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5609U - 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5609U
CN216685609U CN202122906721.7U CN202122906721U CN216685609U CN 216685609 U CN216685609 U CN 216685609U CN 202122906721 U CN202122906721 U CN 202122906721U CN 216685609 U CN216685609 U CN 216685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rner
sub
bottom plate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67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Vicin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Vicin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Vicin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Vicin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67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5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5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5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护角结构包括:护角主体,护角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以及连接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的第一侧板,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中具有主安装口;加固结构,加固结构的硬度大于护角主体的硬度,加固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以及连接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的第二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中具有副安装口;护角主体包围加固结构的外表面;第二顶板与第一顶板固定,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固定,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固定,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提高了护角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备自身性能的不断提升加大了对设备的防护要求,尤其在工业与军用领域,设备的防护尤其重要。
现有技术采用护角结构对设备进行防护达到防跌落、撞击的目的,而护角结构通常采用硅橡胶随设备造型注塑成型,此种类型护角结构采用双面胶粘接于设备四周,粘接安装的护角结构在盐雾、湿热等环境下容易脱落。也有使用螺钉固定护角结构,但是由于硅橡胶质软,螺钉紧固时由于螺钉外力大,会使硅橡胶护角结构变形,脱出螺钉的压接范围。
因此,现有技术提供的护角结构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护角结构的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角结构,包括:护角主体,所述护角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中具有主安装口;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的硬度大于所述护角主体的硬度,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具有副安装口;所述护角主体包围所述加固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
可选的,所述护角主体包括硅橡胶护角主体,所述加固结构包括钢加固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顶板包括:第一顶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顶拐角部两侧的第一子顶板区和第二子顶板区;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一底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底拐角部两侧的第一子底板区和第二子底板区;所述第二顶板包括:第二顶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顶拐角部两侧的第三子顶板区和第四子顶板区;所述第二底板包括:第二底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拐角部两侧且的第三子底板区和第四子底板区;所述第一子顶板区与所述第三子顶板区固定,所述第二子顶板区与所述第四子顶板区固定,所述第一子底板区与所述第三子底板区固定,所述第二子底板区与所述第四子底板区固定;所述第一顶拐角部与所述第二顶拐角部固定;所述第一底拐角部与所述第二底拐角部固定。
可选的,所述主安装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子顶板区、第二子顶板区、第一子底板区和第二子底板区中;所述副安装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子顶板区、第四子顶板区、第三子底板区和第四子底板区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顶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二顶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一底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二底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顶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一沉槽;所述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二沉槽;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表面设置第三沉槽;所述第二顶板嵌入所述第一沉槽中,所述第一底板嵌入所述第二沉槽中,所述第二侧板嵌入所述第三沉槽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顶板朝向第一底板的表面具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间隔;所述第二顶板中具有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限位口中;所述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的表面具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间隔;所述第二底板中具有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二限位口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护角结构;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边角区被所述加固结构包围。
可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包括设备顶面和设备底面;以及位于所述设备顶面和设备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与所述设备顶面和所述设备底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交;所述第二顶板背向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表面与部分所述设备顶面接触,所述第二底板背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与部分所述设备底面接触,所述第二侧板与部分所述第一侧面和部分所述第二侧面接触;所述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中且贯穿所述设备底面;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中且贯穿所述设备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结构,设置了加固结构,所述护角主体包围所述加固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通过主安装口和副安装口能将护角结构安装在需要防护的设备本体上。由于加固结构的硬度大于所述护角主体的硬度,避免了在将护角结构安装在需要防护的设备本体上的过程中,护角主体被过度挤压,能防止护角本体被挤压变形产生错位异常,提高了护角结构的可靠性。
2.进一步,所述第一顶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二顶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一底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二底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第一顶拐角部、第二顶拐角部、第一底拐角部和第二底拐角部受到外界力学作用时不容易撞击损坏,同时提高护角主体对外界环境中的人员的安全性。
3.进一步,通过设置第一凸起、第一限位口、第二凸起和第二限位口,使加固结构与护角主体的结合更牢固,防止加固结构与护角主体相互错位,进一步提高了护角结构的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角结构,设置了加固结构,所述护角主体包围所述加固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通过主安装口和副安装口能将护角结构安装在需要防护的设备本体上。在通过主安装口和副安装口安装护角结构时,由于加固结构的硬度大于所述护角主体的硬度,避免了护角主体被过度挤压,能防止护角本体被挤压变形产生错位异常,提高了护角结构的可靠性。设备本体能够有效地被护角结构保护而不被撞击损坏,由于护角结构与设备本体固定牢靠,避免了护角结构脱落,设备本体能够在烟雾、湿热或者潮湿的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护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学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护角结构,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包括:
护角主体1,所述护角主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11和第一底板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1和所述第一底板12的第一侧板13,所述第一顶板11和所述第一底板12中具有主安装口1a;
加固结构2(参考图4),所述加固结构2的硬度大于所述护角主体1的硬度,所述加固结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板21和第二底板2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顶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的第二侧板23,所述第二顶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中具有副安装口2a;
所述护角主体1包围所述加固结构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顶板21与所述第一顶板11固定,所述第二底板22与所述第一底板12固定,所述第二侧板23与所述第一侧板13固定,所述第一顶板11中的主安装口1a和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2a贯通,所述第一底板12中的主安装口1a和所述第二底板22中的副安装口2a贯通。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加固结构,所述护角主体包围所述加固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通过主安装口和副安装口能将护角结构安装在需要防护的设备本体上。由于加固结构的硬度大于所述护角主体的硬度,避免了在将护角结构安装在需要防护的设备本体上的过程中,护角主体被过度挤压,能防止护角本体被挤压变形产生错位异常,提高了护角结构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角主体1包括硅橡胶护角主体,所述加固结构2包括钢加固结构。硅橡胶护角主体的较为柔软,所述硅橡胶护角主体1在受到外界的碰撞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在外界力撤销后,硅橡胶护角主体能及时恢复原形。钢加固结构的硬度较大,能在安装护角结构的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力。
所述第一顶板11中的主安装口1a贯穿第一顶板11,所述第一底板12中的主安装口1a贯穿第一底板12。所述第二顶板21中的副安装口2a贯穿第二顶板21,第二底板22中的副安装口2a贯穿第二底板2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板11中的主安装口1a和所述第一底板12中的主安装口1a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顶板21中的副安装口2a和所述第二底板22中的副安装口2a相对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相互错位,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和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相互错位。
所述第一顶板11包括:第一顶拐角部1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顶拐角部111两侧的第一子顶板区112和第二子顶板区113;所述第一底板12包括:第一底拐角部1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底拐角部121两侧的第一子底板区122和第二子底板区123。第一顶拐角部111与第一子顶板区112和第二子顶板区113连接。第一底拐角部121与第一子底板区122和第二子底板区123连接。
所述第二顶板21包括:第二顶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顶拐角部两侧的第三子顶板区和第四子顶板区;所述第二底板22包括:第二底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拐角部两侧且的第三子底板区和第四子底板区。第二顶拐角部与第三子顶板区和第四子顶板区连接。第二底拐角部与第三子底板区和第四子底板区连接。
所述第一子顶板区112与所述第三子顶板区固定,所述第二子顶板区113与所述第四子顶板区固定,所述第一子底板区122与所述第三子底板区固定,所述第二子底板区123与所述第四子底板区固定;所述第一顶拐角部111与所述第二顶拐角部固定;所述第一底拐角部121与所述第二底拐角部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安装口1a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子顶板区112、第二子顶板区113、第一子底板区122和第二子底板区123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安装口2a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子顶板区、第四子顶板区、第三子底板区和第四子底板区中。主安装口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拐角部111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二顶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一底拐角部121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二底拐角部的外侧呈孤面。第一顶拐角部111、第二顶拐角部、第一底拐角部121和第二底拐角部受到外界力学作用时不容易撞击损坏,同时提高护角主体对外界环境中的人员的安全性。
所述第一侧板13包括:第一侧板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拐角部两侧的第一子侧板区和第二子侧板区,第一侧板拐角部与所述第一子侧板区和第二子侧板区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3包括:第二侧板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侧板拐角部两侧的第三子侧板区和第四子侧板区,第二侧板拐角部与所述第三子侧板区和第四子侧板区连接。第一侧板拐角部与第二侧板拐角部固定,第一侧板拐角部与第三子侧板区固定,第二子侧板区与第四子侧板区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第二侧板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第一侧板拐角部和第二侧板拐角部受到外界力学作用时不容易撞击损坏,同时提高护角主体对外界环境中的人员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板11朝向第一底板12的表面具有第一凸起(未图示),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顶板11中的主安装口1a间隔;所述第二顶板21中具有第一限位口24;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限位口24中。所述第一底板12朝向所述第一顶板11的表面具有第二凸起14,所述第二凸起14与所述第一底板12中的主安装口1a间隔;所述第二底板22中具有第二限位口25;所述第二凸起14嵌入所述第二限位口25中。这样使得加固结构2与护角主体1的结合更牢固,防止加固结构2与护角主体1相互错位,进一步提高了护角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为平面,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表面为平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护角主体1’的所述第一顶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一沉槽;所述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二沉槽;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表面设置第三沉槽;加固结构2’的所述第二顶板嵌入所述第一沉槽中,所述第一底板嵌入所述第二沉槽中,所述第二侧板嵌入所述第三沉槽中。这样使得护角主体和加固结构更加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顶板朝向第一底板的表面设置第一凸起,具体的,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沉槽的底面;所述第二顶板中具有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限位口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的表面具有第二凸起,具体的,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沉槽的底面,所述第二底板中具有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二限位口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角主体1的外侧壁还具有防滑槽15。防滑槽15具有防滑和装饰作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护角结构: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边角区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且被所述加固结构2包围。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电子产品或者机械设备。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设备顶面和设备底面;以及位于所述设备顶面和设备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与所述设备顶面和所述设备底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交;所述第二顶板背向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表面与部分所述设备顶面接触,所述第二底板背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与部分所述设备底面接触,所述第二侧板与部分所述第一侧面和部分所述第二侧面接触。
所述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中且贯穿所述设备底面;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中且贯穿所述设备顶面。第一紧固件包括螺钉。第二紧固件包括螺钉。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加固结构,所述护角主体包围所述加固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通过主安装口和副安装口能将护角结构安装在需要防护的设备本体上。在通过主安装口和副安装口安装护角结构时,由于加固结构的硬度大于所述护角主体的硬度,避免了护角主体被过度挤压,能防止护角本体被挤压变形产生错位异常,提高了护角结构的可靠性。设备本体能够有效地被护角结构保护而不被撞击损坏,由于护角结构与设备本体固定牢靠,避免了护角结构脱落,设备本体能够在烟雾、湿热或者潮湿的环境下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角主体,所述护角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中具有主安装口;
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的硬度大于所述护角主体的硬度,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具有副安装口;
所述护角主体包围所述加固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主体包括硅橡胶护角主体,所述加固结构包括钢加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包括:第一顶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顶拐角部两侧的第一子顶板区和第二子顶板区;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一底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底拐角部两侧的第一子底板区和第二子底板区;
所述第二顶板包括:第二顶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顶拐角部两侧的第三子顶板区和第四子顶板区;所述第二底板包括:第二底拐角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拐角部两侧且的第三子底板区和第四子底板区;
所述第一子顶板区与所述第三子顶板区固定,所述第二子顶板区与所述第四子顶板区固定,所述第一子底板区与所述第三子底板区固定,所述第二子底板区与所述第四子底板区固定;所述第一顶拐角部与所述第二顶拐角部固定;所述第一底拐角部与所述第二底拐角部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子顶板区、第二子顶板区、第一子底板区和第二子底板区中;所述副安装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子顶板区、第四子顶板区、第三子底板区和第四子底板区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二顶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一底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所述第二底拐角部的外侧面呈孤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一沉槽;所述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二沉槽;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表面设置第三沉槽;所述第二顶板嵌入所述第一沉槽中,所述第一底板嵌入所述第二沉槽中,所述第二侧板嵌入所述第三沉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朝向第一底板的表面具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间隔;所述第二顶板中具有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限位口中;
所述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的表面具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间隔;所述第二底板中具有第二限位口;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二限位口中。
9.一种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护角结构;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边角区被所述加固结构包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包括设备顶面和设备底面;以及位于所述设备顶面和设备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与所述设备顶面和所述设备底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交;所述第二顶板背向所述第一顶板的一侧表面与部分所述设备顶面接触,所述第二底板背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与部分所述设备底面接触,所述第二侧板与部分所述第一侧面和部分所述第二侧面接触;
所述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中的主安装口和第二底板中的副安装口中且贯穿所述设备底面;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顶板中的主安装口和第二顶板中的副安装口中且贯穿所述设备顶面。
CN202122906721.7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Active CN216685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721.7U CN216685609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721.7U CN216685609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5609U true CN216685609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4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6721.7U Active CN216685609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5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0194B2 (en)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batter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5722344B (zh) 具有带震动吸收装置的电路板的电子组件
US11603055B2 (en) License plate frames including impact protection features
US11769920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6685609U (zh) 一种护角结构和带有护角结构的设备
US20180329457A1 (en) Mechanical shock protec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091991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8270900B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US20210128067A1 (en) Enclosure
US20090231814A1 (en) Protective cap for thermal grease
JP5243810B2 (ja) 電池パック
KR20130042293A (ko) 에스에스디용 케이스
CN215989052U (zh)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210724744U (zh) 触控感应开关
CN219868666U (zh) 防护件、顶垫及对开门设备
TWI518966B (zh) 用於具有彎曲表面結構之電池單元的托盤
CN215442642U (zh) 一种无框卡扣式蜂窝板
TW201947921A (zh) 小電池組殼體集成
CN221103519U (zh) 麦克风模组和车载电子设备
CN214227196U (zh) 一种适配器转接板及空气净化器
CN215045500U (zh) 一种芯片的包装结构
CN220731713U (zh) 电池包
CN213597386U (zh) 收费岗亭用泡沫铝防静电地板
US20240030543A1 (en) 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production method
CN21042993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锂电池组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