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7791U -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7791U
CN216677791U CN202123375048.5U CN202123375048U CN216677791U CN 216677791 U CN216677791 U CN 216677791U CN 202123375048 U CN202123375048 U CN 202123375048U CN 216677791 U CN216677791 U CN 216677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conveying
cavity
mo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750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承德
姚继明
张英东
范文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gd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gd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gd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gd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750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7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7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7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顶部设有搅拌腔与输送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输送腔的上方且两者通过输料通道连接贯通,所述本体顶部中心处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搅拌腔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顶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底部设有侧边清理机构,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底部且位于所述侧边清理机构的下方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将所述输料通道封堵住。有益效果:通过侧边清理机构的设计,从而可以将搅拌腔底部拐角处的物料挑起,进而避免物料堆积在搅拌腔拐角处,无法达到充分的物料混合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背景技术
教槽料(俗称:代乳料、人工乳),是一种为代替全乳而配制的饲料,其主要原料是乳业副产品。代乳料的营养指标为蛋白质不低于20%,脂肪不低于6%。教槽料字面上理解为教会出生仔猪食用植物性的饲料。根本性质是,因为出生仔猪先天性行为吃母乳,而断奶后的饲料跟母乳有差别,所以需要好的饲料来过渡。
现有的教槽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其搅拌混合的效果较差,物料堆积在搅拌腔拐角处得不到有效搅拌,并且搅拌腔与输送腔之间的物料输送较为麻烦,不能精准快速的进行输送。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顶部设有搅拌腔与输送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输送腔的上方且两者通过输料通道连接贯通,所述本体顶部中心处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搅拌腔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顶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底部设有侧边清理机构,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底部且位于所述侧边清理机构的下方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将所述输料通道封堵住,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孔,所述转动板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孔连接贯通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封堵机构,所述输送腔内部设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本体内部与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送腔的底部设有与之连接贯通的烘干器,所述烘干器一侧连通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一侧开设有出料管。
作为优选,所述侧边清理机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搅拌轴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架且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搅拌刃。
作为优选,所述封堵机构包括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转动板两者同一中心轴线,所述齿圈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封堵板,所述齿圈内部设有动力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圈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齿圈与所述封堵板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活动槽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齿圈相配合的环形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腔顶部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本体外表面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有密封盖。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内部设有控制器、蓄电池,所述本体外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搅拌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输送电机、所述动力电机、所述控制开关以及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侧边清理机构的设计,从而可以将搅拌腔底部拐角处的物料挑起,进而避免物料堆积在搅拌腔拐角处,无法达到充分的物料混合的效果;通过搅拌叶与侧边清理机构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将搅拌腔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避免物料搅拌不均匀、混合程度差的问题;通过转动板及其内部封堵机构的设计,从而在搅拌充分时,可以打开出料孔,使物料可以进入输送腔内,同时因为转动板在这个期间任然随着搅拌轴转动,从而通过离心力加快了物料输送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的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的转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的转动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本体;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5、连接架;6、驱动电机;7、驱动轴;8、搅拌刃;9、转动板;10、输料通道;11、输送电机;12、输送绞龙;13、烘干器;14、制冷器;15、出料孔;16、活动槽;17、齿圈;18、封堵板;19、动力电机;20、转轴;21、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实施例一,如图1- 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顶部设有搅拌腔与输送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输送腔的上方且两者通过输料通道10连接贯通,所述本体1顶部中心处设有搅拌电机2,所述搅拌电机2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搅拌腔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顶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叶4,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设有侧边清理机构,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且位于所述侧边清理机构的下方设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将所述输料通道10封堵住,所述转动板9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孔15,所述转动板9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孔15连接贯通的活动槽16,所述活动槽16内设有封堵机构,所述输送腔内部设有输送绞龙12,所述输送绞龙12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本体1内部与输送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送腔的底部设有与之连接贯通的烘干器13,所述烘干器13一侧连通有制冷器14,所述制冷器14一侧开设有出料管。
实施例二,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顶部设有搅拌腔与输送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输送腔的上方且两者通过输料通道10连接贯通,所述本体1顶部中心处设有搅拌电机2,所述搅拌电机2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搅拌腔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顶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叶4,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设有侧边清理机构,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且位于所述侧边清理机构的下方设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将所述输料通道10封堵住,所述转动板9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孔15,所述转动板9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孔15连接贯通的活动槽16,所述活动槽16内设有封堵机构,所述输送腔内部设有输送绞龙12,所述输送绞龙12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本体1内部与输送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送腔的底部设有与之连接贯通的烘干器13,所述烘干器13一侧连通有制冷器14,所述制冷器14一侧开设有出料管,所述侧边清理机构包括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与所述搅拌轴3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架5的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架5且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搅拌刃8。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侧边清理机构的设计,从而可以将搅拌腔底部拐角处的物料挑起,进而避免物料堆积在搅拌腔拐角处,无法达到充分的物料混合的效果。
实施例三,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顶部设有搅拌腔与输送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输送腔的上方且两者通过输料通道10连接贯通,所述本体1顶部中心处设有搅拌电机2,所述搅拌电机2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搅拌腔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顶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叶4,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设有侧边清理机构,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且位于所述侧边清理机构的下方设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将所述输料通道10封堵住,所述转动板9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孔15,所述转动板9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孔15连接贯通的活动槽16,所述活动槽16内设有封堵机构,所述输送腔内部设有输送绞龙12,所述输送绞龙12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本体1内部与输送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送腔的底部设有与之连接贯通的烘干器13,所述烘干器13一侧连通有制冷器14,所述制冷器14一侧开设有出料管,所述封堵机构包括齿圈17,所述齿圈17与所述转动板9两者同一中心轴线,所述齿圈17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封堵板18,所述齿圈17内部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19,所述动力电机19的顶部输出端设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的顶端设有齿轮21,所述齿轮21与所述齿圈17相啮合。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封堵机构的设计,从而在搅拌充分时,可以打开出料孔15,使物料可以进入输送腔内,同时因为转动板9在这个期间任然随着搅拌轴3转动,从而通过离心力加快了物料输送的速度。
实施例四,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顶部设有搅拌腔与输送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输送腔的上方且两者通过输料通道10连接贯通,所述本体1顶部中心处设有搅拌电机2,所述搅拌电机2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搅拌腔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顶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叶4,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设有侧边清理机构,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且位于所述侧边清理机构的下方设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将所述输料通道10封堵住,所述转动板9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孔15,所述转动板9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孔15连接贯通的活动槽16,所述活动槽16内设有封堵机构,所述输送腔内部设有输送绞龙12,所述输送绞龙12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本体1内部与输送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送腔的底部设有与之连接贯通的烘干器13,所述烘干器13一侧连通有制冷器14,所述制冷器14一侧开设有出料管,所述齿圈17与所述封堵板18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活动槽16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齿圈17相配合的环形滑槽,所述搅拌腔顶部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本体1外表面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有密封盖,所述本体1内部设有控制器、蓄电池,所述本体1外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搅拌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6、所述输送电机11、所述动力电机19、所述控制开关以及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一体式结构的设计,提高了齿圈4与封堵板18两者的强度与稳定性。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进入搅拌腔内部后,启动搅拌电机2,搅拌电机2通过搅拌轴3带动若干个搅拌叶4与连接架5以及转动板9旋转,搅拌叶4对物料进行水平搅拌,连接架5带动驱动电机6旋转,驱动电机6通过驱动轴7带动若干个搅拌刃8旋转,从而对搅拌腔底部拐角处的物料进行均匀搅拌,当搅拌达到标准后,启动动力电机19,动力电机19通过转轴20带动齿轮21旋转,齿轮21带动齿圈17与封堵板18旋转,封堵板18从出料孔15内旋入活动槽16内,此时,随着搅拌轴3带动转动板9转动,当出料孔15与输料通道10匹配时,物料会从出料孔15、输料通道10进入输送腔内,经过输送电机11与输送绞龙12的输送进入烘干器13烘干,然后进入制冷器14制冷后,通过出料管出料、装袋、封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顶部设有搅拌腔与输送腔,所述搅拌腔位于所述输送腔的上方且两者通过输料通道(10)连接贯通,所述本体(1)顶部中心处设有搅拌电机(2),所述搅拌电机(2)的底部输出端设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的底端贯穿至所述搅拌腔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顶部设有若干个搅拌叶(4),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设有侧边清理机构,所述搅拌轴(3)的外表面底部且位于所述侧边清理机构的下方设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将所述输料通道(10)封堵住,所述转动板(9)上开设有两个出料孔(15),所述转动板(9)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孔(15)连接贯通的活动槽(16),所述活动槽(16)内设有封堵机构,所述输送腔内部设有输送绞龙(12),所述输送绞龙(12)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本体(1)内部与输送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送腔的底部设有与之连接贯通的烘干器(13),所述烘干器(13)一侧连通有制冷器(14),所述制冷器(14)一侧开设有出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清理机构包括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与所述搅拌轴(3)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架(5)的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架(5)且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搅拌刃(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包括齿圈(17),所述齿圈(17)与所述转动板(9)两者同一中心轴线,所述齿圈(17)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封堵板(18),所述齿圈(17)内部设有动力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19),所述动力电机(19)的顶部输出端设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的顶端设有齿轮(21),所述齿轮(21)与所述齿圈(17)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17)与所述封堵板(18)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活动槽(16)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齿圈(17)相配合的环形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顶部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本体(1)外表面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有密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部设有控制器、蓄电池,所述本体(1)外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搅拌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6)、所述输送电机(11)、所述动力电机(19)、所述控制开关以及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CN202123375048.5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Active CN216677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5048.5U CN216677791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5048.5U CN216677791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7791U true CN216677791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75048.5U Active CN216677791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7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16919B (zh) 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辅助降血脂功能性酸奶的方法
CN101669531B (zh) 一种连续式面粉制品自动加工设备
CN217016194U (zh) 一种三元前驱体滤饼高精度称重输送装置
CN216677791U (zh) 一种教槽料制粒装置
CN219355963U (zh) 一种混合下料配料一体装置
CN219154799U (zh) 一种饲料生产混合装置
CN218590204U (zh) 循环捏合式制浆系统
CN201263365Y (zh) 连续式面粉制品自动加工设备
CN213412544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分子包装新材料的混炼装置
CN206808644U (zh) 一种行星式搅拌固体发酵罐
CN213254213U (zh) 一种新型的反刍饲料液体添加装置
CN213454785U (zh) 一种虾粉真空微波干燥装置
CN108144540A (zh) 一种新型混料装置
CN211367544U (zh) 一种湿鲜发酵豆粕自动加料装置
CN208302688U (zh) 一种混料装置
CN210869312U (zh) 一种具有自动送料功能的干湿喂料器
CN212492573U (zh) 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08302689U (zh) 一种新型混料装置
CN215086482U (zh) 一种饲料生产线分段给料机
CN219559517U (zh) 饲料添加剂配液搅拌罐
CN220003913U (zh) 一种豆制品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15540609U (zh) 一种颗粒饲料生产用的出料装置
CN219946837U (zh) 一种tpe粉末材料的混合搅拌机械
CN218490957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出料机
CN220493907U (zh) 一种混合配比均匀的饲料投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