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6206U - 自动加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加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6206U
CN216686206U CN202123273401.9U CN202123273401U CN216686206U CN 216686206 U CN216686206 U CN 216686206U CN 202123273401 U CN202123273401 U CN 202123273401U CN 216686206 U CN216686206 U CN 216686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feeding
sensor
disk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34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城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f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f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f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fu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34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6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6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6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构、送料机构和控制组件,送料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送料振动盘,每个送料振动盘的上方均设有传感器,上料机构包括可转平台、设在可转平台上的上料振动盘以及用于给上料振动盘供料的供料件,传感器与控制组件相连。该自动加料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其感应区内是否有产品(即芯片),在传感器未检测到产品时,上料振动盘将供料件提供的产品输送给送料振动盘,即在传感器未检测到产品时自动给送料振动盘上料,减轻人工的工作量,有效保证了上料的效率,提高了送料机构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自动加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芯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芯片在制造完成后,还需要经过检测、分选、封装等工序后才能被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通过芯片分选设备对芯片检测分选能提高芯片检测及分选的效率、准确率。传统的分选设备中通常采用双振动盘给后道工艺(检测、分选)来上料,通过人工将芯片送入振动盘。单个振动盘的芯片容量大约为一千颗,正常情况下,作业人员将芯片加到两个振动盘内,双轨道同时输送芯片,便于测试出良品和不良品以对芯片进行分类。
现有设备的效率低,例如每批次五万颗芯片,振动盘容量一千颗,每次上料部两千颗计算,每批次需完成上料动作25次,每次上料平均4分钟,即每批次至少需100分钟;
在实际作业中工作人员需要频繁上料,若上料不及时或者两个振动盘上料不均匀会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低,例如一个振动盘有产品而另一个振动盘做空时进行单轨道作业,通过测算设备计算出的利用率只有双轨道作业的70%;
此外,上料过程中允许的纷失率为0.02%,而对现有上料过程中进行统计分析,每批货纷失约100颗,其中90%发生在上料过程中,即上料过程中纷失率高达0.18%,上料过程中的纷失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自动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包括:送料机构、上料机构和控制组件,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送料振动盘,每个所述送料振动盘的上方均设有传感器,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可转平台、设在所述可转平台上的上料振动盘以及用于给所述上料振动盘供料的供料件,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振动盘包括直振盘和平振盘,所述直振盘的输送平面高于所述平振盘的输送平面,所述直振盘的出料端朝向所述平振盘,所述平振盘的出料端朝向所述送料振动盘。
进一步的,所述平振盘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朝向所述送料振动盘的倾斜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直振盘的出料端为收口状;和/或,所述平振盘的出料端为收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供料件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直振盘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的出料口的口径为1.5cm-2.5cm,所述漏斗的出料口的端面距离所述直振盘的输送平面之间的间距为1.5cm-2.5cm。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振动盘包括接料轨道以及与所述接料轨道连通的螺母轨道,所述螺母轨道呈螺旋状且盘绕上升,所述螺母轨道的高度自内圈向外圈逐渐递增,所述接料轨道与所述螺母轨道的内圈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反射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可转平台转动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可转平台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工控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加料装置,由传感器检测其感应区内是否有产品(即芯片),在传感器未检测到产品时,上料振动盘将供料件提供的产品输送给送料振动盘,即在传感器未检测到产品时自动给送料振动盘上料,减轻人工的工作量,有效保证了上料的效率,提高了送料机构的利用率;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上料振动盘上的产品经倾斜流道输送至送料振动盘,省去人工给送料振动盘上料的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在给送料振动盘上料的过程中产品的纷失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振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加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构、送料机构和控制组件,送料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送料振动盘1,每个送料振动盘1的上方均设有传感器2,上料机构包括可转平台3、设在可转平台3上的上料振动盘4以及用于给上料振动盘4供料的供料件5,传感器2与控制组件相连。
该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加料装置中,送料振动盘1用于将产品有序定向、排列整齐地输送到下道工序,具体为,送料振动盘1将芯片引脚向同一方向摆放、将芯片输送到下道工序;
由供料件5给上料振动盘4供料,传感器2、驱动送料振动盘1工作的驱动部件以及驱动上料振动盘4工作的驱动部件与控制组件相连;
在某个送料振动盘1对应的传感器2在其感应区内未检测到芯片时,控制组件根据该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控制可转平台3转动,上料振动盘4随可转平台3转动,使得上料振动盘4的出料端转动至该传感器2对应的送料振动盘1上方,并控制上料振动盘4输送产品给送料振动盘1。
需要注意的是,该实施例中所提及的驱动送料振动盘1工作的驱动部件和驱动上料振动盘4工作的驱动部件均有成熟的设计理论支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产品为芯片。
优选的,送料机构包括两个送料振动盘1,每个送料振动盘1的上方设有一个传感器2,结构设计比较简单,且两个送料振动盘1同时工作能够起到提高送料效率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料件5包括漏斗,漏斗的出料口位于直振盘41的上方。例如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的方式,将产品送入漏斗内,在上料振动盘4向送料振动盘1送料的过程中,产品在重力作用下经漏斗的出料口自动移动至上料振动盘4。
通过合理设计漏斗的出料口的口径、漏斗的出料口的端面距离上料振动盘4的距离,可以定量地给上料振动盘4供料,例如,漏斗的出料口的口径为1.5cm-2.5cm,漏斗的出料口的端面距离上料振动盘的输送平面的距离为1.5cm-2.5cm。
优选的,漏斗的出料口的口径为2cm,漏斗的出料口的端面距离上料振动盘的输送平面的距离为2cm,如此在上料振动盘4每次给一个送料振动盘输送产品时,漏斗每次出料约200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振动盘4包括直振盘41和平振盘42,直振盘41的输送平面高于平振盘42的输送平面,直振盘41的出料端朝向平振盘42,平振盘42的出料端朝向送料振动盘1。
该实施例中,由直振盘41多次承接漏斗内的产品,直振盘41沿单方向移动,将产品送给平振盘42,配合漏斗的出料口的口径、漏斗的出料口的端面距离直振盘41的输送平面的距离,可以实现每次给送料振动盘1定量供料;
平振盘42可以定向前后移动,上料振动盘4随可转平台3转动的过程中,平振盘42向靠近直振盘41的方向移动,防止旋转过程中产品掉落到送料振动盘1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的,直振盘41的出料端为收口状,避免产品在直振盘41的出料端掉落到平振盘42的外部,使得经直振盘41的出料端输出的产品能够对准确落在平振盘42上,降低上料过程中产品的纷失率;和/或,平振盘42的出料端为收口状,使得经平振盘42的出料端输出的能够对准落在送料振动盘1上,降低上料过程中产品的纷失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振盘42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朝向送料振动盘1的倾斜流道6。
经平振盘42的出料端送出的产品能够沿着倾斜流道6落入送料振动盘1内,倾斜流道6使得自平振盘42的出料端输出的产品更准确地落入送料振动盘1内,降低上料过程中产品的纷失率。
进一步的,送料振动盘1包括接料轨道11以及与接料轨道11连通的螺母轨道12,螺母轨道12呈螺旋状且盘绕上升,螺母轨道12的高度自内圈向外圈逐渐递增。
产品由接料轨道11承接,在振动作用下进入螺母轨道12的内圈,并在振动作用下经螺母振动盘的轨道内圈振动到轨道外圈,从而产品由螺母轨道12进入相应的检测轨道内。
进一步的,传感器2为红外线反射式传感器2。红外线反射式传感器2能够以非接触的形式检测其感应区内是否有产品,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控制组件。红外线反射式传感器2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自动加料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可转平台3转动的驱动电机7和减速器(图未示),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可转平台3相连,驱动电机7和减速器与控制组件相连。由驱动电机7提供动力,由减速器将驱动电机7的转速降低至合适的转速,确保上料振动盘4在不同送料振动盘1之间更换位置的过程中,产品能够平稳地保持在上料振动盘4内,避免转速过快造成产品脱离上料振动盘4。
进一步的,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工控机。
控制器采用PLC,能够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并通过改变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从而控制各部件的工作,能够控制传感器2、驱动上料振动盘4工作的驱动部件、驱动送料振动盘1工作的驱动部件、驱动电机7以及减速器自动运作,同时,操作工能够方便地在工控机上改变相关部件(如传感器2、驱动上料振动盘4工作的驱动部件、驱动送料振动盘1工作的驱动部件、驱动电机7以及减速器)的运作参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自动加料装置用于支撑传感器的支架、用于支撑供料件的支架、第一平台8和第二平台9,用于支撑供料件的支架与用于驱动上料振动盘工作的驱动部件位于第一平台8上,第一平台8设在可转平台3上,在上料振动盘随可转平台3转动的过程中,供料件也一同转动,从而能够准确地给上料振动盘供料;用于支撑传感器的支架和可转平台设在第二平台9上,减速器和驱动电机设在第二平台9的下方,减速器的输出轴穿过第二平台与可转平台相连,如此设计使得自动加料装置中的零部件设置的相对集中。
从而使得该自动加料装置中各部件的分布相对集中。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送料机构和控制组件,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送料振动盘,每个所述送料振动盘的上方均设有传感器,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可转平台、设在所述可转平台上的上料振动盘以及用于给所述上料振动盘供料的供料件,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振动盘包括直振盘和平振盘,所述直振盘的输送平面高于所述平振盘的输送平面,所述直振盘的出料端朝向所述平振盘,所述平振盘的出料端朝向所述送料振动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振盘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朝向所述送料振动盘的倾斜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振盘的出料端为收口状;和/或,所述平振盘的出料端为收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件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直振盘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出料口的口径为1.5cm-2.5cm,所述漏斗的出料口的端面距离所述直振盘的输送平面之间的间距为1.5-2.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振动盘包括接料轨道以及与所述接料轨道连通的螺母轨道,所述螺母轨道呈螺旋状且盘绕上升,所述螺母轨道的高度自内圈向外圈逐渐递增,所述接料轨道与所述螺母轨道的内圈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反射式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可转平台转动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可转平台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工控机。
CN202123273401.9U 2021-12-23 2021-12-23 自动加料装置 Active CN216686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3401.9U CN216686206U (zh) 2021-12-23 2021-12-23 自动加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3401.9U CN216686206U (zh) 2021-12-23 2021-12-23 自动加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6206U true CN216686206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1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3401.9U Active CN216686206U (zh) 2021-12-23 2021-12-23 自动加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6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5317B (zh) 货物自动输送流水线
CN106516201B (zh) 颗粒料分料组装机
CN208616287U (zh) 圆盘式配重机
CN107716335A (zh) 一种物料称重分选装置
CN206664969U (zh) 一种原料输送装置
CN216686206U (zh) 自动加料装置
CN2813535Y (zh) 安全套电磁振动式自动供料装置
CN211919149U (zh) 一种工业包装用定量称重仪表
CN210014834U (zh) 称重设备
CN218617239U (zh) 一种料斗式自动输送定量称重机
CN111360271A (zh) 一种合金仓自动上料、配料系统
CN215591781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螺旋上料器
CN107856924B (zh) 一种面饼检测整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426814U (zh) 一种自动称重设备输送控制柜
CN109625357A (zh) 一种高精度低损伤式自动充填机
CN108507651A (zh) 一种多工位高精度称重定量装置
CN209008983U (zh) 一种高效自动称重装置
CN209177060U (zh) 方形药包理料输送装置
CN219669227U (zh) 振动盘及上料装置
CN208921250U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皮带秤
CN211224172U (zh) 一种用于条状小包的可翻转出料的检重秤
CN210590022U (zh) 密闭型配混装置
CN213274500U (zh) 自动静态检重秤
CN219600067U (zh) 一种新型密炼机辅助系统
CN211494679U (zh) 一种金属粉末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