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9364U -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9364U
CN216689364U CN202123150735.7U CN202123150735U CN216689364U CN 216689364 U CN216689364 U CN 216689364U CN 202123150735 U CN202123150735 U CN 202123150735U CN 216689364 U CN216689364 U CN 216689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d
baffle
shape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07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杰
吕松林
池凌杰
张立律
陈园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07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9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9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9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包括第一止浆组件和第二止浆组件。其中,第一止浆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操作件,第一挡板沿接驳件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其一端,第一操作件用于转动第一挡板,转动第一挡板能够使其加宽接驳件并超出先施工槽段的一侧。第二止浆组件包括第二挡板和第二操作件,第二挡板沿接驳件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其另一端,第二操作件用于转动第二挡板,转动第二挡板能够使其加宽接驳件并超出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由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调节,而不是依赖于混凝土浆液的流动挤压,调节位置准确,防绕流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为: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
目前各槽段之间多采用以下工艺实现对接并防渗:工字钢一侧与先施工槽段处的钢筋笼相连,向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会顺势灌注在工字钢该侧的槽内。为阻挡混凝土流向工字钢另一侧的槽内,防绕流铁皮紧贴在工字钢的翼板上,先施工槽段部分浇筑的混凝土会流动并挤压铁皮,使铁皮展开,实现阻挡效果。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效果,在工字钢靠近后施工槽段的一侧的槽内还填充有砂袋,直至先施工槽段完成浇筑并固化后取出。
然而,仅靠混凝土流动挤压铁皮,铁皮的展开形态在连续墙的高度方向上各不一致,铁皮难以完全展开,这导致防混凝土绕流的效果差,先施工槽段浇筑的混凝土会流入后施工槽段需浇筑的工字钢槽内,后期工字钢内的砼难以处理,相邻两个槽段之间不能紧密贴合,最终造成连续墙接缝处出现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防绕流效果好,能够使先施工槽段的混凝土浆液不影响后施工槽段的施工。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地连墙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先施工槽段、接驳件和后施工槽段,该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包括:
第一止浆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操作件,所述第一挡板沿所述接驳件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其一端,所述第一操作件用于转动所述第一挡板,转动所述第一挡板能够使其加宽所述接驳件并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一侧;
第二止浆组件,包括第二挡板和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接驳件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其另一端,所述第二操作件用于转动所述第二挡板,转动所述第二挡板能够使其加宽所述接驳件并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
可选地,
所述第一止浆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轴管,所述第一轴管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轴管两者中,任一者设置在所述接驳件上,另一者与所述第一挡板相连;和/或,
所述第二止浆组件还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轴管,所述第二轴管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轴管两者中,任一者设置在所述接驳件上,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挡板相连。
可选地,
所述第一转轴包括开口相对的第一U型杆和第二U型杆,所述第一U型杆和所述第二U型杆沿所述接驳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所述第一轴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U型杆和所述第二U型杆上,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管上;和/或,
所述第二转轴包括开口相对的第三U型杆和第四U型杆,所述第三U型杆和所述第四U型杆沿所述接驳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所述第二轴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三U型杆和所述第四U型杆上,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管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操作件为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管上;和/或,
所述第二操作件为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二操作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管上。
可选地,
所述接驳件为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包括腹板和相对设置在所述腹板两端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所述腹板的一侧与所述先施工槽段相接,另一侧与所述后施工槽段相接;
所述第一U型杆和所述第二U型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上,转动所述第一轴管能够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翼板相连,另一端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一侧;和/或,
所述第三U型杆和所述第四U型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翼板上,转动所述第二轴管能够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翼板相连,另一端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管上,转动所述第一轴管能够使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翼板相连,并使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一侧;和/或,
所述第二挡板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三板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板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管上,转动所述第二轴管能够使所述第三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翼板相连,并使所述第四板的另一端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
可选地,
所述第一挡板还包括同轴贴设在所述第一轴管外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端;和/或,
所述第二挡板还包括同轴贴设在所述第二轴管外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端。
可选地,
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
所述第一U型杆包括相对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二U型杆包括相对的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三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上,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四杆远离所述腹板位于所述第一翼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轴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四杆上;和/或,
所述第三U型杆包括相对的第五杆和第六杆,所述第四U型杆包括相对的第七杆和第八杆,所述第五杆和所述第七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翼板上,所述第六杆和所述第八杆远离所述腹板位于所述第二翼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轴管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六杆和所述第八杆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三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腹板形成的夹角处;和/或,
所述第五杆和所述第七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翼板和所述腹板形成的夹角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在浇筑先施工槽段时,通过第一操作件转动第一挡板,使第一挡板加宽接驳件并超出先施工槽段的一侧,从而阻挡浇筑先施工槽段所用的混凝土浆液从接驳件的一侧流动到后施工槽段。通过第二操作件转动第二挡板,使第二挡板加宽所述接驳件并超出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从而阻挡浇筑先施工槽段所用的混凝土浆液从接驳件的另一侧流动到后施工槽段。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由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调节,而不是依赖于混凝土浆液的流动挤压,调节位置准确,防绕流效果好,能够使先施工槽段的混凝土浆液不影响后施工槽段的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设置在接驳件上的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设置在接驳件上的主视图。
图中:
1、第一止浆组件;11、第一挡板;111、第一板;112、第二板;113、第一弧形板;12、第一操作件;13、第一转轴;131、第一U型杆;1311、第一杆;1312、第二杆;132、第二U型杆;14、第一轴管;
2、第二止浆组件;21、第二挡板;211、第三板;212、第四板;213、第二弧形板;22、第二操作件;23、第二转轴;231、第三U型杆;2311、第五杆;2312、第六杆;232、第四U型杆;24、第二轴管;
3、工字钢;31、第一翼板;32、第二翼板;33、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地连墙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先施工槽段、接驳件和后施工槽段,接驳件的一侧与所述先施工槽段相接,另一侧与所述后施工槽段相接。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第一止浆组件1和第二止浆组件2。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止浆组件1包括第一挡板11和第一操作件12。第一挡板11沿接驳件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其一端,第一操作件12用于转动第一挡板11,转动第一挡板11能够使其加宽接驳件并超出先施工槽段的一侧。第二止浆组件2包括第二挡板21和第二操作件22。第二挡板21沿接驳件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其另一端,第二操作件22用于转动第二挡板21,转动第二挡板21能够使其加宽接驳件并超出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在浇筑先施工槽段时,通过第一操作件12转动第一挡板11,使第一挡板11加宽接驳件并超出先施工槽段的一侧,从而阻挡浇筑先施工槽段所用的混凝土浆液从接驳件的一侧流动到后施工槽段。通过第二操作件22转动第二挡板21,使第二挡板21加宽所述接驳件并超出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从而阻挡浇筑先施工槽段所用的混凝土浆液从接驳件的另一侧流动到后施工槽段。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21分别由第一操作件12和第二操作件22调节,而不是依赖于混凝土浆液的流动挤压,调节位置准确,防绕流效果好,能够使先施工槽段的混凝土浆液不影响后施工槽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接驳件为工字钢3。工字钢3包括腹板33和相对设置在腹板33两端的第一翼板31和第二翼板32。腹板33的一侧与先施工槽段相接,另一侧与后施工槽段相接。第一挡板11设置在第一翼板31上,第二挡板21设置在第二翼板32上。具体地,先施工槽段的施工过程为:首先,从地面向下挖槽,形成先施工槽。然后,将同为竖向放置的钢筋笼和工字钢3组装,使钢筋笼延伸至工字钢3一侧的槽内,并一同吊放进先施工槽内。其次,调节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21,使它们分别与第一翼板31和第二翼板32分别呈一定的角度,如,第一挡板11垂直于第一翼板31,第二挡板21垂直于第二翼板32。最后,向先施工槽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先施工槽段。后施工槽段的施工过程与先施工槽段类似,待先施工槽段凝固成型后,在工字钢3的另一侧挖槽,并按照先施工槽段的施工流程执行即可。
为便于转动第一挡板11,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止浆组件1还包括第一转轴13和第一轴管14。第一轴管14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第一转轴13上,第一转轴13和第一轴管14两者中,任一者设置在接驳件上,另一者与第一挡板11相连。通过第一轴管14和第一转轴13的相对转动实现了第一挡板11的可转动,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3包括开口相对的第一U型杆131和第二U型杆132,第一U型杆131和第二U型杆132沿接驳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两端。第一轴管1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U型杆131和第二U型杆132上,第一挡板11设置在第一轴管14上。也就是说,第一U型杆131和第二U型杆132设置在接驳件上,第一轴管14在两者之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在轴向由第一U型杆131和第二U型杆132限位,限位稳定,不易脱位。
为提高第一挡板11的止浆效果,第一U型杆131和第二U型杆132均设置在第一翼板31上。转动第一轴管14能够使第一挡板11的一端与第一翼板31相连,另一端超出先施工槽段的一侧。第一挡板11与第一翼板31相连,能够避免浆液从两者之间渗漏到后施工槽段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挡板11包括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第一板111的一端和第二板112的一端均设置在第一轴管14上,转动第一轴管14能够使第一板111的另一端与第一翼板31相连,并使第二板112的另一端超出先施工槽段的一侧。可选地,第一挡板11还包括同轴贴设在第一轴管14外的第一弧形板113。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分别设置在第一弧形板113的两端。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通过第一弧形板113连接在第一轴管14上,接触面积大,不易脱离,且便于安装时的相对定位。可选地,第一弧形板113、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不易出现渗漏位置,且无需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型杆131包括相对的第一杆1311和第二杆1312,第二U型杆132包括相对的第三杆和第四杆,第一杆1311和第三杆设置在第一翼板31上,第二杆1312和第四杆远离腹板33位于第一翼板31的一侧,第一轴管1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杆1312和第四杆上。第二杆1312和第四杆远离腹板33位于第一翼板31的一侧,从而将第一止浆组件1的转动中心移至第一翼板31的外侧,减轻了接驳件对第一止浆组件1实际装配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可选地,第一杆1311和第三杆均设置在第一翼板31和腹板33形成的夹角处。由此,第一翼板31和腹板33均能够对第一杆1311和第三杆提供支撑力,使其安装稳定。
可选地,第一操作件12为第一操作杆,第一操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轴管1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杆垂直于第一轴管14的轴线焊接在第一轴管14的一端,通过扳动第一操作杆能够方便地使第一挡板11调节至恰当位置,以阻挡浆液。
为便于转动第二挡板21,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止浆组件2还包括第二转轴23和第二轴管24,第二轴管24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第二转轴23上,第二转轴23和第二轴管24两者中,任一者设置在接驳件上,另一者与第二挡板21相连。通过第二轴管24和第二转轴23的相对转动实现了第二挡板21的可转动,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3包括开口相对的第三U型杆231和第四U型杆232,第三U型杆231和第四U型杆232沿接驳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两端,第二轴管2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三U型杆231和第四U型杆232上,第二挡板21设置在第二轴管24上。也就是说,第三U型杆231和第四U型杆232设置在接驳件上,第二轴管24在两者之间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且在轴向由第三U型杆231和第四U型杆232限位,限位稳定,不易脱位。
为提高第二挡板21的止浆效果,第三U型杆231和第四U型杆232均设置在第二翼板32上,转动第二轴管24能够使第二挡板21的一端与第二翼板32相连,另一端超出先施工槽段处第二翼板32所在的一侧。第二挡板21与第二翼板32相连,能够避免浆液从两者之间渗漏到后施工槽段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板21包括第三板211和第四板212,第三板211的一端和第四板212的一端均设置在第二轴管24上,转动第二轴管24能够使第三板211的另一端与第二翼板32相连,并使第四板212的另一端超出先施工槽段处第二翼板32所在的一侧。可选地,第二挡板21还包括同轴贴设在第二轴管24外的第二弧形板213,第三板211和第四板212分别设置在第二弧形板213的两端。第三板211和第四板212通过第二弧形板213连接在第二轴管24上,接触面积大,不易脱离,且便于安装时的相对定位。可选地,第二弧形板213、第三板211和第四板2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不易出现渗漏位置,且无需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U型杆231包括相对的第五杆2311和第六杆2312,第四U型杆232包括相对的第七杆和第八杆,第五杆2311和第七杆设置在第二翼板32上,第六杆2312和第八杆远离腹板33位于第二翼板32的一侧,第二轴管2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六杆2312和第八杆上。第六杆2312和第八杆远离腹板33位于第二翼板32的一侧,从而将第二止浆组件2的转动中心移至第二翼板32的外侧,减轻了接驳件对第二止浆组件2实际装配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可选地,第五杆2311和第七杆均设置在第二翼板32和腹板33形成的夹角处。由此,第二翼板32和腹板33均能够对第五杆2311和第七杆提供支撑力,使其安装稳定。
可选地,第二操作件22为第二操作杆,第二操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轴管2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操作杆垂直于第二轴管24的轴线焊接在第二轴管24的一端,通过扳动第二操作杆能够方便地使第二挡板21调节至恰当位置,以阻挡浆液。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地连墙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先施工槽段、接驳件和后施工槽段,该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包括:
第一止浆组件(1),包括第一挡板(11)和第一操作件(12),所述第一挡板(11)沿所述接驳件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其一端,所述第一操作件(12)用于转动所述第一挡板(11),转动所述第一挡板(11)能够使其加宽所述接驳件并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一侧;
第二止浆组件(2),包括第二挡板(21)和第二操作件(22),所述第二挡板(21)沿所述接驳件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其另一端,所述第二操作件(22)用于转动所述第二挡板(21),转动所述第二挡板(21)能够使其加宽所述接驳件并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浆组件(1)还包括第一转轴(13)和第一轴管(14),所述第一轴管(14)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3)上,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一轴管(14)两者中,任一者设置在所述接驳件上,另一者与所述第一挡板(11)相连;和/或,
所述第二止浆组件(2)还包括第二转轴(23)和第二轴管(24),所述第二轴管(24)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23)上,所述第二转轴(23)和所述第二轴管(24)两者中,任一者设置在所述接驳件上,另一者与所述第二挡板(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13)包括开口相对的第一U型杆(131)和第二U型杆(132),所述第一U型杆(131)和所述第二U型杆(132)沿所述接驳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所述第一轴管(1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U型杆(131)和所述第二U型杆(132)上,所述第一挡板(11)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管(14)上;和/或,
所述第二转轴(23)包括开口相对的第三U型杆(231)和第四U型杆(232),所述第三U型杆(231)和所述第四U型杆(232)沿所述接驳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所述第二轴管(2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三U型杆(231)和所述第四U型杆(232)上,所述第二挡板(21)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管(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件(12)为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管(14)上;和/或,
所述第二操作件(22)为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二操作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管(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驳件为工字钢(3),所述工字钢(3)包括腹板(33)和相对设置在所述腹板(33)两端的第一翼板(31)和第二翼板(32);所述腹板(33)的一侧与所述先施工槽段相接,另一侧与所述后施工槽段相接;
所述第一U型杆(131)和所述第二U型杆(13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31)上,转动所述第一轴管(14)能够使所述第一挡板(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翼板(31)相连,另一端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一侧;和/或,
所述第三U型杆(231)和所述第四U型杆(23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翼板(32)上,转动所述第二轴管(24)能够使所述第二挡板(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翼板(32)相连,另一端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1)包括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所述第一板(1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板(112)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管(14)上,转动所述第一轴管(14)能够使所述第一板(1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翼板(31)相连,并使所述第二板(112)的另一端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一侧;和/或,
所述第二挡板(21)包括第三板(211)和第四板(212),所述第三板(211)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板(212)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管(24)上,转动所述第二轴管(24)能够使所述第三板(2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翼板(32)相连,并使所述第四板(212)的另一端超出所述先施工槽段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11)还包括同轴贴设在所述第一轴管(14)外的第一弧形板(113),所述第一板(111)和所述第二板(1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板(113)的两端;和/或,
所述第二挡板(21)还包括同轴贴设在所述第二轴管(24)外的第二弧形板(213),所述第三板(211)和所述第四板(2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213)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板(113)、所述第一板(111)和所述第二板(112)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弧形板(213)、所述第三板(211)和所述第四板(212)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U型杆(131)包括相对的第一杆(1311)和第二杆(1312),所述第二U型杆(132)包括相对的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一杆(1311)和所述第三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31)上,所述第二杆(1312)和所述第四杆远离所述腹板(33)位于所述第一翼板(31)的一侧,所述第一轴管(1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杆(1312)和所述第四杆上;和/或,
所述第三U型杆(231)包括相对的第五杆(2311)和第六杆(2312),所述第四U型杆(232)包括相对的第七杆和第八杆,所述第五杆(2311)和所述第七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翼板(32)上,所述第六杆(2312)和所述第八杆远离所述腹板(33)位于所述第二翼板(32)的一侧,所述第二轴管(2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六杆(2312)和所述第八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1311)和所述第三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31)和所述腹板(33)形成的夹角处;和/或,
所述第五杆(2311)和所述第七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翼板(32)和所述腹板(33)形成的夹角处。
CN202123150735.7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Active CN216689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0735.7U CN216689364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0735.7U CN216689364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9364U true CN21668936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0735.7U Active CN216689364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9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8357A (zh) 逆作法施工中钢管柱调垂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桩柱一体化施工工艺
CN109778992B (zh) 一种用于管道施工的骑马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77189B (zh) 一种超长管幕无中继间顶进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02535519A (zh) 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535441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CN108035337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和应用于该方法中的接头
CN216689364U (zh) 一种地连墙接缝处防绕流装置
CN205714215U (zh) 隧道衬砌用减压管片及管片衬砌结构
CN110118445A (zh) 一种半开放式受迫对流换热能源桩管桩系统
CN218374050U (zh) 一种超深地下连续墙接头
CN113373904B (zh) 一种止水型角耳钢板桩及施工方法
CN104790430B (zh)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11922599U (zh) Cfg桩桩端后注浆装置
CN207919560U (zh) 预留注浆管路的后注浆现浇薄壁管桩
CN209162798U (zh) 地下连续墙接头防绕流装置
CN209308068U (zh) 一种地埋管布置结构
CN215629986U (zh) 一种双导管混凝土灌注装置
CN210263015U (zh) 一种用于地下连续墙的预制墙体单元
CN113699974A (zh) 用于海上风机基础的固化土吹填装置
CN218712878U (zh) 一种地下墙接缝防扰流结构
CN216974834U (zh) 一种盾构隧道接收洞门封堵结构
CN202865854U (zh) 预制钢筋砼空腹抗侧向力桩的连接构造
CN214271999U (zh) 一种不同截面尺寸地连墙接头
CN213268227U (zh) 一种检查井注浆系统
CN211690315U (zh) 防扩径窜孔的长螺旋钻孔灌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