以采用多个挡板53形成的百叶窗结构形式,当中空结构体20内无需设置供热结构30和加湿结构40时,可以采用踢脚线面板80形式。
根据上述描述,本专利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将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集成于墙体上,减少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对室内空间的占用,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2.供热结构和/或加湿结构可随墙体同步移动,减少了对供热结构和加湿结构的重新拆装,当改变户型后也不会对供热或加湿产生影响;
3.中空结构体的尺寸和隔墙的尺寸相适宜,不会出现供热结构和加湿结构与隔墙不匹配的情况,加工制造和拼装更加方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10),包括龙骨组件和墙面板(11),所述墙面板(11)设置于所述龙骨组件上;
中空结构体(20),设置于所述墙体(10)内部,且至少贯穿所述墙体(10)的一侧墙面设置,所述中空结构体(20)的内部适于安装供热结构(30)和/或加湿结构(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还包括面板结构(50),所述面板结构(50)盖设于所述中空结构体(20)上,所述面板结构(50)上开设有流通口(51),所述中空结构体(20)的内部通过所述流通口(51)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50)包括连接框架(52)和挡板(53),所述连接框架(52)与所述中空结构体(20)的内壁相适配,所述挡板(53)设置于所述连接框架(52)内,所述挡板(53)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挡板(53)与所述连接框架(52)之间形成所述流通口(51),和/或,相邻所述挡板(53)之间形成所述流通口(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3)设置有一个,且所述挡板(53)可转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挡板(53)形成百叶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组件包括竖向龙骨(12),所述竖向龙骨(12)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中空结构体(20)通过第一连接件(60)连接于多个所述竖向龙骨(12)上;和/或,
所述墙面板(11)通过第二连接件(70)与所述竖向龙骨(1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1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70)包括钩部(71)、卡接部(72)以及连接所述钩部(71)和所述卡接部(72)的第一连接部(73),所述钩部(71)钩设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墙面板(11)的槽壁上,所述卡接部(72)卡接于所述墙面板(11)内,所述第一连接部(73)与所述竖向龙骨(1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墙面板(11)之间的侧面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结构(50)突出于所述竖向龙骨(12)设置,所述墙面板(11)与所述面板结构(50)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体(20)沿竖向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中空结构体(20)内适于设置一个所述供热结构(30)或一个所述加湿结构(40)。
10.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体(20)贯穿所述墙体(10)的两侧墙面设置,所述墙体(10)的两侧墙面上均设置有所述面板结构(50)。
CN202123194971.9U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隔墙 Active CN216689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4971.9U CN216689925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隔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4971.9U CN216689925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隔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9925U true CN216689925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94971.9U Active CN216689925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隔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9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30206A1 (en) Energy Recovery and Humidity Control
CN105937793B (zh) 一种空调加湿系统
US20110000157A1 (en) Insulating panels
CN216689925U (zh) 一种隔墙
JP4853127B2 (ja)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KR200446716Y1 (ko) 환기장치용 통풍연결구조
CN2101231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3805652A1 (en) Heat exchanging ventilation device
JPH0141065Y2 (zh)
CN211876227U (zh) 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
JPH0443172B2 (zh)
JP4033266B2 (ja) 木造家屋の暖房システム
KR100327305B1 (ko) 주거용건물의조립식열회수환기시스템
JP4325813B2 (ja) 住宅用ダクトレス換気システム
JPH11264201A (ja) 建物の換気構造
FI83698C (fi) Anordning foer klimatisering av rum.
JP3120304B2 (ja) 建築物における空調装置
WO2019234874A1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2795895B2 (ja) 家 屋
CN219202195U (zh) 一种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
CN221526747U (zh) 室内冷暖模块
CN214950029U (zh) 一种智能选层低温低湿柜
CN219913440U (zh) 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
JP3126156B2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KR200384289Y1 (ko) 벽부착형 열교환 환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