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7718U - 一种吹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7718U
CN216667718U CN202123273132.6U CN202123273132U CN216667718U CN 216667718 U CN216667718 U CN 216667718U CN 202123273132 U CN202123273132 U CN 202123273132U CN 216667718 U CN216667718 U CN 216667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n tube
furnace body
vertical section
driving device
wal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31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31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7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7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7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系统清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吹灰系统,其包括炉体,炉体的炉墙上开设有墙洞;吹灰器包括提升阀、驱动装置、内枪管以及外枪管,外枪管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内枪管轴向移动并穿过墙洞伸入炉体内;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于炉体外的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设于墙洞外侧且垂直于墙洞的轴线,全部风机的出风口沿墙洞的周向均匀分布;一方面,通过设置一个外枪管伸入炉体进行吹灰的单吹灰枪管结构来清除炉体换热元件积灰,简化了吹灰器结构,并且可有效提高炉体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采用多风机沿炉体墙洞的周向均匀分布,形成正压全覆盖密封,能够有效防止炉体烟气泄漏,从而确保吹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吹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系统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吹灰系统。
背景技术
炉体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的换热元件表面易积灰、结渣,导致炉内受热面传热减弱,降低热效率,甚至出现周期性运行堵塞,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吹灰系统是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和其它行业脱硫系统,配套清除炉体换热元件积灰,以提高炉体热效率的节能设备。
一方面,现有吹灰器多为蒸汽管与高压水管相结合的双枪管吹灰器,其中,高压水会对换热元件产生巨大冲击,使换热元件表面的搪瓷材料受损,进而导致炉体的换热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由于吹灰器枪管与炉墙之间会预留一定间隙以保证吹灰器枪管进出炉体时不发生磨损或卡涩,脱硫烟气就会沿间隙处向外溢污染周边环境,甚至腐蚀吹灰系统,为了防止脱硫烟气外漏,则需要增设吹灰系统密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灰系统,一方面能简化吹灰器的结构,提高炉体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炉体烟气泄漏,以确保吹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灰系统,其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的炉墙上开设有墙洞;
吹灰器,其包括提升阀、驱动装置、内枪管以及外枪管,所述内枪管穿设于所述驱动装置中,所述内枪管的两端端部开口且延伸出所述驱动装置外,所述内枪管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提升阀上,且所述内枪管的后端与所述提升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提升阀的进口与外源管路连接,所述外枪管可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内枪管的外部,所述外枪管的后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外枪管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内枪管轴向移动并穿过所述墙洞伸入所述炉体内;以及
密封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炉体外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于所述墙洞外侧且垂直于所述墙洞的轴线,全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沿所述墙洞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一出风口垂直于所述墙洞的轴线,所述第二风机的第二出风口垂直于所述墙洞的轴线,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吹灰系统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外枪管的支撑机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设于所述炉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横段和第一竖段,所述第一横段的一端与所述炉体的炉墙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段连接,所述第一竖段向上延伸,以支撑所述外枪管。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横段和第二竖段,所述第二横段的一端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段连接,所述第二竖段向下延伸;
所述第一竖段与所述第二竖段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竖段的上端与第二竖段的下端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外枪管穿过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竖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竖段的下端均设有滚轮。
优选地,所述内枪管与所述驱动装置靠近所述提升阀的一端的结合处设有密封盘根。
优选地,所述外枪管的前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上设有一个或若干个喷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灰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灰系统包括炉体、吹灰器以及密封装置,吹灰器包括提升阀、驱动装置、内枪管以及外枪管,所述内枪管穿设于所述驱动装置中,所述内枪管的两端端部开口且延伸出所述驱动装置外,所述内枪管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提升阀上,且所述内枪管的后端与所述提升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提升阀的进口与外源管路连接,所述外枪管可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内枪管的外部,所述外枪管的后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外枪管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内枪管轴向移动并穿过所述墙洞伸入所述炉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外枪管伸入炉体进行吹灰的单吹灰枪管结构来清除炉体换热元件积灰,一方面,单吹灰枪管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大大减轻了枪管的重量,避免因重量过大造成枪管弯曲或坍塌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外部蒸汽源、气源或低压水源来清除炉体内部换热元件上的积灰,避免高压喷射对换热元件表面造成损伤,进而提升炉体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炉体外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于所述墙洞外侧且垂直于所述墙洞的轴线,全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沿所述墙洞的周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风机沿炉体墙洞的周向均匀分布,形成正压全覆盖密封,密封效果好,可有效减少脱硫烟气泄漏,改善吹灰器周边环境,防止吹灰器腐蚀,减少了吹灰器发生腐蚀和卡涩的现象,同时,密封保护风的接入能使吹灰器枪管内长期保持干燥,避免枪管腐蚀减薄,延长吹灰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灰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00、吹灰系统;
1、炉体;11、炉墙;12、墙洞;
2、吹灰器;21、梁体;22、吊耳;23、提升阀;231、进口;231、出口;24、提升阀启闭装置;25、驱动装置;26、内枪管;27、外枪管;28、密封盘根;29、喷头;291、喷嘴;
3、密封装置;31、第一风机;311、第一出风口;32、第二风机; 321、第二出风口;
4、支撑机构;41、第一支撑件;411、第一横段;412、第一竖段; 42、第二支撑件;421、第二横段;422、第二竖段;43、滚轮;
5、外源管路;6、第一法兰;7、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即,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灰系统100,其包括炉体1、吹灰器2以及密封装置3,其中,炉体1的炉墙11上开设有墙洞12,吹灰器2的枪管可穿过所述墙洞12伸入炉体1内,从而对炉体1内部进行清灰工作。
吹灰器2包括梁体21、吊耳22、提升阀23、提升阀启闭装置24、驱动装置25、内枪管26、外枪管27、密封盘根28以及喷头29;梁体 21的上端面设有吊耳22,由此,可通过吊耳22将吹灰器2固定在炉体1外的支吊架(图中未示出)上;梁体21的下端面安装有提升阀23、提升阀启闭装置24、驱动装置25、内枪管26、外枪管27以及密封盘根28,由此,梁体21可防止下雨天雨水侵蚀吹灰器2的各部件,起到防雨防潮的作用。
如图1、2所示,内枪管26穿设于驱动装置25中,优选地,内枪管26与驱动装置25靠近提升阀23的一端的结合处设有密封盘根28,由此可防止蒸汽或脱硫烟气从内枪管26与驱动装置25的结合处泄漏;内枪管26的两端端部开口且延伸出驱动装置25外,内枪管26的后端固定于提升阀23上,优选地,内枪管26的后端与提升阀23的出口232 通过第一法兰6连接;提升阀23的进口231与外源管路5连接,优选地,提升阀启闭装置24连接提升阀23的阀板以控制提升阀23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外部蒸汽源、气源或低压水源的进入;外枪管27可移动地套设于内枪管26的外部,外枪管的后端固定于驱动装置,优选地,外枪管27的后端与驱动装置25远离提升阀23的一端通过第二法兰7固定连接,外枪管27可在驱动装置25的驱动下沿内枪管26轴向移动并穿过墙洞12伸入所述炉体1内。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25 主要由电动机和减速齿轮箱构成,可带动外枪管27旋转、前进或后退。进一步优选地,外枪管27的前端设有喷头29,所述喷头29上设有一个或若干个喷嘴291,喷嘴291为扁长形并有一定角度,使喷出的蒸汽或水源为扇形,由此增大吹灰覆盖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灰系统100还包括密封装置3,密封装置3包括至少两个设于炉体外的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设于墙洞外侧且垂直于墙洞的轴线,全部风机的出风口沿墙洞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密封装置3包括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第一风机31的第一出风口311垂直于墙洞12的轴线,第二风机32的第二出风口321垂直于墙洞12的轴线,且第一出风口311与第二出风口 321相对设置,优选地,引入大于炉膛燃烧压力的风,形成正压密封,并且采用双风机对炉体1进行上下吹扫,实现全覆盖密封,由此,密封效果更好,可有效减少脱硫烟气泄漏,改善吹灰器2周边环境,防止吹灰器2腐蚀,减少了吹灰器2发生腐蚀和卡涩的现象,同时,密封保护风的接入能使吹灰器2枪管内长期保持干燥,避免枪管腐蚀减薄,延长吹灰器2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风机的数量可为两个以上;根据风机数量不同,风机的布置方式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需保证全部风机的吹扫范围能够覆盖墙洞即可。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灰系统100还包括用于支撑外枪管27的支撑机构4,进一步优选的,支撑机构4设于炉体1 的内部。其中,支撑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件41,第一支撑件41包括第一横段411和第一竖段412,第一横段411的一端与炉体1的炉墙11固定连接,第一横段411的另一端与第一竖段412连接,且第一竖段 412向上延伸,所述外枪管27可放置在第一竖段412的上端,由此,第一支撑件41起到承托支撑外枪管27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地,支撑机构4还包括第二支撑件42,第二支撑件42 包括第二横段421和第二竖段422,第二横段421的一端与炉体1的炉墙11固定连接,第二横段421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段422连接,且第二竖段422向下延伸,第一竖段412与第二竖段422相对设置,且第一竖段412的上端与第二竖段422的下端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外枪管27 可穿过间隙,由此,外枪管27在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的相对夹持下,支撑结构更平稳,可避免外枪管27在行进过程中出现晃动。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竖段41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竖段422的下端均设有滚轮43,由此,可提高外枪管27在穿过间隙时的平滑度,同时,可减少外枪管27在间隙中行进时产生的管壁磨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吹灰系统100的工作过程为:首先,驱动装置25带动外枪管27沿内枪管26的轴向移动并穿过墙洞12伸入炉体1内,到达指定位置后,其中,指定位置为炉体内部需要进行清灰的位置;通过提升阀启闭装置24开启提升阀23,如图1中箭头所示,外部蒸汽源、气源或低压水源经外源管路5依次进入提升阀23、内枪管26、外枪管27,然后从喷嘴291喷出,并作用于指定位置以清除炉体1内部换热元件上的积灰;当完成清除工作后,驱动装置25带动外枪管27反向移动并经过墙洞12伸出炉体1外,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吹灰指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的炉墙上开设有墙洞;
吹灰器,其包括提升阀、驱动装置、内枪管以及外枪管,所述内枪管穿设于所述驱动装置中,所述内枪管的两端端部开口且延伸出所述驱动装置外,所述内枪管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提升阀上,且所述内枪管的后端与所述提升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提升阀的进口与外源管路连接,所述外枪管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枪管的外部,所述外枪管的后端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外枪管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内枪管轴向移动并穿过所述墙洞伸入所述炉体内;以及
密封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炉体外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于所述墙洞外侧且垂直于所述墙洞的轴线,全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沿所述墙洞的周向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第一出风口垂直于所述墙洞的轴线,所述第二风机的第二出风口垂直于所述墙洞的轴线,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灰系统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外枪管的支撑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设于所述炉体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横段和第一竖段,所述第一横段的一端与所述炉体的炉墙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段连接,所述第一竖段向上延伸,以支撑所述外枪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横段和第二竖段,所述第二横段的一端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段连接,所述第二竖段向下延伸;
所述第一竖段与所述第二竖段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竖段的上端与第二竖段的下端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外枪管穿过所述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竖段的下端均设有滚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枪管与所述驱动装置靠近所述提升阀的一端的结合处设有密封盘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枪管的前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上设有一个或若干个喷嘴。
CN202123273132.6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吹灰系统 Active CN216667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3132.6U CN216667718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吹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3132.6U CN216667718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吹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7718U true CN216667718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3132.6U Active CN216667718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吹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7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6325B (zh) 一种吹灰器
CN106940021A (zh) 一种吹灰器装置
CN216667718U (zh) 一种吹灰系统
CN203771443U (zh) 一种空气预热器
CN114060845A (zh) 带有吹洗功能、智能控制、中间加装吹灰器的防堵型空预器
CN107676802B (zh) 一种用于烟风道吹灰的旋转式风帽及其工作方法
CN205784834U (zh) 锅炉空预器在线高压水冲洗装置
CN214536253U (zh) 一种锅炉烟道吹灰装置
CN210058660U (zh) 一种可自动疏通的吹灰器喷头
CN113956891A (zh) 一种自带晾炉功能的焦炉上升管
CN209415779U (zh) 一种便于安装可自动清洗除垢的燃气壁挂炉
CN111089304A (zh) 一种减轻高温腐蚀的清灰装置
CN205535884U (zh) 一种炉膛蒸汽吹灰装置
CN201652407U (zh) 一种空气预热器
CN220205779U (zh) 一种单齿条吹灰器
CN207555624U (zh) 一种用于π型锅炉折焰角的吹灰系统
CN112254165A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燃烧设备烟气导出装置
CN218544472U (zh) 一种新型炉膛吹灰器喷头
CN219828863U (zh) 一种吹灰器的可收缩喷头及吹灰器
CN111822455A (zh) 一种用于防止烟道易积灰点积灰的装置及烟道
CN212408701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预热器深度清灰装置
CN113819473B (zh) 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
CN213019703U (zh) 一种旋转式吹灰装置
CN213019691U (zh) 一种吹灰装置
CN216409910U (zh) 一种摆臂式吹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