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9373U - 激光清洗设备 - Google Patents

激光清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9373U
CN216679373U CN202123113521.2U CN202123113521U CN216679373U CN 216679373 U CN216679373 U CN 216679373U CN 202123113521 U CN202123113521 U CN 202123113521U CN 216679373 U CN216679373 U CN 216679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element
laser
focusing
mirror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35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阳
潘逸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terdrop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terdrop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terdrop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terdrop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35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9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9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9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清洗设备,包括工作台、夹持装置、以及清洗装置。夹持装置位于工作台,夹持装置包括夹具以及第一驱动元件,夹具用于夹持工件,第一驱动元件为可变速驱动装置。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束。激光头与激光器通过光纤连接。聚焦装置包括第一外壳以及聚焦镜,激光头连接于第一外壳的一侧。清洗头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反射镜,第一壳体底连接于第一外壳远离激光头的一侧,反射镜的镜面与聚焦镜的轴线呈设定角度,夹持装置、聚焦装置以及洗头中的至少两个,能够沿工件朝向清洗头的方向移动,第一驱动元件以不同的转速驱动工件旋转,使激光在清洗不同直径的腔壁时,于腔壁上的移动速度相同,使得不同直径的腔壁清洗效果相同。

Description

激光清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在激光清洗腔体时,一般将清洗头伸入腔内,使激光头转动,达到清洗腔体内壁的目的,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针对多直径复杂腔体时,由于激光的出光口距离腔壁距离不尽相同,导致腔壁清洗程度不一致,清洗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激光清洗设备,能够提高复杂腔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清洗设备,包括:
工作台;
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具以及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夹具转动,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工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可变速驱动装置,以使所述工件能够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束;
激光头,与所述激光器连接;
聚焦装置,包括聚焦镜,所述激光头位于所述聚焦镜的一侧,所述聚焦镜用于对所述激光束聚焦;
清洗头,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聚焦镜的另一侧,所述反射镜与所述聚焦镜能够相对移动,以改变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夹持装置能够相对所述反射镜移动,以及调节所述工件与所述反射镜水平距离,所述激光束能够自所述激光头射出,经过所述聚焦镜,并由反射镜反射,照射于所述工件的腔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激光清洗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驱动元件为可变速驱动装置,因此,在清洗同一工件不同直径的腔壁时,能够根据直径的大小,以不同的转速驱动工件旋转,使激光在清洗不同直径的腔壁时,于腔壁上的移动速度相同,使得不同直径的腔壁清洗效果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所述清洗头以及所述聚焦装置中的至少两个,能够沿所述夹持装置靠近所述清洗头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移动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清洗头固定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件以及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以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固定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件以及第三驱动元件,所述聚焦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三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所述聚焦装置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三移动机构以及第四移动机构,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件以及第四驱动元件,所述清洗头连接于所述第三移动件,所述第四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所述清洗头移动;
所述第四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四移动机构包括第四移动件以及第五驱动元件,所述聚焦装置连接于所述第四移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五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四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所述聚焦装置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五移动机构以及第六移动机构,所述聚焦装置固定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第五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五移动机构包括第五移动件以及第六驱动元件,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五移动件,所述第六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五移动件平移;
所述第六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六移动机构包括第六移动件以及第七驱动元件,所述清洗头连接于所述第六移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七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六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所述清洗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五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六移动件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聚焦装置还包括准直镜,所述准直镜位于位于所述聚焦镜靠近所述激光头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清洗头还包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轮以及第八驱动元件,所述第一旋转轮连接于所述反射镜的侧面,所述第一旋转轮的转轴平行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镜面,所述第八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反射镜转动,以使所述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聚焦镜的轴线呈设定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件、锁紧件以及调节件,所述聚焦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壳体具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激光头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所述聚焦镜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准直镜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径;
所述固定件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三壳体,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部以及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
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装置之间,当移动所述调节件,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所述固定件相互朝向的表面之间的角度,以使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所述聚焦镜的轴心线,与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的所述准直镜的轴线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件的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当转动所述调节件,以使所述调节件沿轴线移动,所述调节件能够抵持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并顶起所述调节件,从而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所述固定件相互朝向的表面之间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复杂腔体工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激光清洗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激光清洗设备与工件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清洗装置、第一支撑装置以及第二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工作台100;
夹持装置200、夹具210、第一驱动元件220;
激光头300;
聚焦装置400、第二壳体410、第二容纳腔411、第三壳体420、第三容纳腔421、聚焦镜430、准直镜440;
清洗头500、第一壳体510、第一容纳腔511、反射镜520、出光口530、旋转机构540、第一旋转轮541、第八驱动元件542、皮带543、保护镜550、气刀结构560;
第五移动机构600、第五移动件610、第六驱动元件620;
第六移动机构700、第六移动件710、第七驱动元件720;
调整装置800、固定件810、第三通孔811、螺纹孔812、锁紧件820、连接部821、限位部822、调节件830;
第一支撑装置910、第二支撑装置920;
工件1、腔体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复杂腔体工件示意图,工件沿轴线方向具有变直径的腔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激光清洗设备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激光清洗设备与工件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激光清洗设备,用于复杂腔内壁清洗,包括:工作台100、夹持装置200、以及清洗装置。
其中,夹持装置200位于工作台100上,夹持装置200包括夹具210以及第一驱动元件220,第一驱动元件220能够驱动夹具210转动,夹具210用于夹持工件1,第一驱动元件220为可变速驱动装置,以使工件1能够以不同的转速转动。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束。激光头300与激光器连接。聚焦装置400包括聚焦镜430,激光头300位于聚焦镜430的一侧,聚焦镜430用于对激光束聚焦。清洗头500包括反射镜520,反射镜520位于聚焦镜430的另一侧,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能够相对移动,以改变两者之间的距离,夹持装置200能够相对反射镜520移动,以及调节工件1与反射镜520之间的水平距离,激光束能够自激光头300射出,经过聚焦镜430,并由反射镜520反射,照射于工件1的腔壁。
具体的,第一驱动元件220与夹具210连接,以驱动夹具210转动,以使夹持于夹具210的工件1绕自身轴线转动,使工件1能够相对清洗头500转动。由于工件1的内腔为变直径,因此,工件1的腔壁与反射镜520的距离也不同。所以,在第一驱动元件220以相同转速驱动工件1转动时,激光于腔壁上扫过的速度也不同,导致不同直径腔壁,清洗效果不同,出现清洗不干净或过度清洗损坏工件1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的激光清洗设备,采用可调速的第一驱动元件220,在清洗同一工件1不同直径腔壁时,能够根据直径的大小,以不同的转速驱动工件1旋转,使激光在清洗不同直径的腔壁时,于腔壁上的移动速度相同,使得不同直径的腔壁清洗效果相同。
之所以需要调节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是为了在清洗不同直径腔体2时激光束的焦点位于腔壁上。例如,聚焦镜430的焦距为200mm,聚焦镜430到反射镜520的距离是150mm,那么激光束与反射镜520的距离为50mm,此时能够用于清洗直径为100mm的腔体2(假设不考虑清洗头500的尺寸)。当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的距离为100mm,则激光束的焦点与反射镜520的距离为100mm,此时,能够用于清洗直径为200mm的腔体2。
之所以需要调节反射镜520与工件1之间的水平距离,是因为清洗头500需要朝着一个方向不断进给完成腔体2的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用来与清洗头500连接,同样能够使工件1与清洗头500相对转动。但是,第一驱动元件220用来驱动清洗头500,会增加清洗头500的结构,使得清洗头500尺寸变大,不利于小直径腔体2的清洗。因此,本实施例将第一驱动元件220与夹具210连接,减小清洗头500尺寸。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洗头500包括第一壳体510以及保护镜550,第一壳体510具有第一容纳腔以及出光口530,反射镜520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保护镜550设置于出光口530。具体的,将反射镜520设置于第一容纳腔511内,并于出光口530设置保护镜550,能够防止清洗后的废料落入反射镜520上,避免废料、灰尘等污染反射镜520,防止激光束的光路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装置200、清洗头500以及聚焦装置400中的至少两个,能够沿夹持装置靠近清洗头的方向移动。具体的,需要夹持装置200、聚焦装置400以及洗头中的至少两个,能够沿工件1朝向所清洗头500的方向移动,是因为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以及反射镜520与工件1在同一个水平方向上,因此在改变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时,反射镜520与工件1水平距离势必会发生改变。所以,为了实现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以及反射镜520与工件1水平距离可控,需要夹持装置200、聚焦装置400以及洗头中的至少两个,能够沿工件1朝向所清洗头500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激光清洗设备还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移动机构(图中未示出),清洗头500固定于工作台100。第一移动机构连接于工作台100,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件以及第二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连接于第一移动件,夹持装置200连接于第一移动件,第二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第一移动件,以带动夹持装置200移动。第二移动机构固定于工作台100,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件以及第三驱动元件,聚焦装置400连接于第二移动件的上表面,第三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第二移动件平移,以带动聚焦装置400移动。
具体的,在工作过程中,清洗装置固定于工作台100,第二驱动元件驱动夹持装置200驱动,使夹持固定于夹具210的工件1朝向清洗头500移动,实现工件1的进给。第三驱动元件驱动聚焦装置400移动,改变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激光束的焦点与反射镜520的距离,使激光束的焦点位于腔体2的腔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清洗设备还包括第三移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第四移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夹持装置200固定于工作台100。第三移动机构连接于工作台100,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件以及第四驱动元件,清洗头500连接于第三移动件,第四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第三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清洗头500移动。第四移动机构连接于工作台100,第四移动机构包括第四移动件以及第五驱动元件,聚焦装置400连接于第四移动件的上表面,第五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第四移动件平移,以带动聚焦装置400移动。
具体的,需要改变反射镜520与工件1水平方向相对位置时,第四驱动元件驱动第三移动件,带动清洗头500移动,实现清洗头500的进给。为了保证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不变,第五驱动元件与第四驱动元件同步工作,第四移动件与第三移动件移动方向相同,且距离相等。在需要改变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时,只需要第五驱动元件驱动第四移动件移动即可。
为了增加夹持装置200、清洗头500以及聚焦装置400的水平调节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移动机构连接于第四移动件的上表面。具体的,在工作过程中,第五驱动元件驱动第四移动件,第四移动件带动聚焦装置400以及清洗头500同时移动,实现清洗头500进给。当需要改变激光束的焦点与反射镜520之间的距离时,第五驱动元件与第二驱动元件同时工作,在保证反射镜520与工件1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距离的改变。例如,当需要使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减小50mm时,第五驱动元件驱动第四移动件朝向夹持装置200移动50mm,以此同时,第四驱动元件与第五驱动元件同时工作,朝向反方向驱动第三移动件移动50mm。
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清洗设备还包括第五移动机构600以及第六移动机构700,聚焦装置400固定于工作台100。第五移动机构600连接于工作台100,第五移动机构600包括第五移动件610以及第六驱动元件620,夹持装置200连接于第五移动件610,第六驱动元件620能够驱动第五移动件610平移。第六移动机构700连接于工作台100,第六移动机构700包括第六移动件710以及第七驱动元件720,清洗头500连接于第六移动件710的上表面,第七驱动元件720能够驱动第六移动件710平移,以带动清洗头500。
具体的,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改变反射镜520与工件1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时,第六驱动元件620驱动第五移动件610移动,以带动夹持装置200朝向或背离清洗头500移动。当改变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时,第六驱动元件620与第七驱动元件720同时工作,以同时使夹持装置200以及清洗头500朝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以保证在改变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距离的同时,反射镜520与工件1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不变
参照图2和图3,为了简化工作过程,以及提高工作的精确度,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第五移动机构600连接于第六移动件710的上表面。具体的,当需要改变反射镜520与工件1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时,第六驱动元件620驱动第五移动件610移动,以带动夹持装置200移动。当需要改变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距离时,第七驱动元件720驱动第六移动件710移动,带动清洗头500移动,以改变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五移动机构600连接于第六移动件710的上表面,所以第六移动件710能够带动第五移动件610移动。所以,在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距离改变的同时,反射镜520与工件1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相对于通过两个驱动元件同时工作来实现反射镜520相对工件1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的改变,或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距离的改变,本实施例通过一个驱动元件即可实现,精度更高。
此外,第五移动机构600连接于第六移动机构700上,第五移动件610与第六移动件710具有较大的移动距离,以使反射镜520与工件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反射镜520与聚焦镜430之间的距离有较大的调节范围。
参照图4至图5,图4为图2中清洗装置、第一支撑装置以及第二支撑装置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面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聚焦装置400还包括准直镜440,准直镜440位于聚焦镜430靠近激光头300的一侧。具体的。可以理解的是,激光束通过激光头300射出后会发生散射,为了防止激光束在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在靠近激光头300一侧设置准直镜440,激光束经准直镜440后,使激光束准直,保持平行状态传递至聚焦镜430再聚焦,减小激光束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
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洗头500还包旋转机构540,旋转机构540包括第一旋转轮541以及第八驱动元件542,第一旋转轮541连接于反射镜520的侧面,第一旋转轮541的转轴平行于反射镜520的镜面,第八驱动元件542能够驱动反射镜520转动,以使反射镜520的镜面与聚焦镜430的轴线呈设定角度。以使激光束经反射镜520反射后垂直照射于腔体2的腔壁上。例如,当激光束倾斜照射到腔壁时,光斑呈椭圆状,能量相对分散。若腔体2的腔壁的角度一直变化,则光斑的形状也一直变化,会使得对腔体2的腔壁清洗不均匀。垂直的时候,激光束打在平面上始终呈圆形,能量更集中,清洗效果更好。
此外,激光清洗设备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支撑装置920,第二支撑装置920连接于清洗头500远离夹持装置200的一端,用于支撑清洗头500。旋转机构540还包括第二旋转轮以及皮带543,第八驱动元件542设置于第二支撑装置920的侧面,第二旋转轮与第八驱动元件542连接,第一旋转轮541连接于反射镜520的侧面,皮带543套设于第一旋转轮541以及第二旋转轮的侧面,第八驱动元件542驱动第二旋转轮转动,以带动第一旋转轮541转动,从而使反射镜520转动。通过皮带543远距离传动,能够将第八驱驱动元件设置于远离反射镜520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清洗头500靠近反射镜520的部位的尺寸更小。清洗头500能够用于清洗直径更小的腔体2。
参照图6至图8,图6为图5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另一视角示意图,图8为图7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在实际中,由于加工误差以及运输过程产生的震荡,导致光路发生偏置,即激光束经过准直镜440后,无法垂直的射向聚焦镜430,甚至无法射向聚焦镜430,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清洗设备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910以及调节装置800,第一支撑装置910一端连接于工作台100,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调节装置800包括固定件810、锁紧件820以及调节件830,聚焦装置400包括第二壳体410以及第三壳体420,第二壳体410具有第二容纳腔411,第三壳体420具有第三容纳腔421,第三壳体420的一端插接于第一通孔内,激光头300位于第三壳体420的另一端,聚焦镜430位于第二容纳腔411内,准直镜440位于第三容纳腔421内,第二容纳腔411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三容纳腔421连通,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壳体420的外径,以使第三壳体420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固定件810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811,固定件810通过第二通孔套设于第三壳体420,锁紧件820包括连接部821以及限位部822,连接部821穿设于第三通孔811,并连接于第一支撑装置910,第三通孔811的直径大于连接部821的直径,小于限位部822的直径,之所以需要第三通孔811的直径大于连接部821的直径,是为了使固定件810具有一定的调节空间。
调节件830位于固定件810与第一支撑装置910之间,当移动调节件830,能够改变第一支撑装置910与固定件810相互朝向的表面之间的角度,以使位于第二容纳腔内411的聚焦镜430的轴心线,与位于第三容纳腔421内的准直镜440的轴线平行,使得激光束通过准直镜440后能够平行的射向聚焦镜430,避免激光束能量损失。
在上述实施了基础上,固定件810沿第二通孔的轴线设置有螺纹孔,调节件830的侧面设置有螺纹,调节件830穿设于螺纹孔812,当转动调节件830,使调节件830沿第二通孔的轴线移动,调节件830能够抵持于第一支撑装置910,并顶起调节件830,以改变第一支撑装置910与固定件810相互朝向的表面之间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83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抵持于第一支撑装置910,第二表面抵持于固定件810,调节件830能够沿第二通孔的径向移动,沿着背离第二通孔的轴线的方向,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当沿着第二通孔的径向移动调节件830,能够改变第一支撑装置910与固定件810相互朝向的表面之间的角度。
参照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洗头500还包括气刀结构560,气刀结构560用于除去保护镜550上的粘附物。具体的,气刀结构560产生的气刀能够将清洗完在重力作用下落到保护镜550的颗粒吹走,确保出光不受影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具以及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夹具转动,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工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可变速驱动装置,以使所述工件能够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束;
激光头,与所述激光器连接;
聚焦装置,包括聚焦镜,所述激光头位于所述聚焦镜的一侧,所述聚焦镜用于对所述激光束聚焦;
清洗头,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聚焦镜的另一侧,所述反射镜与所述聚焦镜能够相对移动,以改变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夹持装置能够相对所述反射镜移动,以及调节所述工件与所述反射镜水平距离,所述激光束能够自所述激光头射出,经过所述聚焦镜,并由反射镜反射,照射于所述工件的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所述清洗头以及所述聚焦装置中的至少两个,能够沿所述夹持装置靠近所述清洗头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移动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清洗头固定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件以及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以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固定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件以及第三驱动元件,所述聚焦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三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所述聚焦装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移动机构以及第四移动机构,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件以及第四驱动元件,所述清洗头连接于所述第三移动件,所述第四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所述清洗头移动;
所述第四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四移动机构包括第四移动件以及第五驱动元件,所述聚焦装置连接于所述第四移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五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四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所述聚焦装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移动机构以及第六移动机构,所述聚焦装置固定于所述工作台;
所述第五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五移动机构包括第五移动件以及第六驱动元件,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五移动件,所述第六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五移动件平移;
所述第六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六移动机构包括第六移动件以及第七驱动元件,所述清洗头连接于所述第六移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七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第六移动件平移,以带动所述清洗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六移动件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装置还包括准直镜,所述准直镜位于所述聚焦镜靠近所述激光头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头还包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轮以及第八驱动元件,所述第一旋转轮连接于所述反射镜的侧面,所述第一旋转轮的转轴平行于所述反射镜的镜面,所述第八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反射镜转动,以使所述反射镜的所述镜面与所述聚焦镜的轴线呈设定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件、锁紧件以及调节件,所述聚焦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壳体具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激光头位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所述聚焦镜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准直镜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径;
所述固定件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三壳体,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部以及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
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之间,当移动所述调节件,能够改变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所述固定件相互朝向的表面之间的角度,以使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所述聚焦镜的轴心线,与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的所述准直镜的轴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件的侧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当转动所述调节件,以使所述调节件沿轴线移动,所述调节件能够抵持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并顶起所述调节件,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与所述固定件相互朝向的表面之间的角度。
CN202123113521.2U 2021-12-10 2021-12-10 激光清洗设备 Active CN216679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3521.2U CN216679373U (zh) 2021-12-10 2021-12-10 激光清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3521.2U CN216679373U (zh) 2021-12-10 2021-12-10 激光清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9373U true CN216679373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3521.2U Active CN216679373U (zh) 2021-12-10 2021-12-10 激光清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9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2162A (zh) * 2023-10-25 2023-11-24 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异形导管激光清洗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2162A (zh) * 2023-10-25 2023-11-24 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异形导管激光清洗装置及方法
CN117102162B (zh) * 2023-10-25 2024-02-02 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异形导管激光清洗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1170B (zh) 激光加工装置
KR900001674B1 (ko) 레이저 빔 절단기의 포커싱 헤드
CN1805818A (zh) 用于生成旋转激光束的设备
WO2018211594A1 (ja) 付加加工用ヘッドおよび加工機械
CN216679373U (zh) 激光清洗设备
CN101961817A (zh) 光学系统和激光加工装置
WO1993020975A1 (en) Composite machine tool capable of laser machining
KR20180108086A (ko) 레이저를 이용한 홀 가공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홀 가공방법
CN114345837A (zh) 激光清洗设备
JP2014231071A (ja) レーザ光による基板切断装置
CN106271118A (zh) 一种提高多孔径微孔激光加工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05033470A (zh) 一种锥度可控的高质量钻孔加工设备及方法
KR100597906B1 (ko) 공작기계의 레이저 가공을 위한 장치
KR20120023733A (ko) 레이저 스테이션 및 레이저 시스템
CN112226763A (zh) 棒料外表面高速激光熔覆装置
CN112251747A (zh) 用于圆柱形液压油缸内壁的清洗熔覆复合加工设备
CN113241579A (zh) 一种通用激光光源模块
CN112317955A (zh) 管件内壁高速激光熔覆装置
JP2016047557A (ja) レーザビームを用いた管状部材の加工装置
KR102458878B1 (ko) 폴리곤 스캐너를 포함하는 레이저 가공 장치
JP3479876B2 (ja) レーザ出射光学系
US20230118887A1 (en) Scanning radial laser processing with bi-conical reflection
CN213570742U (zh) 棒料外表面高速激光熔覆装置
CN213570741U (zh) 用于圆柱形液压油缸内壁的清洗熔覆复合加工设备
JPH03124388A (ja) レーザ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