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9187U - 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9187U
CN216669187U CN202220148604.0U CN202220148604U CN216669187U CN 216669187 U CN216669187 U CN 216669187U CN 202220148604 U CN202220148604 U CN 202220148604U CN 216669187 U CN216669187 U CN 216669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ir
top end
moto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86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杰
闫志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he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he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he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hey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486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9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9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9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所述底座的顶端远离控制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排气端固定连接有气阀,所述底座的顶端靠近气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的内底端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栓旋转组件同时驱动多个固定螺栓旋转,从而便于将风管快速固定在底板的进气管外侧,随后,启动驱动伸缩杆使其带动顶板下降,以便于使顶板紧紧盖在风管的顶端,至此快速完成对风管的固定以及其端部的闭合,同样的通过螺栓旋转组件同时驱动多个固定螺栓旋转也可快速完成风管的拆卸,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测试多个风管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管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风管,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有复合风管和无机风管两种,可按截面形状和材质分类。风管制作不锈钢风管制作是在咬口缝、铆钉缝、法兰翻边四角等缝隙处涂上密封胶(如中性玻璃胶)。涂密封胶前应清除表面尘土和油污。按截面形状,风管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多种,其中圆形风管阻力最小但高度尺寸最大,制作复杂。所以应用以矩形风管为主。
目前,现有的风管在使用之前往往需要进行批量的抽样检测,以避免相应批次的风管存在漏气的问题,现有的风管检测时都会将风管的端部闭合,并且在其中一端法兰上安装检测专用的供气结构,由于是法兰之间的安装,因此在检测时需要安装与拆卸多颗螺栓,从而会延长整个检测过程,不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所述底座的顶端远离控制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排气端固定连接有气阀,所述底座的顶端靠近气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的内底端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各所述第一滑座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支撑罩的内侧设置有滑座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罩的内侧远离滑座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螺栓旋转组件,所述支撑罩的外侧壁对应气阀的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支撑罩的顶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对应固定螺栓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通过槽口延伸至支撑罩的外侧并与气阀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驱动伸缩杆,所述驱动伸缩杆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位于底板的正上方,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滑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多个第一丝杠,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罩的内底端中心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多个所述第一丝杠均转动连接于支撑罩的内侧壁,多个所述第一丝杠分别螺纹连接于多个第一滑座的内侧,且第一丝杠位于第一滑槽的正上方,多个所述第一丝杠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栓旋转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齿轮、第二电机、多个限位架、齿轮环,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均固定连接于固定螺栓的外表面底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罩的内侧壁远离第一滑槽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且第二丝杠转动连接于支撑罩的内侧壁,所述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多个所述限位架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座的外侧壁顶部,所述齿轮环嵌设于多个限位架的内侧,且齿轮环啮合连接于第二齿轮与多个第一齿轮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罩的内底端对应第二丝杠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座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靠近进气管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且密封胶圈位于定位孔与进气管之间,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罩的内顶端靠近第一滑槽边缘处的位置均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与气泵、气阀、压力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根据抽样的风管尺寸通过滑座驱动组件调整各个第一滑座在第一滑槽内的位置,以便于使各个固定螺栓能够准确对齐风管法兰孔位,以便于固定螺栓将对应风管稳定固定,有利于扩大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通过螺栓旋转组件同时驱动多个固定螺栓旋转,从而便于将风管快速固定在底板的进气管外侧,随后,启动驱动伸缩杆使其带动顶板下降,以便于使顶板紧紧盖在风管的顶端,至此快速完成对风管的固定以及其端部的闭合,同样的通过螺栓旋转组件同时驱动多个固定螺栓旋转也可快速完成风管的拆卸,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测试多个风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罩内部以及齿轮环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控制柜;3、气泵;4、气阀;5、支撑罩;501、槽口;502、第一滑槽;503、第二滑槽;504、刻度线;6、第一电机;601、第一锥齿轮;7、第一丝杠;701、第二锥齿轮;8、第一滑座;801、限位架;9、第一齿轮;10、固定螺栓;11、第二电机;12、第二丝杠;13、第二滑座;14、第三电机;15、第二齿轮;16、齿轮环;17、底板;1701、定位孔;1702、密封胶圈;18、进气管;19、支架;20、驱动伸缩杆;21、顶板;2101、密封胶垫;22、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附图1-3,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柜2,底座1的顶端远离控制柜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3,气泵3的排气端固定连接有气阀4,底座1的顶端靠近气阀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罩5,支撑罩5的内底端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502,各第一滑槽502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8,各第一滑座8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栓10,支撑罩5的内侧设置有滑座驱动组件,支撑罩5的内侧远离滑座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螺栓旋转组件,支撑罩5的外侧壁对应气阀4的位置开设有槽口501,支撑罩5的顶侧设置有底板17,底板17的顶端对应固定螺栓10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孔1701,底板1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8,且进气管18通过槽口501延伸至支撑罩5的外侧并与气阀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9,支架19的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驱动伸缩杆20,驱动伸缩杆20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1,且顶板21位于底板17的正上方,顶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2;
首先根据抽样的风管尺寸通过滑座驱动组件调整各个第一滑座8在第一滑槽502内的位置,以便于使各个固定螺栓10能够准确对齐风管法兰孔位,以便于固定螺栓10将对应风管稳定固定,有利于扩大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根据在支撑罩5上盖上具有对应定位孔1701的底板17,以便于固定螺栓10能够穿出底板17的定位孔1701,接着通过螺栓旋转组件同时驱动多个固定螺栓10旋转,从而便于将风管快速固定在底板17的进气管18外侧,随后,启动驱动伸缩杆20使其带动顶板21下降,以便于使顶板21紧紧盖在风管的顶端,至此快速完成对风管的固定以及其端部的闭合,同样的通过螺栓旋转组件同时驱动多个固定螺栓10旋转也可快速完成风管的拆卸,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测试多个风管的效率;
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柜2启动气泵3使其向风管内部加压,在此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22实时检测风管内部的气压,直至将风管的压力达到风管系统工作压力,随后通过控制柜2关闭气泵3与气阀4,使风管成为一个封闭的容器,并且通过压力传感器22对风管内部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若风管内部的气压下降速度低于设定值,即可说明该风管的气密性不符合标准,反之则可投入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方案中,滑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6、多个第一丝杠7,第一电机6固定连接于支撑罩5的内底端中心处,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1,多个第一丝杠7均转动连接于支撑罩5的内侧壁,多个第一丝杠7分别螺纹连接于多个第一滑座8的内侧,且第一丝杠7位于第一滑槽502的正上方,多个第一丝杠7靠近第一锥齿轮60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01,且第二锥齿轮701与第一锥齿轮601之间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6驱动第一锥齿轮601转动,第一锥齿轮601则同时驱动与之啮合的多个第二锥齿轮701旋转,因此各个第一丝杠7也可同时旋转,从而使各个第一滑座8带动对应的固定螺栓10沿着第一滑槽502滑动,以便于在支撑罩5的顶部固定不同尺寸的风管,有利于扩大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方案中,螺栓旋转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齿轮9、第二电机11、多个限位架801、齿轮环16,多个第一齿轮9均固定连接于固定螺栓10的外表面底侧,第二电机11固定连接于支撑罩5的内侧壁远离第一滑槽502的位置,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12,且第二丝杠12转动连接于支撑罩5的内侧壁,第二丝杠12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座13,第二滑座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4,第三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5,多个限位架801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座8的外侧壁顶部,齿轮环16嵌设于多个限位架801的内侧,且齿轮环16啮合连接于第二齿轮15与多个第一齿轮9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螺栓10的位置调整完毕后,首先在各个限位架801之间装入符合尺寸的齿轮环16,使其与各个第一齿轮9啮合,接着通过第二电机11带动第二丝杠12转动,使第二滑座13带动第三电机14移向齿轮环16,直至第二齿轮15啮合在齿轮环16的外表面,因此通过第三电机14即可驱动齿轮环16以及各个第一齿轮9同时转动,进而使各个固定螺栓10同时旋转,便于提升风管的安装与拆卸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中,支撑罩5的内底端对应第二丝杠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503,且第二滑座13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503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二滑座13沿着第二滑槽503稳定滑动。
进一步的方案中,底板17的顶端靠近进气管1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1702,且密封胶圈1702位于定位孔1701与进气管18之间,顶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垫210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风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密封胶垫2101与密封胶圈1702来加强密封。
进一步的方案中,支撑罩5的内顶端靠近第一滑槽502边缘处的位置均设置有刻度线5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根据刻度线504来准确调整第一滑座8的位置。
进一步的方案中,控制柜2与气泵3、气阀4、压力传感器22之间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控制柜2有序控制各个电气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控制柜(2),所述底座(1)的顶端远离控制柜(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3),所述气泵(3)的排气端固定连接有气阀(4),所述底座(1)的顶端靠近气阀(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罩(5),所述支撑罩(5)的内底端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502),各所述第一滑槽(502)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8),各所述第一滑座(8)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栓(10),所述支撑罩(5)的内侧设置有滑座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罩(5)的内侧远离滑座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螺栓旋转组件,所述支撑罩(5)的外侧壁对应气阀(4)的位置开设有槽口(501),所述支撑罩(5)的顶侧设置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顶端对应固定螺栓(10)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孔(1701),所述底板(1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8),且进气管(18)通过槽口(501)延伸至支撑罩(5)的外侧并与气阀(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9),所述支架(19)的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驱动伸缩杆(20),所述驱动伸缩杆(20)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1),且顶板(21)位于底板(17)的正上方,所述顶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6)、多个第一丝杠(7),所述第一电机(6)固定连接于支撑罩(5)的内底端中心处,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1),多个所述第一丝杠(7)均转动连接于支撑罩(5)的内侧壁,多个所述第一丝杠(7)分别螺纹连接于多个第一滑座(8)的内侧,且第一丝杠(7)位于第一滑槽(502)的正上方,多个所述第一丝杠(7)靠近第一锥齿轮(60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01),且第二锥齿轮(701)与第一锥齿轮(601)之间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旋转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齿轮(9)、第二电机(11)、多个限位架(801)、齿轮环(16),多个所述第一齿轮(9)均固定连接于固定螺栓(10)的外表面底侧,所述第二电机(11)固定连接于支撑罩(5)的内侧壁远离第一滑槽(502)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12),且第二丝杠(12)转动连接于支撑罩(5)的内侧壁,所述第二丝杠(12)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座(13),所述第二滑座(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4),所述第三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5),多个所述限位架(801)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座(8)的外侧壁顶部,所述齿轮环(16)嵌设于多个限位架(801)的内侧,且齿轮环(16)啮合连接于第二齿轮(15)与多个第一齿轮(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罩(5)的内底端对应第二丝杠(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滑槽(503),且第二滑座(13)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503)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的顶端靠近进气管(1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1702),且密封胶圈(1702)位于定位孔(1701)与进气管(18)之间,所述顶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垫(2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罩(5)的内顶端靠近第一滑槽(502)边缘处的位置均设置有刻度线(5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2)与气泵(3)、气阀(4)、压力传感器(22)之间电性连接。
CN202220148604.0U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Active CN216669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8604.0U CN216669187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8604.0U CN216669187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9187U true CN216669187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8604.0U Active CN216669187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9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5989A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
CN104048801B (zh) 中冷器可视检测试压台
CN202146966U (zh) 多功能一体铆接机
CN113432793A (zh) 一种建筑门窗现场气密性能检测装置
CN216669187U (zh) 一种风管打压测试装置
CN111307384B (zh) 一种齿轮室盖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01917442U (zh) 高压测漏机
CN116448345B (zh) 一种复合金属法兰垫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1291879U (zh)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气密检测机构
CN111098105B (zh) 一种六工位汽车排气管用扣压、气密性检测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9214864U (zh) 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
CN113720550A (zh) 一种滤芯生产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527734U (zh) 一种盘式电机机壳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3209410U (zh) 一种阀体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1307381B (zh) 一种压力表密封性能检测设备及方法
CN210513592U (zh) 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5426509U (zh) 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
CN113624414A (zh) 一种汽车塑料部件用气密性测试工装
CN209247270U (zh) 手表防水性能测试治具
CN219956829U (zh) 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进气道实验装置
CN218297504U (zh) 一种实验器材用气密性检验装置
CN213842561U (zh) 一种金属罐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8566907U (zh) 车用液气分离器批产前的检验装置
CN215374352U (zh) 一种具有气密性检测机构的船舶配件加工用组合设备
CN213379412U (zh) 一种法兰片加工用打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